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學文化與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融合方法探究

2023-06-04 13:06李怡
課程教育研究 2023年2期
關鍵詞:方法探究數學文化教學內容

【摘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文化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當前的基礎教育的課程標準來說,數學的思想、精神、語言等方面的發展都屬于數學文化。當代小學數學的發展是多元化的,在這種發展趨勢下,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及教學語言和觀點都不斷地在完善,相比于傳統的數學教學課堂來說,數學文化暈染下的新型課堂不僅能讓教學煥發出不一樣的色彩,而且對促進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討了數學文化與小學數學教學的融合方法,從多方面做出具體的方法詮釋,以期為今后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提供借鑒啟發。

【關鍵詞】數學文化? 小學數學? 教學內容? 方法探究

【中圖分類號】G623.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3)02-0181-03

如果數學僅僅是用數學知識來衡量的,那么這種教育是膚淺的也是蒼白的,而數學文化恰恰讓這一教育擁有了底蘊和內涵,所以現代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不斷地加大對于數學文化相關內容的挖掘,要不斷地將數學文化相關內容滲透到實際的學科教學環節中去,讓學生在學習環節中能夠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意義以及這門學科在實際社會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的數學興趣得到高效的提升。在數學文化課堂的教學環節中,課堂的滲透應該更大程度上注重方法策略,在數學文化的教學滲透過程中,教師需要從各個方面了解學生的認知習慣以及學習習慣,讓數學文化在小學教學中的可教學性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保障數學教學的教學效果。

一、追溯數學文化載體

數學史的發展是悠久的,這也是數學文化其魅力之一,數學的魅力蘊含在數學的每一個知識點中,數學知識點從它被發現,直至被完善,經歷了各個時代數學家們的長期努力,這些努力最終發展成為現代豐富的數學文化資源,對于數學文化歷史的追溯,能夠培養學生更加刻苦的數學學習精神,數學史是數學文化滲透教學的典型載體,通過設計與課程相關的史料,與學生一起追根溯源,了解知識的產生與發展,開拓學生的思維和眼界[1]。

例如開展數學文化歷史講壇,讓學生養成自主搜集數學文化相關素材的行為習慣,教師還可以制定一些有關于數學文化的實踐活動,讓數學文化中的美學和智學雙向啟發學生的大腦。還可以尋找數學文化中的趣味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作為他們學習數學文化的輔助性教學材料,讓學生學習和探究數學文化的興趣得到激發,這一舉措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明白數學與生活的相關性。如在三年級《分數的初步認識》的教學中,可以向學生介紹“分數的起源與發展”,追根溯源,真正實現數學史與數學學習的有機結合;學習豎式計算時,可以巧妙自然地融入數學文化,讓學生切實體會我國使用十進制的優越性和乘法口訣表的簡潔美,從而油然生成愛國主義的自豪感;有一句古語“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六年級在學習《圓的認識》時,教師通過畫圓工具“規”入手,引導學生體驗古代人畫圓的智慧和局限性,從而引出現代圓規的使用原理,在歷史的浸潤中提高數學的素養。

除了數學史之外,其他載體也是我們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來源[2]。比如,學習因數與倍數時,可以拓展對時間進率的設置、蟬的奧秘等生活中蘊含的因數與倍數的知識了解,讓學生在具體事例中感受數學在自然與社會應用、人類生活、科學研究中的貢獻與意義,深化對數學的理解,提升數學素養;在學習《比的認識》時,向學生介紹黃金分割比,欣賞美麗圖片的同時探索其中的數學奧秘,讓學生在欣賞數學美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人文藝術的緊密聯系,從而提高數學學習興趣……巧用數學文化載體是滲透數學文化教學的最直接的、最具代表性的策略。

