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德育研究

2023-06-12 20:18胡琳
文理導航 2023年15期
關鍵詞:良好習慣德育教育幼兒教育

胡琳

【摘 ?要】幼兒階段是培養良好生活習慣的關鍵時期,此階段可影響幼兒的一生?!队變簣@教學指導》強調:幼兒園是幼兒開展學習活動的主要場所,教師和幼兒園都應承擔起培養幼兒良好習慣的重任。德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內容,可將其作為切入口,讓幼兒在日常生活、學習、人際交往中感知良好習慣的重要性,從而提升幼兒的思想品格與道德修養,促進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生成。

【關鍵詞】幼兒教育;良好習慣;德育教育

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國家越來越重視素質教育,國民素質充分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精神面貌和民族文化。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各種不文明現象和不道德行為,比如隨意張貼廣告、肆意破壞公共物品、公共場所大聲喧嘩等,這些現象和行為與個人的生活習慣有密切的關系。據調查資料顯示,生活習慣的形成與幼兒時期的道德教育相關,如果從小沒有培養文明生活習慣意識,那么個人的道德水平與素養修養就比較低。由此可見,良好的生活習慣與德育教育應從小抓起。

一、影響幼兒形成良好習慣的因素分析

(一)家庭因素

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很多家長認為好的教育是讓幼兒接收更多的知識,只要學習成績好其他問題便可輕松解決,而對良好生活習慣方面的教育有所忽視。比如有些家長在周末讓幼兒上各種興趣班,沒有過多的時間培養幼兒的生活習慣。其實家長的做法與思想已經嚴重影響了幼兒發展,不僅剝奪了幼兒的做事權利,也是揠苗助長式教育。在幼兒成長的問題上,家長應投入更多的耐心,不可急功近利,學會用日常生活瑣事培養幼兒的道德修養。另外,家長的自身行為也會影響幼兒未來的發展。比如,有些家長想糾正幼兒的挑食行為,卻沒有意識到自己也有挑食的習慣;還有家長習慣吃飯時看電視,幼兒在此環境下也會形成不良的生活習慣。反之,家長不挑食、專注吃飯,幼兒也會跟著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其次,家長是家庭教育的引導者,需要具備良好的教育能力??墒呛芏嗉议L忙于工作,平時讓老年人教育幼兒,此時就會體現出教育能力不足的問題,不知該采取何種方式培養幼兒的生活習慣。

(二)幼兒園因素

環境可以幫助幼兒塑造良好的品格,也能影響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因此創設溫馨、舒適、干凈的教育環境,讓幼兒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有利于培養幼兒的自主意識與責任心。但是,有些教師的環境創造能力較低,日常開展德育教育時,只是向幼兒傳授知識,并沒有充分發揮環境的德育作用。還有一部分教師在看到幼兒有不良生活習慣時,常以口頭教育或者警告的方式提醒,并沒有關心幼兒是否真正改正,教育效果微乎甚微。幼兒是獨立的個體,單一的教育方式不僅會讓幼兒反感,還會使得教育環境過于沉悶,不利于幼兒的健康成長,也難以促進幼兒良好習慣的生成。

(三)社會環境因素

幼兒的成長和社會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社會文化、風氣、生活條件、生產方式、信息媒介等因素都會影響幼兒的品德發展,決定幼兒價值觀念的形成過程以及方向。再加上幼兒的模仿能力較強,缺乏辨別是非能力,一旦社會環境中出現不良的行為和現象,幼兒就會不由自主地進行模仿,從而阻礙自身良好生活習慣的形成。

(四)幼兒自身因素

3到6歲的幼兒欠缺自我控制能力,他們依賴于家長與教師,而且注意力難以集中,這些情況均會影響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另外,幼兒之間存在性格差異,自出生起就有了自己的性格與氣質,這決定了幼兒處理事情的不同行為,因此,家長與教師需要根據幼兒的不同心理特征給予正確的指導,做到尊重每一個幼兒。

