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善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培訓體系,助力高素質編輯隊伍建設

2023-05-30 16:26許艷玲
傳播與版權 2023年2期
關鍵詞:數字出版繼續教育隊伍建設

許艷玲

[摘要]編輯出版人才是我國出版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新時代我國出版業經歷從傳統出版向數字出版轉型的深刻變革,這對出版人員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文章通過分析出版行業重點培訓機構的繼續教育課程設置情況,結合編輯“四力”的培養方向,總結新時代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實踐的變化及局限,提出優化內容布局、分級分類培養、豐富培訓模式、細分培訓受眾等措施,促進完善繼續教育體系,為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及編輯隊伍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數字出版;繼續教育;編輯人才;編輯素養;隊伍建設

出版業擔負“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是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徑。出版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在于編輯人才,而編輯人才的培養關鍵在于教育。在職繼續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延伸,為編輯提升專業能力,獲得終身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途徑,也為建設出版強國提供了人才支撐。

一、完善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體系的時代意義

從外部環境來看,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以下簡稱“繼續教育”)是新時代出版業發展的客觀要求。在新一輪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動下,出版業出現許多新業態,例如,5G技術與VR、AR等技術手段的疊加應用[1],微博、微信、短視頻等內容拓展及營銷渠道的開發,電子書、有聲書、網絡文學等出版物形態的興起。另外,學術期刊積極探索融合出版道路。例如,國家新聞出版署出版融合發展重點實驗室組織實施OSID開放科學計劃,通過增加OSID碼實現知識增值及期刊的輕量化轉型[2]?,F今,出版產品的表現手段、經營方式、產品形態、發行渠道等多方面的革新,對編輯的知識和技能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編輯需要通過繼續教育來應對各方面的挑戰。

從編輯職業發展的角度來看,繼續教育是編輯提升個人能力的主觀需求。出版業的新變化使編輯面臨的出版環境更復雜,評價編輯素質的標準也變得多元化。編輯的工作從選題策劃、產品設計、內容審校到技術應用、宣傳營銷,貫穿整個出版過程并延伸至產品可能衍生的內容,因此,在融合發展環境下,編輯需要具有扎實的“專業+”素養以及信息素養[3]。

從國家出版業發展遠景目標來看,繼續教育為推動出版業高質量發展、建設出版強國提供人才支持。當前,我國出版業正處于從數量規模擴張向質量效益提升轉型,從出版大國邁向出版強國的關鍵期[4],數字出版不斷向縱深發展,出版“走出去”工程方興未艾,需要一支政治能力強、專業素質高的創新型、應用型、復合型人才隊伍來促進出版業提升服務大局的能力,推出更多精品佳作,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無論是新時代出版業發展的新任務,還是出版產業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抑或是編輯人員的主觀需求,都使得完善繼續教育體系勢在必行。為此,2020年,國家新聞出版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印發《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規定》拓展了繼續教育的內容與形式,為培養符合時代需求的高素質出版人才隊伍指明了方向。

二、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政策的新變化

繼續教育政策的完善是一個不斷探索、創新、循序漸進的過程。從2002年《出版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管理暫行規定》及2008年《出版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管理規定》明確提出編輯人員應參加繼續教育,到2010年首個針對編輯繼續教育的政策性文件《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暫行規定》出臺,再到2021年實施的《規定》,歷經多年發展,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不斷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5]?!兑幎ā分赋隼^續教育工作在原則上更加突出政治引領,強調提升出版隊伍的政治能力;在學時要求上更加嚴格,規定每年累計不少于90學時,不再強制規定面授學時;在內容上更加細化,將課程內容分為公需科目和專業科目,專業科目學時不少于總學時的三分之二;在形式上更加多樣化,除了長期以來采用的網絡課程及短期面授課程,還將參加出版類研究課題、公開發表或出版行業相關學術論文或著作、參加出版物質量審讀評審等納入繼續教育的范疇;在受教育對象上更加廣泛,囊括了民營書業從業人員,這是繼續教育體系的重要突破。