二、解讀數學文化語言

數學科目和其他科目一樣,都有自己的標準和尺度。這種標準和尺度能夠讓人們在數學學習中的行為過程和結果得到同一概率上的相似性。而數學文化恰恰就是數學標準和尺度的前提和基礎。數學文化不單是一個文學性的概念,它是讓學生能夠在學習數學過程中得到感化,這種感化分為兩個層面上的感化,第一層面是將人或事物進行數學化,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尋找它的數學屬性,用數學化的語言、數學文化去看待描述整個世界[3]。第二層面是數學化人或事物,也就是說利用自己所學到的數學知識去改造世界中的人或事。舉個例子來說,冰箱中有8個蘋果,我們再放進去7個蘋果,冰箱中就一共有15個蘋果,用數學語言來說就是“7+8=15”,這個式子就是數學化的生活現象。但是反過來說,7+8=15這個式子,又不單單是對這一個生活現象的反映。如,一個車上有7個乘客,又上來了8個乘客,現在車上一共有15位乘客。數學的語言是嚴謹的、簡潔的,但這種簡潔之下的結構形式卻是極其縝密的,而這也恰恰就是數學的獨特魅力之一。教師可以從此處下手,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審美情趣。強化學生在生活中對數學文化的表述,數學所包含的知識面是廣泛的,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數學文化的概念型教學中,要逐字逐句地對數學字詞進行認真剖析。教師在教學上的嚴謹性和科學性,才能讓學生在數學概念學習中同樣擁有嚴謹和科學性。這種思維的培養構建能夠讓學生在之后對于數學圖形和數學文字的理解上更加簡單明了。例如在學習《運算律》的過程中,教師先給學生展現結合率、分配率的各種符號表達形式,在給學生講解完之后,讓學生嘗試著如何用文字來描述符號表達式,這種形式的教學方法是為了防止一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懂得死板的運算,但不懂得其中的方法和多方面意義,學生對于知識真正的理解,最基礎的前提就是能將所講的知識點正確地口述出來。如果不能順利地表達出來,那么一定是在知識的理解上存在片面性,教師讓學生進行一一表述完之后,然后對學生的表達進行總結歸納,給學生提供正確的文字表達,如,三個數相加,兩個數相加再加后一個數,或者后兩個數相加再加前一個數所得的結果是相同的。教師還可以利用電子媒體、海量的網絡資源,給學生尋找適合學生理解的教學課件,讓學生能夠通過語言將數學符號式子用文字表述得更為清楚。這種表述也是進一步地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符號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讓數學文化的內在魅力和外在魅力得到統一的展現,為學生后面學習乘法的結合律和分配律做好基礎鋪墊工作。

三、挖掘數學文化資源

挖掘數學文化,可以從多種途徑來搜集文化資源,如與之相關的文化著作、文化讀本、權威網絡——中國知網、百度學術、維普網等途徑。如《圓的面積》這一課教學中,數學家祖沖之與圓周率,而課外的數學資源還可以進一步查找,比如劉徽的割圓術、《九章算術》中記錄圓面積的方法等知識來幫助學生提升愛國主義情感和數學學習興趣。在充分挖掘數學文化的基礎上,為我們進一步解讀了如何有效整合數學文化,合理植入數學課堂。有效地整合數學文化,可以分為附加式、分散式和融入式三種方法。附加式是指單獨呈現數學文化,以文化欣賞為目的,感受古代數學的偉大成就;分散式是對接知識線,分散插入數學文化,感受數學探究的價值和古人的智慧;融入式是將數學文化融入到數學探究活動中,再現經典,激發創造精神,感受文化魅力。而數學文化的運用水平,要逐漸從簡單、生澀的附加式過渡到自然、探究的融入式。融入式的運用水平更能深入學生內心,使學生觸摸到數學的本質,體會數學文化的價值。這也對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不僅要挖掘數學資源,還要整合數學資源,這是值得教師深入研究思考的方面,如何能自然合理地將數學文化融入到數學探究活動中,再現經典,從而激發學生創造精神,感受文化魅力,這才是更高水平滲透數學文化的策略路徑[4]。

四、關注數學文化探究過程

在數學文化的探究過程中,教師關注數學文化的眼光也很重要,這種文化的戰略眼光不應該僅僅是外在的,對于數學文化因素的關注不應該僅限于表面,要學會關注數學文化的內涵,學會挖掘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思維核心,讓學生在學習中、探究過程中不斷獲得活動經驗,數學基本活動經驗是在特定的數學活動中積累的,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的積累需要經過“經歷內化、概括、遷移”的過程[5]。然而,單一的附加式課堂上數學活動應該成為學生積累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的重要載體。學生在具體的數學活動中進行實際的操作,在操作中觀察、對比、思辨、反思表達,將操作經驗進一步提升到思維經驗,感悟數學思想方法,逐步建立知識模型。所以教師在數學文化的探究過程中,可以從數學文化三個階段進行設計創新,首先就是教學情景創設階段,其次就是教學活動探究階段,再次就是教學實踐操作階段,這三個階段的創新設計,能夠讓數學文化更加準確,更加真實地扎根在學生的數學思維大腦中。