二、基于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德育教育措施

(一)關注幼兒行為細節,付諸愛心、耐心

幼兒園根據幼兒的生理與心理特征,將其劃分為小班、中班、大班三個階段。三個階段相比,小班幼兒的生活能力較差,心智處于初步發育時期,此時是培養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最佳時期。但是,良好習慣的養成需要經歷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可以抓住一些生活細節,觀察幼兒的言行舉止,投入更多的愛心與耐心進行引導,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以整理床褥為例,自進入幼兒園后,幼兒都要養成良好的午睡習慣,比如在午睡完畢后需要整理自己的內務,教師就可以把握此時機,教會幼兒如何整理床褥,形成干凈、整潔的動手習慣。但是有的幼兒動手能力較差或者部分女生力氣較小,疊的被子奇形怪狀,慢慢就會失去整理耐心,教師則需要在一旁進行合理的引導,必要時給予幫助,讓幼兒明白只要認真、耐心做一件事,便能獲得成功。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能讓幼兒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還能對其進行德育教育。

(二)講述德育故事情節,樹立良好習慣意識

此時期的幼兒不認識漢字,與看圖理解故事相比,更傾向于聽故事。因此,教師可以利用這一優勢,通過網絡、圖書等信息渠道篩選一些含有良好生活習慣和德育教育的小故事,制作成音頻文件播放給幼兒聽,或者以口述的方式進行課堂講述,這些方式能夠讓幼兒集中注意力傾聽,既能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又能讓幼兒隨著故事情節深入思考,意識到良好習慣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由以往的教師教幼兒怎么做轉化為幼兒自主想“該怎么做”,從而強化幼兒的良好習慣意識。以《孔融讓梨》德育故事教學為例,通過教師一番聲情并茂的講述,幼兒清楚地明白了故事情節的發展過程。隨后,讓幼兒以自己的表達方式復述故事情節,并鼓勵幼兒說出自己遇到此類事情時該如何做,學習孔融的什么精神。由于幼兒的表達欲望比較強烈,都在爭先恐后地復述故事情節,并聯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出如何禮讓他人,此時的德育教育氛圍尤為活躍,有效促進了幼兒良好習慣意識的生成。

(三)開展德育游戲活動,激發幼兒習慣興趣

愛玩是幼兒的天性,因此幼兒園以游戲教育為主,在開展游戲類德育活動時,應選擇凸顯德育理念的游戲活動,充分發揮游戲的育人價值,促進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形成。另外,游戲活動更容易引發幼兒的情感共鳴,能夠同時滿足幼兒心理與生理發展需求,也能激發幼兒對生活習慣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快放學時,幼兒會胡亂擺放玩具,教師就需要用更多的時間整理各類玩具,不利于對幼兒開展良好的生活習慣教育。因此,可在德育教育中開展“玩具回家”游戲活動,先讓幼兒找到各類玩具的擺放位置,然后幫助玩具找到回家的路。此游戲活動可讓幼兒明白每個玩具都有自己的專屬位置,在完成游戲后應將玩具歸于原位。對于部分自主意識較差的幼兒,教師要進行適當提醒:“我們都要回家了,玩具是不是也要回家找爸爸媽媽呀?”在適當的引導之下,幼兒逐漸養成了物歸原位的良好生活習慣。再比如“老鷹抓小雞”游戲活動,可以鍛煉幼兒勇敢與正義感品質,學會保護弱小。教師應多開發此類游戲活動,并對游戲過程中發揮傳統美德的幼兒進行獎勵和表揚,讓幼兒感知德育教育,同時將這些高尚的思想品質融入到生活中,促進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生成。

(四)創設舒適德育環境,促進良好習慣生成

生活中處處包含德育,其中環境可以影響幼兒的健康發展。因此,幼兒園的整體教育環境對幼兒生活習慣的養成極為重要,教師也需要將良好的習慣融入到自己的言行舉止中,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提升幼兒的思想品格,并通過幼兒的模仿使其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教師看到垃圾應隨手撿起并放入垃圾桶,發現水龍頭沒有緊閉應及時關閉,通過這些微不足道的舉動向幼兒進行愛護環境、珍惜水源等道德教育,成為幼兒的學習榜樣。其次,教師還應做到尊重、平等對待每一個幼兒,培養其自信心,保證幼兒的心智健康發展。其中“尊重”意指尊重幼兒的主體性、人格以及自尊心,要合理調整“尊重”與“德育規范、規則”之間的關系。想要讓幼兒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就需要規范幼兒的行為,告知幼兒何為對錯,培養幼兒辨別是非的能力,避免受不良社會環境因素的影響。但是,德育不是單純講解德育道理,并以命令、強迫的方式讓幼兒聽從安排,也不能將幼兒置于被管教的位置上,而是需要以溫柔的態度、中肯的語言與幼兒進行溝通,充分表現出對幼兒的尊重,這樣才能使幼兒成長在溫馨舒適的環境中,體驗被尊重的感受,行為舉止自然會大方得體。

