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滲透數學文化

2023-06-07 00:04蘇曉梅
課堂內外·教師版 2023年2期
關鍵詞:數學文化教學策略小學數學

蘇曉梅

摘 ?要:數學不僅是一門鍛煉思維的學科,還承載著底蘊深厚的數學文化。教師要將數學與生活相連接,將數學文化滲透到課堂中,融入教學過程。嚴謹、理性、求真的數學精神,是數學對人類最大的貢獻。將數學文化融入數學教學,可以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感受數學文化的熏陶,學習數學文化的“理性精神、求真精神、創新精神”,提升數學素養,從而獲得長足的進步。文章立足于小學數學教學角度,分析了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文化;教學策略

構成數學知識的要素多種多樣,數學文化便是其中的一種。教師在施教時將數學文化與日常教學有機融合,用數學文化解釋數學規律,可以轉變學生眼中固有的數學印象,豐富數學課堂文化意蘊,一改數學的刻板印象,讓學生近距離感受數學文化的人文價值,進而愛上數學文化與數學學科學習活動。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文化滲透愈發重要,因此,對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策略研究有著鮮明現實意義。

一、小學數學教學滲透數學文化的作用

(一)豐富教學內容,展現課堂風采

在核心素養大背景下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教師如果只是依照教材單一地進行理論傳輸,很容易使課堂內容變得枯燥乏味,學生的知識儲備也無法得到切實擴充。在此期間,結合具體知識點,引入數學文化,可以讓課堂變得豐富有趣起來,比如在進行公式定理講解時,穿插一些與之相關的來源及背景材料,可以使學生的頭腦放松下來,提高知識接收效率,發展數學運算、邏輯推理等素養,并讓教學內容更加充實,從而使教師的課堂風采更足。

(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完善學生人格

數學文化的學習對人的發展及學生人格的完善具有積極作用,比如在課堂教學期間,可以結合知識內容,使學生了解數學思想家的優良作風和思想品德以及他們刻苦鉆研的精神。通過積極正面的文化滲透,能夠有效促使學生受到熏陶感染,并形成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學習態度,從而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決心。久而久之,學生的人格及思想態度都會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三)促進學生理解知識,體會數學價值

在數學課堂上向學生展現知識產生的背景以及數學觀念的形成等文化內涵,可以幫助學生尋根溯源、開闊眼界,在豐富的文化寶庫中探尋積極力量,從而加深對數學文化價值的體會,并促進學生核心素養和文化素養的發展。同時,還可以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數學觀,讓學生能夠加深對數學知識點的理解,并消除對數學的畏懼感,拉近與數學之間的距離,從而更好地參與數學探究活動。

(四)感悟數學之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在文化滲透的過程中,可以促使學生更好地體會數學之美,感悟數學的統一美、簡潔美、對稱美以及奇異美。在此期間,課堂沉悶乏味的狀態會得到改善,學生也會在豐富的文化中獲得思維的啟迪以及道德素養的提高,此外,還可以促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發展,進而全面激發學生參與數學學習的熱情和動力。

(五)凸顯文化屬性,優化學生學習效果

數學知識理論性強,其中蘊含著豐富的公式定理,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后,很容易認為數學與文化類科目是毫不相干的。但其實數學蘊含著豐富的文化知識,對學生開展數學活動具有積極作用。作為教育引導者、教學方案的制定者,在指導學生進行數學學習時,需要幫助學生挖掘其中的文化內涵,促使學生切實感受數學文化的存在。當學生感受到文化在數學中的正面作用,能夠對數學學科有更全面的認知,同時可以加深對其中定義與規則的了解和把握,進而提高參與數學的熱情。

二、小學數學教學如何滲透數學文化

(一)做好課前準備

漫長的數學發展史中有很多重要事件、重要人物與重要成果,計時的發展也是如此。學生雖然對鐘表有一定的常識認知,但是對時分的數學概念并沒有系統化的認知。數學發展史中的一些故事是體現數學文化價值非常有效的途徑。

