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讀海頓鋼琴奏鳴曲中運音法的標記(下)

2023-05-30 07:55錢蕊嫣
鋼琴藝術 2023年4期
關鍵詞:海頓圓點奏鳴曲

文/ 錢蕊嫣

除去上期文中提到的未標注音符的和標有tenuto的音符之外,我們還可對海頓常用的運音法標記及它們的各種組合形式進行如下的分類和分辨,以進一步理解其含義。

一、豎點stacatissimo(▼)和圓點mezzo staccato(·)

豎點和圓點在海頓以前的音樂家看來,并無本質區別,但是在海頓的筆下,兩者是有明顯區別的。

1.用豎點表示

海頓特別喜歡用豎點來表示斷奏。

豎點表示短而強,和同樣表示強音的sf和>相比,它屬于最弱的一種。一般來說,在海頓的鋼琴奏鳴曲里,如果單個音符上標有豎點,那么這個音符不僅要彈奏得短促而且還要給予一定的語氣強調;如果豎點標在一連串的經過音上,那么這不僅是指音符的短促,更是指一連串聲音的顆粒性,但是這并不帶有單個豎點所包含的重音和語氣強調的意思。

以上只是對豎點做出的表層解釋。在實際演奏中,這個深受海頓喜愛并廣泛使用的運音法標記,在不同的速度和不同的音樂性格的樂段或樂句里有著許多種不同的音樂涵義,遠非一個“短”字或“重”字那么簡單(見例8)。

例8 《C 大調奏鳴曲》(Hob.XVI/21),第二樂章,第1至3 小節

這是一首典雅抒情的慢板樂章。譜例中出現了兩處豎點。結合樂曲的性格特點,筆者認為第一處,是前一組十三連音上行音階推動到達的情緒高點。因此,在演奏時,該音符的時值不能太短,而且手指要通過手腕的帶動緩緩離鍵,將這個句尾音很好地唱出來。而第二處由于通過前一小節一串帶有即興色彩的上行經過音,因此當音樂到達這里時,情緒顯得高漲,演奏者應當將此處理解為是一種帶著小喘氣的激動情緒。

除此之外,豎點還可以表示一種節奏上的強調(見例9)。

例9 《C 大調奏鳴曲》(Hob.XVI/50),第一樂章,第46 至47 小節

以上這段譜例的音樂性格堅定果敢,演奏時聲音要有力短促,以此來凸顯該處的節奏性格。

2.用圓點表示

在海頓鋼琴奏鳴曲中,圓點通常用在一系列的經過音和同音反復出現的地方。相對于豎點斷奏來說,圓點斷奏的語氣比較平緩。海頓在他的鋼琴奏鳴曲中往往喜歡把這兩種斷奏記號進行對比運用,以此在語氣上形成反差。這主要體現在慢板樂章中(見例10)。

例10 《D 大調奏鳴曲》(Hob.XVI/19),第二樂章,第1至4小節

這是一首輕盈典雅的慢板樂章。海頓在右手的同音反復上標注了“·”。結合該樂章的性格特點,演奏者不能將它們彈得太過短促,應當使之發出一種圓潤歌唱的聲音來。與此相對的是左手的豎點,這顯然應當被理解為一種語氣上的強調。這充分表明了在海頓的鋼琴奏鳴曲中豎點和圓點是兩種具有不同含義的運音法標記。

但有時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海頓的斷奏標記究竟是豎點還是圓點,在他的手稿上標注得不夠清楚,這樣會導致編訂者的誤讀。因此凡遇到可疑之處,要多參考幾個較權威的版本,根據譜面的上下文內容,結合演奏者的音樂直覺加以確定。

二、半連奏(portato)

在海頓鋼琴奏鳴曲的慢速樂段中,凡是標注了小連線下面帶圓點標記的一系列音符,通常都應當彈成半連奏(甚至僅標有圓點標記的一系列音符)。于是圓點在此不再具有斷奏(staccato)的意義,而是要彈成半連奏(portato),以示一種極富表現力的音樂語氣(見例11)。

我們看到這段譜例中的主題通過第2小節的漸強(crescendo)在音量上的推進,以及第3小節前兩拍上連續兩組復附點在節奏上的推動和音程跨度上的跳進(第二組比第一組高了純四度),音樂情緒在第三拍時已達到頂點。第4小節第三拍上兩組下行三連音上的圓點由于是在慢速(Adagio)樂段中,因此這些音不可能奏成輕巧短促,而應理解為是一種宣敘性的語氣強調,彈成半連奏。

