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如何在小學音樂課堂上開展互動式教學

2023-06-05 22:41林丹煒
名師在線·上旬刊 2023年3期
關鍵詞:互動式教學音樂課堂小學音樂

摘 要:《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要深化音樂教育改革,提升學生音樂素養,豐富學生情感,陶冶學生情操,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精神?!边@就要求小學音樂教師改變以往教學模式,既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又要逐漸向師生及生生互動教學模式轉變。而互動式教學模式作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不僅能激發學生音樂熱情,還能強化學生的音樂素養。為此,文章分析了在小學音樂課堂上開展互動式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音樂;音樂課堂;互動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40-14?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3)07-0078-03

引? 言

音樂作為藝術課程,對小學生審美能力及綜合素質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若仍舊沿用傳統教學模式,則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及自身教學水平的提升。對此,教師應緊跟時代教育步伐,打破傳統音樂教學模式的局限,不斷創新教學方式,通過在課堂上開展互動式教學,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積極性,拉近師生與生生間的距離,有效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

一、在小學音樂課堂上開展互動式教學的意義

首先,教師在小學音樂課堂上開展互動式教學,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傳統的小學音樂教師仍舊采用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這對學生創造力、想象力及思維能力的發展極為不利。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應緊抓時代教育契機,在教學過程中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并運用多元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音樂創造力,培養學生音樂的悟性[1]。而將互動式教學運用在小學音樂課堂上,不僅可以為學生營造愉悅的學習氛圍,還能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參與音樂學習的積極性,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其次,教師在小學音樂課堂上開展互動式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邮浇虒W內容包括兩種:其一是探討式互動,其二是思辨式互動。所謂探討式互動,即師生和生生之間探討研究所學內容起因、經過和結果的過程。而思辨式互動指的是教師提出觀點,讓學生展開分析,此種互動模式多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合作過程中學生的情緒高漲,學習興趣也能得到充分激發??梢哉f,互動式教學法運用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最大的意義就是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互動過程中自由表述自己的觀點。這不僅能豐富學生的想象,還能促進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最后,在小學音樂課堂上開展互動式教學,有利于促進教師教學質量的發展。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眾多,教學方式就是其中之一。小學音樂學科是一門藝術課程,若教學過程中教師仍舊沿用陳舊的教學模式,學生會逐漸失去學習的興趣?;邮浇虒W的運用,可有效活躍課堂的氣氛,讓學生在音樂中互動。教師既可以讓學生利用肢體舞蹈來感受節拍,也可以帶領學生模仿小動物。這不僅會豐富學生的形象思維,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同時還能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信心,促進教學質量的發展和提升[2]。

二、在小學音樂課堂上開展互動式教學應遵循的原則

(一)能動性原則

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引導者的作用,合理設計自己的教學方案,精心準備課堂的教學內容,并對自身的責任有明確的認識。同時,教師還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和積極性,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樂方面的知識,進而自覺主動地參與音樂活動中,以此構建高效的音樂課堂。

(二)合作性原則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小學音樂教師也應緊跟教育發展步伐,緊抓教育契機,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開展互動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為學生搭建友好交流合作的平臺,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完成學習的任務,以此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3]。當然,互動式教學不僅是生生之間的互動,同時也包含師生之間的互動。教師只有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集體意識,才能使學生在互動合作中集思廣益,獻計獻策,從而順利地達成音樂學習的目標。

(三)民主性原則

在小學音樂課堂學習過程中,學生因受年齡特征和認知水平影響,更需要歡樂、輕松的課堂學習氣氛,因此,音樂教師應運用恰當的教學手段為學生營造愉悅、和諧的課堂氛圍,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充分展現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民主性??梢哉f,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質量提升的前提就是構建民主平等的音樂課堂。教師要通過構建民主性的課堂,助力學生養成良好的文化素養,為學生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三、在小學音樂課堂上開展互動式教學的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術教學,促進音樂課堂的教學互動

