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關懷在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及患者滿意度分析

2023-05-30 10:48黃銀
婚育與健康 2023年1期
關鍵詞:人文關懷護理干預

黃銀

【摘要】目的:分析人文關懷應用于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護理中的效果。方法:隨機數字表法將2021年3月—2022年3月住院期間處于恢復期的精神分裂癥患者102例分為兩組,對照組51例應用常規護理,觀察組51例應用人文關懷護理,對比兩組護理前后陰性癥狀量表(SANS)和陽性癥狀量表(SAPS)評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評分及滿意度等。結果:護理后,觀察組的SANS評分、SAP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ADL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6.08%,高于對照組的76.47%(P<0.05)。結論:對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開展人文關懷護理干預,能對患者精神狀況進行有效改善,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同時提高患者及家屬滿意度,改善護患關系。

【關鍵詞】恢復期精神分裂癥;人文關懷;護理干預;精神狀況

The effect of humanistic care in the nursing of convalescent schizophrenic patients and the analysis of patient satisfaction

HUANG Yin

Wutongqiao District Mental Hospital, Leshan City, Leshan, Sichuan 614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humanistic care in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during the recovery period. Methods:102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in the recovery period who were hospitalized from March 2021 to March 2022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51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and 51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humanistic care nursing.The scale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gative symptoms(SANS)and scale for the assessment of positive symptoms(SAPS)scores,the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and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Results:After nursing,the SANS score and SAPS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ADL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08%,which was higher than 76.47%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Humanistic car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in the convalescent perio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mental status,improve their daily living ability,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and impro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

【Key Words】Convalescent schizophrenia; Humanistic car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ntal state

精神分裂癥屬于臨床常見的一種精神方面疾病,該疾病患者可出現自閉、抑郁、焦慮等負面情緒,存在情感、思維、行為和意志等方面的障礙。臨床研究證實,積極有效的干預,可有效緩解患者負性心理,改善認知功能,有利于促進患者康復,降低復發風險,因此,對此類患者需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1]。人文關懷將以人為本的護理作為其主要護理理念,是一種充分滿足患者精神及生理需求的護理模式,對改善患者心理狀態具有積極意義[2]。因此,筆者以102例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為例,分析了人文關懷在其中的應用效果。

1.1 一般資料

隨機數字表法將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102例分為兩組,各51例。納入標準:①患者均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3]制定的關于精神分裂癥的相關標準;②均處于恢復期。排除標準:①無法正常溝通交流;②腦器質性疾病者。觀察組,男性29例,女性22例,年齡23~72歲,平均年齡(54.82±5.15)歲;對照組,男性26例,女性25例,年齡22~73歲,平均年齡(53.78±5.42)歲。兩組上述性別、年齡等相關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差異不大(P>0.05),有良好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本組開展常規護理干預,對患者病情進行評估,給予用藥指導,囑咐其按時服藥;同時給予飲食指導、日常生活護理,安全指導等方面的護理,并囑咐患者相關注意事項。

1.2.2 觀察組 本組開展人文關懷護理干預,方法如下:①建立人文關懷小組:由主管護師擔任小組長,組員為愿意參與研究的部分科室成員,對患者病情、文化程度及治療情況等一般情況進行了解,制定人文關懷護理措施,并組織小組成員對人文關懷的理論、意義、重要性等進行學習,掌握患者心理特征及與其溝通的技巧,強化護理人員人文關懷理念;②營造人文護理環境:精神分裂癥患者對環境因素較為敏感,因此,病房環境應整潔、舒適,保持安靜;③人性化服務干預:根據患者特點予以不同人性化干預,若患者情感較為淡漠,與其交談時可采取輕松愉快的語言交談,挖掘其內心需求與愛好,并以其愛好或需求為突破口,與其建立信任關系;④人文心理關懷護理:通過積極與患者交流溝通,充分了解其內心需求及心理存在的問題,給予必要的精神支持,耐心傾聽患者的感受、主訴,適時給予語言及動作上的安撫,讓其感受來自外界的真誠,同時獲得家屬的支持,鼓勵患者積極投入到疾病恢復中,積極適應社會交往與環境變化;⑤認知功能改善:精神分裂癥患者多存在認知功能方面的問題,因此,護理人員可對患者認知功能進行評估,并依據其評估結果制定康復計劃,如在病房播放患者感興趣的視頻,對患者進行正確引導,激發其正面情緒,提升對自我的認知;同時適當地進行日常勞動,如制作食物包餃子等,在活動過程中增設獎勵機制,通過積累積分來兌換物品或食物等,提高患者參加活動的興趣,同時讓患者逐漸與現實世界接觸,并在活動中找回自信,重建生活信心。