“半連奏”一詞在意大利文中有“帶過來”的含義,所以在具體的彈奏中,盡管音與音之間無須太連貫,但仍舊要注意這些半連奏音構成的線條感(同音反復除外)。

三、連奏(legato)和斷奏(staccato)的組合運用

在海頓的鋼琴奏鳴曲里,許多用連線連接的動機群的最后一個音是標有斷奏記號的。如何準確地表達它們的音樂含義,是生動地展現海頓音樂個性的又一個要點。一般而言,小連線的第一個音相對其尾音來說,總是要略強一些。但是在海頓筆下,常會有出其不意的用法(見例12)。

例12 《C 大調奏鳴曲》(Hob.XVI/21),第三樂章,第1至6 小節

仔細研讀譜面,我們不難發現這個小連線的尾音實際落在了每個小節的強拍上。筆者認為海頓的用意是希望演奏者不要受到小連線常規彈法(前重后輕)的影響,而建立起應有的強拍感。這種節奏與節拍上的錯位使音樂充滿了幽默與巧妙。

四、連線(slur)的標注和含義

在連線的標注上,海頓通常會和其同時代的人一樣,按常規寫法―用連線來涵蓋一組一組的音符,比如四個十六分音符組,或者六個十六分音符組。在許多情況下,連線的第一個音要給予強調,但強調的程度要根據表達的語氣強度和分句處理而定(見例13)。

例13 《C 大調奏鳴曲》(Hob.XVI/21),第二樂章,第12至14 小節

很顯然,第二小節這三條連線并非意味著每組音符之間分開,在實際演奏中,還是應當把這三組十六分音符連起來,只是每組的第一個音要稍稍給一些語氣上的強調,也就是說觸鍵要比后面三個音略深一些,這樣才比較符合樂句的氣息感。

但是在有些情況下,海頓鋼琴奏鳴曲譜面上的連線不一定按常規標注,而是從表情需要出發,做出不同的標注(見例14)。

例14 《c 小調奏鳴曲》(Hob.XVI/20),第一樂章,第8 至11 小節

筆者認為,第10小節中的兩個不帶連線的八分音符用non legato彈奏比較好,由于在其前后海頓都標有兩組連線,因此這兩個non legato的音可以表現出一種猶如說話般的語氣。而后面四個音一組加連線的八分音符觸鍵要深厚,音響要豐滿,有種語重心長之感。由此可見,同樣的八分音符,用不同的運音法可以表達不同的語氣。

五、兩手各自獨立的運音法標記

在海頓的鋼琴奏鳴曲里,左右手的運音法標記有時是不同的。一般來說,樂曲中如果兩手的節奏和織體相同或相近的話,海頓通常會給出不同的運音法標記(見例15)。

例15 《降E 大調奏鳴曲》(Hob.XVI/49),第二樂章,第33 至36 小節

海頓分別在兩手標以不同的運音法標記能使演奏者比較容易找到樂句中的動機單元和主要部分,同時還能使音樂的層次更加豐富。盡管如此,當今的演奏者還是要考慮到,海頓在有些地方采用這樣的寫法手法是受到巴洛克風格對作曲家音樂創作的影響。當時羽管鍵琴的聲音在不同的音域里會有不同的時值長短①,因此,海頓的鋼琴奏鳴曲譜面中有時會出現以下情況(見例16)。

例16 《D 大調奏鳴曲》(Hob.XVI/24),第三樂章,第1 至9 小節

在第2小節的左手的G音上,海頓標注了豎點。這是作曲家為了平衡左右手的聲音長短而特意寫上的,因為羽管鍵琴上的低音比高音的時值長一些。

海頓鋼琴奏鳴曲中的運音法標記雖然看似不多,內里卻包含了豐富的表情含義。如何挖掘這些含義,并具有說服力地表現它們,是對海頓奏鳴曲演奏者的智性和修養的挑戰。上面提到的五種情況并不是簡單化的籠統歸納,筆者只是提出一些運音法的基本特點和思考問題的角度,在實際的演奏中,這些運音法可以衍生出千姿百態的富有個性的形式。(全文完)

注 釋:

①Laszlo Somfai,The Keyboard Sonatas of Joseph Hayd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P125.

猜你喜歡
海頓圓點奏鳴曲
恰到好處的溫柔和真誠
恰到好處的溫柔和真誠
恰到好處的溫柔和真誠
手機上的奏鳴曲
演說藝術在海頓鋼琴奏鳴曲中的演奏運用
巧猜點數
洛斯警長的終極挑戰⑩
春天的奏鳴曲
洛斯警長的終極挑戰
饑餓奏鳴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