另外,《規定》特別明確對新時代編輯能力的要求,要增強編輯的“四力”,即腳力、眼力、腦力、筆力,這是繼續教育的目標,也是編輯需要努力提升的方向。腳力是其他能力的基礎,如通過實地調研獲得選題靈感,參加各種學術活動,跟進學科進展等都是編輯增強腳力的實踐活動。眼力既指多看,即眼界,又指會看,即發現問題的能力。編輯提升眼力不僅要求其多涉獵各方面的知識,尤其是新知識、新技術、新技能,還要求其培養國際視野,關注國內外行業及學科動態,抓住熱點、創新點,發現好的選題、作者、稿源。腦力表現為守正創新的能力,即編輯要用正確的思想理論武裝頭腦,把握正確的出版方向,與時俱進、求新求變。筆力即語言文字能力,包括處理文字的能力和寫作能力,要求編輯“至少是半個作家”[6]。

三、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實踐情況:進步與局限

從實際操作層面來看,在各種獲得認可的繼續教育形式中,參加培訓機構的短期面授及網絡課程較容易實現,是大多數編輯完成繼續教育的主要渠道。因此,培訓機構繼續教育課程的實施情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繼續教育體系的整體情況。

(一)繼續教育實踐的積極轉變

文章通過收集業內具有代表性的重點培訓機構公開發布的培訓信息,分析各個機構培訓課程的設置情況,考察其繼續教育課程設計是否體現《規定》的重要變化及對編輯能力的要求。筆者選取的代表機構為全國宣傳干部學院、中國編輯學會、中國出版協會、中國期刊協會和北京印刷學院,分析文本為這些機構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發布的短期集中培訓班以及通過學習平臺發布的網絡遠程培訓課程信息,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在課程內容方面,各培訓機構的培訓項目一般都按照《規定》設置了適當比例的公需科目及專業科目,總體來說培訓內容輻射面廣,基本面向“四力”的培養方向,側重出版政策法規、編輯業務知識、編校技能及質量控制等基礎知識,同時增加了大數據、數字出版等新技術、新知識。這些培訓機構以全國宣傳干部學院為首,構成了一個內容覆蓋范圍不斷拓展、課程結構不斷完善的網絡課程體系。另外,社會培訓機構不定期舉辦的短期培訓項目也在部分內容上對官方網絡課程形成了補充,如國際學界熱議的出版倫理與學術誠信專題等。

在課程組織管理方面,從課程形式來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除了網絡平臺的錄播課程,大部分原來采用面授的短期培訓也轉變為在線直播。從培訓對象來看,除了出版單位從事編校工作的人員,還涉及專業院校教師、研究人員及圖書公司相關人員,這說明培訓機構已經開始有意識地將培訓對象擴大至科研機構及民營書業的從業人員。從時間安排來看,多個培訓機構全年不定期開展培訓項目,不再集中在某個特定的時段,學員在時間選擇上更加靈活自主。從培訓考核來看,多數培訓機構要求學員學完規定課程之后通過考試考核或撰寫培訓總結,這對學員的學習行為形成一定約束。

總的來說,《規定》以“四力”的培養目標為導向,內容不斷完善,突出政治能力建設,培訓對象范圍逐漸擴大,時間安排更加合理,使得繼續教育工作更規范。但目前繼續教育尚未形成完善的體系,仍存在培訓內容缺乏特色,教學方法及培訓模式較單一等問題,構建分工明確、優勢互補、布局合理、開放有序的繼續教育培訓體系還任重道遠。

(二)繼續教育實踐存在的局限

《規定》實施后,繼續教育的工作成效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升,但其在內容、課程模式等方面仍存在問題,需要繼續教育主管部門和社會辦學力量共同努力解決。

1.內容分布失衡,同質化問題突出

從橫向上看,多方主體的參與使得繼續教育資源在整體上較豐富,但由于各方主體未形成互通有無、優勢互補的機制,內容在整體上不成體系,導致同質化問題較為突出。從縱向上看,繼續教育內容資源布局不合理,基礎課程遠遠多于專業或提升課程,多為理論傳授,缺少增強腳力的實踐以及增強筆力的內容,使得編輯“四力”不能均衡發展。因此,從總體上看,繼續教育課程結構呈現橫向平鋪、缺少縱向深入的特點,這不利于高層次、專業化編輯人才的培養。

