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緣政治結構、印太戰略升級與拜登政府的“藍色太平洋伙伴”

2023-06-13 18:27梁甲瑞
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 2023年3期
關鍵詞:中美關系

梁甲瑞

摘?要

太平洋島嶼地區是美國地緣政治結構的組成部分。作為“印太戰略”的始作俑者,美國基于自身戰略利益,不斷豐富“印太戰略”框架,打造各種版本的“印太戰略”。拜登上臺后,著力對特朗普政府的外交政策進行了調整,其中最為明顯的是升級“印太戰略”。在地緣政治結構的影響及“印太戰略”升級的背景下,拜登政府竭力在太平洋島嶼地區打造并完善“藍色太平洋伙伴”,借以對中國進行強有力的制衡。作為一個制衡中國的聯盟體系,“藍色太平洋伙伴”是美國在“海洋自由”原則驅動下的海洋擴張活動或實踐,主要目的是維護其海洋霸權。未來拜登政府將推動“藍色太平洋伙伴”在太平洋島嶼地區朝著更加實體化、機制化、軍事化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藍色太平洋伙伴”?太平洋島嶼地區?中美關系?戰略博弈

一、引言

2022年6月24日,白宮宣布成立“藍色太平洋伙伴”(Partners?in?the?Blue?Pacific),并與澳大利亞、日本、新西蘭和英國共同發布了關于建立“藍色太平洋伙伴”的聯合聲明?!八{色太平洋伙伴”是由上述五國發起的一項倡議,旨在通過開展更有效、更高效的合作,支持太平洋島國關注的優先事項。

拜登政府將中國視為最重要的戰略競爭對手,不斷打造多樣化的聯盟體系。國內學術界已經出現了關于這些聯盟體系的研究。這些研究主要聚焦“印太經濟框架”和“美英澳三邊安全伙伴”。一些學者探討了“印太經濟框架”的內涵及其對中國的影響,張超.“印太經濟框架”的分析及中國的應對[J].印度洋經濟體研究,2022(4):114138;邢瑞利.美國推出“印太經濟框架”的動因及前景分析[J].國際經濟合作,2022(4):4454;龐廣廉,陳展.印太經濟框架對石化產業影響幾何[J].中國石油和化工產業觀察,2022(6):36;洪風.“印太經濟框架”先天不足的三大短板[J].當代世界,2022(6):7475;王文.美國“印太經濟框架”口惠而實難至[J].當代世界,2022(6):7273.?還有一些學者探討了“美英澳三邊安全伙伴”。陳曉晨,陳泓.美英澳三邊安全伙伴關系:特點、影響與前景[J].國際問題研究,2022(3):106121;周士新.美英澳安全伙伴關系削弱東盟中心地位的戰略行為分析[J].亞太安全與海洋戰略研究,2022(3):6483;蘭江,姜文玉.進攻性聯盟、模糊性威懾與AUKUS的戰略性擴張[J].國際安全研究,2022(2):4477;王鵬,顏婕.美國推動構建“三邊安全伙伴關系”的地緣戰略邏輯[J].當代美國評論,2022(1):79100.?然而,國內學術界尚無關于“藍色太平洋伙伴”的學理研究。值得注意的是,“藍色太平洋伙伴”是拜登政府首次在太平洋島嶼地區構建的制衡中國的聯盟體系,既體現了拜登政府對太平洋島嶼地區的高度重視,也體現了其對中國影響力的擔憂。它必將對中國、太平洋島國、太平洋島嶼地區乃至國際社會帶來深遠影響,應引起國內學術界的關注。有鑒于此,本文主要從地緣政治結構和“印太戰略”升級的視角,深度分析“藍色太平洋伙伴”,目的是揭示“藍色太平洋伙伴”的實質,并在此基礎上嘗試提出中國的戰略應對,服務“一帶一路”倡議在太平洋島嶼地區的穩步推進。

二、美國地緣政治結構中的太平洋島嶼地區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地緣政治學在美國很受重視并廣泛流傳,尼古拉斯·斯皮克曼(Nicholas?John?Spykman)等利用地緣政治學理論,服務于美國戰略決策,在美國的國家戰略中,地緣政治學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國的對外政策以及全球戰略的發展,需要地緣政治學理論為其服務。當前,地緣政治學是美國政治地理學中最重要的流派,且有進一步擴大發展的態勢。張文奎,劉繼生,閆越.政治地理學[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1:76.?1963年,美國國家科學院成立的地理學特設委員會經過分析研究確定的地理學四個尖端研究領域中就有地緣政治學,足見其在地理科學體系中的地位。美國在全球的霸權護持促進了地緣政治學的發展。美國在入侵其他國家時,如1961年策劃古巴豬灣事件、1965年派遣海軍陸戰隊在多米尼加登陸、1973年策劃智利政變、1983年派遣海軍陸戰隊登陸格林納達,都采用了地緣政治學上的借口。因此,地緣政治學自然而然備受美國利益集團和壟斷集團歡迎。茲比格紐·布熱津斯基(Zbigniew?Brzezin'ski)在《大棋局:美國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緣戰略》一書中強調,“美國在發揮全球主導作用時應認識到政治地理仍然是影響國際事務的關鍵因素。我們必須根據實力的新現實調整我們對政治地理重要性的理解”[美]茲比格紐·布熱津斯基.大棋局:美國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緣戰略[M].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31.?。

地緣政治結構的概念由美國政治地理學家索爾·伯納德·科恩(Saul?Bernard?Cohen)于2011年提出。他認為地緣政治結構由地緣政治模式與特征組成。地緣政治特征指政治地理節點、區域以及邊界或分界線,它們構成了地緣政治單位的獨特性,影響著它的緊密程度以及衡量結構有效性的其他標準。地緣政治特征的發育程度以及由其相互聯系而形成的模式是決定地緣政治轄區或地區的成熟階段的基礎。盡管在功能與規模上有所不同,但所有的地緣結構都有某些共同的地緣特征:歷史核心或原子核、首都或政治中心、核心區、有效國家領土、空曠地區、邊界、非主流部門。根據各自的位置和范圍,它們可以成為防衛縱深以及武器試驗的場所。邊界是政治區域的分界線。盡管它們是線性的,卻經常出現在更寬闊的邊境區之內。由這些特征和模式產生的結構變遷可以與由地下巖層及亞巖層運動引起的地質變遷作類比,后者最終獲得了一種新的均勢狀態或所謂的“地殼均衡”。[美]索爾·伯納德·科恩.地緣政治學:國際關系的地理學[M].嚴春松,譯.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1:4050.

在全球結構空間等級體制中,最高一層是地緣戰略管轄區。這些轄區是世界上擁有足夠全球影響力的地方,且其服務于重要國家和地區的戰略需要??贫髡J為,當今世界有三個地緣戰略轄區已經演繹形成:大西洋與太平洋貿易依賴海洋轄區、歐亞大陸俄羅斯心臟地帶以及混合型大陸兼海洋的東亞轄區。[美]索爾·伯納德·科恩.地緣政治學:國際關系的地理學[M].嚴春松,譯.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1:41.?憑借具有相當數量的戰略島嶼、海上戰略通道、貿易運輸航線以及能源運輸航線,太平洋島嶼地區從屬于太平洋貿易依賴的海洋轄區,是名副其實的戰略管轄區。這是一種地緣政治學上的認知,符合卡爾·豪斯霍弗(Karl?Haushofer)提出的太平洋地緣政治學的觀點。在他看來,不管我們是否喜歡這門科學,太平洋地緣政治學已證明自己的實際存在,并證明自己符合弗里德里?!だ蔂枺‵riedrich?Ratzel)的人類地理學發展和空間擴張的法則,也符合美國人埃倫·丘吉爾·森普爾(Ellen?Churchill?Semple)對地理環境的影響的研究。[德]卡爾·豪斯霍弗.太平洋地緣政治學:地理與歷史之間關系的研究[M].馬勇,張培均,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20:42.?太平洋島嶼地區位于太平洋中部,散布在赤道兩側的南北緯30°、東西經130°之間的熱帶水域里,地處亞洲、美洲、澳大利亞大陸的通道上,又溝通著太平洋和印度洋,因此在國際交通和戰略位置上十分重要。太平洋島嶼有發達的交通運輸網,特別是海、空交通線使得各島與世界各地有著廣泛的聯系;這里還是電纜通信的主要通道,目前經太平洋島嶼最主要的海底電纜線有從北美洲經瓦胡島的火奴魯魯、中途島、關島到亞洲,以及從加拿大的溫哥華經塔布阿埃蘭環礁到斐濟維提島的蘇瓦。美國還在太平洋設有衛星站,對太平洋島嶼地區的電訊往來具有重要意義。正因如此,從16世紀開始,太平洋島嶼地區就成為西方殖民者掠奪和侵占的對象。王國梁.世界政治地理[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293.

