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農業的發展分歧及其消解機制

2023-05-30 05:19谷中原
湖湘論壇 2023年2期
關鍵詞:生態效益生態農業

谷中原

摘要:消解化學農業造成的生態問題需推行生態農業經營模式。生態農業是同時產生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農業經營模式。當今中國農業經營者與管理者在發展生態農業上存在較大分歧,嚴重制約著中國生態農業的健康發展。由此,以社會互動理論為研究框架,使用對立統一分析方法,建構農戶和農業企業-地方政府良性互動分析模型,闡述消解我國生態農業經營者與管理者之間的發展分歧,以便促進生態農業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生態農業;發展分歧;行為分歧;路徑分歧;生態效益

中圖分類號:C93?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4-3160(2023)02-0087-15

一、問題的提出

生態農業是農業經營主體根據物質循環再生原理,在農業生產過程中,使用生態系統工程方法和物質多層次利用技術,將農、林、牧、漁、加工等內部的相關產業組合起來,形成廢物循環利用鏈條,促進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統一的農業經營模式[1]。生態農業是農業領域踐行生態文明的重要舉措。發展生態農業,對于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落實生態文明建設,按時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2],以及保障優質農產品和生態產品供給,建設美麗鄉村,實現農民生活富裕,都具有突出的現實意義[3]。

生態農業是經過經營者精心設計、組裝、調整生產結構而形成的農業廢物循環利用系統,在中國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早在春秋時期,《道德經》就提出“道法自然”生態思想;1149年,南宋陳旉《農書》就總結出“三才”生態農業法則。生態農業實踐在中國有千余年傳統。只是在20世紀中葉中國廣大農民用化學肥料、化學農藥替代有機肥、生物和物理滅蟲方法進行農業生產之后,生態農業經營模式才逐步為化學農業經營模式所替代?;瘜W農業經營模式是農戶和農業企業在農業生產中使用化肥、化學殺蟲劑、塑料薄膜、化學除草劑以及激素類、調節類催長劑進行催產增效的農業經營模式。這種經營模式,在中國歷經半個多世紀的運行,造成嚴重的農業面源污染。據2020年6月1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可知,2017年,我國農業源化學需氧量、總氮、總磷排放量分別為1067.13萬噸、141.49萬噸、21.20萬噸,地膜使用量141.93萬噸,造成的土壤多年累積殘留量118.48萬噸[4]?;瘜W農業不僅成為當今中國農業生態環境的重要污染源和制約我國農業生產生態化、有機化的最大障礙,而且還會造成農產品質量下降,影響國民身體健康,如化學殺蟲劑殘留通過大氣、飲用水、農產品等介質,最終進入到人體,影響人體健康;施入土壤中的氮肥以氨鹽的方式轉變為硝酸鹽,土壤中的硝酸鹽通過食物鏈影響人體健康。這是政府和廣大消費者不得不引起高度警覺的環境污染問題。

為了遏制化學農業破壞生態環境、損害農產品品質,樹立提高農產品質量、確保食品安全、尊重自然、保護生態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經營目標[5],我國生態學家從20世紀80年代便開始探求環保型農業經營模式。1980年,葉謙吉在銀川召開的首屆中國農業生態經濟學學術會上提交《生態農業--我國農業的一次綠色革命》的論文,首先呼吁大力發展生態農業。1987年,馬世俊和李松華合作出版《中國的農業生態工程》,提出用生態工程原理發展生態農業經營模式。進入21世紀,學界要發展生態農業的呼聲此起彼伏,情緒日益高漲,有韓東娥、李先萍[6](2001)、趙玉環[7](2001)、朱玉春等[8](2001)、林祥金[9](2003)、李鳳升等[10](2004)、蘇文波[11](2020)等學者,從遏制我國生態環境惡化、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國民身體健康、迎接綠色壁壘挑戰、增加農民收入、建設美麗鄉村、優化生態農業產業結構等角度,要求將化學農業經營模式轉變為生態農業經營模式,并提出了許多具有建設性價值的發展措施。而且,楊友才、劉正文[12](2008)、劉相謙[13](2010)、黃國勤[14](2014)、周茂春[15](2021)等學者,針對我國生態農業經營存在的傳統技術多、缺乏科學性、科技含量不高、科技資源利用效率較低、技術組裝不配套、缺乏科技人才等直接造成我國生態農業難以發展的經營性問題,提出了政府加強農業技術支持體系與科技生態示范工程建設、生態農業技術的集成與推廣等應對措施。劉鐵軍[16](2006)等學者針對生態資源產權不明確、投資體制未形成、政府支持不夠、生態保護與利益驅動機制不完善、管理制度和法律制度尚未建立、科技創新與推廣制度不健全等直接造成我國生態農業面臨發展困境的規制性問題,提出了加大生態資源產權制度、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生態農業投資體制、生態農業經營利益驅動體制、生態農業科技創新機制建設等應對措施。侯愛琴、劉樂承[17](2006)、劉純彬、劉俊威[18](2010)等學者,針對我國生態農業經營存在的技術體系不完善、技術供給不足、技術服務水平低下、技術操作能力欠缺等技術問題,提出了建立多元投資與多元扶持體系、營造法治環境與利益共享機制、加大科研力度、強化科技創新及其成果轉化、增加生態農業技術供給、推廣生態農業適用技術、健全生態農業科技服務體系等發展性對策。丁茂葉[19](2021)等學者則針對生態農業經營主體缺乏新技術接納能力、缺乏生態農業經營人才等經營能力問題,提出優化生態農業發展理念、提升生態農業生產能力、加大生態農業扶持和服務力度等應對策略。習近平總書記(2022)在《求是》雜志發文,針對我國“治理農業面源污染、改善農村生態環境還處在治存量、遏增量的關口”,明確指出“農業是個生態產業,農村是生態系統的重要一環” “2030年前實現碳排放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農業農村減排固碳,既是重要舉措,也是潛力所在,這方面要做好科學測算,制定可行方案,采取有力措施?!盵20]