2.重視培訓規模,缺少針對性

從培訓對象的層次來看,為了最廣泛地滿足學員參加繼續教育的需求,多數培訓項目并不規定具體參加人員的級別,為完成每年的繼續教育必修學時,資深編輯可能與新編輯參加相同的培訓,這不僅沒有產生良好的學習效果,還造成資源浪費。從培訓對象群體來看,針對不同類別編輯的專業培訓很少,如大眾圖書類與學術期刊類編輯往往參加相同的培訓,雖然學員的知識面得到拓展,但是各自工作中特需的職業技能并不能得到較大提升。因此,這樣不加區別的繼續教育模式不僅不能滿足編輯的真正需求,還會使編輯的體驗感大打折扣,從而使得繼續教育效果不佳。

3.課程模式有待完善

第一,目前的繼續教育培訓課程普遍采用講授式教學,即教師單向輸出,學員被動輸入,學員互動參與度較低,而內容同質化的問題又造成一定程度的無效培訓。第二,單純線上或線下的課程模式存在各自的局限性:線上課程缺乏學習互動,學習行為完全依賴于學員的自主性;線下課程由于時空條件的限制,不能覆蓋更多的學員。第三,考試或撰寫培訓總結等考核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約束學員的學習行為,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難以檢驗真正的培訓效果。

4.培訓對象有待細化

《規定》特別提到要加強民營書業從業人員的繼續教育,但尚未提出具體實施辦法,關于民營書業從業人員的界定、職業資格認證、學時管理等問題尚不明確。例如,隨著我國數字出版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網絡文學的主流價值引領作用日益凸顯,“網絡文學在傳遞正向價值中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同時,網絡文學企業開始成為主題內容的重要傳播者”[7]。但網絡文學的內容生產者并不要求像出版機構的編輯一樣具有出版資質,也不要求其參加規范的繼續教育。因此,繼續教育管理部門有待以行業政策的形式明確這些民營機構相關從業人員的準入標準及職責。

四、完善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體系的對策思考

新時代鞏固主流思想輿論陣地,提升出版業公共服務能力,促進出版業改革創新,實施“走出去”工程,建設文化強國需要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新、能打勝仗”的編輯隊伍?!冻霭鏄I“十四五”時期發展規劃》明確指出,要“深入開展馬克思主義新聞出版觀教育,推進增強‘四力教育實踐工作,發揮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等高層次人才工程作用,培養造就一批出版領軍人物和出版家”[8]?;谔嵘庉嫛八牧Α焙徒ㄔO高素質專業化編輯隊伍的目標,多方主體需要從內容、結構、形式及受眾等方面完善繼續教育體系,助力高素質編輯隊伍建設。

(一)統籌教育資源,優化內容布局

繼續教育要堅持政治思想和政策法規方面的要求,同時傳授新知識、新信息、新經驗[9]。多方主體優化繼續教育體系可以從兩方面著手。一是構建培訓機構聯動機制,集中優質資源,形成資源共享、互補的格局。若多個培訓機構能夠發揮各自優勢,聯合開設培訓課程,不僅能獲得更好的培訓效果,還可以避免因分散辦學導致的培訓內容同質化問題。二是合理分配基礎性課程與能力提升課程的比例,增加“四力”教育實踐課程。例如,注意職業道德及情操的培養,加強出版倫理教育,加強信息收集及論文寫作能力培養,實地參觀出版新技術示范單位,為國內外業界機構間的交流搭建平臺等,都可以作為繼續教育的學習內容。

(二)分級分類培養,加強針對性

《規定》指出,根據出版專業技術人員不同崗位、類別和層次,統籌規劃繼續教育課程和教材體系建設。比如,內容編輯與技術編輯、圖書編輯與期刊編輯、資深編輯與新手編輯在知識儲備、工作內容、技能要求、發展方向等方面都各有差異,因此,繼續教育既要考慮編輯需求的普遍性,又要兼顧其特殊性。實際上,已有業內同行對分級培養的繼續教育模式提出詳細的設

想[10],而且一些繼續教育機構已經有分級分類培養的實踐。編輯分級分類培養尤其要發揮行業學會的作用,如中華醫學會每年面向全國醫藥衛生行業編輯舉辦培訓班[11],培養了大批醫藥衛生專業出版人才。因此,各行業學會應積極發揮繼續教育培訓主體的作用,強化分級分類培養的意識,使繼續教育更有針對性。

