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回遺失的鑰匙

2023-05-31 16:54王卓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16期
關鍵詞:親子關系心理輔導學生家長

王卓

摘要:七年級某學生的父親,常被孩子以不給玩手機就不完成作業威脅,心里為兒子著急,以談話、打罵的方式教育,不但沒有效果,反而跟兒子距離越來越遠。該生進入初中后,父子沖突不斷,父親主動找心理教師求助。教師通過焦點解決技術,用關系問句、成果問句、評量問句、一般化等技術尋找改善親子關系的契機,挖掘來訪家長自身的能量和資源;協助來訪家長將小目標具體化、去抽象化,使其逐漸意識到解決問題的鑰匙始終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進而增強了他對問題解決的掌控感和信心,持續朝積極正向的方向發生改變。

關鍵詞:焦點解決技術;親子關系;學生家長;心理輔導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2684(2023)16-0055-04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簡稱SFBT)晤談過程不同于以問題為焦點的傳統咨詢取向,轉以側重“建構解決之道”為焦點,通過贊美、成果問句、尋找例外、評量問句等技術,充分尊重當事人,并以正向的、朝向未來的、朝向目標的積極態度促使改變發生[1]。

一、個案概況

李某,男,42歲,本校七年級某學生的父親。進入咨詢室時顯得焦躁憂愁,因為孩子日常行為習慣較差、在校表現不佳到訪。自述在家常被孩子以不給玩手機就不完成作業威脅,很怕接到班主任的電話,因為那意味著孩子又惹事了。心里為兒子著急,以談話、打罵的方式教育,不但沒有效果,反而跟兒子距離越來越遠。孩子進入初中后,父子沖突不斷。

上周因為孩子周末作業又全部未做,班主任請父親到學校溝通。父親得知孩子的在校表現后非常惱火,回家沒忍住脾氣打了兒子一巴掌,兒子一氣之下離家出走。所幸妻子很快把兒子找了回來,事后父親非常后悔?,F在兒子在家時,他盡量克制不去跟兒子說話,因為一說話就會吵起來。但是看著兒子的糟糕表現,父親心里又很著急,對兒子的教育非常迷茫。

二、焦點解決技術在個案輔導中的運用

(一)目標導向開場,問題簡述階段

在收集來訪家長一般資料及自我介紹之后,展開交談。

來訪家長:最近為了兒子的問題,我特別煩。他總在學校給我惹事,作業也經常不完成。我說他兩句,就會跟我吵。上周因為打了他一巴掌他就鬧離家出走。我現在為了不跟他吵架,盡量克制自己不跟他說話。但是看到他渾身毛病,成績越來越差我又很著急。我現在都不知道怎么管他了!

輔導教師:你為了教育兒子,盡量控制住自己不與他發生沖突,并且還在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這不是每位父親都能做到的。所以今天來到這里,你希望通過咨詢幫上你什么忙?(贊美來訪家長,成果問句:目標導向的開場,初步形成咨詢目標)

來訪家長:我希望兒子聽話懂事,能改掉身上的毛病,學習自覺一點。不要我一說他,就跟我像仇人一樣吵。

輔導教師:讓兒子改掉毛病、學習自覺一點和跟你不要像仇人一樣吵,哪個對你更重要,或者說你更想先聊哪個話題?(根據來訪家長的意愿,初步建構咨詢方向)

來訪家長:嗯……我想不要一說他就跟我吵,我現在太難受了,有時候還要讓他媽媽在我們之間傳話。每次看到他對我那個態度,真想給他幾下。

輔導教師:看著自己孩子身上的毛病肯定特別著急,兒子不理解還頂撞你,難怪你這么生氣。你一說他,他就跟你吵。你具體說了他些什么?(一般化技術)

(一般化的技術,輔導教師對來訪家長在此處境中出現的情緒和狀態予以接納,并表示多數人也會出現類似反應,能促使來訪家長接納困境及常態化地面對)

來訪家長:還不是他身上那些毛病。

輔導教師:嗯,比如說……

來訪家長:比如說他總是在學校惹是生非,在家做作業的時候一直磨洋工,一天到晚就想找他媽媽要手機來玩兒。

輔導教師:看到兒子的這種狀態讓你很著急。

來訪家長:是呀,我一說他,他就跟我吵,像仇人一樣。

(二)尋找例外,建構良好目標階段

輔導教師:跟兒子的溝通中,有沒有過他愿意接受你說話的時候?(例外問句,尋找來訪家長自身具有的資源和方法)

來訪家長:很少,他更愿意聽他媽媽說,他媽媽媽比較慣他。

輔導教師:很少但還是有過,對嗎?愿意仔細回憶一下為數不多的他愿意接受你說話的事兒嗎?(鼓勵來訪家長思考例外,從問題焦點轉向解決焦點)

來訪家長:嗯……(沉思)其實我兒子小時候喜歡跟我玩的,我給他講什么他也愿意聽。

輔導教師:你講什么都愿意聽,包括講他的缺點嗎?