本文認為治理農業面源污染,發展生態農業,不僅要針對因采用化學農業經營模式而出現的生態環保弊端和推行生態農業模式面臨的現實困難施策,更重要的是要統一涉業主體的思想認識,形成統一的生態農業價值觀,營造生態農業運行和發展的社會風尚和精神環境。發展生態農業的相關主體主要是政府、農村社區、農戶、農業企業、農產品消費者、生態環保組織等。其中,政府是黨和國家生態農業政策的執行者和生態農業經營的管理者,扮演著管理人角色,引導生態農業按照黨和國家既定的路線、方略發展;農戶和農業企業是生態農業的生產者或經營者,扮演著經濟人角色,追求生態農業產量和產值,看重經營利潤和收益;城鄉居民是生態農業產品的消費者,扮演著消費者角色,看重生態農業產品的物美價廉;農村社區是生態農業的生產基地和經營區域、生態環保組織是生態農業的倡導者,兩者都扮演著社會人角色,追求生態利益的共享與生態福利的最大化、生態價值觀念的普及、生態環保規范的踐行、生態利益關系的和諧和生態利益共同體的鞏固。發展生態農業的確需要全社會的高度重視,需要政府、社區、農業企業、農戶、農產品消費者、生態環保組織等主體的多方配合,尤其需要政府建立發展生態農業的實用的管理體制,引導廣大農戶和農業企業遵循物質循環再生原理,使用生態系統工程方法和物質多層次利用技術開展生態農業生產。

從所發揮的關鍵作用來看,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農戶、農業企業是推動生態農業發展的關鍵力量。從地方政府、農戶、農業企業的角色追求來看,在發展生態農業問題上,農業管理者-政府與農業經營者-農戶和農業企業在許多方面都處于對立狀態。從當今生態農業現狀判斷,政府高度重視生態農業發展,要求實施生態農業經營模式,而農戶和農業企業依然維持化學農業經營模式,一直在以“錢”為經營目標??梢?,高質量地推動生態農業發展,關鍵在于消除政府與農戶、政府與農業企業的根本分歧,形成協同的生態農業發展格局。如李鳳升等[10](2004)就認為農民要有發展生態農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政府應實施生態農業發展的保障、激勵、補償政策;蔡軍[21](2011)也認為政府和農戶都應承擔生態農業發展責任,具體來說,政府應承擔建設基礎設施、管理生產環境、建立生態農業法規、提供資金支持的責任;農戶不僅應承諾不使用化學品進行生產,而且要踐行生態農業經營模式,學習和采用先進生產技術從事生態農業生產;劉永亮、徐曉宗[22](2015)呼吁地方政府和農業經營者采取協同行動發展生態農業;牟秀花[23](2022)也認為發展生態農業既需要農民積極參與也需要政府在資金、人才、技術等方面給予大力扶持和引導。

從屬性上判斷,這些學者對生態農業發展問題提出的治理措施,屬于管理思維,倡導的是經營能力提升路徑。從踐行生態農業經營模式來看,實施嚴格的生產監管措施,不斷提高生態農業的生產能力和經營能力,是必要的。但這些主張都沒有把握生態農業發展問題的本質,提出的應對策略與根治生態農業發展問題的實效之間還存在一定差距。一是中國建立市場經濟體制近30年,農業生產已進入市場經濟模式。中國農民也是經濟人,也具有一定的經濟理性,他們經營農業也符合經濟人假設。農戶和農業企業只有追求經濟利益并有贏利,才能將生態農業生意維持下去、才有可能把生態農業做大做強。只有實現農戶和農業企業對經營生態農業的贏利預期,他們才會樂意從事生態農業經營。如果不能滿足他們對生態農業的贏利預期,也難以保證他們不放棄經營生態農業的打算。二是供給經營技術、完善發展規制,甚或兩者結合,都屬于生態效益管理思維,都缺乏市場激勵機制,難以保證農業經營者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與增強農戶和農業企業從事生態農業經營的積極性。三是農戶和農業企業才是發展生態農業的主要力量,政府不可能代替他們從事生態農業經營。況且,政府供給生產技術、經營規制、鼓勵政策,都是外因條件,這些條件只能通過農戶和農業企業這兩個內因發揮作用。如果農戶和農業企業不從事生態農業經營,政府供給的生產技術、經營規制、鼓勵政策不可能產生實際作用。因此,政府想發展生態農業,關鍵還是要激發農戶和農業企業從事生態農業經營的積極性。四是發展生態農業,政府、農戶、農業企業都應承擔應有的責任,都應共同努力,不可走平行軌道,各行其是,應該加強互動和配合,形成生態農業的發展合力。經營技術不好、經營能力有所欠缺與管理措施不到位、幫扶和引導不得力,其實都不是當今中國發展生態農業的根本分歧所在,也不是政府與農戶和農業企業加強合作的根本緣由。