美國的地緣政治特征包括它的歷史核心、目前的政治首都、核心區、空曠區,以及邊界。由這些特征確定的結構模式為我們分析美國的地理與政治之間的相互關系提供了依據。太平洋島嶼地區是美國地緣政治結構的組成部分。中西部太平洋代表了美國的另一個空曠區,一塊從波利尼西亞諸島延伸到密克羅尼西亞群島的地域。這里最主要的設施是位于夸賈林環礁的羅納德·里根彈道導彈防御試驗場。它擁有近60年成功支持彈道導彈試驗和太空作戰的經驗,在美國戰略司令部的太空作戰以及美國國防和太空項目的研究、開發、測試和評估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1979年,馬紹爾群島在美國的軍事保護下成為自治國家,2007年以后以“自由聯系邦”的方式與美國關聯在一起。比基尼環礁和埃尼威托克環礁是位于夸賈林環礁以西分別200和400英里的馬紹爾群島中的環狀珊瑚島,1946—1979年被美國用作原子彈和氫彈的試驗基地??滟Z林環礁的軍事戰略意義在2001年再一次顯現出來。該珊瑚礁成了測試美國新彈道導彈防御系統的基地,它其中的一個截擊導彈成功地摧毀了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的啞核彈頭。太平洋島嶼地區的空曠區對美國的防御戰略和國家經濟起到了重要作用。從軍事上看,空曠區為美國攻擊轟炸演練及導彈試射場、武器試驗場地與核試驗場所的部署提供了廣闊空間。

除了空曠區,美國的國際邊界與海外領土也涉及太平洋島嶼地區。1947年,聯合國指定美國管理太平洋島嶼地區的托管領土,其中包括密克羅尼西亞聯邦、馬紹爾群島、帕勞、北馬里亞納群島。1986年,北馬里亞納群島成為與美國在政治上聯盟的共同體。同年,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同美國簽署了《“自由聯系邦”協定》(也稱《自由聯系條約》,COFA)。帕勞也于同年與美國簽署了同樣的協定,該協定于1994年生效?!丁白杂陕撓蛋睢眳f定》是管理美國同“自由聯系邦”之間雙邊關系的獨特的國際協定,它能使雙方保持密切的互利關系。在“印太”語境下,美國更為重視“自由聯系邦”的戰略價值。蘭德公司在2019年發布了一份名為《美國的太平洋盟友:“自由聯系邦”與中國的影響力》的研究報告。該報告指出,“自由聯系邦”覆蓋了大約相當于美國大陸的面積。盡管這三個國家人口少,自然資源有限,但它們對推進美國的“印太戰略”至關重要。對美國而言,“自由聯系邦”相當于一條貫穿北太平洋中心地帶進入亞洲的高速公路。它有效地將美國在夏威夷的軍力同在印太戰區的軍力聯系起來,特別是美國在關島的前沿作戰部隊。Derek?Grossman,et?al.Americas?Pacific?Island?Allies:The?Freely?Associated?States?and?Chinese?Influence[R].Santa?Monica:RAND?Corporation,2019:15.?美國內政部于2019年在“印太”語境下闡述了美國在“自由聯系邦”的戰略利益:“美國在印太地區的關系,尤其是同‘自由聯系邦的關系,是美國在太平洋擁有遺產的一部分。這種關系是互惠互利的,并且是我們共同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盪.S.?Department?of?the?Interior.United?States?Interests?in?the?Freely?Associated?States[EB/OL].(20190723)[20221201].https://www.doi.gov/ocl/freelyassociatedstates.

在太平洋島嶼的其他地區,美國在好幾個島嶼還保留著托管地位,其中包括關島、中途島和威克島。作為馬里亞納島鏈的一部分,關島是西班牙的前殖民地,但19世紀末以來,其一直被美國控制。關島是美國主要的軍事基地,美國空軍和海軍設施占據了該島陸地總面積的29%。同時,它也是美國西部、夏威夷、澳大利亞和亞洲之間海底通信電纜的主要樞紐。威克島有一個軍事和商業兩用空軍基地。中途島有一個軍事基地。此外,新西蘭托管的西薩摩亞于1990年取得獨立時,美屬薩摩亞依然還在美國控制之下,其首府帕果帕果港曾作為漁業和海軍基地為美國海軍服務。

當前,太平洋島嶼地區的地緣政治安全形勢不容樂觀。傳統伙伴不斷強化同太平洋島國的關系,而新興伙伴不斷嘗試建立同太平洋島國的關系。傳統伙伴與新興伙伴的戰略利益不可避免地發生碰撞。最重要的是,世界主要大國在太平洋島嶼地區的戰略競爭日趨激烈?!?017年太平洋區域主義狀況報告》認為,太平洋島嶼地區正成為一個復雜、擁擠的地區。Pacific?Islands?Forum?Secretariat.State?of?Pacific?Regionalism?Report?2017[R].?Suva:Pacific?Islands?Forum?Secretariat,2017:8.?2018年,太平洋島國領導人通過了《博伊地區安全宣言》(Boe?Declaration?on?Regional?Security),指出動態的地緣政治環境導致太平洋島嶼地區日益擁擠、復雜。Pacific?Islands?Forum?Secretariat.Boe?Declaration?on?Regional?Security[R].?Suva:Pacific?Islands?Forum?Secretariat,2018:1.?在2019年的太平洋島國論壇峰會上,該地區國家領導人強調了他們對太平洋島嶼地區面臨持久挑戰的擔憂,指出地緣戰略競爭的惡化加劇了地區脆弱性。作為新時期太平洋島嶼地區的區域主義,“2050年藍色太平洋大陸戰略”對該地區當前地緣安全特征的概括比較有說服力:“由于多方面的安全挑戰和動態的地緣政治環境,區域安全環境正變得日益擁擠、復雜。日益加劇的地緣政治競爭影響了太平洋島國?!盤acific?Islands?Forum.2050?Strategy?for?the?Blue?Pacific?Continent[R].?Suva:Pacific?Islands?Forum?Secretariat,2022:21.

三、美國“印太戰略”升級后的太平洋島嶼地區

作為“印太戰略”的始作俑者,美國基于自身戰略利益,不斷豐富“印太戰略”框架,打造各種版本的“印太戰略”。約瑟夫·拜登(Joseph?Biden)上臺后,著力對特朗普政府的外交政策進行了調整,其中最為明顯的調整是升級“印太戰略”。閻德學和李帥武認為拜登政府升級“印太戰略”的原因有三個:一是印太地區的戰略地位在拜登政府看來更為重要;二是“印太戰略”在特朗普政府時期的有效性成為拜登政府延續這一戰略的現實原因;三是拜登政府的人員構成及其外交理念成為升級“印太戰略”的主觀原因。閻德學,李帥武.“印太戰略”升級版及其對中國的威脅[J].社會科學,2021(11):4243.?顯然,同特朗普政府相比,拜登政府更為重視印太地區。2021年9月,拜登在“美英澳三邊安全伙伴”成立儀式上強調,“我們每個國家的未來,乃至世界的未來,都依賴一個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的持久和繁榮?!盩he?White?House.Remarks?by?President?Biden,?Prime?Minister?Morrison?of?Australia,?and?Prime?Minister?Johnson?of?the?United?Kingdom?Announcing?the?Creation?of?AUKUS[EB/OL].(20210915)[20221202].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peechesremarks/2021/09/15/remarksbypresidentbidenprimeministermorrisonofaustraliaandprimeministerjohnsonoftheunitedkingdomannouncingthecreationofaukus/.

