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習共同體視角下新時代高校英語教師發展路徑

2023-05-30 08:04吳莎
大學·研究與管理 2023年2期
關鍵詞:職業發展學習共同體專業發展

吳莎

摘? 要:當前,高校英語教師的發展面臨諸多問題,如科研能力欠缺、職業倦怠明顯、自主發展意識不強、滿意度不高、信息化水平偏低等問題,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來自內外兩個方面,包括缺乏系統的英語教師職業發展培訓體系、職稱評審機制對高校英語教師發展的制約、自身職業發展動力不足、自身觀念落后陳舊等。從構建學習共同體組織視角來科學規劃教師評價與職稱評審體系,開展針對英語教師的特色校本培訓,從認知、情感、行為、意志層面,培養教師的個人品質,促進教師的職業發展。

關鍵詞:學習共同體;高校英語教師;職業發展;專業發展

中圖分類號:G650?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3)04-0149-04

高校英語教師作為高校開展英語教育的重要主體,擔負著教書育人、為國家培養英語人才的重大使命,直接關系著學生大學英語的學習效果、大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甚至影響我國高等教育的水平。

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后,線上授課成為大學英語教學的主要形式,以線下多媒體課室為主的大學英語教學被迫轉向線上課程,給諸多英語教師,尤其是大齡英語教師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帶來了諸多挑戰,大批英語教師臨時學習課程錄制、視頻編輯、剪切等技能,多年來第一次感受到了作為一名英語教師的勝任力問題,這種從外部打破平衡的壓力迫使英語教師在教育理念、信息化技術、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新的探索和嘗試,以滿足新時代特殊背景下對高校英語教師知識、技能的需求。

關于教師發展的概念及內涵,教師發展究竟發展什么,國內學術界并沒有統一定論。多數研究者比較贊同華東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周彬教授提出的關于教師發展的觀點,周彬教授從應然和實然的角度提出了教師的發展應該是全面的,有優先選擇的。作為一名教師,第一,要持續保持對學科知識的深刻認識;第二,要持續保持對學科教學形式的更新;第三,要持續保持對學生成長過程的關愛。國外關于教師發展的理論有三大類:時期論(Phase theory)、階段論(Stage theory)和周期論(Cycle theory),其中周期論較為全面且科學。高校的大學英語教師長期受教學、科研、社會要求以及客觀現實的種種壓力,師資狀況和專業素質發展并不樂觀,存在諸多問題。

一、教師發展存在的問題

鄧睿通過調查研究發現,當前高職院校大學英語教師存在嚴重的比例失調問題,女教師占大學英語教師的83.64%,由于女教師在承擔教學科研工作之余,往往花費大量時間照顧家庭,對自身的專業發展無法投入太多時間與精力,這也導致大學英語教師職稱普遍偏低,具有高級職稱的大學英語老師僅占20%。這種職稱結構的不合理必然打擊大學英語教師自身發展的積極性與熱情。