顯然,從政府與農戶、政府與農業企業,或者從生態農業管理者和生態農業經營者的內質上,尋找中國生態農業難以發展的根源,才是正確的探求方向。只有克服生態農業管理思維和經營能力提升路徑之不足,并設法改變從經營技術和管理措施兩個維度探尋生態農業發展方略的做法,才有可能獲得生態農業得到高質量發展的正解?;谶@種思考,本文將按照生態農業的基本要求和經營原則,判明當今中國生態農業的關鍵主體在發展生態農業上的根本分歧,探究形成生態農業發展合力的內在機理,建構促進生態農業發展的長效機制。

二、生態農業的發展分歧

生態農業屬于多功能農業范疇,是應產生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農業經營模式。農戶和農業企業想通過經營生態農業生意,獲得比化學農業經營模式更高的經濟收入,實現經濟效益和經濟利益最大化。而政府管理生態農業,是為了追求生態效益,消除化學農業經營模式造成的生態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現狀,實現生態利益和生態福利最大化。這就是生態農業經營者和生態農業管理者在發展生態農業策略上的根本分歧。兩者的分歧集中表現在經營行為和發展路徑上。

(一)發展生態農業的行為分歧

生態農業經營者,是農戶或農業企業,他們以經濟人秉性追求經濟效益和經濟利益最大化;生態農業管理者是基層政府,基層政府以管理者身份追求生態利益和生態福利最大化。正是因為這兩類主體的不同身份和不同的角色追求,才導致政府與農戶和農業企業在發展生態農業上的行為分歧。

農戶和農業企業決意從事生態農業生產,完全基于自身對生態農業能夠產生可觀的經濟收入或經濟效益的預判。所以,發展生態農業的農戶和農業企業會以經濟效益、經濟利益最大化為經營目標。首先,他們會控制原材料成本、生產成本、銷售成本;然后,會采取提高勞動效率、采用新技術增加產量。繼而通過創立品牌、擴大銷售渠道、創新產品等策略增加銷量。最后,投資獲利較大的生態農業項目,避開產生正外部性和生態福利最大化的生態農業項目。政府之所以要管理生態農業,看中的是生態農業的生態效益和為國民帶來的生態福利。政府會根據國民的生活保障需求、國家的生態安全要求和生態文明建設政策,引導生態農業朝著滿足國民生態產品(富氧空氣、潔凈飲水、安全食品)消費需要和國家生態安全以及生態文明方向發展。因此,政府會通過制定優惠措施、營造激勵機制,引導農戶和農業企業投資具有較大生態效益的生態農業項目;并在出現市場失靈的情況下,直接投資具有較大生態效益的生態農業項目;還會建立生態價值補償機制,引導農戶和農業企業發展生態效益較好和生態價值較大的生態農業項目。

農戶和農業企業是生態農業的經營主體,追求經營的經濟效益和經濟收入,具有個體理性的特征;政府是生態農業的管理主體,追求生態福利的實現,具有國家理性的特征。兩類主體在發展生態農業決策上追求各自的行為目標,充滿個體理性和國家理性的行為分歧。發展生態農業的這兩類主體,不僅對待生態農業的態度不同,而且在發展生態農業過程中的行為也不同,其行為分歧可通過他們對生態農業的態度表現出來。其具體內容見表1。

從表1可以看出,經營生態農業的農戶和農業企業、管理生態農業的政府都承認生態農業具有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兩重性,但他們都受各自的行動意圖的制約,對生態農業經營性質的態度出現了差異。作為生態農業經營者的農戶和農業企業承認生態農業經營的生態效益,但在具體的經營過程中追求生態農業經營的經濟效益;作為生態農業管理者的政府不會抵觸和否認生態農業經營的經濟效益,但在生態農業管理過程中會追求生態農業經營的生態效益。受其影響,生態農業的經營者和生態農業的管理者在發展生態農業過程中必然出現行為上的分歧。兩類主體的行為分歧及其差異,主要表現在項目選擇、項目投資、項目運營、項目考評等方面。詳情見表2。

表2顯示,兩類主體行為在生態農業項目選擇、項目投資、項目運營、項目考評等環節上的差異,屬于生態農業的經營行為和管理行為的分歧。生態農業的經營行為屬于市場行為,具有私人性質,可理解為經濟問題,其核心是經營者如何獲得可觀的經濟收入和經濟效益。生態農業的管理行為屬于公益行為,具有公共性質,可理解為公益問題,其核心是管理者如何為國民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和優美的生態環境。

生態農業項目投資是經營生態農業的第一步,農戶和農業企業投資生態農業項目必定要利用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生態資源,尤其要籌措項目建設資金。農戶的投資資金主要來自非農收入的積累;農業企業的投資資金主要來自企業經營收入的積累。農戶和農業企業都希望用最少投資建立生態農業生產基地。地方政府可以采取財政、稅收、金融、土地流轉等方面的優惠措施引導農戶和農業企業投資具有生態效益的生態農業項目,也可以將生態農業項目視為公共產品直接進行投資。

生態農業項目運營必定要追求經濟效益,經營生態農業的農戶和農業企業肯定會以營利和壯大產業為經營原則,以市場化經營機制運作生態農業產業。在這種經營格局下,經濟效益類的生態農業項目比生態效益類的農業項目發展得更快,必然造成生態農業經營出現結構性不平衡現象。相比之下,政府會追求生態農業的生態效益,以發揮生態農業的生態功能為管理原則,希望建構產生生態效益的生態農業發展體系,用公益經濟模式謀劃生態農業發展方案,要求對生態農業生產基地進行合理布局,對生態農業經營者進行道義勸告和激勵誘導,保證生態農業朝著公益性、福利性方向發展。

