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標準路徑分析

2023-06-04 17:05史麗佳
國際公關 2023年7期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

史麗佳

摘要:輔導員是高校學生在校期間的主要管理者和指導者,其教育管理理念和能力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管理水平,同時也會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產生深遠影響。但隨著我國高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學生之間的層次性更加明顯,學生的發展需求呈現個性化和多樣化特征,加大了學生管理難度。這就要求高校輔導員及時調整教育管理理念,積極探索學生管理工作標準路徑,提升學生管理水平,有效解決高校學生管理難問題。故此,本文主要基于高校輔導員視域,就如何實現學生管理工作標準化進行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標準路徑

在我國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不斷進步的背景下,社會各行業都獲得了快速發展,并全面進入到升級轉型的關鍵時期,社會對于現代復合型創新人才的需求量呈現出持續增長的趨勢。高校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應主動承擔起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輸送高質量現代專業人才的重任,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而高校輔導員作為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實施者,應及時更新自身的教育管理理念,并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積極探索學生管理標準化路徑,提升學生管理水平,讓學生接受到更科學、專業的教育輔導,促使學生獲得更全面的發展,進而提升高校人才培養水平,為我國社會經濟建設輸送更多優質人才。

一、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

(一)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高校是我國高等人才培養的主要陣地,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進學生的專業化發展,讓學生發展成為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才。而學生成才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逐步積累,形成關鍵性能力和品質,獲得綜合性發展。[1]而在高校學生學習和成長道路上,輔導員扮演著指路人的角色,承擔著教育和管理的重要職責。而基于學生管理工作標準路徑,則可以促使高校輔導員走好學生路線,采取貼合學生發展需求的教育管理手段,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進行正向指導,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規范學生學習行為

雖然高校學生都有著較高的自我學習能力和自我管理意識,能夠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合理安排。但由于相較于初高中教育,高校學生接受到的外界約束力較小,會導致部分學生對自己的專業學習放松,表現出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較弱。而學生學習管理是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內容,基于學生管理工作標準路徑,則要求輔導員結合學生的學習特征和規律,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正確引導,幫助學生改正不良學習行為,激發學生的能動性,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動機。

(三)促進學生社會性發展

高校教育是學生進入社會前的最后一個教育階段,在該階段加強對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學生今后更好地融入到社會大環境,促進學生的社會性發展。而高校輔導員是學生在校期間的主要管理者,基于學生管理工作標準路徑,輔導員則能夠為學生的學習、心理、情感、人際交往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輔導服務,促進學生的綜合性發展,以便學生今后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

(四)維護學生穩定

雖然高校學生的心智發育成熟,但他們的社會閱歷和情感經歷有限,在校園生活中極易出現沖突,造成不同程度的情緒波動,給學生身心發展造成不利影響。[2]而要想維護學生管理狀態的穩定,高校輔導員則需要從學生著手,根據學生心理發展呈現的個性化特征,采取差異化管理方式,切實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和成長中的難題,穩定學生心理狀態,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二、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中需處理的主要關系

(一)事務管理與育人管理

學生管理事務煩瑣復雜,這也是造成高校輔導員工作量大的重要因素。而如何才能處理好事務管理和育人管理之間的關系呢?這是高校輔導員需要攻克的難題。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核心在于引導學生全面成長,輔導員作為學生管理的主力軍,應為學生提供更多社會實踐機會,促使學生獲得全面鍛煉和提升。[3]為此,輔導員可以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學校事務管理活動中,為學生提供實踐和個人表現平臺,讓學生得到更全面的鍛煉,提升學生綜合素養。而與此同時,也可以讓輔導員從繁重的事務管理工作中脫離出來,將工作重心放在學生身上,提升學生管理水平。

(二)剛性關系與柔性管理

在全新的時代背景下,高校學生的思維和行為方式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傳統強制性的剛性管理模式已然不再適用。這就要求高校輔導員根據高校學生特征,采取剛性與柔性管理相結合的管理方式,對學生行為進行約束的同時,激發學生內在動力,增強學生自我發展意識和能力。在這一過程中,高校輔導員需要處理好剛性和柔性管理之間的關系,利用積極的心理教育模式,彌補剛性管理機械化的缺失;利用制度等剛性管理措施,對學生的行為進行約束和規范,提升學生管理水平。

