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專精特新”政策背景的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路徑研究

2023-05-26 17:53劉嘯塵姚玉英
關鍵詞:專精特新數字化轉型問題及對策

劉嘯塵 姚玉英

【摘 ?要】隨著我國數字基礎設施逐步完善,極大促進了我國數字經濟的發展,為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良好機遇。中小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對于促進產業升級改造、激發創業創新活力發揮著重要作用。數字化轉型是“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的重要內容。論文結合“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的相關政策,分析當前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難點,提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路徑,促進社會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專精特新”;問題及對策

【中圖分類號】F49;F276.3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3)04-0055-03

1 引言

企業數字化轉型是指通過引入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實現企業優化升級和創新轉型重大改進的過程。實施數字化轉型可以改造提升行業傳統動能,幫助企業有效降本增效、減少人力成本、加速產品迭代和提升制造的自動化程度[1]。

隨著我國近些年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移動支付、電商平臺、跨境電商、網絡直播等商業模式已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為了應對我國經濟下行壓力,有效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則必須加快我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從消費領域向生產制造領域擴展,構建整個產業鏈條全流程全要素的數字化生態。

2 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概況

十九大以來我國已經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網絡基礎設施,通過不斷優化數字化發展環境,充分發揮了數據資源價值和提升了數字技術創新能力。優良的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為我國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和發展機遇?!笆奈濉币詠?,我國不少地方政府在數字基建、數字產業、數字轉型等方面加大投入,產業數字化水平不斷提高,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越來越大。隨著我國產業升級轉型的步伐加快,培育出一批高成長性、創新能力強的中小企業已經成為我國當前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務。2021年1月,財政部、工信部聯合印發《關于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財建〔2021〕2號),啟動中央財政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政策。隨后我國中央及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制定了大量的積極政策,以推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工作。根據工信部印發的《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暫行辦法》(工信部企業〔2022〕63號),“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評價指標體系主要包括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和創新能力4類13個指標,其中數字化水平是評價其精細化程度的重要指標。因此,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是“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重要內容。

3 當前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數字經濟已經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關鍵引擎,中小企業的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和新穎化過程必須通過積極推進數字化轉型來完成。但是通過對廣大中小企業展開調研,發現由于受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條件制約,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仍然面臨著多重困難。

3.1 中小企業對數字化轉型認識不足

通過調研發現,我國很多中小企業依舊拘泥于傳統的生產經營方式,對于數字化轉型缺乏系統認識,對于數字化的理解僅僅停留在管理信息化和生產自動化方面。很多中小企業認為數字化轉型僅僅是技術問題,卻沒有認識到也是一項管理問題。數字化轉型需要貫穿于所有的管理環節和生產鏈條,將內部組織、業務流程、企業文化等結合起來,提高企業在產業供應鏈中的協調能力。數字化轉型后可以借助計算機信息技術,整合企業所有相關數據,深度挖掘這些數據的價值,從而指導企業管理決策。中小企業通過數字化轉型,不僅可以形成市場合作和競爭的優勢,還可以減少勞動力等要素成本上升帶來的不利影響,從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但是目前很多中小企業管理者對于數字化轉型缺乏深入的認識,導致不積極參與數字化轉型。

3.2 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基礎薄弱導致難度較大

近年來,我國已經將“智能制造”作為提升制造業競爭優勢的重要舉措,積極部署工業智能制造項目建設,促使產業制造向“智造”升級,已經形成了一批具備較強競爭力的先進制造產業集群。但是各類中小企業發展情況依舊參差不齊,不少中小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的基礎還很薄弱。尤其是小微企業,信息化和自動化的程度較低,仍然采用的是勞動密集型生產模式。數字化轉型需要企業擁有一定的信息化和自動化基礎,才能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進行升級改造。以工業物聯網、云計算、工業大數據、工業機器人、知識工作自動化和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為代表的工業4.0時代已經到來,通過數據流動自動化技術加快制造產業向“智能制造”轉型升級。對于數字化技術應用基礎比較薄弱的中小企業,短期內要實現數字化轉型的難度較大。