在具體的生態農業經營過程中,農戶和農業企業一般用經濟效益、經濟功能類指標評估并選擇生態農業項目,將贏利水平和贏利空間作為是否繼續經營的決策依據。如果經營收入等于或小于投入,沒有贏利或贏利水平低,預估沒有贏利空間或贏利空間小,他們就會終止生態農業項目。相反,政府會用生態效益、生態功能類指標評估和選擇生態農業項目,將生態福利和生態價值作為是否繼續支持或扶持生態農業項目的決策依據。如果生態福利少或不能產生正外部性效益,政府將會降低這類生態項目的扶持力度,甚或取消這類生態項目的扶持政策。

這兩類主體的行動策略在生態農業項目選擇、項目投資、項目運營、項目考評等環節上的差異,屬于生態農業的經營行為和管理行為的分歧。生態農業的經營行為屬于市場行為,具有私人性質,可理解為經濟效益問題,其核心是經營者如何獲得可觀的經濟收入。生態農業的管理行為屬于公益行為,具有公共性質,可理解為公益問題,其核心是管理者如何為國民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和優美的生態環境以及如何保障國家的生態安全。

(二)發展生態農業的路徑分歧

經營生態農業的農戶和農業企業與管理生態農業的政府,在發展目的和發展理念上也有較大差別。這導致他們會選擇不同的生態農業發展路徑。從實踐邏輯上判斷,經營生態農業的農戶和農業企業會選擇市場自為型發展路徑;管理生態農業的政府會倡導行政推動型發展路徑。

針對發展生態農業的行為分歧,農戶和農業企業會利用市場機制,采取經營擴張策略,發展生態農業。一是根據市場供求狀況從事生態農業生產和經營,不希望政府干預自己的經營過程。為了增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他們都注重建設生態農產品品牌,申請注冊生態農產品商標并對自家的生態農產品進行有機產品認證。二是實施擴張戰略,從擴大產品銷售范圍開始,在提高產品質量的同時,擴大經營面積,提高產量,并打破區域界限,把生態農業的經營活動范圍擴大到更廣闊的地域,并走規?;?、產業化道路,期望取得較豐厚的利潤。三是走內涵擴大的強勢之路,用先進科技從事生態農業生產,包括斥資購買先進設備,引進和采用先進生態農業科技,用先進技術和設備武裝生態農業農場或生態農業企業,實施工廠化生產。尤其會通過增加科技含量來提高生態農業經營的投入產出率和勞動生產率。四是組建生態農業合作社,克服獨家經營難以增強市場競爭力的缺陷,實現“風險共擔、利益共享”,以合作經營的方式,提高生態農業生產的市場競爭實力,實現生態農業經營的利潤最大化。

針對發展生態農業的行為分歧,政府會利用行政手段,采取引導策略,發展生態農業。一是編制轄區生態農業發展規劃。即從建設生態文明和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出發,根據國家實情,制定關于生態農業發展的總方向、大目標、主要步驟和重大措施的規劃藍圖。包括生態農業發展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具體方案、生態農業發展指標、生態農業發展要求、生態農業發展步驟、生態農業發展措施,并將這種規劃當作自己管理農戶和農業企業經營生態農業項目的重要依據、促使農戶和農業企業進入生態農業行政推動型發展路徑的指示燈。二是對生態農業資源進行優化配置。把農業資源、生態資源、資金資源分配到國家最需要的生態農業領域,使轄區生態農業按照生態農業發展規劃運行,特別是通過優化配置本地土地資源、資金資源、政策資源,建構符合國家生態安全利益和生態福利最大化以及能為老百姓提供更多優質生態農產品的生態農業發展體系。三是利用行政手段、政策手段處罰違反國家生態文明要求和不按生態農業發展規劃經營生態農業的經營者;利用財政手段、融資手段、投資手段、生態價值補償措施,引導農戶和農業企業成為踐行生態文明戰略的典范、成為按照生態農業發展規劃經營生態農業的表率。四是采取組建公益性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鄉鎮生態農業發展共同體、政府參股的生態農業股份合作公司等措施,預防和治理生態農業經營的市場失靈現象,將轄區公益性生態農業體系做大做強??傊?,政府希望可以通過這些策略建立起當地的產業結構合理的生態農業發展體系,為國家和農村社區可持續發展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三)兩種路徑的差異與效能缺陷

為了進一步明晰農戶和農業企業選擇的市場自為型發展路徑與政府選擇的行政推動型發展路徑的差別,繼而進一步了解每條生態農業發展路徑存在的不足,本文從更多維度對這兩條發展路徑進行更詳細的比較。

從表3可以看出,市場自為型發展路徑強調生態農業經營的經濟效益和生態農業經營的自主性,將生態農業發展看成經濟利益問題,希望通過市場調節來配置生態農業資源,達到獲取高額利潤和發家致富的目的。行政推動型發展路徑強調生態農業經營的生態效益,將生態農業經營看成生態福利問題,希望通過戰略布局和管控手段對生態農業發展進行有效控制,達到為國家和農村社區高質量發展奠定生態基礎的目的。其實,這兩條發展路徑都存在導致雙方對立的缺陷:農戶和農業企業堅持生態農業經營的自主性、政府固守生態農業發展的控制性,容易形成對峙局面,不能協調生態農業的經濟利益與生態利益、市場經營行為和行政管理行為。其不良后果是無法彌合兩類主體在發展生態農業策略方面的鴻溝。那么,如何才能消除生態農業發展中的分歧并推動生態農業高質量發展呢?本文認為把行政推動型發展路徑與市場自為型發展路徑結合起來,建構行政管理與市場經營互補共生、和諧協調的發展機制,才是生態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出路。