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借助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方式已在不同學科教學中得到了廣泛運用,當然在小學音樂教學中也不例外。小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好奇心重且探索欲望強的階段。在這一階段,教師利用集視頻、圖片與音頻于一體的信息技術來輔助教學,能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小學音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確保音樂課堂教學方式的靈活和生動。教師借助信息技術開展互動式教學,能夠為學生呈現直觀生動的畫面,為學生營造身臨其境的感覺,有效刺激學生的感官,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相關音樂知識。

例如,教師在教學湘教版《春來了》這一課程內容時,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有效展開教學互動。教師可先向學生播放我國南方春天和北方春天不同景象的視頻,通過觀看視頻的方式加深學生對南北方春天的感官認知。之后,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生活化的場景,并向學生拋出問題:“南方和北方的春天有什么區別呢?咱們這里的春天有什么獨特的景色呢?誰來說一下你們印象中的春天是什么樣的?有什么難忘的事嗎?”這時,學生紛紛踴躍回答。有的學生說:“春天萬物復蘇,爸爸媽媽帶我到公園放風箏啦!那次經歷我很難忘?!庇械膶W生說:“春雨貴如油 ,我最喜歡春天的雨啦!”當然,有的學生還會說:“北方的春天那么冷嗎?怎么還會下雪呢?”此種借助信息技術播放相關視頻,并對學生提問的互動式教學方式,有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表達欲望,增強了學生的互動意識,促進了師生之間良好的溝通[4]。這既為教師后續教學工作的良好開展奠定了基礎,也對音樂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起到了幫助作用。

(二)開展游戲活動,促進音樂課堂的教學互動

小學生受年齡特征影響,對游戲活動比較感興趣。而想要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有效促進教學互動,開展相關的音樂游戲活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教師應緊抓小學階段學生的特征,為學生設計有針對性的游戲活動,把抽象的音樂理論知識變得更具象和生動,通過更直觀的方式將音樂知識呈現在學生眼前,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陶冶學生的情操,使學生在游戲互動的過程中有效地掌握音樂知識,實現小學音樂教學的目標。

例如,湘教版《賣報歌》這一課程的教學目標要求學生熟悉歌曲旋律,更好地了解歌曲的音樂節奏及旋律特征,并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充分體會當時時代背景下報童艱苦的生活,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為有效達到這一教學目標,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開展游戲活動,促進音樂課堂的教學互動。首先,教師可讓學生做教材中的聽音練習,將四組音分別標上一個小報童,教師先唱一個音符,由學生聽辨是哪一個小報童的。在學生回答完之后,教師再用琴進行彈奏。在教師彈奏過程中,學生要認真地聽,并說出報童的序號后,模仿教師剛才的語調哼唱出來。最后,教師可以邀請幾位學生分別哼唱出教師剛才所彈奏的音組,并由其他學生排出順序,再將同學的名字說出來。此種通過游戲活動開展小學音樂課堂互動式教學的模式,以直觀的游戲互動過程將音樂知識呈現在學生面前,有效促進了師生與生生之間的良好互動,不僅加深了學生對音樂旋律及音樂節奏的理解和記憶力,還促進了學生聽辨能力的有效提升,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學習氣氛中更深入地掌握了音樂樂曲的相關知識,明確了作者創作這首歌時的時代背景,知道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陶冶了學生的情操,逐漸提高了學生的音樂素養[5]。

(三)利用角色扮演,促進音樂課堂的教學互動

音樂學科本就是一門藝術課程,是反映人類現實生活情感的一種藝術,同時也是表達或者寄托人們情感的藝術語言。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促進音樂課堂的教學互動也是一種切實可行的互動手段。角色扮演其實就是教師按照音樂教材內容為學生創設情境,將學生引入情境中進行互動的過程??梢哉f,在小學音樂課堂上以角色扮演的方式開展互動式教學,不僅能強化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還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方法,通過角色扮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和自己的理解對音樂所傳達的思想情感進行表達。