2022年2月,拜登政府發布了具有指導性的戰略文件——《美國“印太戰略”報告》。同2019年版《美國“印太戰略”報告》相比,新版更加簡潔,只有17頁,突出了幾個關鍵領域,包括氣候變化、全球健康和朝核問題。但最緊迫的問題仍是地區和國際秩序狀況,即中國是最大的“威脅”。報告確立了“印太戰略”的五個目標:推進一個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在該區域內外建立聯系;推動區域繁榮;維護區域安全;建立應對跨國威脅的區域“復原力”(resilience)。The?White?House.IndoPacific?Strategy?of?the?United?States[R].?Washington,D.C.:National?Security?Council,2022:7.?拜登政府升級“印太戰略”的主要目的就是制衡中國?!睹绹坝√珣鹇浴眻蟾妗穼⒅袊暈橛√貐^最大的敵人?!爸袊诮Y合其經濟、外交、軍事和技術力量,在印太地區尋求一個勢力范圍,并致力于成為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大國。中國的威脅和侵略行為遍及全球,尤其在印太地區最為嚴重。美國在印太地區的盟友和合作伙伴正承受中國有害行為的成本”The?White?House.IndoPacific?Strategy?of?the?United?States[R].Washington,D.C.:National?Security?Council,2022:5.?。

拜登政府非常注重推進“印太戰略”。在過去的一年里,基于“印太戰略”框架,美國實現了其長期聯盟的現代化,強化了新興伙伴關系,并在它們之間創建了新的聯系,以應對同中國競爭、氣候變化、公共衛生安全威脅等緊迫挑戰。美國在世界各地的盟友正強化它們在印太地區的參與。The?White?House.Fact?Sheet:IndoPacific?Strategy?of?the?United?States[EB/OL].(20220211)[20221202].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peechesremarks/2022/02/11/factsheetindopacificstrategyoftheunitedstates/.?趙菩和李巍認為由于特朗普政府的國際能力限制及其單邊主義的政策方向,其任內提出的“印太戰略”總體收效甚微。拜登政府從區域制度重構、區域經濟外交和支點國家打造三個方面對“印太戰略”進行了全面升級,旨在將其建設為同中國進行全面、持久競爭的利器。趙菩,李巍.霸權護持:美國“印太”戰略的升級[J].東北亞論壇,2022(4):25.?其中,就區域制度重構而言,拜登政府企圖在印太地區重塑美國主控的制度體系,以對抗中國。

一般來說,“印太戰略”升級主要體現在程度和范圍兩個方面,而太平洋島嶼地區正是范圍擴大的表現。一方面,美國以往主要重視發展同其“自由聯系邦”的關系,對其余太平洋島國的重視不足。但在升級“印太戰略”之后,美國欲發展同所有太平洋島國的關系。2022年,美國主要領導人訪問了除其“自由聯系邦”之外的斐濟、巴布亞新幾內亞、所羅門群島、薩摩亞、湯加等島國。另一方面,外交訪問的層級是衡量一國對另一國重視程度的重要指標,尤其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情況下,美國重要政治人物對印太地區不同國家實地訪問的次數可以作為衡量這些國家在其“印太戰略”中地位的指標。趙菩,李巍.霸權護持:美國“印太”戰略的升級[J].東北亞論壇,2022(4):39.?拜登政府倡導印太外交理念的重要領導人加大了對太平洋島國的訪問力度,不斷提升高層訪問太平洋島國的級別。這些領導人包括美國的副總統、國務卿、副國務卿、國家安全顧問等。訪問級別之高,規模之大,實屬罕見。這是奧巴馬政府和特朗普政府時期不曾出現的。

太平洋島嶼地區在升級后的美國“印太戰略”中將至少發揮兩方面的作用。

第一,成為美國在印太地區制衡中國的前沿陣地。在整個印太地區,美國有意把太平洋島嶼地區打造成制衡中國的前沿陣地,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一直以來,美國將太平洋島嶼地區視為自己的“后院”,在軍事、文化和經濟上都有著重大影響力,對與其意識形態不同的國家保持著“戰略拒止”。歷史上,蘇聯曾試圖建立同太平洋島國的關系,但遭到了美國的制衡。當前,中國在印太地區與日俱增的影響力,使其成為美國在該地區最主要的戰略競爭對手。尤其是,中國在太平洋島嶼地區的投入不斷增加,同太平洋島國構建了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睹绹奶窖蠡锇殛P系戰略》甚至公開指出中國的“經濟脅迫”(economic?coercion)和壓力有破壞太平洋島嶼地區的和平、繁榮與安全的風險,并威脅美國的戰略利益。The?White?House.Pacific?Partnership?Strategy?of?the?United?States[R/OL].(202209)(20221202).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22/09/PacificPartnershipStrategy.pdf.?二是美國在太平洋島嶼地區容易匯聚所謂“志同道合”的伙伴,比如澳大利亞、英國、法國、日本、新西蘭等國。這些國家在太平洋島嶼地區都擁有自己的利益,并對中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非常敏感。三是在拜登政府的“印太戰略”升級板塊中,太平洋島嶼地區仍不可或缺。2019年的《美國“印太戰略”報告》概述得比較明確:“由于國家規模較小、地理位置獨特以及面臨著巨大的經濟發展挑戰,太平洋島嶼地區是一個不同于印太其他地區的區域。作為太平洋國家,基于共同的價值觀、利益和承諾,美國將太平洋島嶼地區視為‘印太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盪.S.?Department?of?Defense.IndoPacific?Strategy?Report:Preparedness,Partnerships?and?Promoting?a?Networked?Region[R/OL].(20190601)[20221202].https://media.defense.gov/2019/Jul/01/2002152311/1/1/1/DEPARTMENTOFDEFENSEINDOPACIFICSTRATEGYREPORT2019.PDF.?拜登在2022年9月28日主持了首屆美國—太平洋島國峰會。在此次峰會上,拜登政府發布了一份《美國—太平洋伙伴關系宣言》,涵蓋了九項內容。同時,拜登政府首次制定了專門針對太平洋島嶼地區的《美國的太平洋伙伴關系戰略》。這表明美國已經把同太平洋島國的接觸列為其外交政策的優先事項以及“印太戰略”的一部分,充分體現了拜登政府在戰略層面對太平洋島嶼地區的重視,并明確了太平洋島嶼地區在印太地區的重要地位。正如《美國的太平洋伙伴關系戰略》強調的那樣,“太平洋島嶼地區是印太地區的一個重要次區域,該地區連接著美國與更廣闊的印太地區?!盩he?White?House.Pacific?Partnership?Strategy?of?the?United?States[R/OL].(202209)(20221202).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22/09/PacificPartnershipStrategy.pdf.

第二,全面提升美國軟實力。太平洋島國國小民少,地理位置特殊,不僅受氣候變化的影響較大,而且面臨著復雜的海洋問題。幫助太平洋島國緩解氣候變化的影響,解決海洋問題,成為包括美國在內的很多大國提升軟實力的手段。簡而言之,太平洋島嶼地區可以成為美國全面提升軟實力的重要平臺。在美國國際關系學者約翰·伊肯伯里(John?Ikenberry)看來,在霸權秩序中,處于領導地位的國家必須要有追隨者,這些追隨者也愿意承認霸權秩序的合法性,追隨者越是與霸權國擁有共同的價值觀念和目標,這種秩序持續的時間就會越長。[美]約翰·伊肯伯里.美國無敵:均勢的未來[M].韓召穎,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184.?因此拜登政府非常頻繁地強調同太平洋島國擁有公共的價值觀,而不是一味地強調物質性權力。為了全面提升軟實力,《美國的太平洋伙伴關系戰略》確定了美國在“印太戰略”框架內針對太平洋島嶼地區的具體內容??梢钥隙ǖ氖?,美國將同其他伙伴進一步協調,擴大在太平洋島嶼地區的外交存在,尋求成為太平洋島國不可或缺的伙伴。同時,美國將在氣候變化、公共衛生健康、基礎設施建設、海洋安全、解決戰爭遺留問題、支持太平洋島國經濟復蘇、抗擊新冠疫情等方面加大對太平洋島國的援助力度。

以往,奧巴馬政府、特朗普政府缺乏與太平洋島國實質性、機制性的合作框架,導致其政策在該地區收效甚微?;谔窖髰u嶼地區在升級后的美國“印太戰略”中發揮的作用,拜登政府決心在太平洋島嶼地區創建美國主控的制度體系。正如美國副總統卡瑪拉·哈里斯(Kamala?Harris)在太平洋島國論壇峰會上所言,“美國將與太平洋島國及所有合作伙伴和盟友一道,以透明、公平和開放的價值觀為基礎,為未來制定新的機制”The?White?House.Remarks?by?Vice?President?Harris?at?the?Pacific?Islands?Forum[EB/OL].(20220712)[20221212].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peechesremarks/2022/07/12/remarksbyvicepresidentharrisatthepacificislandsforum/.。