三、生態農業發展分歧的消解機制

生態農業的行政推動型發展路徑是管理者推動生態農業發展的管理策略;市場自為型發展路徑是經營者推動生態農業發展的經營策略。兩者的最終目標是使生態農業發展起來并成為滿足各自意愿的高效產業,可謂殊途同歸。另外,農戶和農業企業與政府通過生態農業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國家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是基本一致的??梢哉f,農戶和農業企業與政府的發展利益并非不能協調;生態農業發展的市場自為型發展路徑和行政推動型發展路徑之間并不存在無法逾越的障礙和不可彌合的鴻溝,相反,存在廣闊的溝通、協商、配合的空間。這是本文探究消除生態農業的市場自為型發展路徑和行政推動型發展路徑對立與分歧的基本考量。農戶和農業企業與地方政府在發展生態農業上的良性互動是消解生態農業發展分歧、增強發展路徑功能的有效途徑,將產生克服行政推動和市場自為兩種發展路徑的缺陷、促進生態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實際效果。

(一)農戶和農業企業-地方政府良性互動的含義

生態農業項目需要在具體的農村社區實施,農戶只能利用自家的承包地做生態農業生意;農業企業必須到對企業有利的農村社區承租土地來實施生態農業項目,因而,管理生態農業項目的政府只能是地方政府甚至是基層政府??梢哉f,在發展生態農業的具體實踐過程中,農戶與政府、農業企業與政府的溝通、協商、配合,實際上就是農戶與地方政府的互動、農業企業與地方政府的互動。正因如此,本文將生態農業經營者與生態農業管理者的互動視為農戶和農業企業與地方政府之間的互動。

生態農業經營者與生態農業管理者的實踐角色不同,并占據著互有差異的位置,從事各自獨立、互有區別的發展生態農業的實踐行動,這是兩類主體產生良性互動動機的現實基礎。從性質判斷,農戶和農業企業與地方政府良性互動,是生態農業經營者和生態農業管理者為了達到促進生態農業高質量發展之目的,遵循生態文明行動規范,在轄區的具體生態農業實踐活動中,采取溝通、協商、兼容、協調等手段,把市場化經營與行政化管理結合起來、把生態農業的經濟利益與生態利益結合起來,以此消弭生態農業的市場自為型發展路徑和行政推動型發展路徑分歧的協同行動機制。這是一個將生態農業經營者和管理者各自獨立的行動轉變為協同行動的過程。都想發展生態農業的共同追求,使各自的獨立行動轉變為協同行動的過程具有有序性、既定性和重復性。這種轉變為當地生態農業高質量發展并產生經濟與生態雙重效益創造了社會條件。

把市場自為型發展路徑和行政推動型發展路徑轉移到農戶和農業企業與地方政府良性互動運行機制上,目的就是增強地方政府的調控能力、農戶和農業企業的生產能力,回應生態農業發展中的行為分歧和路徑分歧。如果能消解這兩種分歧,就能使生態農業的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在發展過程中統一;也能使生態農業實踐同時具備經濟功能和生態功能。如此,生態農業實踐就真正成為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國家高質量發展的可靠動力,也就能實現生態農業的多元價值。農戶和農業企業與政府良性互動運行機制促使生態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內在機制,如圖1所示。

(二)農戶和農業企業-地方政府良性互動分析模型

農戶與政府或農業企業與政府在處理生態農業發展問題上進行的溝通和配合,屬于互動過程,是社會互動的一種表現。因而,本文采用社會互動理論來建構農戶和農業企業與地方政府進行良性互動的分析模型。

互動是主體之間通過信息傳遞而發生的直接影響對方的交流活動。發展生態農業的社會互動是生態農業管理者與經營者相互影響的實踐過程,表現為管理者與經營者橫向的動態互動關系。從互動主體角度分析,發展生態農業的社會互動可分為經營者個人與政府管理員個人之間的互動、經營者個人與政府管理部門或者政府管理員個人與農業經營者之間的互動和農業經營者與政府管理部門之間的互動。從互動指向角度分析,發展生態農業的社會互動可分為指向相對的互動,即生態農業經營者和管理者相互指向的活動,如生態農業經營者與生態農業管理者為了各自的發展目標發生的博弈行為;另一種是指向一致的互動,即生態農業經營者和生態農業管理者一起進行相同方向的活動,如生態農業經營者和生態農業管理者共同促進生態農業發展的活動。從其產生角度分析,生態農業管理者與生態農業經營者的互動關系是生態農業管理的生態利益與生態農業經營的經濟利益相互作用的結果,是滿足國民對生態產品的消費需求和經營者對經濟收益的經營需求而形成的一種生態農業發展機制。