3.3 投入成本大、收益難以估計導致不少中小企業積極性不高

近些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以及貿易摩擦等眾多因素的影響,很多中小企業面臨著巨大的發展壓力。當前很多中小企業存在著生產訂單不足、經濟效益下降帶來的資金匱乏等一系列生產經營難題。在中小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需要對生產流程再造和數字化設備更新,這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目前,市場上優質、低廉的企業數字化服務供應商較少,且處于高度壟斷的狀態。在很多中小企業生存都存在問題的情況下,難以獲得有效融資,因此難以投入資金進行生產過程的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

除了投入成本高,難以估計轉型收益也是導致很多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積極性不高的重要原因。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不僅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自身的數字化改造,同時還需要支付給數字化轉型服務商一定的服務費用,且轉型之后能否獲利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轉型方案能否適應自身實際情況也未可知,以及轉型有可能不僅不能帶來經濟效益,反而影響企業正常生產經營過程的資金運轉,這些都導致中小企業不敢輕易實施數字化轉型。

3.4 中小企業普遍缺乏數字化專業人才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各項數字技術迭代速度加快,對于企業數字化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不僅需要企業人員掌握信息網絡和數字技術,還需要熟悉企業產品的生產工藝。如果僅僅掌握網絡信息技術,但是對于企業的生產工藝缺乏深入的了解,就無法對生產過程進行數字化改造,從而難以形成有效的數字化轉型方案。因此數字化人才只有深入掌握企業生產和管理過程,才能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有效力量。而我國很多中小企業缺乏這方面的復合型人才及其培育機制,導致數字化轉型過程受阻。

4 基于“專精特新”政策背景的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路徑

當前我國各地政府普遍制定了相關政策文件,對“十四五”期間“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及數字化建設提出了明確的任務和行動計劃。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不僅是“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的重要內容,同時通過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也有利于中小企業快速走上“專精特新”發展道路。

4.1 引導中小企業積極轉變思維,加深對數字化轉型的認識

政府部門需要開展一系列宣傳活動,讓廣大中小企業認識到數字經濟背景下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的重要作用和意義。

一方面,政府相關部門可以定期開展一系列關于數字化轉型的講座,讓廣大中小企業認識到數字化轉型的理念、方法及手段。另一方面,還可以組織中小企業負責人去參觀一些數字化轉型成功企業的現代生產經營過程,學習這些企業的成功經驗。中小企業需要提升對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視程度,認識到加速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是得以長遠發展的必由之路。

4.2 鼓勵中小企業積極開展數字化轉型的基礎準備工作

通過不斷完善企業數字化的基礎設施建設,為廣大中小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提供良好的基礎。中小企業要開展數字化轉型工作,必須積極做好各項細致規范的準備工作。政府部門通過不斷完善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云服務平臺,為中小企業提供全過程、一站式、平臺化服務,同時積極采取措施指導中小企業完善數據的采集工作。中小企業可以設立專門的數字化工作組,通過有效的信息化手段措施,將生產經營數據進行標準化、規范化地采集、存儲、處理和管理。通過中小企業充分做好數字化轉型的數據準備工作,將企業內外相關數據信息完全整合和聯系起來,實現數據的交互共享,為提升數字資源的綜合利用價值打下良好的基礎。

4.3 多舉措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降本增效

4.3.1 實行財政獎補及稅收優惠等積極措施

在充分發揮中央財政資金引導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帶動作用的基礎上,地方政府可以通過市級財政預算設立中小微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對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工作予以一定的財政資金支持,通過專項資金無償補助或以獎代補方式對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中的研發投入和技術改造進行財政獎勵。

在稅收優惠政策方面,在對研發投入實行加計扣除稅收優惠政策基礎上,對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相關的軟硬件投入開展相關稅收優惠政策。鼓勵中小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進程,開展科學的績效評價,對取得良好成效的中小企業進一步加大財政獎補及稅收優惠力度。