四、“藍色太平洋伙伴”的形成過程、內容、特點及實質

在地緣政治結構的驅動下及“印太戰略”升級的背景下,拜登政府竭力在太平洋島嶼地區打造制衡中國的“藍色太平洋伙伴”。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印太事務協調員庫爾特·坎貝爾(Kurt?Campbell)對此直言不諱:“‘藍色太平洋伙伴是美國強化在太平洋島嶼地區博弈的舉措?!盪.S.?Department?of?State.Readout?of?The?Partners?in?the?Blue?Pacific?(PBP)?Ministerial[EB/OL].(20220922)[20221212].https://www.state.gov/briefingsforeignpresscenters/readoutofthepartnersinthebluepacificministerial.?因此,“藍色太平洋伙伴”的形成過程、內容、特點和實質都被深深打上了美國霸權主義的烙印。

(一)?“藍色太平洋伙伴”的形成過程

“藍色太平洋伙伴”是由美國發起、其伙伴國追隨的制衡聯盟體系,其形成過程包括形成期和發展期兩個階段。

第一,形成期?!八{色太平洋伙伴”形成的直接推動力是美國欲制衡中國在太平洋島嶼地區帶來的所謂地緣安全“威脅”。2022年,中國同太平洋島國的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穩步推進,尤其在安全領域同太平洋島國的關系日益密切,觸碰了美國緊張的戰略神經,進一步引發其戰略憂慮,并直接推動美國拉攏其他國家建立“藍色太平洋伙伴”。2022年4月19日,中國同所羅門群島簽署安全合作框架協議(以下簡稱“協議”),旨在協助所羅門群島提升警務執法能力,支持所羅門群島更好地維護社會治安等。2022年5月26日,王毅部長在同所羅門群島外長會晤時闡述了中國同所羅門群島推進安全合作的三項原則:一是充分尊重所方國家主權;二是協助維護所方社會穩定;三是與太平洋島嶼地區安排并行不悖。外交部.王毅闡述中所安全合作三原則[EB/OL].(20220526)[20221212].https://www.mfa.gov.cn/web/wjbzhd/202205/t20220526_10693097.shtml.毫無疑問,在協議簽署之后,中國同所羅門群島的關系達到了歷史最好水平,走在了中國同其他島國關系的前頭。但在美國看來,協議打破了太平洋島嶼地區的戰略平衡,嚴重威脅美國的地緣安全。從具體領域看,相較于政治、氣候變化等領域,美國在地緣安全領域對中國的反應尤為激烈。如果從地緣政治和“印太戰略”升級的角度解釋,可能更容易理解美國為何反應如此激烈,也更容易理解美國為何急于構建“藍色太平洋伙伴”。在斯蒂芬·沃爾特(Stephen?Walt)看來,國家在面臨外部威脅的挑戰時,或采取制衡行為,或追隨強者。制衡是指與其他國家結盟以反對具有優勢的威脅。制衡比追隨強者更普遍。[美]斯蒂芬·沃爾特.聯盟的起源[M].周丕啟,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1727.?劉豐認為,制衡較追隨而言是一種強烈的行為傾向。在安全問題無法回避的情況下,為了維護自己的生存與安全,大國必須關注體系內實力分布的變化,防止其他國家獲得較大的相對優勢。為此,大國通常會通過內部自強或外部結盟來應對其他大國實力地位的上升。劉豐.制衡的邏輯:結構壓力、霸權正當性與大國行為[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10:56.?在約翰·米爾斯海默(John?Mearsheimer)看來,美國對付崛起中國的最佳戰略是遏制。這就需要美國集中精力不讓中國用軍事力量開疆拓土。為此美國政策制定者應該力爭建立制衡聯盟,盡可能吸收中國的鄰國。[美]約翰·米爾斯海默.大國政治的悲?。跰].王義桅,唐小松,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407.

對此,美國在同太平洋島國及其伙伴國的溝通中明確表達了對上述協議的擔憂。2022年4月20日,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杰克·沙利文(Jake?Sullivan)在同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總統戴維·帕努埃洛(David?Panuelo)討論太平洋島嶼地區安全問題時,對協議表達了共同關切。The?White?House.Statement?by?NSC?Spokesperson?Adrienne?Watson?on?National?Security?Advisor?Jake?Sullivans?Meeting?with?President?David?Panuelo?of?the?Federated?States?of?Micronesia[EB/OL].(20220420)[20221215].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2/04/20/statementbynscspokespersonadriennewatsononnationalsecurityadvisorjakesullivansmeetingwithpresidentdavidpanueloofthefederatedstatesofmicronesia/.2022年4月22日,坎貝爾率領的高級代表團不僅指出該協議可能對地區安全產生影響,包括對美國及其盟國和合作伙伴的影響,而且就協議的目的、范圍和透明度提出了明確的關切。如果中國在所羅門群島擁有事實上的永久軍事存在、力量投送能力或軍事設施,美國將作出相應的回應。The?White?House.Readout?of?Senior?Administration?Travel?to?Hawaii,?Fiji,?Papua?New?Guinea,?and?Solomon?Islands[EB/OL].(20220422)[20221215].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2/04/22/readoutofsenioradministrationtraveltohawaiifijipapuanewguineaandsolomonislands/.美國和平研究所的珍妮弗·斯塔茨(Jennifer?Staats)將該協議視為中國的一個激進舉動。這一舉動可能刺激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強化同太平洋島嶼地區的接觸,并更好地協調它們同該地區的合作。Jennifer?Staats.Four?Takeaways?from?Chinas?Tour?of?the?Pacific?Islands[EB/OL].(20220609)[20221215].?https://www.usip.org/publications/2022/06/fourtakeawayschinastourpacificislands.

2022年3月25日,澳大利亞發布了關于所羅門群島的聯合聲明,稱澳大利亞將定期向所羅門群島提出關切,特別關注破壞太平洋島嶼地區穩定和安全的任何行動,包括建立軍事基地等。Minister?for?Foreign?Affairs.Statement?on?Solomon?Islands[EB/OL].(20220325)[20221216].https://www.foreignminister.gov.au/minister/marisepayne/mediarelease/statementsolomonislands.?2022年5月23日,美國和日本在關于加強自由、開放國際秩序的聯合聲明中指出,“美日都對協議表示擔憂。該協議以不透明的方式簽署,沒有解決地區關切。兩國承諾將加強聯盟的威懾和反應能力”The?White?House.JapanU.S.?Joint?Leaders?Statement:?Strengthening?the?Free?and?Open?International?Order[EB/OL].(20220523)[20221216].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2/05/23/japanusjointleadersstatementstrengtheningthefreeandopeninternationalorder/.?。2022年5月31日,美國和新西蘭在聯合聲明中指出:“美新注意到‘協議,并共同擔心如果一個與我們價值觀或安全利益不同的國家在太平洋島嶼地區建立軍事基地,將會從根本上改變該地區的戰略平衡,并引發國家安全問題。雙方承諾推進長期的合作伙伴關系,以加強太平洋島嶼地區的安全。?”The?White?House.United?StatesAotearoa?New?Zealand?Joint?Statement[EB/OL].(20220531)[20221216].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2/05/31/unitedstatesaotearoanewzealandjointstatement/.

第二,發展期?!八{色太平洋伙伴”的發展主要體現在高層會晤機制的構建和成員國的溝通兩方面。在高層會晤機制的構建方面,在美國的推動下,“藍色太平洋伙伴”形成之后迅速發展。拜登政府將“藍色太平洋伙伴”納入《美國的太平洋伙伴關系戰略》,使其具有了戰略意義。為了明確“藍色太平洋伙伴”的責任,構建穩定的會晤機制,2022年9月22日,五國舉行了“藍色太平洋伙伴”外長會,并發表了《“藍色太平洋伙伴”外長會聯合聲明》。該聲明強調藍色太平洋伙伴國將進行持久的、定期的接觸和磋商。U.S.?Department?of?State.Joint?Statement?on?Partners?in?the?Blue?Pacific?Foreign?Ministers?Meeting[EB/OL].(20220922)[20221220].https://www.state.gov/jointstatementonpartnersinthebluepacificforeignministersmeeting/.?這意味著“藍色太平洋伙伴”有了穩定的會晤機制,有利于其深入、快速的發展。在成員國的溝通方面,2023年1月13日,美國和日本在聯合聲明中強調雙方將通過“藍色太平洋伙伴”,加強在太平洋島嶼地區的合作。The?White?House.Joint?Statement?of?the?United?States?and?Japan[EB/OL].(20230113)[20230301].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3/01/13/jointstatementoftheunitedstatesandjapan/.