按社會互動理論的理解,發展生態農業的社會互動有兩個基本特點。第一,這種互動是以信息傳遞為中介和紐帶的溝通活動。不管是生態農業經營者的主動互動還是生態農業管理者的主動互動,都應有信息傳遞,雙方對對方傳來的信息進行解讀,以便了解對方對自己行為的期待,以便調整自己的行動決策。第二,這種互動是以行動上的相互觸發為基本條件的溝通活動。如果一方的行動是指向對方的,自然期望對方做出相應的反應。只有當一方的行動引發了對方的行動,也就是說雙方產生了作用與反作用關系,才算是真正的社會互動。所以,嚴格地說,生態農業經營者或生態農業管理者單方面的行動,算不上社會互動。在現實的生態農業實踐中,那些主觀上并不指向對方的意向,但客觀上卻產生了與指向對方相同的結果;或者,主觀上有指向對方的意向,但是客觀上卻沒有指向對方的行為,都不是發展生態農業的社會互動。

按社會互動之要求,生態農業管理者與經營者的互動是建立在生態農業經營的市場信息傳遞基礎上的互動行為,是一種在生態農業發展過程中雙方發生實際觸發的影響行為。因此,在市場經濟環境中,生態農業管理者與生態農業經營者的互動行為直接表現為兩個過程:一個是生態農業經營者影響生態農業管理者的過程;另一個是生態農業管理者影響生態農業經營者的過程。這兩個過程在市場中交匯,對對方產生影響,從而利于雙方調整自己的決策行為,形成趨向一致的和諧運行效果,真正消弭發展生態農業中的分歧問題。這就是農戶和農業企業-地方政府良性互動的分析模型。具體內容見圖2。

如圖2所示,農戶和農業企業-地方政府良性互動運行過程是一個以市場信息為中介,經過相同的五個環節而發生影響的指向相對的互動過程。在生態農業經營者作用于生態農業管理者的五個環節中,第一步的行動目標就是選擇生態農業項目。農戶和農業企業用業已構造好的生態農業經營計劃或意圖,并根據當地生態環境、生態資源、土地資源、水利資源、人力資源以及自身的資金實力,來選擇自己認為比較合適的生態農業項目。第二步的行動目標就是經營生態農業項目。農戶將按照家庭經營計劃或經營意圖、農業企業將按照企業經營計劃或經營意圖,開展生態農業生產和經營活動。這是農業生產者通過勞動干預和控制有生命的動物、植物、微生物自然再生產的過程,是自然再生產與經濟再生產相互交織的獲取生態農產品的過程。第三步的行動目標就是交易生態農產品。農戶和農業企業按照商品經濟模式經營生態農業,并將自己生產出來的生態農產品投放市場進行銷售,通過交換方式實現生態農產品的價值。當價廉物美的生態農產品為廣大客戶或消費者所購買,生態農產品的價值就得到實現,農戶和農業企業就能獲得可觀的貨幣收入。第四步的行動目標就是配置生態農業資源。生態農產品市場是反映生態農產品供求變化的“示波器”,農戶和農業企業通過生態農產品交換與買賣活動,把握生態農產品的市場供求、市場價格、市場競爭信息,并根據自己掌握的這些信息,安排新一輪生態農業生產布局,重新配置生態農業資源,應對生態農產品市場的變化和需求。第五步的行動目標就是建構生態農業經營體系。經過多輪生態農業經營,農戶和農業企業積累了應對市場變化的有用經驗,形成了成熟的生態農業經營方式,穩定了生態農業生產基地,延伸了生態農業生產鏈條,完善了生態農業經營條件,就意味著農戶或農業企業的生態農業經營體系已經成熟。但是這種具有私利性的依賴市場配置生態農業資源而自發形成的生態農業經營體系是否能滿足生態農產品市場和生態農產品消費群體的消費需要,農戶和農業企業建構的生態農業經營結構是否合乎國家的農業生態文明發展意圖,這是地方政府迫切需要了解的問題。如果由生態農業經營主體建構起來的私利性生態農業經營體系正好合乎公共利益和國家利益,既能滿足生態農產品消費群體的消費需要,也能滿足生態農產品交易市場的交換需要,那么,地方政府就將采取激勵措施鼓勵生態農業經營者經營。如果不合乎國家的發展意圖,不能滿足公共利益和國家利益,那么,生態農業管理者-地方政府就會設計出代表國家利益和公共利益,合乎國家發展意圖的、能實現生態福利最大化的生態農業經營體系。在生態農業管理者作用于生態農業經營者的五個環節中,管理者根據自己設計出來的生態農業發展規劃,調整生態農業生產或經營活動,將動用管理權力采取計劃、調節、控制措施,調動生態農業發展所需要的土地資源、人力資源、生態資源、財政資金等,并將這些資源投入市場,為能滿足國家生態安全需要的、能產生生態效益的生態農業項目提供土地資源、人力資源、資金融通、產業咨詢,為其化解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服務。農戶和農業企業可以從市場上了解國家發展生態農業的意圖和獲得生態農業再生產所需資源,再根據國家的生態農業政策調整自己的生產經營策略。經過這樣的互動,最終形成滿足國家意圖的轄區生態農業體系。如果地方政府影響農戶和農業企業每個環節的任務能順利完成,就說明生態農業管理者最終影響了生態農業經營者。