越生活化的東西,往往越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師在課前可以滲透一些與計時相關的數學文化:為什么時、分、秒的進率是60?為什么常見的鐘面是圓形的?古人的計時工具是怎么一步步發展到今天的鐘表的……這一系列看似成文的規定都有一些歷史的淵源。課前的數學文化滲透不僅是量的改變,更是質的飛躍,是對學生的數學人文價值的教育。

(二)通過現象看本質,揭示數學知識歷史淵源

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如果教師一味地參照數學大綱及教材講課,未曾揭示數學理論知識點起源與發展歷程,便會使數學課堂枯燥,增加學生的理解難度。很多小學生是用感性思維思考問題的,數學教師在傳授數學知識點時,若能穿插數學知識起源故事,便可活躍數學課堂。例如,在教學“時間”概念時,教師可聯系古代計時方式,結合小故事及時間單位演變過程,為學生播放沙漏計時視頻,并表明“時辰”與“分鐘”間的關系。同時,教師還可向學生提問:是否知道十二生肖都有什么?借機引入《12生肖之歌》,說明“子鼠丑?!睂姆謩e是“子時”與“丑時”。如今,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提升,機械與電力知識飽受人們關注,所以便產生了“石英座鐘”以及“電子表”。教師通過多媒體技術,帶領學生領略多種多樣的鐘面,認識時間刻度,促使學生掌握識別時間的技巧。此外,教師還可以準備秒表,帶領學生感受一分鐘的時長以及一秒鐘的時長,促使學生意識到時間的寶貴,警醒學生珍惜時間,充分支配可利用時間,進而豐富自身知識體系,提高各學科學習水準。

(三)提高教師重視度,充實教師數學文化

想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需要擁有一口泉。從職業角度而言,教師除了要有深厚的專業知識,還需要具備豐富的文化內涵。為了全面發展學生的數據分析能力、數學建模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直觀想象能力和數學運算能力,并在授課過程中做好數學文化滲透工作,一方面,需要教師看到數學文化的價值,提高對文化滲透及核心素養的重視度。只有從教師層面加以重視,才能在數學教學期間落實文化滲透要求,為學生營造更好的學習氛圍,使其核心素養進一步提高。另一方面,要引導教師做好相關學習工作,通過閱讀書籍、查閱網絡資料,加深對不同類型數學文化的理解,豐富教師的知識儲備,并在課堂教學活動期間,更好地向學生進行文化滲透工作。

核心素養背景下的數學教學內容豐富多彩,比如在學習“10以內數的認識”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向學生進行文化傳輸,比如使學生了解數字的不同表現方法,如:中國的算籌、古羅馬數字、瑪雅數字、阿拉伯數字等,通過這樣的文化傳遞,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并提升其參與課堂探究的熱情。還可以使學生了解我國古代人民的計數的發展演變歷程,比如:擺石子計數、刻道計數、結繩計數等,并引入具體圖像,促使學生能夠調動視覺感官,獲得對數字及計數方法的深刻認知。當學生從豐富的文化中獲得了對數學的深刻認知,可以激發其對數學問題的探究興趣,并靈活選擇多種方式,展開答疑活動,進而為發展核心素養奠定堅實基礎。此外,在指導學生學習“圓”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了解生活中的圓形,使學生將數學學習與生活實踐進行緊密聯系,同時可以引入豐富多彩的圓形圖像,并從傳統文化角度出發,對圓進行分析,促使學生意識到我國人民對圓的美好寓意:無棱無角、團團圓圓、象征著美好和安全等。在數學課堂上引入與之相關的文化內容,能夠使學生對數學學科有更加深入的認識和了解,還可以有效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索興趣,促使學生能夠看到除公式定理、知識概念以外更豐富的學習內容,幫助學生擺脫對數學學科的刻板枯燥印象,從而有效豐富學生的文化內涵。

