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CiteSpace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人力資源可視化分析

2023-06-04 17:05熊瑩謝義帥余瑩
國際公關 2023年7期
關鍵詞:可視化分析人力資源

熊瑩 謝義帥 余瑩

摘要: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是建設一流公共衛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人力資源是建設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的關鍵因素。本文以中國知網(CNKI)2001—2020年790篇文獻為數據樣本,利用CiteSpace軟件進行可視化分析。結果表明,相關研究整體上呈漸進式發展,研究內容較為豐富、完善,且與當下熱點公共衛生事件有較為緊密的結合,但作者、研究機構間尚未形成系統的合作網絡,且相關研究跨學科性、交叉性體現不充分。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人力資源配置研究、公平性分析、信息化建設探索、管理實踐研究、機構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現狀研究、機構應急管理下的人力資源探討是研究熱點。

關鍵詞: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人力資源;可視化分析

我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大致經歷了機構創建、建設、發展、完善四個時期。新中國成立后,以“預防為主、講究衛生、減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1]為宗旨,開展愛國衛生運動,1953年開始,在學習蘇聯公共衛生和防疫工作模式的基礎上,在全國范圍內成立各級衛生防疫站,這是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前身。2001年,結合當時的國情和實際需要,對衛生防疫站體制機制進行改革,將其中疾病預防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健康危害因素監測與干預等有關職能獨立,2002年成立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并逐步形成了國、省、市、縣四級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后受到“非典” 疫情影響,疾病預防控制體系不斷完善,在人感染豬鏈球菌病、禽流感等疫情和“5·12” 汶川地震等突發事件中為守護人民健康做出了重大貢獻。在經歷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后,2021年國家成立疾病預防控制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再次面臨改革。

目前,我國共有疾病預防控制機構3384家,[2]但是近年來在埃博拉、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中,暴露出了我國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的諸多問題,如能級分工模糊、激勵機制欠缺、科技創新能力薄弱、經費投入保障不力等,[3]其中人力資源更是制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職能作用發揮的關鍵因素。

隨著《“健康中國2030” 規劃》的實施和推進,我國公共衛生工作重點從“以疾病為中心” 向“以健康為中心” 轉變,這對疾控機構人員隊伍的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人力資源建設是全面提升疾病預防控制能力的重要途徑,更是筑牢公共衛生安全防線的關鍵所在。所以有必要對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人力資源研究趨勢和價值前瞻進行梳理,以期為相關研究提供輔助和參考。

一、樣本尋找與研究方法

本文以中國知網(CNKI)為數據來源,因疾病預防控制通常簡稱為“疾控”,故檢索條件如下:主題為“疾控or疾病預防控制and人力資源”、時間截至2020年,對檢索到的文獻進行人工篩選,去除英文文獻、工作動態信息、國家規范文件及解讀、采訪等,得到有效文獻790篇,其中檢索到的最早有效文獻時間為2001年,故研究時間段為2001至2020年。

研究工具采用CiteSpaceV.5.7.R5版本,CiteSpace軟件是一款用于計量和分析科學文獻數據的信息可視化軟件,能夠識別并展示科學發展的新趨勢和新動態。從CNKI中導出檢索到的790篇文獻并進行數據轉換后,設定相關參數,分別基于Author(作者)、Institution(機構)、Keywords(關鍵詞)等依次進行分析。

二、結果分布

(一)時間分布

2001—2020年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人力資源研究在數量特征上整體呈現上升趨勢,表明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人力資源研究引發了越來越多學者的重視。從分布特征上來看,研究大致經歷3個階段:一是快速發展階段(2001—2009年)。這個階段的研究特點是:在成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這一機構之后便隨即開展了相關研究,其中在2009年達到一個峰值56篇,同時在2002—2003年受“非典” 疫情影響,2004年的研究數量較上一年有較大幅度增長;二是曲折發展階段(2010—2015年)。這個階段的研究數量起起伏伏,但總體上研究數量是上漲的,原因可能是2011年印發了《醫藥衛生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1—2020年)》,2014年印發了《關于印發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機構編制標準指導意見的通知》,對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人員數、配置比例等都做了核定標準,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當時學者對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人力資源的研究;三是穩定發展階段(2016—2020年)。這個階段的發文數量趨于穩定,但是在2020年研究數量出現了較大幅度增長,可能的原因是受疫情影響,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受到更大關注。

(二)研究者、機構共現分析

通過CiteSpace對論文作者進行統計,發文數量較多的研究者是劉玲玲(12篇)、康殿民(7篇)、郭利娜(7篇)、于明珠(6篇)、劉昆侖(5篇)、唐雪峰(5篇)、劉嶺(5篇)、張英潔(5篇)、于競進(5篇)。同時,該圖譜共有節點(N)492個,連線(E)504條,密度(Density)為0.0042,研究者相互之間較為分散,研究者間尚未形成較系統的合作網絡。

研究機構方面,從事研究的主要機構為各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居于第一位,發文數量為14篇。連線(E)為0,表明各研究機構間開展合作較少。

為進一步全面展示作者和研究機構在相關研究方面的學術合作情況,對作者與研究機構進行合作網絡分析,發現整體上格局松散,但在局部上形成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郭利娜和席晶晶、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劉玲玲和唐雪峰、山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康殿明和張英潔等“小集中” 的格局。