農戶和農業企業-地方政府良性互動,具有如下基本特征:一是如果政府能夠定期地給予經營生態農業的農戶和農業企業一定獎勵或生態價值補貼,將使農戶和農業企業產生協調經濟利益與生態利益的更大動力。二是政府制定的生態農業發展規劃能夠滿足農戶和農業企業的合理訴求,政府的生態農業規劃會得到農戶和農業企業的擁護與執行。三是農戶和農業企業按照國家的生態農業發展意圖經營生態農業項目,產生了較大的生態效益,但是沒有獲得他們所預期的回報,可能會誘發他們對政府的生態農業發展規劃和干預措施的抵觸情緒;如果獲得了他們所期望的回報,特別是回報大于他們的預期,他們更有可能贊同政府的生態農業發展規劃和接受政府施加的干預措施。四是兩類發展生態農業的行動主體的互動過程必須遵守誠實守信、互利互惠、公平正義的互動規范,如果一方破壞這些規范,互動活動及其過程就會斷裂。五是生態農業經營者與管理者的互動是一種理性活動,雙方在采取互動策略時,不僅會考慮其價值大小,而且還會考慮其互動成功的可能性,雙方都會選擇那些隨著獲利可能性增大其互動價值也能增加的行動策略。假設用A(action)表示互動行為;用P(possibility)表示成功互動的可能性;用V(value)表示互動價值,則生態農業經營者與管理者互動成功的表達式就是:A=P×V。農戶、農業企業、地方政府都可利用這個命題制定互動策略。

在現實的生態農業發展中,經營生態農業的農戶和農業企業與管理生態農業的地方政府的互動,不只表現為一個輪回的互動,還會表現為一個反復的博弈過程。如果生態農業經營者的影響較大,生態農業經營更多地偏向市場自為行為,受行政推動和調控影響的概率就會變小,這種互動類型屬于生態農業市場自為偏向型互動。如果生態農業管理者的作用較大,生態農業經營更多地偏向政府推動行為,受市場影響就會變小,這種互動類型屬于生態農業政府推動偏向型互動。如果生態農業經營者和管理者的作用是均衡的,則市場自為行為和行政推動行為均衡地對生態農業實踐施加了影響。這種互動類型屬于生態農業經營-管理平衡型互動。顯然,在這三類互動狀態中,生態農業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經濟功能和生態功能比重不同。在生態農業市場自為偏向型互動狀態中,因生態農業經營者的影響比較大,生態農業的經濟效益比生態效益的比重較大;經濟功能比生態功能更為突出。在生態農業行政推動偏向型互動狀態中,生態農業管理者的影響比較大,生態農業經營的生態效益比經濟效益的比重大;生態功能比經濟功能突出。只有在生態農業經營-管理平衡型互動狀態,生態農業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才實現和諧統一,生態農業的經濟功能、生態功能才能同時發揮出來。但是在現實市場經濟生活中,生態農業經營運行處于均衡狀態的機會是比較少的,絕大多數情況是在市場自為行為和政府推動行為之間的連續圖譜中或強或弱地傾向于某一極。所以,需要生態農業管理者和生態農業經營者根據政府的生態利益和經營者的經濟利益之間關系變化情況進行調節,從而鞏固生態農業經營者和生態農業管理者之間良性互動運行機制。

(三)用農戶和農業企業-地方政府良性互動分析模型消解生態農業發展分歧

對生態農業經營者和生態農業管理者之間的溝通、協商、配合進行良性互動分析就是農戶和農業企業-地方政府良性互動分析模型。這個分析模型是生態農業發展過程的一種理論映射,它產生于市場自為型發展路徑和行政推動型發展路徑都無法解決生態農業發展的內在分歧,對消解發展生態農業的行為分歧和路徑分歧具有實踐價值。生態農業管理者和生態農業經營者都要充分利用這個良性互動分析模型。因為傳統的農業計劃管理的做法是比較低效的,單純采用行政推動型路徑發展生態農業是沒有前途的。截至目前,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運行快三十年,基本上建立了生態農業市場運作的體制基礎,而且政府職能已發生重大轉變,具備使用農戶和農業企業-地方政府良性互動分析模型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環境。生態農業管理者和生態農業經營者應該如何利用農戶和農業企業-地方政府良性互動分析模型呢?

首先,要充分重視農戶和農業企業-地方政府良性互動分析模型的工具價值。農戶和農業企業-地方政府良性互動分析模型是發展生態農業的一種理論工具,不是發展生態農業的實際目標,需要合理地、科學地利用它,才能產生明顯的實踐價值。在具體操作過程中,生態農業管理者和生態農業經營者都要把握這個互動分析模型產生實際效果的客觀條件,要適時關注生態農業發展環境的變化,要善于根據其客觀條件和環境變化來適時調整互動方式,使之產生實際效果。明確地說,關鍵的前提條件是國內市場效益的提高和政府職能的轉變。作為生態農業的管理者,地方政府要重視生態農產品市場在生態農業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要積極地培育生態農產品市場和生態農業資源市場,要采用有效的管理措施和行政手段治理生態農業領域的“市場失靈”現象,以便保證農戶和農業企業-地方政府良性互動分析模型產生促使生態農業經營向符合國家意圖和政府生態農業發展規劃方向轉化的良好效果。

其次,經營生態農業的農戶和農業企業與管理生態農業的地方政府在互動過程中都要積極地消除對抗因素、建構相互合作的生態農業發展機制。因為合作才是保證雙方獲利的策略,只有合作才能產生共贏的互動效果,才能促使雙方建立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的配合關系并形成合力;對抗不可能與對方建立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的配合關系;相反只能導致一方獲利、另一方失利,加劇互動機制的解構。

再次,經營生態農業的農戶和農業企業與管理生態農業的地方政府在互動過程中都要積極地消除沖突因素、建構協調一致的生態農業發展機制。因為一致才是互動雙方調整自己與對方相矛盾的想法、步伐、利益而實現相互和諧的互動形式。實際上,在促進生態農業發展的具體實踐中,生態農業經營者和生態農業管理者都存在能力上的不足,都需要依靠對方幫助自己克服能力方面的缺陷。這說明雙方建構協調一致的互動機制是十分必要的。而沖突是互動雙方為了各自的發展目標而相互斗爭、壓制、打壓對方的互動形式,容易導致農戶和農業企業-地方政府良性互動過程的中斷。