(三)豐富培訓模式

《規定》鼓勵培訓機構綜合運用講授式、研討式、案例式等教學方法,積極探索適應信息化發展趨勢的網絡培訓有效方式,統籌推進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培訓模式。為了增強培訓的互動性,調動學員的積極性,培訓機構在營造課堂氛圍、鞏固培訓效果方面有所實踐,如在線課程的即時問答、面授課程的課后交流等。除了理論傳授,培訓機構應適當增加學員參與感強的實踐性培訓,如學術沙龍、業務交流、經驗分享等。另外,為了適應當下碎片化學習的趨勢,培訓機構還可以嘗試利用如小程序等應用工具,搭載音視頻及文字等各種資源,學員可以靈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隨時隨地學習。

(四)細分培訓受眾

《規定》實施后,繼續教育的一大進步是考慮將民營出版機構從業人員作為教育對象,這里的民營出版機構應包括傳統的圖書公司及各種數字出版企業。在實踐中,部分培訓機構開始將圖書公司相關人員納入培訓對象,但鮮少涉及數字出版企業。我國數字出版產業規模龐大,除了互聯網期刊、電子書、數字報紙等傳統出版的數字化形式,還包括網絡文學、在線教育、知識服務、有聲讀物等領域,從業人員眾多,是出版專業隊伍的重要力量。這些人員要轉化為高素質、專業化人才,必然需要規范化的繼續教育來強化其技能、拓展其知識。因此,繼續教育管理部門應細分民營企業從事出版內容生產及傳播工作的人員,為其繼續教育實踐提供指導。

五、結語

繼續教育是編輯提升專業知識及技能的重要途徑,科技發展使出版業發生變革,這要求繼續教育做出相應調整,以實現培養高素質專業化出版人才的目標?!兑幎ā窞槔^續教育組織工作提供了指導,體現了繼續教育工作的進一步完善,但在繼續教育實踐中,有些問題短期內未能有效解決,因此建立布局合理、開放有序的繼續教育體系還須多方努力。繼續教育管理部門和相關機構要統籌教育資源,分級分類培養,豐富培訓模式,細化培訓受眾,從而增強編輯參與繼續教育的主動性及自我提升的積極性,以推動高素質專業化編輯隊伍建設以及我國出版事業的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大偉.5G時代出版業的發展趨勢及制度創新:技術與制度互動的視角[J].編輯學刊,2020(01):6-11.

[2]汪婷婷,王明豐,周曉鳳,等.OSID碼出版應用下的學術期刊融合出版路徑思考[J].傳播與版權,2020(10):36-38.

[3]丁子涵.融合發展環境下傳統出版社編輯素養提升策略[J].中國編輯,2021(08):93-96.

[4]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規定》政策解讀[EB/OL].(2020-09-29)[2022-10-24] . http://www.mohrss.gov.cn/xxgk2020/fdzdgknr/zcjd/zcjdwz/202009/t20200929_391932.html.

[5]陳漢輪,毛紅霞.我國編輯繼續教育政策演變、突破與建議[J].中國出版,2022(06):51-54.

[6]張靖雨.出版從業人員繼續教育的內容及其必要性[J].科技傳播,2020(05):37-38,134.

[7]中國數字出版產業年度報告課題組,張立,王飚,等.步入高質量發展的中國數字出版:2019—2020年中國數字出版產業年度報告[J].出版發行研究,2020(11):20-25.

[8]出版業“十四五”時期發展規劃[EB/OL]. [2022-

10-24]. https://www.nppa.gov.cn/nppa/upload/files/2021/12/76aed0b1a2a60056.pdf.

[9]聶震寧.關于出版人才專業培養與繼續教育的思考[J].中國編輯,2018(07):43-47.

[10]孔慶勇,張麗,胡碩豐.出版業繼續教育“產學研”模式課程設計探析[J].中國編輯,2019(07):52-55.

[11]王世賢,張媛,石朝云.醫學科技期刊編輯多途徑進行繼續教育的實踐[J].繼續教育,2012(03):45-47.

猜你喜歡
數字出版繼續教育隊伍建設
關于促進繼續教育可持續發展的探索與實踐
做好四個結合強化基層政工干部隊伍建設
對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問題的研究
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學管理隊伍建設研究
新時代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研究
學術期刊數字出版的運行模式與市場結構
淺談新媒體在美術類圖書出版中的應用
做一個全民閱讀時代的“悅”讀人
國際圖書出版市場現狀及趨勢分析
論加強紀檢監察干部隊伍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