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圖書館精準化社會服務路徑研究

2023-06-21 09:27徐旭光張若雅王飛陳娜繆幽竹
新世紀圖書館 2023年2期
關鍵詞:精準化社會服務高校圖書館

徐旭光 張若雅 王飛 陳娜 繆幽竹

摘 要 基于社會化服務給圖書館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在對圖書館社會化服務進行文獻和理論梳理的基礎上,論文以蘇州大學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發展階段和歷程為例,通過案例分析的方法,仔細研究了蘇州大學圖書館精準化社會服務的依據、對象、內容和方式,從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圖書館資源建設為基礎、密切校地合作為關鍵、圖書館建立健全社會服務機制為保障四個方面系統闡述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的實施策略,為高校圖書館通過服務地方社會與經濟實現跨越式內涵發展提供有益參照。

關鍵詞 高校圖書館;精準化;社會服務;服務路徑

分類號 G258.6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23.02.008

Research on the Accurate Social Service Path of Academic Library: Taking Soochow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Xu Xuguang, Zhang Ruoya, Wang Fei, Chen Na, Miao Youzhu

Abstract Based on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at social services bring to the library, after reviewing the literature and theory of the academic librarys social services, and taking the development stage and course of the social services of the Soochow University Library as an example, through the method of case analysis carefully studied the basis, object, content and method of the accurate social service of Soochow University Library, and points out the four systematic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of taking social demand as the guide, library resource construction as the basis, close school-local cooperation as the key, and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social service mechanism as the guarantee, so as to provides a useful reference for academic libraries to achieve leapfrog development through serving local society and economy.

Keywords Academic library.Accurate. Social service. Service path.

0 引言

作為社會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圖書館天然具備服務社會的屬性。與公共圖書館面向社會大眾的特性不同,高校圖書館著重為高校教學與科研提供學術支持,服務更加偏重專業與精深,因而全面的社會化服務在我國高校并沒有廣泛開展。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為滿足公眾信息及資源的多元化需求,多年來關于高校圖書館開展社會服務的呼聲不絕于耳。在政策層面上,國家始終強調高校對社會發展的作用和推動力?!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中指出:“高校要牢固樹立主動為社會服務的意識,全方位開展服務”[1];教育部在2015年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中明確提出:“圖書館應在保證校內服務和正常工作秩序的前提下,發揮資源和專業服務的優勢,開展面向社會用戶的服務”[2]。這些都為高校圖書館開展社會服務提供了政策依據,成為高校圖書館探索社會化服務道路的保障。如何在保證校內用戶服務質量的基礎上,兼顧社會職能,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為經濟和社會發展助力,是每一位高校圖書館人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1 國內外高校圖書館開展社會服務研究現狀

西方發達國家高校圖書館的社會化服務起步早、發展快,又有完善的政策法規支持,現今已趨于成熟。如,美國高校圖書館在社區服務和公眾服務方面已基本實現對社會用戶的全面開放,并通過建立圖書館聯盟實現資源與信息共享[3],形成一套成熟的特色服務模式;德國高校社會化服務的特色是建設雙重圖書館網絡,包括為本校師生和社會用戶提供同等服務的中心圖書館和專門為校內師生教學科研服務的專業圖書館[4];日本的高校圖書館將校外用戶進行了明確的分類,根據不同的用戶類型提供不同的服務內容[5]。這些都為我國高校圖書館開展社會化服務提供了有益借鑒。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國學界開始關注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研究。經過宏觀理論探討的起步期,理論付諸實踐的探索期,近十年進入一個相對快速發展的階段,理論研究逐漸轉向具體、深入。在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理論方面,有學者構建了模型,如周效章提出了統整各類服務主體、融匯線上線下服務的基于“互聯網+”的高校數字資源社會化服務模式[6],江秋菊創建了基于活動理論的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要素框架模型[7];還有學者針對目前高校圖書館開展社會服務的現狀和困境進行調研分析并給出對策,如薛調分析了高校圖書館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的研究現狀與解決路徑[8],周玲元、劉志鵬調查了南昌市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現狀并給出中部地區高校圖書館開展社會化服務的發展對策[9],曹文振就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的困境提出了著眼于認知觀念、管理制度、服務渠道、內在價值等方面的突圍策略[10]。在服務對象、服務內容、服務方式等方面,有學者基于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的趨勢探討了服務的拓展與創新,如楊新涯、向晴、王瑩提出以校友服務為核心的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范式[11],宮平、郭帥基于服務主體和服務內容探索自主自建、共建共享、借閱服務、專題服務、知識服務等多種模式并存的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模式[12],化秀玲闡述了高校圖書館文化精準扶貧的內涵、優勢、存在的問題及其有效路徑[13],姜蘭、侯婕以長春工業大學圖書館為例探索基于新媒體的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創新路徑[14]。

盡管國內學者對于高校圖書館開展社會服務做了深入研究,也多數持支持的態度,但高校圖書館作為一個社會組織,其硬件設施、文獻資源和信息服務都具有明顯的校內屬性,面對澎湃的社會化服務思潮,也有學者對此并不看好,如丁學淑、丁振偉、馬如宇等對阻礙高校圖書館開展社會服務的九大因素進行了系統闡釋[15],邱翠云對利益視角下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政策弱效執行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適度開放的理念[16-17]。