最后,地方政府要提高生態農業發展的管理能力。在市場自為型發展路徑和行政推動型發展路徑之間調整經營生態農業的農戶和農業企業與地方政府的互動方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地方政府的管理水平,因為至少在現時代政府占據的地位和擁有的權力遠優于農戶和農業企業。為此,第一,地方政府應該積極地轉變管理職能,增強自身的調控能力。如果地方政府在發展生態農業上職責不清、服務意識淡薄、監管不到位、措施不得力,會造成生態產品市場的波動,就會損害生態農業經營者的合法利益。第二,地方政府應全面地、全程地了解生態農業經營在市場上的運行狀況。所謂全面了解就是要求地方政府對所有生態農業經營主體和所有地區的生態農業經營模式進行監控;所謂全程了解就是要求地方政府對生態農業經營的投資、生產、流通、產品消費等環節進行監控。只有做到心中有數,才能正確及時調節生態農業的經營者-管理者互動類型。第三,地方政府應適時地、恰如其分地使用法律的、經濟的、行政的調控手段監管農戶和農業企業的生態農業經營行為,以此促使農戶和農業企業-地方政府良性互動過程產生預期功效。

四、結論

生態農業是能同時產生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農業經營模式,從古至今,在中國經歷了曲折的發展過程。在當今中國,發展生態農業,經營者和管理者之間存在發展行為和發展路徑的分歧。生態農業經營者追求經濟效益或經濟功能,走市場自為型發展路徑;生態農業管理者追求生態效益和生態功能,走行政推動型發展路徑。要消除生態農業經營者和管理者的發展分歧,必須促進兩類關鍵主體互動,建構農戶和農業企業-地方政府良性互動機制及其運行模型。然后,生態農業管理者——政府和生態農業經營者——農戶和農業企業,根據國家的生態利益和經營者的經濟利益之間關系的變化,進行調節,鞏固農戶和農業企業-地方政府良性互動運行機制、促使互動過程順利展開。農戶、農業企業、地方政府都應利用農戶和農業企業-地方政府良性互動機制來消解生態農業的發展分歧,促進生態農業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谷中原.多功能農業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M].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08:108.

[2]胡濤,齊曄,孫鴻良.中國生態農業四十年: 回顧與展望——紀念生態農業理念倡導者馬世駿先生逝世30周年[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中英文),2021(12):2107-2115.

[3] 魏秀菊,廖艷,朱明.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業工程的生態化發展:生態農業工程[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22(6):1-6.

[4]王克宙,王振濤.鄉村振興背景下青海省農業面源污染現狀分析[J].青??萍?,2022(4):94-102.

[5] 李文華. 農業生態問題及其綜合治理[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8:2-6.

[6]韓東娥,李先萍.關于山西現代生態農業建設問題[J].經濟問題,2001(8):59-61.

[7]趙玉環.廣東省生態農業建設及其發展對策[J].生態科學,2001(Z1):147-154.

[8]朱玉春.西部地區農業生態建設的問題及對策[J].生態經濟,2001(12):101-103.

[9]林祥金.世界生態農業的發展趨勢[J].中國農村經濟,2003(7):76-80.

[10]李鳳升,趙俊平,赫叢喜.發展生態農業的必要性及措施探討[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5):510-511.

[11]蘇文波.生態農業推廣的問題與對策探討[J].南方農業,2020(33):222-223.

[12]楊友才,劉正文.湖南生態農業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08(6):22-24,35.

[13]劉相謙.山東省生態農業建設中的突出問題與對策研究[J].經濟師,2010(11):197-198.

[14]黃國勤.廣西生態農業:歷程、成效、問題及對策[J].生態學報,2014(16):5153-5163.

[15]周茂春.鄉村振興背景下邊疆生態農業發展的問題審視及對策探討[J].現代化農業,2021(6):40-42.

[16]劉鐵軍.生態農業建設障礙的宏觀環境探析[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6(2):11-14.

[17]侯愛琴,劉樂承.新農村建設中發展生態農業的必要性及措施[J].現代化農業,2006(10):32-34.

[18]劉純彬,劉俊威.中國現代生態農業建設的難點及著力點[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1):2-6.

[19]丁茂葉.生態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路徑選擇[J].河北農機,2021(10):151-152.

[20]習近平.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J].求是,2022(7):1.

[21]蔡軍.蒙城縣發展生態農業的必要性及其模式[J].現代農業科技,2011(18):316-317.

[22]劉永亮,徐曉宗.達州生態農業發展的必要性與現實途徑[J].商場現代化,2015(24):212-214.

[23]牟秀花.鄉村振興視域下生態農業經濟發展戰略[J].今日財富(中國知識產權),2022(5):4-6.

責任編輯:葉民英

猜你喜歡
生態效益生態農業
漫談生態效益特性
森林生態效益評價軟件系統的研建1)
旅游“井噴”帶動生態農業“泉涌”
城市園林綠化的生態效益
第八屆“一帶一路”食品安全與生態農業論壇
灰色關聯投影理論在水土保持生態效益評估中的應用
一位90后的生態農業夢
安鄉縣發展生態農業的實踐
關于大力發展十師北屯市生態農業的思考
保證糧食安全,發展生態農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