?

微針刀治療肩周炎患者的療效及對肩關節疼痛、功能的影響

2023-05-26 12:06王興華王建波
中國現代醫生 2023年8期
關鍵詞:疼痛程度肩周炎臨床療效

王興華 王建波

[摘要]?目的?探討微針刀治療肩周炎患者的療效及對肩關節疼痛、功能的影響。方法?選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江山市人民醫院治療的肩周炎患者18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n=90)和治療組(n=90),對照組給予普通針刺治療,治療組給予微針刀治療,比較兩組臨床療效、疼痛程度、肩關節功能、肩關節活動度。結果?治療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視覺模擬評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現時疼痛強度(present?pain?intensity,PPI)、疼痛評定指數(pain?rating?index,PRI)評分均降低,且治療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Constant-Murley肩功能評分法評分均提高,且治療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肩關節活動度均提高,且治療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肩周炎患者采用微針刀治療的臨床療效較高,可有效降低疼痛程度,改善肩關節功能及肩關節活動度。

[關鍵詞]?微針刀;肩周炎;臨床療效;疼痛程度;肩關節功能;肩關節活動度

[中圖分類號]?R246.9??????[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3-9701.2023.08.011

Feasibility?analysis?of?clinical?research?on?microneedling?in?the?treatment?of?periarthritis?of?shoulder

WANG?Xinghua,?WANG?Jianbo

Department?of?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Jiangshan?People's?Hospital,?Jiangshan?324100,?Zhejia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feasibility?of?microneedling?in?patients?with?frozen?shoulder?and?its?effect?on?shoulder?pain?and?function.?Methods?A?total?of?180?patients?with?frozen?shoulder?treated?at?Jiangshan?People?s?Hospital?from?January?2020?to?January?2022?were?divided?into?the?control?group?(n=90)?and?the?treatment?group?(n=90)?according?to?the?random?number?table?method.?The?control?group?was?given?ordinary?acupuncture?treatment?and?the?treatment?group?was?given?micro-needle?knife?treatment?to?compare?the?clinical?efficacy,?pain?degree,?shoulder?joint?function?and?shoulder?joint?mobility?of?the?two?groups.?Results?The?total?effective?rate?of?treatment?in?the?treatment?group?was?higher?than?that?in?the?control?group,?an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After?treatment,?the?visual?analogue?scale?(VAS)?scores,?present?pain?intensity?(PPI)?and?pain?rating?index?(PRI)?scores?decreased?in?both?groups,?and?statistically?lower?than?those?in?the?control?group?(P<0.05).?The?Constant-Murley?shoulder?function?score?improved?in?both?groups,?and?the?score?in?the?treatment?group?was?lower?than?that?in?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After?treatment,?shoulder?mobility?improved?in?both?groups,?and?statistically?lower?than?those?in?the?control?group?(P<0.05).?Conclusion?The?clinical?efficacy?of?microneedling?in?the?treatment?of?frozen?shoulder?patients?is?high,?which?can?effectively?reduce?the?degree?of?pain,?improve?shoulder?joint?function?and?shoulder?joint?range?of?motion.

[Key?words]?Microneedling?knife;?Frozen?shoulder;?Clinical?efficacy;?Pain?level;?Shoulder?joint?function;?Shoulder?joint?range?of?motion

肩周炎是以肩關節疼痛及活動受限為主要癥狀的疾病,在肩部疾病中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女性為主要發病人群,好發于冬春季節,具有反復發作的特點[1]。當疾病處于急性發作期時,患者肩部會出現明顯的疼痛癥狀,且夜間疼痛最為明顯,對患者正常生活造成較大影響[2]。目前,臨床主要以口服藥物或封閉治療為主,雖然能夠緩解疼痛癥狀,但停藥后易復發。中醫認為,肩周炎屬于“痹癥”范疇,因氣血虧虛、腎氣不足所致,加之風、寒、濕侵襲,而致瘀血阻絡、不通則痛,治療應以化瘀通經、行氣止痛為主[3]。針刺療法作為一種中醫外治法,能夠起到活血通經的作用,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環,加快癥狀改善,但普通針刺治療時間較長,療效較慢,效果不理想[4]。微針刀作為一種新型治療方法,不僅能夠起到活血化瘀的功效,抑制關節病灶處炎癥介質滲出,降低炎癥反應,減輕疼痛癥狀,還可對患者生理功能進行修復,緩解肩關節肌肉痙攣狀態,改善關節功能,促進關節活動度恢復[5]。本研究對180例肩周炎患者進行分析,旨在探討微針刀的臨床研究可行性。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江山市人民醫院治療的肩周炎患者18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n=90)和治療組(n=90)。納入標準:①均符合《康復醫學(第5版)》[6]中肩周炎的西醫診斷標準,經X線、MRI等影像學檢查確診,存在肩關節疼痛等癥狀,伴有關節活動度異常問題;②均符合《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7]中肩周炎的中醫診斷標準,癥見關節疼痛、舌質暗紅、脈弦澀;③入院前3個月內均未使用微針刀、圓利針等治療;④精神及認知正常;⑤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合并骨折者;②合并嚴重頸椎疾病、肩部腫瘤者;③肩部皮膚有破損或感染者;④骨質疏松嚴重者;⑤存在微針刀治療禁忌證者;⑥多臟器功能衰竭或存在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者;⑦患有皮膚疾病者。本研究經過江山市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倫理審批號:KY-2021-36)。