例如,教師在教學湘教版《小貓釣魚》這一課程內容時,可先指導學生預習本節課知識,然后結合教材內容,以學生扮演角色的方式開展音樂課堂互動式教學。教師可以在課下將角色扮演的道具先準備好,包括故事中的角色頭飾、服裝、小桶及釣魚竿等,并將準備好的道具帶到課堂上,結合學生預習的情況先向學生拋出問題,如“貓弟弟為什么看到媽媽釣上魚會生氣?你生氣時是什么樣的?”“貓媽媽是怎樣教育弟弟的?”“貓弟弟聽了媽媽的話之后,他是怎么釣魚的?釣上魚之后,貓弟弟是怎么表現開心的?”等,通過這些問題讓學生回顧和思考,之后按照學生的選角意愿將學生分成四個小組,讓每組成員分角色表演《小貓釣魚》。在這個過程中,對于表情豐富以及對話時運用動作的學生,教師要進行表揚和贊許,并邀請這一組學生進行重點示范。此種通過角色扮演開展小學音樂課堂互動式教學的模式,不僅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方法,讓學生體會到歌曲中所蘊含的情感,還強化了學生的音樂學習體驗。

(四)結合器樂教學,促進音樂課堂的教學互動

器樂教學是小學音樂教學中較為常見的一種互動形式。但小學音樂教師想要有效開展課堂互動式教學,對器樂教學輔助工具進行合理運用是非常重要的。通過為學生演奏器樂,教師可以給學生帶來更直觀的音樂感受,以此助力小學音樂課堂互動式教學的順利開展,提升音樂教學的質量。音樂教學中常見的樂器包括二胡、豎笛、電子琴、手鼓及口風琴等。為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可借助這些樂器向學生傳達音樂信息,同時也可以借助這些樂器將樂理知識傳達給學生。

例如,教師在教學湘教版《二胡》這一課程內容時,就可結合器樂二胡開展小學音樂互動式教學。二胡是我國最為普及的民族樂器之一,因具有優美的音色及豐富的表現力受到越來越多人們的喜愛。在素質教育背景下,為了落實美育教學的精神,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學習二胡。其不僅能開發學生的智力,還能陶冶學生的情操。因此,在小學音樂課堂互動式教學中,教師可以以點帶面教學,每節課安排一個學生上臺試奏,在這位學生演奏的時候,大家客觀地分析問題找出不足,并提出解決方法[6]。每個學生都有展示的機會,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心得,取長補短,這對學生積極性的調動和自信心的提升有重要幫助,同時也有利于學生掌握二胡的相關知識和演奏技巧。

結? 語

總而言之,互動式教學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在當前的教育教學中得到了廣泛運用。小學音樂教師應緊跟時代教育步伐,有效開展音樂課堂互動式教學,通過借助信息技術、開展游戲活動、利用角色扮演以及結合器樂教學的方式,豐富學生的音樂學習課堂,激發學生的興趣,強化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促進學生學科綜合素質的有效提升,為社會培養更多全面型的人才。

[參考文獻]

唐海英.淺談如何在小學音樂課堂中開展音樂互動式教學[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2021(08):153-154.

林津.小學音樂課堂中互動式教學的開展[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1(12):102-103.

張芳.如何在小學音樂課堂中開展音樂互動式教學[J].當代家庭教育,2021(09):93-94.

包嘯嵐.淺談如何在小學音樂課堂中開展音樂互動式教學[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2):220.

朱曉霞.淺談如何在小學音樂課堂中開展互動式教學[J].家長,2020(34):146-147.

甘薇.淺談如何在小學音樂課堂中開展音樂互動式教學[J].大眾文藝,2020(10):212-213.

作者簡介:林丹煒(1984.12-),女,福建莆田人,就職于福建省莆田市青少年宮,一級教師,本科學歷。

猜你喜歡
互動式教學音樂課堂小學音樂
論互動式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小學音樂課堂中音舞結合教學措施的分析
《金融市場學》課程教學新方法探析
《金融市場學》課程教學新方法探析
適應性教材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實用性
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
開啟學生智慧,構建快樂課堂
如何走出小學音樂教學的困境
素質教育背景下音樂欣賞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