此外,部分高職院校英語教師還存在職業倦怠嚴重、教育理念落后、專業知識匱乏、自主發展意識淡薄、專業能力亟待提升等問題,尤其在信息化能力、教材編寫與開發能力、科研能力方面普遍處于較差水平[1]。陳曉蘭關于高職院校英語教師的調查研究發現,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普遍對工作滿意度不高,20%的教師表現出了明顯的職業倦怠,最不滿意的三大因素中“晉升職稱難”占比高達85.45%,這與其他調查研究的結論相似、“教學任務重”“工資收入偏低”緊隨其后,也達到了60%和49.09%[2]。韓麗萍對海南省248名高校英語教師進行了專業發展現狀調研,發現雖然教師們掌握較好的專業知識,但實踐知識不夠,教師專業素養中核心實踐性知識平均分只有2.9分;科研意識較強,但科研能力較弱,參與問卷調查的教師中,高達95%的被調查者能夠認識到科研的重要性,但普遍認為缺乏系統的科研方法指導,對如何撰寫教材,如何填寫課題申報書比較迷茫,只有15%的教師定期閱讀英語教學研究學術期刊或書籍;有強烈的專業發展需求,98%的調查對象表示有接受繼續培訓的意愿及需求,但仍有高達75%的被調查者認為大學英語教師現有進修提高機會仍不能滿足實際需求,很難將學到的知識和技能運用到自己日常教學及科研上來,導致培訓效果不佳[3]。胡江萍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對江西省的開放大學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現狀進行了調研,發現開放大學的英語教師普遍存在專業發展不自信、職業倦怠嚴重、科研能力有待提高、職業幸福感缺乏等問題[4]。程京艷、任維平對高校624名英語教師的職業發展開展了問卷調查,結果發現高校英語教師以中級職稱為主(53%),女性教師為主(83.6%),碩士學歷為主(博士僅占12.2%),在教師的信息化技能方面,有高達63.2%的被調查者不能將網絡信息輔助于教學,在信息化方面,問題非常嚴重[5]。江小陽對湖南省高職院校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問題進行的調查研究表明,英語教師普遍存在對專業發展的必要性認識不充分的問題,有22.50%的教師“沒有考慮過”自己的職業發展,教育教學理念落后,僅有9.17%的教師認為教育理念非常重要;專業知識匱乏,60%以上的教師缺乏與學生所學專業相關的專業知識;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差,只有微量的教師“積極探索信息化”;教材編寫及課程開發能力弱,近九成的教師認為自己“開發課程的能力”和“創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急需提高[6]。綜上所述,教師在發展過程中存在各方面的問題,亟須進一步研究并予以解決。

二、教師發展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外部原因

1. 缺乏系統的英語教師職業發展培訓體系

英語教師,尤其是擔任公共課教學職責的高校英語教師,在職業發展方面存在制度設計缺陷。高校對英語教師的重視程度往往不夠,普遍缺乏一套系統性的英語教師職業發展培訓體系?,F有英語教師職業發展方面的培訓存在諸多不足,如培訓內容陳舊、針對性不強、培訓方式仍然以講授為主,英語教師體驗性不足,導致改變困難、達不到培訓的目的,失去了培訓的意義;因缺乏統一性,導致各類培訓五花八門,隨意性強、過于注重培訓的經濟效益,對培訓的效果不夠重視,普遍缺乏培訓后的跟蹤與反饋。這就導致英語教師在從師范類高校畢業進入高校任教后,在職業發展方面一頭霧水,成為影響教師專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外部因素。

2. 職稱評審機制制約高校英語教師發展

在高校中,職稱評審對教師發展是一種重要的激勵機制,在當前高校的職稱評審機制下,往往采取一刀切的方式,不考慮學科差異,導致高校英語教師普遍職稱較低,以初、中級職稱為主,高級職稱嚴重低于二級學院專業任課老師。當前高校的職稱評審辦法,偏重論文、課題(橫向課題、縱向課題)、專利、指導學生獲獎等,英語專業較難申請到高等級課題,發表高水平論文的難度也較大,英語類高水平期刊也較少,在專利和指導學生方面也沒有優勢,導致一部分高校英語教師無處施展才華,不重視自身發展與成長。

(二)內部原因

1. 英語教師自身職業發展動力不足

在高校英語教師大部分都是女性的背景下,必然存在自身發展動力不足的問題。有研究表明,高校女性教師的發展動機普遍弱于男性,這與我國傳統文化觀念有較大關系,我國幾千年的傳統倫理文化強調男主外、女主內,而高校英語女教師作為接受高等教育的新時代女性,既受到傳統觀念的束縛,又有了自我意識的覺醒,往往在傳統和現代之間沖突激烈,傳統文化要求其承擔起妻子、母親、兒媳的家庭角色,所受的現代社會的高等教育理念要求其追求事業的發展?,F實中婚姻、生育客觀上擠占了大量高校女英語教師職業發展的機會,下班后洗衣做飯、照顧子女的家庭瑣事也大量擠占業余發展時間,分身乏術、身心疲倦,追求自身發展的動力自然不足。