1.2??方法

兩組均給予口服藥物治療,給予塞來昔布膠囊(生產單位:北大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213717,規格:0.2g),2次/d,每次0.2g,連續服用1周。對照組給予普通針刺治療,指導患者取坐位,確定肩髃穴、肩貞穴、肩髎穴、臂臑穴、合谷穴、阿是穴、曲池穴等穴位,實施常規消毒后,使用0.25mm×40mm(1.5寸)一次性無菌針灸針(蘇州醫療用品有限公司生產,華佗牌,蘇食藥監生產許20010020號)以“平補平瀉”手法對以上穴位進行針刺,進針深度約為0.8~1.2寸,當患者出現酸麻感后停止施針,每次行針時間為2min,留針時間為30min,1次/d,1周為1個療程,1個療程后休息2天,治療3個療程。

治療組給予微針刀治療,指導患者取側臥位,使患側肩部向上,輔助患者進行肩關節運動,運動過程中對患者肩關節粘連情況進行分析,評估壓痛點、硬結等位置,確定治療點。當患者進行上舉運動時,若存在障礙,則對肩胛骨上角、肱骨大結節處的變性軟組織(條索、硬結)實施治療;當患者進行搭肩運動時,若存在障礙,則對肱骨大結節及喙突處的變性軟組織(條索、硬結)實施治療;當患者進行后伸摸背運動時,若出現障礙,則對肱骨大小結節、喙突及盂下結節處的變性軟組織(條索、硬結)實施治療。對所有治療點實施常規消毒處理后,使用0.4mm×40mm超微針刀(保定華有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漢章牌,冀食藥監械生產許20160038號)通過四步進針法,采用微針刀對變性組織進行松解,針刃方向與肌肉、韌帶、筋膜方向一致,進針深度控制在1cm內,在肌腱、腱鞘之間做松解,針刃斜面與肌腱緊貼,針刃與剝離組織緊貼,縱向運動,將橫向粘連的組織纖維進行斷離,松解3~5次,當硬結無法被拇指感知或明顯縮小時停止,對創口進行觀察,若存在出血,則實施壓迫止血。1次/周,3次為1個療程,共治療1個療程。

1.3??觀察指標

1.3.1??臨床療效??根據《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7]判定,治愈:肩關節活動受限、疼痛等癥狀基本消失,關節活動度改善>90%;顯效:肩關節疼痛癥狀明顯緩解,關節活動度改善70%~90%;有效:上述癥狀有所緩解,關節活動度改善50%~69%;無效:上述癥狀未得到緩解,關節活動度改善<50%,甚至有所加重??傆行?(治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3.2??疼痛程度??在治療前及治療1個月后分別使用McGill疼痛量表從視覺模擬評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現時疼痛強度(present?pain?intensity,PPI)、疼痛評定指數(pain?rating?index,PRI)3個方面進行評估,其中VAS評分范圍為0~10分,PPI評分范圍為0~5分,PRI評分范圍為0~45分,疼痛程度與VAS、PPI、PRI評分均呈正比。

1.3.3??肩關節功能??在治療前及治療1個月后,分別使用Constant-Murley肩功能評分法(Constant-?Murley?shoulder?score,C-M)從日常生活能力(20分)、肩關節活動范圍(40分)、疼痛(15分)、肌力(25分)4個方面進行評估,總分為100分,C-M評分與肩關節功能呈正比。

1.3.4??肩關節活動度??在治療前及治療1個月后分別使用量角器對患者肩關節前屈、外展、內旋、外旋范圍進行測量,范圍越大表明肩關節活動度越好。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數(百分比)[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一般資料比較

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發病部位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c2=4.767,P=0.030),見表2。

2.2??疼痛程度比較

在疼痛程度(VAS、PPI、PRI評分)方面,治療前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各項評分均下降,且治療組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肩關節功能比較

在C-M評分(日常生活能力、肩關節活動范圍、疼痛、肌力)方面,治療前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各項評分均提高,且治療組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4??肩關節活動度比較

在肩關節活動度(前屈、外展、內旋、外旋)方面,治療前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活動度均有提高,且治療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3??討論