(五)加強一日常規活動,培養良好品德習慣

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日積月累的成果,幼兒園的一日生活活動便是培養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重要途徑,可為幼兒提供反復實踐各種生活行為的機會。在此過程中,需要構建科學合理且必要的生活教育機制,謹遵從實踐出發與一貫性的教育原則,培養幼兒的自主獨立能力與自制自律品質。為了增強一日生活活動的趣味性,可以融入角色扮演,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比如幼兒善于模仿他人,可在一日活動中創建“值日生”“小老師”兩個角色,輪到幼兒值日時可佩戴上相應的袖章并履行各自的職責。有的幼兒進園后脫下衣服到處亂丟,此時“值日生”或者“小老師”要督促幼兒將衣服疊整齊并放到固定的位置,久而久之幼兒便可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另外,教師還可在一日生活中開展小組競賽活動。由“值日生”和“小老師”構建小組,組員分別從兩箱衣服中快速找到自己的衣服。由于“值日生”小組的衣服疊放比較整齊,最終獲得了勝利?;顒雍?,可讓“小老師”小組思考比賽輸的原因,他們意識到是因為自己沒有養成疊放衣服的好習慣。自此之后,每個幼兒進園后都會將自己的物品收拾好,并擺放到規定的位置,從而形成了干凈衛生、遵守紀律、熱愛集體的良好習慣。

(六)構建家園聯合機制,加強生活習慣養成

幼兒接觸的生活環境主要為家庭和幼兒園,家園之間應該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實時交流教育想法和經驗,提升德育教育的針對性。具體的合作方式有:

(1)借助網絡渠道。網絡已成為生活、生產的重要內容,每個幼兒班級都可以建立微信群、QQ群,便于教師與家長交流幼兒的在園表現,也能讓教師了解到幼兒在家庭生活中的行為習慣,同時能為家長提供育兒經驗,幫助家長解決各種育兒問題。(2)家園共同制定德育計劃。每個幼兒都是獨立的個體,生活習慣不盡相同,家長應和教師及時反映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習慣,共同制定出具有針對性和可行性的德育教育計劃,隨后將計劃落實在幼兒的生活、學習中。同時,需要定期開展量化評比活動,對于生活習慣表現較好的幼兒進行獎勵和表揚,對于表現較為一般的幼兒進行針對性指導和鼓勵,保證幼兒共同發展與進步。(3)組織多樣化的家園活動。除了網上溝通之外,教師與家長也需要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而家長會、開放日等活動就是良好的溝通契機,能讓家長更加全面地了解幼兒的生活習慣,也便于教師對家長進行養成教育的指導。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幼兒良好習慣的形成需以教師的引導作為支撐,教師需要不斷優化教育措施,提升環境創設能力,讓幼兒成長在舒適健康的氛圍中,并通過各種趣味性的活動讓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德育教育中。另外,教師還需要和家長建立聯合教育機制,讓幼兒在家庭生活中也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陳靜.在游戲活動中滲透德育的有效策略[J].文理導航(中旬),2022(9):76-78.

[2]吳姍姍.在幼兒日?;顒又屑訌姷掠凉B透[J].吉林教育,2020(25):95-96.

猜你喜歡
良好習慣德育教育幼兒教育
淺談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
幼兒午睡良好習慣培養之我見
初中科學課程中利用情境教學法滲透德育的探討
淺析小學校園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分析
如何有效利用游戲實施班級管理
德育在新傳媒時代播音主持專業教學中的重要性
音樂與科學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兒教育中美術與科學整合的研究
內化外來資源開辟幼兒教育新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