從“藍色太平洋伙伴”的成立過程看,它在成立之前并未同太平洋島國進行真正意義上的磋商。雖然“藍色太平洋伙伴”聲稱在每個階段都由太平洋島國領導和指導,尊重太平洋島嶼地區框架,但事實上其形成過程繞開了太平洋島國,未同太平洋島國論壇商討,也未邀請太平洋島國參加“藍色太平洋伙伴”舉行的任何審查會議。如此大規模的倡議應首先由太平洋島國論壇峰會進行集體討論。這顯然沒有尊重太平洋島嶼地區的磋商機制,畢竟太平洋島國才是太平洋島嶼地區的主體。極具諷刺意義的是,“藍色太平洋伙伴”顯然欲成為該地區的主體,并基于自身的利益,制定所謂的愿景。南太平洋大學的兼職副教授格雷格·弗賴伊(Greg?Fry)認為,“藍色太平洋伙伴”的形成具有欺騙性、虛偽性和控制性。Greg?Fry,?Tarcisius?Kabutaulaka,?Terence?WesleySmith.‘Partners?in?the?Blue?Pacific?Initiative?Rides?Roughshod?over?Established?Regional?Processes[EB/OL].(20220705)[20221220].https://devpolicy.org/pbpinitiativeridesroughshodoverregionalprocesses20220705/.

(二)“藍色太平洋伙伴”的內容

簡單來說,“藍色太平洋伙伴”的內容包括六個預期工作方向和三個使命。

“藍色太平洋伙伴”的內容主要是對接“2050年藍色太平洋大陸戰略”,深度參與太平洋島嶼地區的優先事務。2022年,太平洋島國論壇發布了“2050年藍色太平洋大陸戰略”的完整框架,確定了太平洋島嶼地區的七大優先事項:政治領導與區域主義、以人為本的發展、和平與安全、資源和經濟發展、氣候變化與自然災害、海洋與環境、技術與聯通性。Pacific?Islands?Forum.2050?Strategy?for?the?Blue?Pacific?Continent[R].Suva:Pacific?Islands?Forum?Secretariat,2022:134.?為了同“2050年藍色太平洋大陸戰略”的主題領域保持一致,“藍色太平洋伙伴”確立了六個預期工作方向,分別是氣候變化復原力和適應性、安全且有彈性的技術、海洋保護、以人為本的發展、資源和經濟發展、政治領導和區域主義。不僅如此,“藍色太平洋伙伴”一方面進一步承諾與太平洋島國合作,考慮更多的前瞻性舉措,包括教育交流和提供獎學金、基礎設施建設、性別平等以及打擊非法捕魚;另一方面,承諾與太平洋島國政府、太平洋島國論壇和其他太平洋區域組織理事會機構進行定期和持續的接觸,并根據太平洋島國的意見,定期審查“藍色太平洋伙伴”的舉措。U.S.?Department?of?State.Joint?Statement?on?Partners?in?the?Blue?Pacific?Foreign?Ministers?Meeting[EB/OL].(20220922)[20221220].https://www.state.gov/jointstatementonpartnersinthebluepacificforeignministersmeeting/.

根據五國關于建立“藍色太平洋伙伴”的聯合聲明,“藍色太平洋伙伴”是建立在其成員國同太平洋島國長期合作關系的基礎之上的。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是太平洋島國論壇的成員,日本、英國和美國是太平洋島國論壇對話伙伴的創始伙伴。五國同太平洋島國保持著密切的聯系,為太平洋島國提供了總計21億美元的發展援助。五國團結一致,共同堅定支持建立一個造福太平洋島國人民的地區,并遵守太平洋島嶼地區的區域主義、主權、透明度等原則。以這些原則為核心,“藍色太平洋伙伴”確立了三個使命:一是更有效地為太平洋島嶼地區“交付成果”(deliver?results)。五國將在單邊層面和多邊層面上強化支持太平洋島國關注的優先事項。為此,五國將規劃現有及未來的項目,尋求驅動資源并縮小差距。這將有助于太平洋島國政府和人民避免承受更大的負擔及失去更多的機會。二是加強太平洋島嶼地區的區域主義?!八{色太平洋伙伴”將通過同太平洋島國政府和太平洋島國論壇的定期接觸,與之建立更為密切的聯系。五國將進一步提升太平洋島嶼地區的區域主義,以強大而團結的太平洋島國論壇為中心,并將之作為地區架構和五國各自在該地區的重要支柱。三是拓寬太平洋島國同世界的機遇?!八{色太平洋伙伴”鼓勵其他任何同太平洋島國共享價值觀并以透明、建設性的方式造福太平洋島嶼地區的伙伴,更多地參與該地區事務。同時,“藍色太平洋伙伴”將保持包容性和非正式性,愿意在太平洋島嶼地區同其他志同道合的伙伴進行合作。The?White?House.Statement?by?Australia,?Japan,?New?Zealand,?the?United?Kingdom,?and?the?United?States?on?the?Establishment?of?the?Partners?in?the?Blue?Pacific?(PBP)[EB/OL].(20220624)[20221216].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2/06/24/statementbyaustraliajapannewzealandtheunitedkingdomandtheunitedstatesontheestablishmentofthepartnersinthebluepacificpbp/.

美國以往對太平洋島國的戰略比較單一,不但忽略了伙伴國的優勢,而且采用的戰略手段并不是基于太平洋島國本體,比如,不重視太平洋島國的氣候變化問題。從“藍色太平洋伙伴”的內容看,它以太平洋島國關注的優先事項為切入點,拉攏其他伙伴,充分體現了美國“印太戰略”的升級。

(三)“藍色太平洋伙伴”的特點

從“藍色太平洋伙伴”形成的背景、過程和內容看,它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第一,“藍色太平洋伙伴”將特別重視同太平洋島國論壇的合作。The?White?House.Statement?by?Australia,?Japan,?New?Zealand,?the?United?Kingdom,?and?the?United?States?on?the?Establishment?of?the?Partners?in?the?Blue?Pacific?(PBP)?[EB/OL].(20220624)[20221216].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2/06/24/statementbyaustraliajapannewzealandtheunitedkingdomandtheunitedstatesontheestablishmentofthepartnersinthebluepacificpbp/.??作為太平洋島嶼地區最大的政治和經濟組織,太平洋島國論壇在區域發展、政策制定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尤其在推進“2050年藍色太平洋大陸戰略”方面發揮著領導作用。應當說,“2050年藍色太平洋大陸戰略”建立在太平洋島國論壇對區域合作長期推動的歷史之上,并認為在太平洋島嶼地區的區域結構中,太平洋島國論壇處于“頂端”(apex)位置,在區域、多邊和全球層面同合作伙伴密切互動。Pacific?Islands?Forum.2050?Strategy?for?the?Blue?Pacific?Continent[R].Suva:Pacific?Islands?Forum?Secretariat,2022:7.?太平洋島國論壇有著完善的溝通機制,便于域內外國家展開互動。這些溝通機制主要包括年度會議、論壇對話伙伴三年一次的對話重估、區域發展伙伴圓桌會議。域內外重要國家為了確保同太平洋島國保持友好關系,非常重視太平洋島國論壇的角色,“藍色太平洋伙伴”也不例外。正如哈里斯所言,“‘藍色太平洋伙伴將努力建立一個強大而團結的太平洋島國論壇。這將強化太平洋島國論壇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盩he?White?House.Remarks?by?Vice?President?Harris?at?the?Pacific?Islands?Forum[EB/OL].(20220712)[20221216].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peechesremarks/2022/07/12/remarksbyvicepresidentharrisatthepacificislandsforum/.?美國和新西蘭在聯合聲明中也強調了對太平洋島嶼地區的承諾,其中核心承諾是建設一個強大而團結的太平洋島國論壇。The?White?House.United?StatesAotearoa?New?Zealand?Joint?Statement[EB/OL].(20220531)[20221216].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2/05/31/unitedstatesaotearoanewzealandjointstatement/.?由此可見,“藍色太平洋伙伴”首先聚焦太平洋島國本體,而未將太平洋島國置于大國博弈或“印太戰略”框架之中。這或許更便于它們在太平洋島嶼地區推進其戰略。