1.3 觀察指標

①采用陰性癥狀量表(SANS)和陽性癥狀量表(SAPS)對患者精神狀況進行評價,SANS量表包括情感平淡或遲鈍、思維貧乏、意志缺乏、興趣社交缺乏及注意障礙等5方面的內容,共24個條目,評分為6級評分(0~5分):(1)無;(2)可疑;(3)輕度;(4)中度;(5)重度;(6)極重。評分越高表示其癥狀越嚴重;SAPS包括幻覺、妄想、怪異行為、陽性思維形式障礙等4方面的內容,共34個項目,評分為6級評分(0~5分):(1)無;(2)可疑;(3)輕度;(4)中度;(5)重度;(6)極重。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癥狀越嚴重;②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對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進行評價,該量表包括軀體生活自理能力,包括上廁所、進食、穿衣、梳洗、行走及洗澡等6項;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包括打電話、購物、備餐、做家務、洗衣、使用交通工具、服藥和自理經濟8項,4級評分,最高56分,評分越高表示生活能力越差。③采用自制問卷調查對患者滿意度進行調查,總分100分,90分以上表示滿意,70~90分表示一般滿意,70分以下表示不滿意,該量表的Cronbaeh’S系數為0.86,效度為0.92。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SANS、SAPS評分變化情況比較

護理后,兩組SANS、SAPS評分均較護理前降低(P<0.05),且觀察組SANS、SAP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日常生活能力比較

觀察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滿意度為96.08%,對照組為76.47%,兩組滿意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3。

精神分裂癥是臨床常見的一種慢性遷延、反復發作的精神疾病,目前,關于該疾病發生機制的研究比較多,主要認為是由神經遞質異常而導致的,隨著神經遞質水平的升高,會引發患者神經系統表現極其亢奮,使其出現異常興奮、幻覺、敵對等臨床癥狀。在臨床綜合治療措施下,可促進病情轉歸,使其病情處于恢復期[4-5]。但藥物干預可改善患者預后,并不能讓患者盡快適應病后的外界環境,如不能及時干預,反而加重患者病情,致使其病情復發[6]。

本研究顯示,護理后,觀察組SANS、SAP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軀體生活自理評分、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及總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通過人文關懷護理干預,挖掘其內心需求,滿足其身心的需求,通過依據患者的個性、特點進行溝通交流,逐漸培養患者與人交往的心理素質及能力,逐步提高其適應社會的能力;通過開展團體活動,引導患者積極參與其中,一方面,讓患者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學會如何與人交流、溝通,另一方面,通過參與活動,讓患者在活動過程中喚醒記憶中原本熟悉的世界,重建身份認同,獲得自信,樹立對生活的信心;通過心理干預,與患者充分溝通,了解患者內心的真實感受,幫助患者重塑對自我的認知,讓其自我認同,激勵其正面情緒,消除其厭世、消極的負性情緒,圍繞價值觀、人生觀等方面,幫助患者重塑正確觀念,樹立正面積極的心理,從而改善患者精神狀況,提高其生活能力[7-10]。

綜上所述,對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開展人文關懷護理干預,能對患者精神狀況進行有效改善,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促進其康復,使其盡快融入社會生活,同時提高患者及家屬滿意度,改善護患關系。

參考文獻

[1] 趙曉春.基于人文關懷理念優質護理在精神分裂癥恢復期的應用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21,25(9): 1222-1223.

[2] 杜鵑,李素平.人文關懷在恢復期精神分裂癥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探討[J].基層醫學論壇,2020,24(36): 5221-5223.

[3] 中華醫學會精神科分會.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75-78.

[4] 盧小媚,蘇小敏,葉慧華.人文康復關懷在精神分裂癥患者恢復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實用醫藥,2020,15(18):186-188.

[5] 陳華.人文關懷在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應用效果及滿意度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21,37(23):111-112.

[6] 陳佳偉,陳全,許金龍.手工訓練對康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孤獨感與病恥感的影響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22,38(9):1546-1548.

[7] 林蒴.全程康復護理配合腦電生物反饋療法在精神分裂癥恢復期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醫療裝備,2022, 35(8):169-171.

[8] 修芳芳.觀察系統性睡眠護理在精神分裂癥伴睡眠障礙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21,8(12):2228-2230.

[9] 余小定.基于人文關懷護理理念的心理干預在精神分裂癥康復期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1,27(36):5017-5020.

[10] 章麗,施海紅.敘事護理對甲狀腺癌合并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影響研究[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21,28(12):1512-1515.

猜你喜歡
人文關懷護理干預
尊重主體地位,彰顯人文關懷
論城鎮化進程中農民工的生存寫照與人文關懷
對員工的人文關懷,是預防工傷事故的重要手段
老年帕金森病非運動癥狀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關系及護理分析
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遵醫行為的影響評價
嚴重創傷患者的急診急救護理干預分析
論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關懷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