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韓經濟實力差距到底有多大

2023-05-30 10:48李天國
領導文萃 2023年1期
關鍵詞:差距韓國日本

李天國

長期以來,日本被認為是亞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且其經濟發展水平遠遠領先于其他亞洲國家。但是近年來,包括一些日本經濟學家在內的學者認為,日本的這種地位在不遠的未來有可能被韓國超越。事實上,韓國在部分經濟指標上已經超過了日本。例如,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公布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2020年韓國的人均工資已經超越日本,達到41960美元,而日本的平均工資只有38515美元。那么,日韓經濟差距到底有多大,韓國經濟實力是否很快就將超越日本?

日韓GDP差距的變化

回顧二戰之后日本的經濟增長趨勢可見:它先是以較快速度恢復了被戰爭摧毀的經濟,并且經歷了40年的快速增長時期。20世紀60年代日本年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速度為10.2%,70年代和80年代則分別為4.4%和4.6%。1972年,日本超過當時的西德,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并且將該位置一直保持到2009年,這一年中國實現了對日本的超越。但在進入20世紀90年代之后,日本經濟再也沒有出現這種中高速增長。日本資本市場不斷積累的大量泡沫突然破滅,讓日本陷入長達數十年的經濟低迷期。1991-2011年,日本實際年均經濟增長率只有0.9%。

韓國也是在戰爭廢墟上起步的,并且要晚于日本。但相比之下,過去的數十年來,除個別年度以外,韓國經濟卻長期保持了增長趨勢,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經濟規模不斷擴大。韓國經濟也經歷過幾次重大外部沖擊。20世紀70年代全球發生兩次石油危機,1997年爆發亞洲金融危機,2008年爆發全球金融危機。但是這些外部沖擊對韓國經濟增長速度的影響只是短暫的,沒有成為長期制約經濟發展的絆腳石。因此,通過數十年的經濟追趕,韓國不斷縮小與日本經濟發展水平的差距,甚至在不少領域開始領先于日本。根據世界銀行數據,2018年以購買力平價衡量的韓國人均GDP達到4.30萬美元,首次超過日本(4.22萬美元)。在其后幾年里,韓國的人均GDP水平持續上升,不斷拉開與日本的差距。2021年,以購買力平價衡量的韓國人均GDP已經達到4.69萬美元,而日本則為4.29萬美元。根據OECD數據,如果把1997年居民工資水平設為100,則2020年日本居民實際工資水平只有90.3,不僅沒有上升,反而出現下降現象。相反,韓國的居民工資水平比20年前增長了158%。在制造業領域,根據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在2020年發表的數據,在世界制造業競爭力指數方面,韓國位居世界第三位,超過了位居第五的日本。而在20世紀90年代,日本的制造業競爭力排名為世界第二,韓國只位列第17名。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變化。

韓國自研運載火箭“世界號”發射成功

根據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的研究報告,除了人均GDP以外,韓國在國家競爭力、國家信用等級排名等方面已經超過了日本。1995年該研究院進行的全球經濟體競爭力排名中,日本位居第4名,而韓國只居第26名,但根據2021年的排名,韓國的位次提升至第23名,而日本則跌落至第34名。世界三大信用評級機構都認為韓國的國家信用等級高于日本兩個等級。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經濟指標顯示日本和韓國的差距大幅縮短。20世紀90年代,韓國的對外出口和進口只相當于日本的24%和31%,但2020年已經達到日本的80%和74%。所以,一些韓國學者認為日韓在經濟、軍事和文化等領域的關系已經從垂直關系轉變成水平關系。

韓國大幅縮小對日差距的原因

在20世紀90年代之前,盡管韓國實現了“漢江奇跡”,宏觀經濟也迎來高速發展期,但無論在經濟規模還是在人均收入? 上,都遠遠落后于日本。1997年席卷亞洲的嚴重金融危機使韓國宏觀經濟受到重創,1998年經濟增長率下跌至-5.1%。在這場危機中,包括韓國四大財閥之一的大宇集團在內的大量企業倒閉破產。1997年韓國破產企業數量達到17168家,1998年達到22828家。韓國把這次危機當做推動經濟改革的重要機遇,無論是在公司治理方面,還是在金融制度方面都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革。韓國政府不斷改善金融基礎結構,頒布金融公司法,進一步規范金融機構的經營與金融服務功能。韓國的金融自由化進程并未因這場金融危機而停止,政府反而選擇擴大金融市場開放,提高外國投資者的權限,進一步放寬設立金融機構的規定,金融機構的業務范圍不斷獲得拓寬。