來訪家長:嗯,他沒做好的時候,我跟他說他不會像現在這樣抵觸。

輔導教師:如果讓兒子說說在他眼中,現在的爸爸和他小時候的爸爸有什么不同,你覺得兒子會說些什么?(關系問句,促使來訪家長以兒子的視角思考)

來訪家長:現在的爸爸更兇吧。我也是著急啊,就是小時候對他太寬松了,現在他才那么多毛病,再不嚴厲一點就沒救了。

輔導教師:你的意思是兒子小時候做得不好時,你對他會更寬容,那時候兒子也更愿意聽你的。你的語氣、說話內容是怎樣的?(引導來訪家長正向思考,討論例外的細節,聚焦解決問題的思維形成)

來訪家長:嗯……語氣比較平和,教他該怎么做。

輔導教師:那時候有沒有跟他說“你怎么總做不好”“你再不改就完了”之類的話?

來訪家長:確實沒有,那時候孩子小,覺得他能健康開心就好,對他也沒那么高要求。最近他的表現越來越差,加上要上中學了,我就著急起來,覺得以前對他太寬松了,現在得趕快把他的毛病改掉,語氣有點兇,也顯得比較著急。

輔導教師:你很善于反思。如果把你現在對他的說話方式從1分到10分打分,1分代表最差,10分代表最好。你覺得現在跟兒子的說話方式在哪個分數上?(贊美技術,評量問句)

(評量問句,以1至10分量尺,請當事人進行評量;常將大的愿景或正向目標置于10分的位置,詢問當事人目前所在的分數,以及對照兩者差異,進而詢問現在與再進1分的不同,以及如何邁進1分的方法,如此將可幫助當事人于接納理解現況后,又可進而探討如何推進一小步的行動)[2]

來訪家長:4分吧。

輔導教師:為什么還能有4分,你怎么做到這4分的?

來訪家長:我心里很生氣,但是還是盡量克制自己不發火。

輔導教師: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很不容易。還有嗎?

來訪家長:有時候怕他不愿意聽我說,我讓他媽媽傳話給他。

輔導教師:你嘗試用不同的溝通方式,向他表達你的想法。我發現你為了兒子的成長,愿意堅持探索嘗試不同方法。(贊美,強化來訪家長的優勢)如果需要再把分數提高1分,從哪開始改變對你更容易一點?(鼓勵來訪家長小步子向目標前進)

來訪家長:可能是更耐心一點吧,但是我現在看到他學習一點都不主動、懶洋洋的樣子就會著急失去耐心。

輔導教師:兒子有過積極主動學習的時候嗎?(例外問句,尋找來訪家長心中兒子表現的例外)

來訪家長:他一般被老師請了家長,回家會自覺幾天。

輔導教師:看來家長和老師配合教育,對兒子的學習有促進作用。(引導來訪家長正向看待老師請家長到學校溝通的事情)

來訪家長:好像是。(笑)

輔導教師:看來孩子并不是一直不自覺,他有做得好的時候。在你管理孩子學習的過程中,有沒有因為你的行為,兒子學習比較主動的情況?

來訪家長:有一次我出差回來很累,他媽媽正好不在家。我看他正在煮面條,就讓他順便給我煮一碗,沒想到我兒子做的面條味道還不錯。我夸了兒子幾句,他那天表現特別好,吃完飯還讓我休息,他主動去洗碗。那天我問他作業寫完沒有,他沒有抵觸,洗完碗就回房間做作業了。

輔導教師:仔細回憶一下,那天吃面條的時候你夸了兒子,你和兒子的狀態是怎樣的?(探究,詳細了解例外的細節)

來訪家長:那天兒子給煮了面條,沒想到還挺好吃的,我很驚喜。覺得兒子長大了,還夸了他能干。他那天也挺高興的,做事兒比平時起勁兒多了。

輔導教師:如果這碗面你不知道是兒子煮的,或者說在外面餐館吃到這碗面,你還會這么驚喜嗎?(假設問句)

來訪家長:那肯定不會,我兒子那么小能做成這個水平已經很不錯了,餐館做的應該要更好吃一點吧。

輔導教師:同樣的一碗面,餐館做的和兒子做的,你的感受卻不同。你能思考一下是什么引起了不同嗎?

來訪家長:嗯……(沉思)我的心態吧,我覺得餐館做得好是應該的,兒子做得好是超出了我預期。

輔導教師:哇,你是怎么想到“預期”這個詞的?

來訪家長:老師,你提醒了我。我對餐館的預期比兒子高,所以兒子煮的面帶給我驚喜。

輔導教師:你的領悟能力真的很不錯!你覺得吃面條的這次經驗,跟你現在教育兒子的情況可能會有些什么關系,或者說對你有什么啟發?(尊重贊美,提出一個聯結)

來訪家長:是我對兒子的預期太高了嗎?

輔導教師:對孩子的未來充滿期待是很正常的心態,有期待才有發展。(一般化技術)

來訪家長:但是我想讓孩子一下就達到我期待的樣子,他卻總是達不到我的要求,所以我越來越沒有耐心,對他的語氣也越來越兇,他開始抵觸我。

輔導教師:你是怎么想到這些的?(贊美)下面你準備怎么去調整對兒子的預期呢?

