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T-LCD陣列基板柵極半透掩膜版設計研究

2023-05-29 09:24喬亞崢沈鷺江鵬劉信丁俊
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 2023年7期
關鍵詞:光刻膠線寬光刻

喬亞崢 沈鷺 江鵬 劉信 丁俊

(武漢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漢市 430040)

1 ADS顯示模式

液晶顯示技術作為目前市占率最高的顯示技術,具有及其廣闊的應用場景,其中先進的超維場轉換技術(Advanced Dimension of Switching, ADS)顯示模式具有寬視角、快響應和高對比度等優勢,廣泛應用于TFTLCD 行業[1-3]。在ADS 顯示模式中,公共電極和像素電極均存在于Array 基板上,交疊面積構成像素的存儲電容[4]。

目前,ADS 顯示模式陣列基板制程按照掩膜版次數可劃分為三種:6 道掩膜版、5 道掩膜版和4 道掩膜版工藝(如圖1 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到,公共電極(ITO)和柵極(Gate)的制程相鄰,為第一/第二道掩膜版。采用柵極半透掩膜版,將兩者合二為一,既減少了一張掩膜版,又減少了一次光刻制程,大幅度的縮短了生產周期,提高產能,降低成本[5]。

圖1:陣列基板制程工藝

柵極半透掩膜版具有三種透光率:0%、100%及半透區。半透區透光率的設計,與掩膜版曝光量的選擇、產能及工藝穩定性息息相關。本文對40%和45%透光率的柵極半透掩膜版進行系統性研究,詳細分析了透光率對生產節拍、曝光特性、工藝穩定性及量產可行性的影響。

2 實驗方法

2.1 樣品制備

本文實驗基板是康寧公司Eagle-XG 玻璃,尺寸為3370mm×2940mm,厚度0.5mm。以55UHD 掩膜版為實驗載體,使用Nikon FX-103S 多鏡頭投影掃描式曝光機,在光刻膠(PR 膠)涂覆顯影等(Track)條件相同下(如表1 所示),分別制取透光率40%、45%下的陣列基板樣品。

表1:Track 主要工藝參數

2.2 測試方法

柵極半透掩膜版工藝完成后,采用SNU CDHT設備,測量各基板樣品像素有效區域(Active Area,AA 區)半透光位置光刻膠剩余厚度(Half Tone THK,HT THK)、光刻后特征線寬(Development Inspection Critical Dimension,DICD),及外圍電路扇形區(Fanout)DICD,并在光學顯微鏡下判定大板是否存在曝光不良。主要關注光刻后柵極距公共電極縫隙距離(Gate-ITO Space DICD)、光刻后柵極線寬(Gate Line DICD)、光刻后柵極間縫隙距離(Gate-Gate Space DICD)、光刻后公共電極間縫隙距離(ITO-ITO Space DICD),光刻后Fanout 區關鍵位置尺寸線寬(Fanout Line DICD、Fanout Space DICD、Fanout Pitch=Line+Space)。

為驗證不同透光率的曝光工藝容忍度(Photo Margin),不同透光率掩膜版各位置設計有一系列特征線寬(Mask CD)條件,如表2、表3 所示。

表2:AA 區Mask CD Split

表3:Fanout 區Mask CD Split

3 光刻產能影響

表4 為不同曝光能量(Dose)下透光率40%、45%掩膜版對應的HT THK。測試現地以HT 5300? 為中心管控值,當透光率40%提升至45%時,Dose 由41.5mj/cm2降低至32.0mj/cm2。

表4:不同曝光量下HT THK

根據Nikon FX-103S 曝光機特性及公式(1)、(2)、(3)可計算得出不同曝光區域(Shot)下的每區域曝光時間(Shot Time),如表5 所示。

表5:不同曝光Shot 下Shot Time

柵極半透掩膜版半透區透光率40%提高至45%,曝光Shot Time 降低2~3s,搭配顯影工藝優化,可實現光刻線整體生產節拍時間(Tact Time)降低2~3s,滿產情況下測試現地產能可額外提升5%左右。