課堂的教學活動探究階段和實踐階段是學生最能親自體會數學文化的主要環節。根據數學文化的內涵,讓學生認識到數學與社會的關系密不可分,在生活中我們處處都能發現數學的存在。因此教師要注意將學生身邊的數學文化與數學課堂聯系起來,讓學生學會從身邊發現數學之美。數學文化如何在小學數學中讓學生記憶深刻,重點是引導學生主動地探究數學文化,主動地關注數學文化的探究過程,這時候學生不再是學習者的姿態,而是以一種研究者的姿態認識到數學文化在數學學習中的必要性。

五、培養數學文化學科素養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也是小學數學文化教育融入教學的有效探究之一,學科素養的培養利于學生的數學學習是毋庸置疑的[6]。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學科素養的培養前,首先需要正確理解學科素養的含義,素養也是一種修養,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由于長時間做一件事而形成的一種習慣。而在學習中學科素養被人們定義為思維素養和方法素養,這就像社會各行各業一樣,它是一種基本的專業素質,學科素養的形成首先在于對基礎數學知識的積累,以及基礎數學技能的形成,學生在擁有了一套完善的數學經驗之后,能夠有目的地達成自己所要求的基本目標。也可以說學科素養也被數學文化所包含,這也就意味著它的形成和數學文化一樣并不是一朝一夕,而是學生在日積月累以及長時間訓練后所達成的。長時間的訓練不僅僅是指數學基本技能的訓練,還指對于數學學習經驗的訓練,在教學過程中,不能說學生擁有了數學經驗就是達成了教學目標,而應該說,學生在擁有數學經驗后,能不能學會引用數學經驗,合理科學的應用才是對數學經驗的完全吸收。例如,有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發現,明明學生都是自己教出來的,都是在同一個教室里進行學習的,但是在最后對于知識的掌握能力上卻出現了層次,一些學生可以通過自己學習到的知識掌握更加復雜的沒有學習過的知識,但一些學生連自己已經講過的最基礎的知識都不會。這種差異性和層次感的原因是什么?于是在學生之中數學素養的參差也就體現了出來,數學素養并不單單指的是數學的計算速度或者是運用數學方法解決數學問題的熟練程度。而是認識論與方法論相結合的綜合性思維方式,這部分學生的顯著特點在于善于把數學中的概念結論和處理方法推廣應用到認識一切的客觀事物中。特別是對于小學數學學習來說,教師認為簡單的知識,不需要過于復雜地進行框架的構建,而這恰恰就是學生層次感造成的問題所在,所以小學教師在數學授課過程中,要及時地對數學習題進行歸納分類,讓學生完完全全地掌握一類習題的多類解題方法。

六、結語

總的來說,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教學逐漸滲透的過程中,對于小學生這一主體,在核心素養的培養方面能夠起到深遠的影響。數學文化的學習,能夠提高小學生對于數學基礎文化的認知,并且逐漸架構對于數學知識的思維體系,促進小學生能夠站在數學的角度去看待問題,以及解決問題,養成較為理性的邏輯思維。此外,教師也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式以及教學手段,靈活地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滲透數學文化,并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溝通,借此提升學生數學學科的綜合素養,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鄭木英.小學數學教學融合數學文化教育的課例實踐探索——以“圓的認識”教學為例[J].天津教育,2022(19):81-83.

[2]王新霞.聚焦數學文化,落實立德樹人——數學文化視野下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路徑探索[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2(6):137-139.

[3]程粉霞.新時期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有效路徑[J].新課程,2022(21):116-117.

[4]李瑞寶.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路徑[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2(5):221-223.

[5]王文哲,孫慶波.核心素養背景下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2(4):79-80+137.

[6]蔣寧.淺談數學文化與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融合[J].甘肅教育,2020(22):81.

作者簡介:

李怡(1995年—),女,山東青島人,二級教師,碩士,主要從事小學數學研究。

猜你喜歡
方法探究數學文化教學內容
營造小學數學教學環境探究
淺談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中職美術創新教學實施的方法探究
“啟蒙運動”一課教學內容分析
淺談成本會計中費用分配方法研究
激發興趣, 成就精彩小學數學課堂
“清末新政”也可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