第二,“藍色太平洋伙伴”在命名上以“藍色太平洋”為抓手,意圖從情感上對接“2050年藍色太平洋大陸戰略”?!八{色太平洋”愿景之于太平洋島民的重要性,源于島民的歷史背景。他們僅憑獨木舟就漂洋過海,來到現在居住的島嶼。太平洋島民自視為太平洋的守護者,認為自己生活在海洋大國而非小島國,并以區域組織為依托,共同構建了“藍色太平洋”的當代敘事。Sue?Farren.?“藍色太平洋”愿景及其對太平洋島民的重要性與挑戰[J].黃宇欣,張曉意,譯.中華海洋法學評論,2022(2):1.?太平洋島嶼地區更傾向接受“藍色太平洋”的伙伴角色。2022年2月22日,太平洋島國論壇秘書長亨利·普納(Henry?Puna)在印太合作論壇部長會議上指出,“我們對承認‘藍色太平洋的伙伴感興趣,并對他們持開放態度”Pacific?Islands?Forum?Secretariat.The?Big?Picture?for?Our?Big?Ocean?States?in?2022?Thoughts?from?the?Blue?Pacific[EB/OL].(20220225)[20221220].https://www.forumsec.org/2022/02/25/reflectionsthebigpictureforourbigoceanstatesin2022thoughtsfromthebluepacific/.。

第三,從海洋觀念看,“藍色太平洋伙伴”所倡導的“藍色太平洋”基于西方征服、控制海洋的觀念。千百年來,一望無際的大海形象一直主導著西方思想?,F代西方文明建立在對跨海土地和海洋本身及其資源的探索、發現和征服之上。由于海洋一直被視為“邊境領土”(frontier?territory),因此在處理海洋及其資源問題時,“聽之任之”(anything?goes)的態度被認為是合時宜的?!昂Q笞杂伞钡母拍畋闶窃谧C明這種做法合法性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盡管19世紀的殖民帝國已經瓦解,但這一概念是在帝國主義時代由海洋強國出于實際政治原因而發展起來的。Jon?M?Van?Dyke,?Durwood?Zaelke,?Grant?Hewison,eds.Freedom?for?the?Seas?in?the?21st?Century:Ocean?Governance?and?Environmental?Harmony[C].Washington?D.C.:?Island?Press,?1993:3.?二戰后,美國取代英國,成為海洋霸主。美國認為“海洋自由”是從美國建國之初提出并被一直堅持至今的最重要的原則之一。二戰后美國倡導的“海洋自由”成為其擴張全球影響力,并以海洋控制世界的手段。賀泳杰.航行自由原則:從霸權政治到國際法治[J].國際展望,2022(1):92.?從歷史上看,在“海洋自由”旗號下開展的各種海洋活動都被深深打上了爭奪海洋利益和權力的烙印。2017年2月,美國國防部發布了《航行自由計劃》。該計劃強調美國自建國以來,一直主張維護“海洋自由”這一至關重要的國家利益,并呼吁用軍事力量來保護這一利益。正如歷史所示,美國維護“海洋自由”的國家利益在自然界和全球范圍內都是長期存在的。U.S.?Department?of?Defense.Freedom?of?Navigation?Program[R].2017:1.?美國當下奉行的“海洋自由”并非真正的自由,更不是出于平等發展的國際合作,而是其志不小的利己戰略,為其實施海洋擴張提供重要保障。陳韶陽,鄭清予.美國海洋思維剖析及對中國海洋強國建設的啟示[J].太平洋學報,2021(4):55.?海洋是自然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生存的重要空間。同西方海洋觀念相比,太平洋島民視自己為海洋之子,同海洋保持著一種親屬關系,秉持“海洋即家園”的觀念。在“海洋即家園”觀念的指導下,太平洋島民將海洋孕育的所有生物視為平等的生命體,視為星球公民。梁甲瑞.從太平洋島民海洋治理模式和理念看區域海洋規范發展及啟示[J].太平洋學報,2021(11):5556.

(四)“藍色太平洋伙伴”的實質

可以發現,在沒有太平洋島國參與的情況下,“藍色太平洋伙伴”的實質表現為兩個方面:

一方面,“藍色太平洋伙伴”是拜登政府延續美國以往政府的“海洋自由”傳統,在“海洋自由”原則驅動下的海洋擴張活動或實踐,旨在維護美國的海洋霸權,并非真正契合太平洋島嶼地區的“藍色太平洋”愿景。之所以以“藍色太平洋”為抓手,是因為拜登政府意欲掩人耳目,掩飾其霸權主義行徑。

另一方面,伙同“志同道合”的國家,打造共同制衡中國的聯盟體系。拜登政府全面推動了美國同中國的戰略競爭,構建了各式各樣的聯盟體系,以制衡中國帶來的所謂戰略“威脅”。2021年3月,拜登政府在《臨時國家安全戰略指南》中強調:“我們將加強和支持我們的盟友,與志同道合的伙伴合作,以實現共同利益,阻止共同威脅?!盩he?White?House.Interim?National?Security?Strategic?Guidance[R].2021:6.?《美國的太平洋伙伴關系戰略》指出,美國將與太平洋島嶼地區內外的盟友與合作伙伴進行協調,以建立一個同世界相連的太平洋島嶼“聯合”(united)地區?!八{色太平洋伙伴”將助推這一目標的實現。The?White?House.?Pacific?Partnership?Strategy?of?the?United?States[R].?2022:510.?“藍色太平洋伙伴”之所以能形成,很大的一個原因是五國對華戰略基本趨同。拜登政府不但頻繁渲染中國在太平洋島嶼地區的“威脅論”,而且不斷協調五國在中國問題上的立場。

五、“藍色太平洋伙伴”的發展趨勢

“藍色太平洋伙伴”并不是靜態的、固定的,而是處于動態演進之中??梢灶A見的是,拜登政府將全力完善“藍色太平洋伙伴”,借以對中國進行強有力的制衡。作為一個制衡中國的聯盟體系,未來拜登政府將推動“藍色太平洋伙伴”在太平洋島嶼地區朝著更加安全實體化、機制化、軍事化的方向發展。

(一)?吸納更多的伙伴加入,實現擴容

“藍色太平洋伙伴”宣稱自身是一個包容性、開放性的機制。言外之意,它鼓勵任何“志同道合”的伙伴加入這一機制,以最大限度地合力制衡中國?!八{色太平洋伙伴”在成立之時,五國政府不僅同包括法國在內的伙伴進行磋商,還同太平洋島嶼地區的其他伙伴進行合作。The?White?House.Statement?by?Australia,?Japan,?New?Zealand,?the?United?Kingdom,?and?the?United?States?on?the?Establishment?of?the?Partners?in?the?Blue?Pacific?(PBP)?[EB/OL].(20220624)[20221216].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2/06/24/statementbyaustraliajapannewzealandtheunitedkingdomandtheunitedstatesontheestablishmentofthepartnersinthebluepacificpbp/.哈里斯強調“藍色太平洋伙伴”歡迎歐洲和印太地區更多成員的加入,來尋求更多的關注和資源。The?White?House.Fact?Sheet:?Vice?President?Harris?Announces?Commitments?to?Strengthen?U.S.?Partnership?with?the?Pacific?Islands[EB/OL].(20220712)[20221216].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2/07/12/factsheetvicepresidentharrisannouncescommitmentstostrengthenuspartnershipwiththepacificislands/.?在“藍色太平洋伙伴”外長會上,德國和加拿大宣布愿意加入“藍色太平洋伙伴”。這更加證實了“藍色太平洋伙伴”有意擴容的趨向。未來,法國、印度、韓國很可能被美國拉進“藍色太平洋伙伴”。這三個國家作為“藍色太平洋伙伴”的觀察員國,都參加了“藍色太平洋伙伴”外長會。