此外中國公共衛生管理(127篇)、預防醫學情報雜志(29篇)、現代預防醫學(28篇)、預防醫學論壇(28篇)、中國衛生資源(24篇)、海峽預防醫學雜志(20篇)、浙江預防醫學(19篇)、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17篇)、安徽預防醫學雜志(15篇)是發文數量達到15篇的期刊,可以看出中國公共衛生管理的發文數量遠高于其他刊物,發文期刊多屬于醫學類期刊,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人力資源研究除涉及醫學外,也涉及管理學、人口學等學科,結合作者、研究機構分析,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人力資源研究沒有呈現出非均衡性的特征,跨學科性、交叉性體現不充分。

(三)關鍵詞分析

關鍵詞是作者對自己論文的研究主題和對象的高度概括,能體現作者對自己論文的判定,利用CiteSpace對關鍵詞進行分析,得到關鍵詞圖譜(詳見圖1),圖譜共有節點(N)471個,連線(E)716條。通過高頻關鍵詞分布情況,可以看出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及其相關名稱(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疾病預防控制、疾病控制、CDC等)和人力資源、人力資源管理、衛生人力資源管理是研究熱點,呈現從中心向四周輻射的情況,研究的主要方面是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人力資源現狀與配置、公平性分析、信息化建設以及機構中各類專業人員的人力資源分析(如免疫規劃人員、實驗室人員等)、衛生應急狀況下人力資源的研究,研究的內容涵蓋了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人力資源的方方面面。

(四)聚類分析

通過分析,2001—2020年顯示有19個聚類團,Q值為0.8376,S值為0.9495。結合中國知網(CNKI)2001—2020年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人力資源研究的高被引文獻分析可以看出,研究主要集中于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人員配置與現狀、公平性分析和機構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分析研究,同時還有應用德爾菲法、層次分析法、勝任力模型等方法的文獻分析,這些與高頻關鍵詞大致契合。在圖1的基礎上生成時區視圖,可以直觀看到2001—2020年我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人力資源研究的發展軌跡。2001年出現第一篇相關研究的論文,2004年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基本確定后,其人力資源研究論文數量激增,并提出了“衛技人員”“衛生人力資源”,隨后開始了對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人力資源各方面的研究,有“井噴” 之勢??梢钥闯鲅芯渴蔷o跟當下熱點的,如2008年“地震”,2015年“人才隊伍建設”,2020年“新冠肺炎” 等。

三、結束語

通過使用CiteSpace對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人力資源進行可視化分析,可以發現該研究有以下三個特點:一是研究整體上呈漸進式發展;二是研究與當下熱點即公共衛生事件有較為緊密的結合;三是研究較為封閉、分散,雖然有“小集中” 的格局,但總體上交流合作不夠多。

根據上述熱點,結合高被引文獻分析,得出人力資源研究的熱點是資源配置研究、公平性分析、信息化建設探索、管理實踐研究、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現狀研究、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急管理下的人力資源探討。

第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人力資源配置研究。一是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人力資源現狀,主要包括從人員學歷、職稱、年齡等方面進行研究,以及對人力資源配置效率進行評價或進行編制測算;二是對人員動態分析,主要包括人員流動性分析和不同年度人員配置比較分析。

第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人力資源公平性分析。公平性分析有較為豐富的理論,使用的主要方法或指標有泰爾指數、集聚度、灰色預測模型、衛生資源密度指數及洛倫茨曲線等,同一數據也可以使用多種方法或指標進行分析。

第三,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人力資源信息化建設探索。部分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除了掛有“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牌子外,還掛有“檢驗檢測中心” 等機構牌子,工作內容細、專業類別多、技術性強,說明推動智慧疾控建設、數字疾控建設、人力資源信息化建設迫在眉睫,目前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信息化建設的探索和思考方面。

第四,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人力資源管理實踐研究。主要是圍繞人力資源管理的六個板塊開展研究。如績效工資制度、人員綜合素質提升、勝任力指標模型構建、人員培訓需求調查、競聘實踐研究等。

第五,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現狀研究。主要包括艾滋病工作人員、慢性病工作人員、免疫規劃工作人員、食品健康工作人員、實驗室工作人員等專業技術人員的現狀分析。

第六,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急管理下的人力資源探討。主要研究集中于在應急狀態下人力資源的現狀、困境和素質等方面,此外相關研究也可以和當下熱點公共衛生事件結合起來研究,如新冠病毒感染疫情。

因為從中國知網(CNKI)上導出的790篇文獻并非都是核心期刊文獻,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結果的準確性,也僅能從總體上反映所導出期刊的研究趨勢與熱點,更深一步的分析需要各研究領域的學者進行深入研究。

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是建設一流公共衛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人力資源是建設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的關鍵因素。目前,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人力資源配置、公平性分析、信息化建設、管理實踐、機構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現狀、應急管理下的人力資源是當下研究的熱點。但是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正面臨改革,可能會陸續完善相應的人力資源管理、人才隊伍建設等相關政策措施,因此在接下來的研究中,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人力資源研究可能會有新的方向。

參考文獻:

[1] 辛璐.新疆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人力資源配置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2017.

[2] 中華人民共和國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EB/OL].[2021-02-27].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102/t20210227_1814154.html

[3] 吳凡,陳勇,付晨,等.中國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發展改革的若干問題與對策建議[J].中國衛生資源, 2020,23(3):185-190+294.

猜你喜歡
可視化分析人力資源
讓人力資源會計成為企業的“新名片”
我國職業教育師資研究熱點可視化分析
聲波吹灰技術在SCR中的應用研究
寶雞:松綁人力資源
試論人力資源會計
尋找人力資源開發新路
尋找醫院人力資源開發新路
人力資源服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