2. 英語教師自身觀念落后陳舊

高校英語教師的觀念陳舊,表現在對科研的觀念、自主學習的觀念、終身學習的觀念、團隊學習的觀念等方面??蒲杏^念陳舊落后,導致對科研缺乏足夠的重視,不注重思考總結,對于一名英語老師來說,專家和新手的重要區別在于專家能夠借助經驗,通過科學的方法,將教學和科研融會貫通。教學能夠為英語教師提供學術研究的素材,通過分析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路徑。而科研能夠將現實問題轉化為理論問題,進而加以解決。而這一過程的實現,需要英語教師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包括和學生進行訪談的方法、編寫問卷調查的方法、對回收的問卷進行統計分析的方法以及研究報告撰寫的方法等。高校英語教師往往由于自身的科學研究觀念比較落后,不注重這方面知識和能力的獲取。

三、學習共同體

“共同體”這一概念來自社會學領域,最早由德國著名社會學家滕尼斯(F.Tonnies)提出,之后美國邁阿密大學將這一概念拓展到了高等教育領域,提出了“大學教師學習共同體(Faculty Learning Communities)”這一概念,這是一種以實踐為主的跨學科學習型組織,在大學教師學習共同體內部,強調合作與學習,在共同目標的引導下,通過合作的方式促成共同目標的實現。這種共同學習、共同進步通過歸屬感和意義感這種情感連接得以維持和發展。通過既有挑戰性又有趣味性的學習交流活動,提升小規模、跨學科教師群體的教學學術水平。它既是一種協作關系,又是一種學習型組織,也是一種賦能機制,更是一種共享交流平臺。共同體成員按照其組合方式可分為同年級同學科教師組成的共同體、同年級不同學科教師組成的共同體、不同年級同學科教師組成的共同體,以及全體教師組成的共同體。組合方式不同,實施效果也會有所不同[7]。將高校教師學習共同體概念引入高校英語教師的發展領域,通過建立高效英語教師學習共同體,可以有效解決教師發展存在的問題。

四、學習共同體視角下高校英語教師發展路徑

(一)學校層面

1. 構建促進英語教師發展評價與晉升體系

不管是對教師的評價還是職稱評審,其重要目標都是為教師的努力提供目標和方向;并通過對教師的評價和職稱評審,激發教師的活力。當前高校英語教師的評價與晉升體系,過于強調學術與科研,忽略了教學和人才培養。教師評價與晉升體系的方向應該是突出教師自身的教學、指導學生進行技能競賽以及企業實踐經驗方面的比重,弱化教師的論文、學歷、科研項目等方面的比重,構建有針對性的高校英語教師發展評價與晉升體系。

2. 開展針對英語教師的特色校本培訓

除了為英語教師提供教學能力培訓、科研能力提升、教育心理等通識性教師培訓外,具備較好的靈活性、針對性和時效性的校本培訓應該成為高校英語教師培訓的重要組成部分。校本培訓以學校為主題具體實施,強調通過基于學校校本特色的個性化培訓內容,提升高校英語教師的專業知識和能力。校本培訓要突出以下幾個內容,第一,校本培訓雖然以學校資深特色為基礎,但是教育主管部門仍然是重要參與者,內容的確定由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共同完成。第二,校本培訓要突出培訓對象也就是高校英語教師的主體地位,與通識性培訓不同,校本培訓對象是本校教師,他們除了是受訓者這一角色外,還是學校的親歷者和體驗者,對學校和部門的發展具有深刻的認識,應參與培訓內容的制定。第三,校本培訓不能忽略科研和課題內容培訓,對高校英語教師來說,由新手通向專家的重要道路就是把教學中發現的問題進行概念化和理論化,通過研究解決教學問題,通過教學落實研究成果。在教學中發現研究的問題,在研究中解決教學問題。第四,校本培訓是一種更加靈活和有針對性的培訓,培訓過程中要突出開放性,重視培訓導師和培訓對象的合作,使合作學習成為校本培訓的一種基本學習方式。

(二)個體層面

在個體層面學習共同體是包涵認知、情感、行為、意志四大層面內容的學習生態系統[8],因此,想要將專業學習共同體與高校英語教師專業成長相結合,就需要從認知、情感、行為、意志四大層面培養教師的個人品質,促進教師的職業發展。