法國是歐盟成員國中唯一一個在太平洋島嶼地區擁有海外領地的國家。它在太平洋島嶼地區有三個海外領地,分別是新喀里多尼亞、法屬波利尼西亞、瓦利斯和富圖納群島。這些海外領地對法國來說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在“印太戰略”框架之下,法國強化了對太平洋島嶼地區的重視力度。中國在太平洋島嶼地區的影響力已經引起法國的戰略憂慮。2018年5月5日,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Emmanuel?Macron)在新喀里多尼亞的講話中強調了中國在太平洋島嶼地區帶來的所謂戰略“威脅”:“中國正在太平洋島嶼地區一步一步建立自己的霸權。這不是一個提出恐懼的問題,而是一個現實問題。如果我們不組織起來,中國將很快在該地區建立霸權。這將剝奪我們的自由,減少我們的機會……”Emmanuel?Macron.Discours?du?Président?de?la?République,?Emmanuel?Macron,?sur?la?NouvelleCalédonie?à?Nouméa[EB/OL].(20180505)[20221218].https://www.elysee.fr/emmanuelmacron/2018/05/05/discoursdupresidentdelarepubliqueemmanuelmacronsurlanouvellecaledonieanoumea.,法國的外交不可能脫離大西洋聯盟,脫離西方國家的身份和屬性。張驥.法國外交的獨立性及其在中美競爭中的限度[J].歐洲研究,2020(6):22.?馬克龍政府對中國崛起的威脅認知與美國一致,為了維護法國和歐洲在印太地區的戰略利益,法國與美國保持了戰略協調。事實上,法國采納美國提出的“印太”概念本身即反映馬克龍政府的戰略布局。李穎,陳翔.法國“印太戰略”:內涵、動力及前景[J].和平與發展,2021(5):61.?因此,從制衡中國在太平洋島嶼地區的戰略威脅和追隨美國的戰略看,法國很有可能是拜登政府擴容“藍色太平洋伙伴”的拉攏對象。

印度也極有可能成為拜登政府的拉攏對象。受中國在印太地區影響力增大的刺激,印度在“印太戰略”框架下逐漸向美國靠攏。2018年6月,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Modi)在香格里拉對話會上的演講概述了印度的“印太愿景”。印度將印太地區視為一個自然區域,呼吁在印太地區建立自由、開放和包容的秩序。Ministry?of?Foreign?Affairs.Prime?Ministers?Keynote?Address?at?Shangri?La?Dialogue[EB/OL].(20180601)[20221218].https://www.mea.gov.in/SpeechesStatements.htm?dtl/29943/Prime+Ministers+Keynote+Address+at+Shangri+La+Dialogue+June+01+2018.??2019年11月,莫迪在東亞峰會上提出了印度版的“印太海洋倡議”。在印度的“印太戰略”中,太平洋島國是其“東進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中國的近鄰,印度一直把中國視為戰略競爭對手。無疑,中國在太平洋島嶼地區的影響力刺激到了印度。印度雖然沒有單方面發表過類似中國在太平洋島嶼地區“威脅論”的言辭,但在多邊層面參與制衡中國。作為美日印澳機制的成員,印度在該機制框架內選擇追隨制衡中國的戰略。盡管印度有追求戰略自主的傳統,但加入“藍色太平洋伙伴”有助于其更好地維護其戰略利益。拜登政府也渴望進一步拉攏印度進入制衡中國的網絡,這也符合米爾斯海默的“美國制衡聯盟應吸收中國鄰國”的觀點。

作為東亞國家,韓國同太平洋島國在漁業、旅游業等領域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系。拜登政府邀請韓國參加“藍色太平洋伙伴”外長會,表明美國希望韓國加入其中,進一步升級美韓聯盟的關系。雖然韓國官方沒有發表加入“藍色太平洋伙伴”的聲明,但它在2022年年底公布的《自由、和平、繁榮的印太區域戰略》報告中強調將通過“藍色太平洋伙伴”,擴大對太平洋島國的支持。The?Government?of?the?Republic?of?Korea.Strategy?for?a?Free,?Peaceful?and?Prosperous?IndoPacific?Region[R].2022:17.?不僅如此,在2023年2月的美日韓三邊部長級會晤中,美日韓三國副部長重申了對太平洋島國的承諾,致力于通過“藍色太平洋伙伴”,以透明、有效的方式同太平洋島國合作。U.S.?Department?of?State.Joint?Statement?on?the?U.S.JapanRepublic?of?Korea?Trilateral?Ministerial?Meeting[EB/OL].(20230213)[20230301].https://www.state.gov/jointstatementontheusjapanrepublicofkoreatrilateralministerialmeeting2/.這足以表明韓國欲借助“藍色太平洋伙伴”,擴大其在太平洋島嶼地區的影響力,因此它宣布加入“藍色太平洋伙伴”只是時間問題。

(二)打造太平洋島嶼地區制衡中國的復合陣營

如下文表1所示,目前拜登政府在包括太平洋島嶼地區的印太地區構筑了四大制衡體系,涵蓋了眾多領域。在這四大體系中,唯有“藍色太平洋伙伴”是專門針對太平洋島嶼地區的體系,涉及的議題更為廣泛、全面,具有極強的針對性,扮演著太平洋島嶼地區制衡網絡樞紐的角色。其余三大體系正逐漸把太平洋島嶼地區納入體系框架。應當說,這四大體系從不同的層面聚焦太平洋島國,具有極強的互補性?!坝√S蛞庾R伙伴”主要涉及海域問題,“印太經濟框架”主要涉及經貿問題,“美英澳三邊安全伙伴”主要涉及安全問題?!八{色太平洋伙伴”的出現,便于將這四大體系整合到一起,充分發揮美國盟友和伙伴的優勢。拜登政府未來極有可能以“藍色太平洋伙伴”為支點或樞紐,整合現有的制衡網絡,打造制衡中國的復合陣營,不斷擠壓中國在太平洋島嶼地區的生存空間。拜登在首屆美國—太平洋島國領導人峰會上高調表示,“‘藍色太平洋伙伴是美國真正關心的一項倡議,將更有效地同美國在世界各地的盟友和伙伴進行協調”The?White?House.Remarks?by?President?Biden?at?the?U.S.Pacific?Island?Country?Summit[EB/OL].(20220929)[20221218].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peechesremarks/2022/09/29/remarksbypresidentbidenattheuspacificislandcountrysummit/.。不少國家同時是這四大制衡體系的成員國,因此它們在這些體系中存在戰略利益的趨同。隨著復合陣營的不斷發展,在美國的協調下,“印太海域意識伙伴”“印太經濟框架”和“美英澳三邊安全伙伴”的成員國極有可能匯聚到“藍色太平洋伙伴”之中。

(三)最終演變成為一個軍事和政治聯盟

某種程度上看,“藍色太平洋伙伴”是“美英澳三邊安全伙伴”的擴展,即在后者的基礎上,將日本與新西蘭納入。日本正以驚人的速度軍事化,嚴重違反了其“和平憲法”。由于日本和新西蘭都表示過反對核武器與核技術的擴散,因此它們沒有加入“美英澳三邊安全伙伴”,但“藍色太平洋伙伴”卻可以使其以經濟合作的名義,加強同美英澳的核合作。雖然“藍色太平洋伙伴”的范圍目前主要涉及太平洋島嶼地區,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很有可能擴大到整個印太地區,服務美國的“印太戰略”。事實上,“藍色太平洋伙伴”是一個戰略合作平臺,用缺乏說服力的口號來掩蓋其真實意圖。它的一個長遠目的是全方位擴大日本和新西蘭同“美英澳三邊安全伙伴”的合作,從經濟層面和人道主義層面開始,最終逐漸演化為軍事和政治聯盟,在世界范圍內展開同中國的地緣政治博弈。不可避免的是,“藍色太平洋伙伴”將惡化太平洋島嶼地區的地緣政治環境,使得該地區日益復雜、擁擠。太平洋島國是地緣政治環境惡化的最大受害者。從歷史上看,二戰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太平洋島嶼地區開展了大量的非法活動,比如核試驗、排放核廢料、非法捕魚等,是不折不扣的“侵略者”?!八{色太平洋伙伴”只是一種以文明方式進行的侵略。長遠來看,它將使得太平洋島國生活在大國博弈的陰影之下,嚴重威脅其國家安全,破壞海洋地緣政治環境。