(三)學生管理與學生服務

在學生管理工作中,學生不僅是被管理的對象,也是被服務的對象。[4]因而高校輔導員需要處理好學生管理和學生服務之間的關系。從學生管理角度,輔導員應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充分尊重學生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管理權等,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生管理工作中,凸顯學生的主體性;從學生服務角度,輔導員需要樹立起以學生發展為重心的原則,利用科學手段,拉近與學生的內心距離,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并從學習、生活等方面為學生提供優質服務,最大限度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提升學生管理水平。

三、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先進的教育管理理念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高校學生接觸信息的渠道變得更加多樣化,思想和生活觀念也因此發生了較大變化。因而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也應與時俱進,及時更新學生管理理念,推動學生管理模式和方法的創新。[5]不過目前多數高校輔導員依舊未能擺脫傳統教育管理的桎梏,尚未完全樹立起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教育管理思想,在學生管理工作中過于側重學生的共性,忽視學生個性,導致學生難以獲得全面、個性的發展。

(二)輔導員專業性不足

高校輔導員是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主力軍,其管理能力會直接對學生管理工作的成效產生影響。一支專業化的輔導員隊伍,不但可以提升高校學生管理水平,而且也可以促使學生更好地成長、成才。但目前多數高校都尚未建立起一支專業化的輔導員隊伍,導致學生管理工作難以高效開展。

(三)學生管理方法不合理

學生管理工作涉及內容廣泛,除了要對學生的專業學習進行管理外,還需要加強對學生心理、情感、能力等方面的關注和培養。這就要求高校輔導員基于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原則,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和發展環境。但在當前學生管理工作中,多數輔導員都只會按部就班地開展教育管理工作,很少會根據學生的實際發展需求,對學生管理方式進行創新,導致學生對各項管理工作的認同度和配合度較低,影響到工作成效。[6]

四、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標準路徑

(一)更新學生管理工作理念

高校輔導員在學生管理工作中承擔著重要責任,其不僅是學生管理制度的主要執行者,還是學生信息反饋的收集者和傳達者,發揮著學校和學生溝通橋梁的重要作用。面對全新的學生管理形勢和要求,為保證學生管理有效性,高校輔導員必須及時更新學生管理理念,推動學生管理工作的革新。[7]首先,高校輔導員應樹立起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采取多樣化途徑,了解學生真實感受和需求,并作為學生管理方案制訂的主要依據,保證學生管理措施與學生發展的適配性;其次,高校輔導員應樹立起與時俱進的學生管理理念,將更多先進教育思想和方法引入到學生管理工作中,提升學生管理水平。如可以基于“互聯網+” 思維,將互聯網技術運用到學生管理工作中,借助智慧校園、學生管理信息化系統等平臺,獲取學生的實時動態,為學生管理工作提供依據;最后,輔導員應樹立起生本理念,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在學生管理工作中,予以學生足夠的信任,鼓勵學生參與到學生管理工作中,激發學生主體性,促使學生獲得更加全面的鍛煉,提升學生管理水平。

(二)創造便于管理的外部條件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要想促進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必須為其提供便于管理的外部條件。首先,高校應建立科學的學生管理規范制度,為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提供依據。高校學生管理的主要任務就是依據科學原則對學生進行管理,為了保證各項科學原則的有效落實,高校則需要根據高校學生的發展特征和規律,制訂相應的學生管理規范制度,并要求輔導員在管理過程中嚴格執行,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進行約束和規范;其次,高校應完善輔導員教育培訓制度,為輔導員提供良好的專業學習和職業晉升平臺,提升輔導員的專業素養和服務意識,激發輔導員的工作積極性,進而為學生提供更加全面、專業的輔導和服務;最后,高校應注重校園文化的建設,積極設計和開展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營造出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利用先進文化和思想對學生進行正向引導,為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創建良好校園環境。