來訪家長:他的壞習慣不是一兩天養成的,我想應該一個個慢慢去改正吧。

輔導教師:你的意思是通過降低預期,接納孩子目前的狀況,尊重孩子發展的節奏,小步子幫兒子成長嗎?(強化來訪家長選擇的目標)嗯,如果你看到自己有什么改變,就知道自己做到了?

來訪家長:看到兒子的毛病不再那么焦急,發脾氣。

輔導教師:你兒子會看到你是什么樣子的?

來訪家長:應該是夸獎他做得好的時候,犯錯的時候不再罵他。

輔導教師:你們的關系會跟過去有什么不同?

來訪家長:應該會比現在好多了,至少不會更糟。

(三)暫停與反思階段

輔導教師:你現在面對的問題,以及你能夠在很生氣和著急的情況下盡量克制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并堅持積極尋找教育兒子的有效方法,讓我印象非常深刻,這份堅持不是每位父親都能做到的。(贊美)

由于考慮到和兒子的關系不能再進一步變差,以及希望兒子能有進步,你決心接納兒子目前的狀況,尊重孩子的發展節奏,降低對兒子改掉毛病的預期。這會幫助你更加耐心地教育孩子,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橋梁)

如你剛才所說,在孩子做得好的時候多夸獎他,犯錯誤的時候不再罵他,愿意跟他一起探索正確的行為。這對你和兒子關系的好轉都會很有幫助。你可以把今天提出來的這些方式嘗試一下。如果你愿意可以記錄一下實施過程中具體的細節和遇到的新問題,作為我們下周進一步探討的素材。

(四)后續輔導

接下來的輔導,依據來訪家長上周實踐的情況,繼續運用焦點解決技術,與來訪家長繼續探討何處有改變,促使來訪家長的改變朝向解決問題的方向進展。

三、后續對學生的工作

通過與班主任溝通,班主任為這名學生安排了一個簡單易操作又容易被全班同學注意到的任務:整理講臺上的粉筆盒、筆筒。該生每天整理得整潔干凈,班主任在全班表揚了他做事情認真負責,并把整潔的講臺拍照后發在家長群中。孩子和家長得到很大鼓勵。

四、回訪

來訪家長反饋:

著急、發脾氣、罵兒子的情況較咨詢前明顯減少,跟兒子能正常溝通交流。

班主任反饋:

近一個月,學生的行為習慣有改善,書桌、書包較之前整潔,因為他的問題導致班級扣分的情況明顯減少。

五、輔導反思

本案例中的父親,面對孩子的諸多問題非常焦急,希望能快速改變孩子的狀態,但又不得其法,結果不但沒能幫助孩子反而導致了父子關系惡化,這又讓他感到自責和懊悔。這位父親的情緒是復雜的,既有對兒子未來的擔憂,又有害怕兒子犯錯誤被請家長的煩躁,同時在抱怨妻子的過程中他也是自責的。站在這團混亂的情緒中,這位父親陷入了問題的泥潭,迷失了教育的方向,不知道該怎么做。

由于對問題的持續累積,這位父親忘了改變的可能,而陷入一成不變的無力與擔憂中。他把發生改變的希望寄托在外部,比如希望心理教師勸說孩子。他沒有注意到自己擁有并決定著事情發生改變的主動地位。

咨詢中,輔導教師運用焦點解決技術幫助父親改善親子關系時,并不是處于指導地位,也沒有跟來訪家長辯論或者一起過多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輔導教師相信來訪家長之所以來談,是想要改變的、有能力改變的,以及會盡全力去做出改變。輔導教師主要的責任是去創造來訪家長對于改變可能性的一種希望,并且幫助他覺察任何正向改變的發生以及為什么能發生。

案例中深陷問題泥潭的父親,在焦點解決的框架下,通過輔導教師的耐心引導,逐漸厘清自己的真實需要,以接納現狀不讓問題變得更糟為前提,小步子向期待的目標進展。這種小步子帶來的改變是很可貴的,其影響可能會是深遠的。持續關注與促進小改變的增加,將會推動大改變“滾雪球效應”的出現。在來訪家長實際的困境中,通過自己的每一次行動,發生的每一步小改變,他逐漸意識到解決問題的鑰匙始終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進而增強了他對問題解決的掌控感和信心,他所面對的困境將持續朝向未來、積極的正向的方向發生改變。

參考文獻

[1]許維素.尊重與希望:焦點解決短期治療[M].寧波:寧波出版社,2018.

[2]許維素.建構解決之道:焦點解決短期治療[M].寧波:寧波出版社,2013.

[3]許維素.生命的亮光——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例外架構[J]. 心理技術與應用,2014(10): 47-50.

編輯/ 衛 虹 終校/ 張 旗

猜你喜歡
親子關系心理輔導學生家長
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客戶告知書)
人獸表演
家長對學校滿意度調查研究
農村中學“留守兒童”教育問題與教育方式研究
高校輔導員的自我定位及學生管理工作的探討
親子舞蹈特定價值的研究
代孕子女親子規則認定
心理輔導在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的運用
當代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及輔導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