4 曝光特性分析

4.1 HT HTK/DICD vs Dose分析

圖2、圖3 分別為半透區透光率40%、45%下HT THK/DICD vs Dose 關系圖。由圖2、圖3 可知,40%透過率下,Dose 每增加1mj/cm2,HT THK 減小443?,全光刻膠(Full Tone)區Gate Line DICD單邊減小0.06μm,半光刻膠(Half Tone) 區ITO-ITO Space DICD 單邊增加0.09μm;45%透光率下,Dose 每增加1mj/cm2,HT THK 減544?,Gate Line DICD 單邊減小0.1μm 左右,ITO-ITO Space DICD 單邊增加0.16μm,同時其工藝數據3σ 增大,生產過程穩定性較40%稍差。這是因為透光率提升,HT THK/DICD 對Dose 敏感性增強,生產時更易發生波動。

圖2:透光率40% HT THK/DICD vs Dose

圖3:透光率45% HT THK/DICD vs Dose

4.2 光刻偏差量(Photo Bias,即DICD–Mask CD)分析

柵極半透掩膜版工藝以HT THK 5300? 為管控參數,0%透光區處于弱曝光狀態,Mask CD 與DICD 不能滿足1:1,收集Photo Bias,在新產品開發設計階段進行Mask CD 預補正至關重要。

表6 為透光率40%、45%對應的Photo Bias。由表6 可知,由于45%透光率的Dose 降低,弱曝光趨勢增強,其| Photo Bias |較40%增大1.3μm 左右,Mask CD預補正值增加。

表6:透光率40%、45%對應Photo Bias

4.3 光刻膠形貌分析

圖4 為透光率40%、45%下光刻膠形貌。45%透光率弱曝光趨勢增強,光刻膠坡度角降低14°,邊緣較薄,在柵極濕刻工序中不穩定,易引起CD 波動。

圖4:光刻膠形貌

4.4 光刻余量(Photo Margin)分析

在量產管控水平(HT THK 5300±3000?)下,以是否產生短路(Short)為Photo Margin 界限,根據各Mask CD Split 結果,判定統計透光率40%、45%對于不同圖案:Gate-ITO Space、Gate-Gate Space、ITO-ITO Space及Fanout Space 的最小Mask CD,如表7 所示。

表7:透光率40%、45%對應Photo Margin

由于45%透光率的Dose 降低,弱曝光趨勢增強,Space 更易發生Short,其Photo Margin 較40%變小,生產時對Dose 波動、HT THK 管控要求更加嚴格。

5 結論

本文采用40%和45%透光率的柵極半透掩膜版,詳細分析了各透光率下的曝光特性、工藝波動性、生產節拍、量產可行性等,結果表明:

(1)45%透光率Dose 降低9.5mj/cm2,實現光刻線整體Tact Time 降低2~3s,測試現地產能可提升5%左右;

(2)45%透光率Mask CD 預補正值較40%增大1.3μm 左右,其生產穩定性稍差,更易發生CD 波動;

(3)45%透光率Photo Margin 變小,對Dose 波動、HT THK 管控要求更加嚴格。

高端產品,工藝穩定性要求高,需求品質優,可以選擇40%透光率;中低端產品,工藝波動性容忍度大,考慮生產產能,可以選擇45%透光率。

猜你喜歡
光刻膠線寬光刻
減成法工藝下非電鍍線路的精準加工方法
印制板制造中量化蝕刻研究
生產過程中的PCB線寬分析研究
國內外光刻膠發展及應用探討
TFT-LCD 四次光刻工藝中的光刻膠剩余量
國內外集成電路光刻膠研究進展
Excel圖形轉入CorelDRAW技巧
高數值孔徑投影光刻物鏡的光學設計
掩模位置誤差對光刻投影物鏡畸變的影響
亞波長金屬光柵光刻條紋分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