六、?結語

解析顯示,從“印太戰略”的視角看,作為“印太戰略”升級的一部分,拜登政府推動構建的“藍色太平洋伙伴”打著服務太平洋島國本體的幌子,意圖在太平洋島嶼地區全面制衡中國,維護美國霸權。因此,“藍色太平洋伙伴”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制衡聯盟,亦是一個美國主控的區域制度體系。從海洋霸權的角度看,“藍色太平洋伙伴”延續了美國以往的“海洋自由”傳統,是一種在“海洋自由”原則驅動下的海洋擴張活動或實踐,旨在維護其海洋霸權。進一步說,相比較奧巴馬政府、特朗普政府,拜登政府處心積慮,在宏觀層面和微觀層面上制定了針對太平洋島國的完整戰略框架,決心在太平洋島嶼地區全面展開同中國的戰略競爭?!八{色太平洋伙伴”是拜登政府在多邊層面戰略的一部分。而在單邊層面上,拜登政府也全面強化在太平洋島嶼地區的參與。比如讓和平隊重返太平洋島國,強化對太平洋島國的公共衛生援助,在基里巴斯和湯加建立新的大使館,重新開放在所羅門群島的大使館,任命首位太平洋島國論壇特使等。然而,“藍色太平洋伙伴”存在根本的缺陷。由于“藍色太平洋伙伴”是美國主控的,因此美國可持續的投入對其穩定性至關重要。受美國國內民粹主義、政治極化等因素的影響,其“霸權回縮”態勢難以逆轉,拜登政府在拉攏盟國和伙伴方面的投入將是有限的。趙明昊.盟伴體系、復合陣營與美國“印太戰略”[J].世界經濟與政治,2022(6):54.?在查勒斯·庫普錢(Charles?Kupchan)和彼得·特魯博維茨(Peter?Trubowitz)看來,盡管拜登在總統大選中獲勝,但他的國際主義愿景面臨著美國公眾的深深懷疑。美國國際主義的政治基礎已經崩潰。面對日益加劇的黨派分歧以及城鄉之間日益加深的裂痕,長期以來支持美國參與海外事務的國內共識已經分崩離析。Charles?A?Kupchan,Peter?L?Trubowitz.The?Home?Front:?Why?an?Internationalist?Foreign?Policy?Needs?a?Stronger?Domestic?Foundation[J].Foreign?Affairs,?2021,100(3):92101.?從目前的情況看,拜登政府需要的是一種“由內向外”的方式,將國內的需求同海外目標聯系起來。鑒于困擾美國政治的功能障礙以及兩極分化,國際社會有理由質疑拜登政府代表的是一種新常態,或只是“美國優先”的短暫喘息。在這種情況下,美國需要審慎評估其對“藍色太平洋伙伴”能夠投入的成本。一旦美國的投入十分有限,“藍色太平洋伙伴”其他成員國的動力將不足,制定的規劃將流于形式,難以落地。

從深層次看,“藍色太平洋伙伴”是中美關系惡化的外在體現?!八{色太平洋伙伴”將使得中美在太平洋島嶼地區的戰略博弈更為激烈。以往,中美在太平洋島嶼地區總體上保持一種“軟平衡”的博弈態勢,但這種態勢隨著美國對中國戰略疑慮的增加而逐漸被打破。美國不顧太平洋島國的關切,秉持冷戰思維,推進集團政治,只會惡化太平洋島嶼地區的地緣戰略環境。事實上,太平洋島嶼地區足夠大,容得下中美。中美關系攸關太平洋島嶼地區乃至世界的前途命運。中美關系在太平洋島嶼地區處于重要的十字路口。拜登政府應放棄零和博弈思維,真正站在太平洋島國和島民的立場上,從人類共同命運的角度出發,妥善處理中美關系?!八{色太平洋伙伴”只會惡化中美在太平洋島嶼地區的關系,而不會給太平洋島國帶來實質性的幫助。美國和平研究所的布萊恩·哈?。˙rian?Harding)和卡米拉·波利安德森(Camilla?PohleAnderson)一語中的:“太平洋島國領導人明確表示如果中美在太平洋島嶼地區的最終目標是增強彼此的影響力,他們對中美的示好不感興趣。因此美國不應將其同太平洋島國的接觸視為與中國的零和博弈。美國對太平洋島國政策的成功取決于美國兌現對太平洋島國的承諾,更多地關注太平洋島國的自身需求,而不是更廣泛的地緣政治目標?!盉rian?Harding,Camilla?PohleAnderson.Pacific?Islands?Forum:?Leaders?Want?to?Focus?on?Climate?Change,?Not?Geopolitics[EB/OL].(20220707)[20221218].https://www.usip.org/publications/2022/07/pacificislandsforumleaderswantfocusclimatechangenotgeopolitics.

當前正值中國與太平洋島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快速、穩健、深入發展的時期,“藍色太平洋伙伴”的出現將成為這一時期中國與太平洋島國關系發展的重大挑戰。拜登政府在太平洋島嶼地區對中國施加的壓力將越來越大,如何適應并有效應對“藍色太平洋伙伴”是當前中國的一項緊迫課題。一方面,要密切關注“藍色太平洋伙伴”的走向??梢钥隙ǖ氖?,作為一個制衡聯盟,“藍色太平洋伙伴”將在太平洋島嶼地區采取戰略擴張態勢,以最大限度地制衡中國?!八{色太平洋伙伴”外長會的內容和參加對象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因此,中國應未雨綢繆,有的放矢。國內學術界應在學理上重視對“藍色太平洋伙伴”的理論研究。國內智庫應發揮智力優勢,撰寫關于“藍色太平洋伙伴”的咨詢報告。另一方面,應保持戰略定力,堅定不移地深化同太平洋島國相互尊重、共同發展的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推動構建中國—太平洋島國命運共同體?!八{色太平洋伙伴”將使得太平洋島嶼地區更加充滿不確定性。在不確定的戰略環境中,中國應繼續保持自己的戰略節奏,以我為主,行穩致遠,蹄疾步穩,沒必要陷入西方設置的戰略競爭節奏。同時,中國應充分發揮為太平洋島國打造的應急物資儲備庫、應對氣候變化合作中心、減貧與發展合作中心、農業合作示范中心、防災減災合作中心、菌草技術示范中心六大平臺的作用,造福所有太平洋島國人民。

參考文獻:

[1]陳韶陽,鄭清予.美國海洋思維剖析及對中國海洋強國建設的啟示[J].太平洋學報,2021(4).

[2]Farren?S.“藍色太平洋”愿景及其對太平洋島民的重要性與挑戰[J].黃宇欣,張曉意,譯.中華海洋法學評論,2022(2).

[3]賀泳杰.航行自由原則:從霸權政治到國際法治[J].國際展望,2022(1).

[4][德]卡爾·豪斯霍弗.太平洋地緣政治學:地理與歷史之間關系的研究[M].馬勇,張培均,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20.

[5]李穎,陳翔.法國“印太戰略”:內涵、動力及前景[J].和平與發展,2021(5).

[6]梁甲瑞.從太平洋島民海洋治理模式和理念看區域海洋規范發展及啟示[J].太平洋學報,2021(11).

[7]劉豐.制衡的邏輯:結構壓力、霸權正當性與大國行為[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10.

[8][美]斯蒂芬·沃爾特.聯盟的起源[M].周丕啟,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9][美]索爾·伯納德·科恩.地緣政治學:國際關系的地理學[M].嚴春松,譯.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1.

[10][美]約翰·米爾斯海默.大國政治的悲?。跰].王義桅,唐小松,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11][美]約翰·伊肯伯里.美國無敵:均勢的未來[M].韓召穎,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12][美]茲比格紐·布熱津斯基.大棋局:美國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緣戰略[M].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3]王國梁.世界政治地理[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

[14]閻德學,李帥武.“印太戰略”升級版及其對中國的威脅[J].社會科學,2021(11).

[15]張驥.法國外交的獨立性及其在中美競爭中的限度[J].歐洲研究,2020(6).

[16]張文奎,劉繼生,閆越.政治地理學[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1.

[17]趙明昊.盟伴體系、復合陣營與美國“印太戰略”[J].世界經濟與政治,2022(6).

[18]趙菩,李巍.霸權護持:美國“印太”戰略的升級[J].東北亞論壇,2022(4).

[19]Dyke?J?M?V,?Zaelke?D,?Hewison?G,eds.Freedom?for?the?Seas?in?the?21st?Century:Ocean?Governance?and?Environmental?Harmony[C].Washington?D.C.:?Island?Press,?1993.

[20]Kupchan?C?A,Trubowitz?P?L.The?Home?Front:?Why?an?Internationalist?Foreign?Policy?Needs?a?Stronger?Domestic?Foundation[J].Foreign?Affairs,?2021,100(3).

(責任編輯:林燦)

猜你喜歡
中美關系
特朗普“美國優先”政策下的中美關系走向
中美關系新起點
中美關系已不是說翻就翻的“小船”(觀察家)
中美關系向何處去
從積極推動到保守謹慎——美國國務院在中美關系緩和中的角色(1969—1972)
“冷戰與中美關系”學術研討會在西安舉行
略論朝鮮戰爭時期的中美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