為了加強對金融機構的監管,韓國改革金融機構的財務制 度,引入對金融機構財務經營狀況的公示制度。韓國政府不斷調整經濟結構,尤其在金融領域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保證了國家資源的高效配置,形成良好的資本循環,為經濟增長提供了強勁動力。因此,韓國成為亞洲地區從金融危機最早恢復的經濟體。

1999年,韓國經濟增長速度恢復至11.5%,并且回到中高速增長的發展軌道上。其后的20年里,韓國每年的經濟增長率都超過日本,快速地縮短了兩國經濟規模之間的差距。

相比之下,日本經濟自20世紀90年代起經歷了“失去的30年”,在20世紀90年代的IT革命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后的復蘇中都表現得不盡如人意。日本企業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力也出現大幅下滑。進入經濟低迷期的日本企業大幅削減了研發費用。1985-2009年間,削減研發費用的日本企業比重高達41.5%,該比重在七國集團中最高。相比之下,同一時期英國的研發費用削減企業比重為33.1%,美國的比重為22.5%。同一時期,日本削減設備投資的企業比重也高達47.1%,同樣高于美英等發達國家。在大幅削減研發投入后,日本企業經營業績也相應下滑。過去20年間,美英等國家的企業資本積累達到50%左右,德國企業也達到17%,但日本企業卻只有9%。另外,日本社會老齡化趨勢越來越嚴重,不僅日本社會勞動力供給在下降,而且因大量老齡人口不斷消耗政府財政支出,一定程度上拖住了日本經濟發展的后腿。

日本在經濟增長過程中一直未能解決固有結構性矛盾。日本在制造業領域并沒能持續保持技術創新步伐,經濟泡沫破滅后整個經濟陷入泥潭,長期無法恢復。相反,韓國經歷亞洲金融危機后,經歷壯士斷腕式的經濟改革,很快恢復了經濟增長態勢。

面對韓國經濟的趕超態勢,日本一橋大學榮譽教授野口悠紀雄稱,如果按照這種發展趨勢,20年后,韓國的人均GDP將成為日本的兩倍,日本甚至在七國集團中面臨被韓國取代的境地。

日本總體經濟仍然領先于韓國

不過,盡管數十年來日本與韓國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但整體上日本的經濟發展水平仍然領先于韓國。從兩國的貿易競爭力方面來看,日本在化學制品和其他制造品、制造業材料上仍對韓保持競爭優勢,而韓國則在石油制品、服裝和農產品方面具有比較優勢。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制造業材料和零部件領域,日本的制造業技術仍然領先于韓國。這一點僅從日韓雙邊貿易就可以看出端倪。在日韓雙邊貿易中,韓國長期大量進口日本材料和零部件,對日本保持逆差。1994年,韓國在該領域對日逆差額達到83億美元,而到2020年該逆差規模擴大至154億美元。韓國在制造業部分關鍵領域仍然需要依靠日本的技術,2020年日韓貿易爭端爆發后,韓國企業陷于被動局面,也讓國際社會更加認清這一事實。

跨國公司方面,全球500強企業中,日本企業數量仍是韓國的3.5倍。全球研發投入最多的1000家跨國公司之中,日本企業的數量達到140家,是韓國企業的5倍以上。在自然科學領域,日本的學術成果數量也領先于韓國。日本已經有20多名物理學、化學和生理學等領域的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而韓國仍然沒有實現零的突破。另外,在經濟總量方面,2021年日本的國內生產總值是4.9萬億美元,而韓國為1.8萬億美元,日本的經濟規模是韓國的2.75倍。

20世紀90年代以來,日本一直處于經濟低迷期,而韓國卻保持著中高速增長,日韓經濟差距迅速縮小。不過,韓國仍然在很多制造業領域受制于日本,想要趕超日本仍有較長的路要走。但如果日本仍無法從根本上改變目前的經濟低迷狀況,或許韓國趕超日本的時間可能會比想象的要短。

(摘自《世界知識》)

猜你喜歡
差距韓國日本
韓國“第一步”
聚焦韓國大選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尋日本
在韓國走馬觀花
《黃金時代》日本版
難分高下,差距越來越小 2017年電影總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預告榜
縮小急救城鄉差距應入“法”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訴你
幻想和現實差距太大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