4.3.2 積極拓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融資渠道

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因此需要積極加強金融產品創新以拓寬數字化轉型的融資渠道。為了鼓勵中小企業加大對于數字化轉型的投入,我國不少地區采用“數字增信+風險補償”新模式,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智改數轉”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同時對于貸款企業條件、資金使用方向及貸款利率等方面作了明確要求。例如,江蘇省常州市政府部門制定了《常州市制造業企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專項貸款貼息獎勵實施細則(試行)》(常工信投資〔2022〕193號),對企業實際支付的貸款利息按同期LPR標準的50%給予貼息,以進一步降低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成本。政府部門可以進一步制定政策,鼓勵金融機構利用先進的金融科技手段不斷優化貸款在線審核及放款機制,提供大規模、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務,減免貸款利息,延長貸款期限,促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及時獲取所需融資[2]。

4.3.3 加強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專業服務商的培育工作

通過培育一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專業服務商,結合行業特征從數據處理、線上營銷、遠程協作和智能生產等關鍵環節入手,為中小企業打造一批可復制、易推廣的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中小企業具有企業規模小、涉及領域少的特征,這些數字化轉型方案通常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開發成本相對也較低。同時又由于可以復制推廣,因此在保證服務商收益的基礎上起到降低服務費用的作用,從而可以降低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成本。

4.4 加強中小企業數字化專業人才培養

4.4.1 加強中小企業數字化人才的引進和培育工作

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需要既熟悉內部生產工藝和管理流程,同時又掌握網絡信息和數字技術的復合型專業人才。中小企業可以通過引進和培養的方式,打造優良的數字化專業人才隊伍[3]。首先,中小企業可以通過內部遴選熟悉企業生產工藝的管理和技術人才,并通過積極參與數字化轉型的相關培訓,打造適應企業數字化轉型需求的人才團隊。其次,結合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人才需求狀況,也可以從外部引進專業數字化人才作為補充,以滿足數字化轉型的人才需求。最后,中小企業在進行數字化轉型的數據收集和整理過程中,必須加強生產經驗數據的分類整理。這樣可以讓引進的人員便于掌握企業的生產工藝數據和管理流程,較快進入角色開展數字化轉型工作。

4.4.2 推動高等院校人才培養的產教融合

目前我國的高等院校均開設有大數據類專業,但是在人才培養方面還存在課程體系不完善、理論和實踐脫節、缺乏優秀的教學案例等諸多問題[4]。因此高等院校在人才培養方面需要進一步加強產教融合。在充分考慮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市場需求基礎上,將數字化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需求匹配起來。高等院??梢云刚埿袠I內的數字專家對專業進行診斷,進一步完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以提升數字化人才的培養質量。同時這些高等院校也可以通過校企合作,開辦面向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培訓項目。校內聘請學校和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專家進行授課,校外在優秀企業開展數字化人才實踐培訓,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培養人才。

5 結語

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是推進我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的重要內容,通過數字化轉型有利于中小企業走向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和新穎化。當前不少中小企業對于數字化轉型的認識不足,建設基礎差,同時還存在資金不足、成本過高及人才隊伍等方面的問題。結合我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政策,針對數字化轉型過程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路徑,推動中小企業生產經營走數字化和智能化之路,對于促進我國走向“智能制造”強國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杜勇,婁靖.數字化轉型對企業升級的影響及溢出效應[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22(05):119-133.

【2】鞏鍵.人工智能賦能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四條路徑[J].網絡安全和信息化,2022(06):4-5.

【3】孫海云.推進我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發展研究[J].中國產經,2022(15):126-128.

【4】秦峰.數字建造背景下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路徑分析探討[J].商場現代化,2022(14):105-107.

猜你喜歡
專精特新數字化轉型問題及對策
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的實踐及建議
對我國國際貿易融資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
傳統雜志的數字化轉型與融合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