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背景下新農村建設中農經管理現狀與對策

2023-05-30 08:32趙耀
吉林蔬菜 2023年1期
關鍵詞:農業經濟管理新農村建設鄉村振興

趙耀

摘 要:本篇文章基于鄉村振興背景下新農村建設中的問題,重點針對農村經濟管理現狀加以分析研究并提出對策,以期為實現鄉村經濟社會的進一步持續與良性發展,提供有益依據和幫助。

關鍵詞:鄉村振興;新農村建設;農業經濟管理;對策

引言:在完成整體脫貧之后,國家組建農村振興部,領導農村建設事業。農村振興政策背景下,農業經濟社會建設已成為整個社會共同關心的重要任務。

政府必須健全農業教育基本體系,建設掌握全面農業知識的專業隊伍,以促進農村、農業、農民經濟的整體發展,進而達到農業增長、農村致富和新農村振興。

1 鄉村振興背景下新農村建設中農業經濟管理現狀

1.1 農業經濟管理人員對政策法規了解不足

我國一直重視農村市場經濟蓬勃發展,出臺了許多針對性較強、易于操作的指導性管理措施,并制定了不少惠農經濟政策措施。鄉村振興背景下,在基層農村經濟管理過程中,由于基層農業經濟管理工作負責人重業務、輕理論,對農業經濟社會方面政策措施認識還不夠深入,在實際工作推進中未能把農村有關政策措施落到實處,或在監督管理方面出現遺漏。

1.2 農業經濟經營管理專業化人才隊伍機制不完善

所有工作由人具體操作的,對農業經濟管理的認識直接影響農經管理人員能力,直接體現在農村集體經濟收入指標中。部分政府的農經直接管理人員專業技術能力不足,知識結構相對單一,專業技術知識儲備也相對單薄,未能意識到農村人才培養必要性,也沒有對農業專業人才的關注甚至忽略了人力資源的培育工作,使得人力資源不能在農業經濟管理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直接影響新農村建設中經濟管理水平,阻礙整個農業經濟發展。

2 新農村建設背景下的農村企業經濟管理措施

2.1 強化管理意識

提高新農村建設效益,必須把重點放在農業經濟管理上。因此,必須將新的經營觀念傳授給農村經營者,引導他們準確對待農村市場經濟管理方式,以強烈的使命感和經營目標,實現農村市場經濟穩健成長。提高企業遵循市場規律和自然規律開展經營管理意識,運用知識正確引導管理實踐,從而幫助新農村建設。

提高農村市場經濟能力是非常關鍵的。新時代的“三農”管理者,從新農村建設實踐入手,從整體和發展觀角度看待經濟,實現新環境下優質管理和可持續發展。政府人員在服務型政府建設關鍵時期,應積極參與“三農”治理工作,對提高新鄉村經濟治理能力提供建設性意見,既可有效縮短人民群眾和政府部門間距離,也可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事業提高到一種嶄新的臺階。

2.2 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

為更好地進行電子商務管理,促進農業經營管理系統和電子商務模式高效融合,開展電子商務經營管理工作,通過電子商務系統有效獲取信息,把原有的紙質信息轉換為電子信息,使我們在傳播與共享上具有良好的效益。注意使用電子平臺加密技術則能夠更有效地保障安全。

財政系統要詳實記載農業綜合支出狀況,并通過相關統計軟件進行處理,更好地掌握農業經濟相關信息。通過對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分析,可以更好地實現對農業經濟信息的管理,確保農業經濟信息更符合實際需要。

2.3 積極發展特色經濟

基于新農村振興背景下的中國農業經濟發展中,要使得農村經濟與社會發展都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還必須重視并積極發展地方特色經濟,使農業經濟發展越來越富有地方特色,使中國農業經濟發展呈現出更明顯的地區優越性。

目前我國數量十分龐大的鄉村地區,各個鄉鎮土地資源分布情況有著很大不同,所以在農業經濟發展中必須與中國當前新農村發展實際狀況有效融合,還必須根據本地資源優勢,對新型經濟社會發展體制合理建設。

政府針對較為偏僻的一些地區,能夠利用當地良好的自然景觀條件和地方特色風土人情發展鄉村旅游業,通過吸納旅游者可以促進本地住宿業、餐飲及其它有關行業有效發展,進而推動鄉村經濟社會整體發展。

另外,政府部門針對地方特點經濟需要逐步加大開發力度,以獲取更多特色資源,為地方特色經濟發展提供更良好的資源支撐和保證,適應鄉村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使鄉村經濟社會整體管理水平提高真正實現。

2.4 采取規?;r業管理模式

集約化農村生產方式,通過利用優勢集中農戶力量,形成集體聯合經營,成為目前農村經營活動的擴展范圍和提高質量行之有效的手段。與傳統分散的小農業生產方式比較,農民集體生產集中經營,極大地提高了農村商品生產經營效益。

同時,集約化生產方便在農村中進行大規模生產,可以達到集體致富。規?;r業生產模式更能適應市場需求,也便于農民生產和市場供應。大型公司往往把本地農產品用作生產基本原材料,既解決了銷量問題,也大大提高了村民依靠農業產品脫貧致富的積極性。

2.5 鼓勵農業技術人員支持農經發展

科學決策離不開人力資源支撐。為了克服在農業發展建設過程中盲目投資的困難,地方政府部門應當引導具備一定農業知識的優秀技術人才投入農村,形成農村農業開發的科技帶頭人。

合理引進農業投資項目,抓住農業發展大方向,帶動農民科學致富。為增強優秀人才落地生根農業的積極性,財政應當改善科技人員的福利,對自愿參農的人才予以相應的資助。

鄉村經濟是我國整體建設和開發的重要基石,也是我國新農村建設的主要目標。

在當前的鄉村經濟建設與發展過程中,政府應當根據農村振興策略,采取相應途徑與舉措進行鄉村經濟和諧建設,使鄉村經濟的建設更為合理與可行。

參考文獻

[1] 高見.鄉村振興背景下新農村建設中農業經濟管理現狀與對策[J].鄉村科技,2020,11(34):29-30.

[2] 張晶.基于新農村建設的農業經濟管理困境與對策[J].農業科技與裝備,2022(03):76-77.

[3] 沈夢潔.基于新農村建設背景的基層農業經濟管理優化研究[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1(10):68-69.

猜你喜歡
農業經濟管理新農村建設鄉村振興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信息化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淺談農業經濟管理的人才培養模式
關于對徐州市實施大學生村官制度的實踐與思考
農業經濟管理的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