肩周炎是肩關節周圍軟組織炎癥引起并可導致肩關節軟組織粘連的一種疾病,肩部退行性改變(三角肌下滑囊炎、肱二頭肌腱鞘炎等)、肩關節過度勞累均可能使疾病發生[8]?;疾∏捌谥饕约珀P節酸痛為主要表現,疼痛程度較輕,不會對生活產生較大影響,隨著病情的不斷進展,患者會逐漸出現肩關節嚴重疼痛、關節活動受限等問題,而疼痛壓痛點主要分布于骨組織附著點、韌帶、肌腱等位置,部分呈刀割樣,常于夜間發作,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生活[9]。目前,臨床主要通過口服鎮痛藥物、局部封閉等實施治療,雖然能夠緩解疼痛等臨床癥狀,但停藥后易反復發作,且在改善關節功能方面效果存在局限性[10]。

肩周炎屬中醫理論學中“漏肩峰”“痹證”等范疇,病位在經脈,內因氣血虧虛、血凝氣滯而致筋脈受損、氣血淤阻,外因風、寒、濕邪入侵而致氣血運行不暢、經脈不通、發為疼痛,或因操勞過度而致筋脈失于濡養,治療的關鍵在于溫通經絡、活血散瘀[11]。近年來,外治法逐漸得到臨床應用,通過針刺能夠達到活血祛瘀、行氣止痛的作用,對穴位進行施針,能夠促進血脈通暢,改善疼痛癥狀,緩解關節炎癥問題,但治療時間較長,在促進關節功能恢復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12]。微針刀療法是一種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主要借助運動醫學中淺筋膜致病理論實施治療,通過對患者不同姿勢的不同疼痛點進行分析,能夠有效確定患者應治療的位置,提高治療的準確性,更好地發揮微針刀的松解作用,釋放軟組織內壓,松解痙攣組織,緩解關節及周圍組織粘連問題,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加快炎癥吸收,以達到活血行氣、通經止痛的目的[13-14]。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與對照組相比更高,究其原因,通過微針刀將粘連區域切開,并對病變組織進行剝離,釋放其中壓力,能夠使鄰近神經、血管得到有效釋放,改善局部血液微循環,促進受阻經絡氣血通暢,加快癥狀緩解,從而促進臨床療效提高[15-16]。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VAS、PPI、PRI評分與對照組相比更低,究其原因,微針刀的刀刃規格為0.4mm×40mm,與普通針刀相比明顯更薄且鋒利,具有刀刃小、進出快的特點,能夠減輕刀刺時引起的疼痛感,降低患者痛苦,同時能夠將肩關節處的病變結節徹底清除,有利于肩關節松解,促進軟組織肌張力降低,平衡肌細胞內環境,使組織內壓及肌肉痙攣問題被有效消除,加快韌帶起止點溶蝕,促進關節疼痛緩解,從而降低關節疼痛程度[17]。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C-M評分(日常生活能力、肩關節活動范圍、疼痛、肌力)高于對照組,究其原因,采用微針刀治療僅對壓痛點、硬結等部位實施刀刺,不會對骨膜產生影響,有利于肩關節功能的進一步改善,還可降低韌帶及肌肉等組織的壓力,使肌細胞平衡得到有效維持,使周圍神經及血管壓力被有效釋放,進一步加快關節功能恢復[18]。此外,治療組肩關節活動度(前屈、外展、內旋、外旋)高于對照組,究其原因,通過使用微針刀對痛性結節實施切開、松解,能夠有效起到減張、減壓的作用,有利于修復受損軟組織,解除肌肉痙攣狀態,釋放鄰近神經血管及壓力,緩解關節周圍粘連問題,恢復關節活動度[19]。

綜上所述,肩周炎患者采用微針刀治療,能夠提高臨床療效,促進疼痛程度降低,加快肩關節功能及肩關節活動度改善,值得推廣。但本研究時間較短,所選取的樣本量也較少,未對炎癥因子等指標進行測定,可能造成誤差,影響結果的準確性,一定程度上或引起研究偏倚,此后將采用多中心研究,增加樣本量,通過隨機雙盲試驗進行深入研究,以減少誤差,提高研究的準確性。

[參考文獻]

  • 陳勇,?莊全魁,?白亮,?等.?關節鏡在老年肩周炎合并肩袖損傷患者中的應用及對疼痛和肩關節恢復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21,?41(19):?4238-4240.?
  • 王勤儉,?李泊泊,?董良杰,?等.?臂叢麻醉下大手法松解術聯合小針刀治療肩周炎的臨床觀察[J].?實用醫學雜志,?2021,?37(14):?1887-1891.?

猜你喜歡
疼痛程度肩周炎臨床療效
肩痛≠肩周炎!一起來正確認識肩周炎
8個動作緩解肩周炎
Efficacy of blood-lettingpuncture and cupping in the treatment ofperiarthritis ofshoulder:a systematic review
個體化護理對直腸癌前切除術后并發吻合口瘺的效果
規范化護理對癌痛患者提高生活質量增強自我管理效能的作用
氫氧化鈣碘仿糊劑對48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疼痛程度影響觀察
枸櫞酸咖啡因治療早產兒原發性呼吸暫停臨床分析
微創手術治療胃潰瘍42例臨床分析
研究腹腔鏡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術中的臨床應用
早期應用前列地爾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