(三)提高輔導員個人管理能力

輔導員作為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執行者,其個人管理能力會對學生管理工作成效產生直接影響。針對當前高校輔導員專業性不強的問題,高校應加以重視,并在學生管理實踐中不斷提升輔導員的個人管理水平。首先,就高校輔導員而言,應清楚地意識到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樹立起正確的工作態度,在認真完成學生管理工作任務的同時,能夠結合學生的個性化和多樣化的發展需求,積極探索和創新學生管理工作路徑,提升學生管理水平;其次,輔導員應注重與學生的情感互動和交流,建立起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推動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如輔導員可以經常性地組織一些集體性的活動,并以合作者、參與者的身份融入到學生群體中,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改善師生關系;再次,在學生管理工作中,輔導員應發揮著自身的領導和導向作用,不斷擴大自身的影響力,對學生進行高效管理。而輔導員的工作影響力主要是通過日常管理和個人魅力體現。輔導員可以從這兩個方向著手,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建立完善的溝通機制,增強與學生的黏性。同時輔導員還需要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在無形中彰顯個人魅力,對學生產生積極影響;最后,輔導員應結合學生管理工作的實際需求,不斷增強自身的執行能力。為此,輔導員需要摒棄傳統“包辦式” 的管理模式,基于現代化管理理念,充分調動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管理活動中,將部分管理任務和權力下發給學生,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提升學生管理水平。

(四)創新學生管理工作方式

傳統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方式單一、固化,不利于輔導員與學生建立起良好的溝通互動關系,降低學生管理水平。而在信息時代下,越來越多的信息技術研究成果被運用到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極大地改變了學生管理工作模式和方法。為此,高校輔導員可以充分利用先進技術和設備,創新學生管理工作方式,提升學生管理水平。[8]如除了線下面對面管理模式外,輔導員還可以在互聯網平臺上開辟新的學生管理空間,實現對學生管理工作的革新。輔導員可以在微信、微博和抖音等社交平臺上,發布學校的最新管理制度、校園活動等信息,讓學生快速接收到信息,提升學生管理工作的時效性。同時輔導員可以利用這些平臺上的聊天、留言和評論等功能,了解到學生的思想動態和真實想法,并借助線上互動功能,與學生進行良好互動,對學生的思想和心理進行正向引導,增強學生對學校管理的認同感。而在實際的學生管理工作中,輔導員也可以利用線上交流的隱蔽性和針對性的特征,實現對學生的差異化管理和輔導,提升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五、結束語

提升學生管理工作標準化水平,可以促使學生獲得健康、全面的成長,讓他們將來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人才。因此,高校輔導員應對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形成清晰認知,并結合高校學生的發展特征,基于先進教育管理理念,創新學生教育管理模式和方法,實現對學生的標準化管理,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進而為我國輸送更多高質量、高水平的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 王葉蘋.新形勢下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創新研究[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22(6):106-108.

[2] 梁彩玲,申靖宇,張志儒.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標準路徑探索[J].大眾標準化,2022,(21):163-165.

[3] 賈立新.網絡環境下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創新研究[J].大學,2022,(31):169-172.

[4] 王硯誼.新媒體背景下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創新[J].品位·經典,2022,(15):106-108.

[5] 姚文學,林楠,龔海龍.高校輔導員開展學生管理工作方法新探:以“五帶”工作法為例[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23(4):127-131+155.

[6] 郝媛.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創新策略研究[J].山西青年,2022,(12):127-129.

[7] 鄧倩妮.新媒體時代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的創新[J].才智,2022,(16):165-167.

[8] 張雪.互聯網下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創新探索[J].國際公關,2022,(7):106-108.

猜你喜歡
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
發展視域下高校輔導員的職業化、專業化探析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體進行學生管理的現狀及對策
我國高校輔導員隊伍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
淺析儒家思想對高校輔導員專業化的作用
教育生態學視野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隊伍專業發展的幾點思考
淺論五年制師范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