1. 認知層面

針對高校英語教師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構建學習共同體的要求,需要高校英語教師在認知層面打破傳統思維,改變個人認知。第一,要改變對科研的認知,科研不僅僅是職稱評審的條件,更是改善教學、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法寶。對于高校英語教師來說,科研是對教學過程中所發現問題的思考、凝練和升華,通過“現實問題——提出假設——開展研究——驗證理論”的過程,在解決教育教學中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持續提升自己的科學研究水平。

2. 情感層面

在情感層面,學習共同體成員需要形成強烈的歸屬感和認同感。作為高校英語老師,尤其是女性占大多數的高校英語教師,常常面臨個人發展與家庭責任的內在沖突。歸屬感又稱為隸屬感,是指個體與所屬群體間的一種內在聯系,是某一個體對特殊群體及其從屬關系的劃定、認同和維系。對學習共同體的歸屬感是高校英語教師在學校環境中得到接受、尊重和支持的感覺,在共同體中獲取強烈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可以使教師獲得積極的自尊和自信,釋放壓力、緩解焦慮。

3. 行為層面

在行為層面,要突出共同體內部教師之間合作參與的積極性。當前高校英語教師在發展層面存在的重要問題就是各自為戰,相互之間缺乏溝通與合作,導致高校英語教師的晉升與發展普遍慢于其他學科教師。因此在共同體內部,要制定激勵高校英語教師積極參與問題討論以及經驗分享的規章制度,通過規章制度,提升教師分工合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各成員從邊緣性參與轉變為核心參與,這也是共同體賴以生存的基礎。通過沙龍、問題研討、集體備課等方式強化成員對共同體的歸屬感,探討自己在教學和科研中遇到的疑惑,與大家溝通交流,從而提升英語教師的可持續學習與成長。

4. 意志層面

在意志層面,主動性、自發性和反思性是共同體產生的根本動力。共同體成員要形成主動學習的意識和積極反思的習慣。英語教師要認識到自身知識、教學經驗等各方面存在的不足,積極學習與教學相關的知識內容,更新個人的知識結構與儲備。尤其是在當前移動互聯網時代,英語教師要主動學習互聯網相關技術,如圖像處理技術、多媒體加工技術、信息設備軟硬件故障排除技能等,積極研究教學新方法,以更好的狀態開展課堂教學。杜威在其《我們怎樣思維》中強調:教師要進行教學反思。學習共同體給教師反思能力的培養和提升搭建了良好的平臺。

參考文獻:

[1] 鄧睿. 高職高專院校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現狀調查報告[D]. 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5.

[2] 陳曉蘭. 高職英語教師職業發展的困惑與破解對策研究[J]. 廣東開放大學學報,2017,26(03):19-24.

[3] 韓麗萍. 海南省大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現狀分析[J]. 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報,2016,17(02):110-113.

[4] 胡江萍. 開放大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現狀與對策——以國家開放大學江西分部為研究對象[J]. 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7, 19(02):23-30.

[5] 程京艷,任維平. 大學英語教師整體素質和職業發展的調查研究[J]. 教育與職業,2014(27):95-96.

[6] 江小陽. 高職院校專業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 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5.

[7] 羅焱峰. 構建專業學習共同體,促進英語教師專業發展[J]. 吉林教育,2020(27):26-28.

[8] 紀河,朱燕菲. 繼承與創新:由共同體走向學習共同體[J]. 中國遠程教育,2019(10):74-79.

(責任編輯:胡甜甜)

猜你喜歡
職業發展學習共同體專業發展
基于“微信群”的大學生英語學習共同體建設
翻轉課堂中“學習共同體”構建初探
淺談高等院校體育教學與學生職業發展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專業教育教學
新時期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發展與人才培養探究
審計人員職業發展與能力建設探析
大學英語創造性學習共同體模式建構案例研究
論高職生未來職業發展
教育生態學視野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隊伍專業發展的幾點思考
大學生職業發展和創業就業中的思想引導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