(四)結合數學名人軼事,營造數學文化氛圍

小學階段的學生,普遍都喜歡聽趣味故事。所以,教師要充分利用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將數學名人故事融入數學課堂,發揮案例作用,吸引學生深層次感悟數學文化。教師在講解有關“圓的周長及面積計算”知識點時,可以為學生講祖沖之和圓周率的故事:古代的數學研究條件較為有限,缺少專業的數學計算工具,但祖沖之依舊創造了圓周率史上的“神話”,該項數學成就在全世界范圍內領先,要比歐洲的相關發明早一千年。讓學生明白數學學科學習需要保持清晰的頭腦,具有邏輯思維,堅持“手腦并用”才能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再如,教師在講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識點時,還可以穿插西周數學家商高的趣事,其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理念。這一成果的問世,領先了畢達哥拉斯定理五百年左右。數學知識難度大,但是自古以來的諸多數學家卻鍥而不舍,在這些名人身上折射著令人欽佩的鉆研精神,值得當代學生學習。因此,教師借助名人故事,讓學生接受數學文化熏陶,刺激學生調動思維,向數學家們致敬,掌握數學學習技巧,從而在學習方面花費更多的精力,夯實數學學習基本功,提高數學學習水平,為后期深入鉆研數學知識奠定基礎。

(五)聯系生活數學文化,感受數學實用價值

現實生活中處處都隱藏著數學知識。然而,小學生由于缺少生活經驗,常常忽略生活中所蘊含的數學知識。為此,數學教師應帶領學生深度挖掘生活中的數學文化,促使學生領悟到數學在現實中的作用。例如,數學中的平移知識、旋轉知識和軸對稱知識在生活中就處處可見,教師可通過圖形教具演示平移運動和旋轉運動,指導學生觀察圖形運動前后的改變,并提問學生:“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應用到了圖形的平移、旋轉及軸對稱知識?”學生回答:“旋轉木馬、剪紙窗花及對稱的高樓大廈等?!贝藭r此刻,教師還可以出示故宮建筑圖,讓學生意識到中國古典建筑中蘊藏的對稱美。再如,教師還可以展示飛機圖片,感受到對稱在交通領域的實際應用。教師在發揮圖片優勢的情況下,組織學生參加手工制作,指導學生親自體會數學的實用性,讓學生更樂于學習數學知識,立志將數學知識“學以致用”,高效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數學文化實用價值。在該課的教學中,教師通過展示一個圓,讓學生不自覺地想到鐘面,從而聯系實際生活想一想如何完善鐘面。數學本身與生活密切相關,這是數學的文化屬性,脫離了生活的數學是沒有生命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把現實生活中遇到的現象提取出來作為教學素材,將教材中的問題適當開放,使之更接近生活,讓學生認識到數學與之有關,與實際生活有關,數學是有用的。在學生完善鐘面之后,教師還提到人們生活中還有各種各樣的時鐘,這些時鐘可能不是圓的,也可能不是將12個數字都呈現出來,但是大家仍然可以知道,這些鐘面可以被平均分成12大格,每個大格中仍然有5小格。這不僅是數學嚴謹精神的體現,更是數學文化的體現。教師要充分挖掘與利用生活素材,努力構建數學文化課堂,滲透數學文化的應用價值教育。從數學現象中感受數學文化,學會用數學的方法處理其他學科中的問題。

三、結語

在小學數學學科教學時,數學知識的講解以及數學文化的滲透應“雙管齊下”。教師要帶領學生透過數學現象了解數學本質,感受數學知識的淵源與魅力,并不斷感受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具體價值,升華數學情感,提升數學素養,讓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面能學有所獲。

參考文獻:

[1]張怡. 數學文化融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實踐探究[J]. 讀寫算,2021(16):75-76.

[2]毛巨友. 小學數學課堂中如何有效地滲透德育要素[J]. 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16):24-25.

[3]潘紅娟. 讓評價的過程成為學習的過程——以小學數學紙筆測試命題設計為例[J]. 小學教學研究,2021(16):9-12.

[4]于娜. 浸潤數學文化,靈動數學課堂——以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100以內數的認識”為例[J]. 山東教育,2021(23):46-47.

[5]張金芝. 基于數學文化的快樂“轉化”——“三角形的面積”教學片段與思考[J]. 山東教育,2021(23):51-52.

(責任編輯:鄒宇銘)

猜你喜歡
數學文化教學策略小學數學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談以生為本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寫話教學策略初探
淺談復習課的有效教學策略
數學文化融入高?,F代數學教育
數學課堂中的文化滋潤策略
如何構建有文化的數學課堂教學
激發興趣, 成就精彩小學數學課堂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