從實踐來看,經過三十余年的發展,我國高校圖書館開展社會化服務仍然步履維艱。囿于人員、館舍、管理、數字資源版權、經費、政策法規不完善等諸多原因,高校圖書館無法像公共圖書館一樣面向全社會開展無門檻的全面開放服務。已經開展的社會服務內容有限、手段單一、社會用戶受惠面較窄,難以形成有效的規模。事實證明,在現階段盲目推行全面社會化服務,既達不到理想的社會價值,也與高校圖書館的資源特點和服務類型不相匹配。我國的經濟政治體制與西方發達國家不同,高校圖書館開展社會化服務不能簡單照搬西方模式,必須立足當前實際,找到一條切實可行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化服務道路,才能實現長期發展,這也是本研究的意義所在。

2 蘇州大學圖書館社會化服務歷程

蘇州大學圖書館歷史源遠流長,其前身可追溯至1901年在蘇州天賜莊博習書院舊舍開辦的“東吳大學堂藏書樓”。在一百多年的發展歷史中,蘇州大學圖書館經歷了多個不同的階段,各階段所承擔社會服務各不相同。筆者根據圖書館在各個階段的功能及服務內容劃分成以下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建國后至1977年。該階段蘇州大學圖書館完成了由傳統書院藏書樓向高校圖書館的徹底轉型,但由于社會大眾的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對文獻資源的需求較少,高校圖書館的定位為面向精英,主要為學校教職員工服務,其作用更類似于“借書處”。

第二階段:1978年至2002年。改革開放以后,中國開始進入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民眾對于知識的渴望促使他們對于圖書館資源的需求大大增加。高校圖書館是信息資源的匯集中心,具有信息資源量大、更新速度快等特點,且蘇大圖書館有大量的古籍善本、文史資料、方志、民國書刊、家譜等特藏,逐漸吸引了社會大眾的關注。為了順應用戶的需求,蘇大圖書館嘗試向社會開放:(1)開通辦理校外用戶借書證,校外用戶可以在支付一定的押金后,從館藏流通庫中借閱書籍,或瀏覽期刊室中的中外文刊物;(2)情報部門對校外用戶(醫學院)提供有償的檢索定題服務;(3)有限開放特藏資源,經預約申請后校外用戶可以進入特藏部查閱抄錄古籍文獻。

第三階段:2002年至2014年。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圖書館的資源中數字資源的比重逐漸增多,校外用戶對信息資源的需求從紙質擴展到了數字資源。蘇大圖書館在2002年建立了電子閱覽室,恰逢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中提出“有條件的高等學校圖書館應盡可能向社會用戶和社區用戶開放”, 校外上機卡也應運而生,為校外用戶利用文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但是這要求用戶具備一定的圖書情報意識,還應具備信息檢索與運用能力,因此針對用戶的檢索培訓也同時開放給校外用戶。教育部科技查新站成立后,依托于電子資源的有償服務如文獻傳遞、科技查新、代查代檢等也向社會開放,由用戶提交委托申請后,圖書館相應部門出具報告。此外,由蘇州大學圖書館牽頭建設的“蘇州高校數字服務平臺”于2010年正式開通,實現了本地區十一所高校中英文電子資源的一站式檢索,達到資源共知共享。

第四階段:2015年至今。隨著學術搜索引擎、論文分享網站等網絡資源的發展,用戶對圖書館館藏資源的依賴度逐漸下降,多年“授之以漁”的培訓也使得用戶對資源的利用能力得到很大提升。一方面,用戶數據庫的使用率不斷上升,實際到館用戶以利用圖書館空間資源為主;另一方面,社會上大量的企事業單位和個人亟需文獻信息資源。為了解決如何將高校圖書館的有限資源投入到無限的用戶需求服務中去這一迫在眉睫的問題,圖書館的服務逐漸由全面向精準轉變,由被動滿足用戶的需求向主動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轉變。因此,自2015年起,蘇州大學圖書館與張家港工業技術研究院建立了合作,以張家港工業技術研究院為橋梁為張家港地區的企事業單位提供有特色的精準化情報咨詢服務。

3 蘇州大學精準化社會服務及其成效

為了實現國家關于高等教育內涵深化和模式創新的要求,形成政府、企業、高校聯動發展的良性機制,作為地方高校排頭兵的蘇州大學的發展戰略以立足、依托和服務地方為己任,根據蘇州大學的“名城名?!卑l展戰略,蘇州大學圖書館依托于自身的科研、人才、資源等優勢,于2011年3月19日和張家港市政府簽署了《深化合作協議》,并合作共建蘇州大學張家港工業技術研究院,以滿足區域內支柱產業的相關科研單位信息需求,進而實現了廣泛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通過張家港工業技術研究院的建立,蘇州大學圖書館對接張家港市科技局、經濟技術開發區等政府單位,為張家港主要支柱產業和企業提供綜合性服務的公共技術平臺。目前,蘇州大學圖書館結合國家科技攻關重點項目,重點打造了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機電一體化、紡織和現代服務經濟六大產業的技術研發平臺,已將服務輻射至張家港市企事業單位,重點服務張家港龍頭企業,諸如海陸重工、中車氫能、新美星、富瑞特種裝備等大型上市企業。特別是抗疫以來,重點服務了張家港第一人民醫院、張家港中醫醫院等單位和機構。其主要服務方式和成效包括以下幾方面。

3.1 以產教融合為抓手,提供科技情報服務

從企業信息需求來說,企業研發項目需要技術咨詢與服務、科技查新服務與知識產權服務,企業拓展市場需要產業情報研究服務。蘇州大學圖書館的科技情報服務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情報支持。館員進行實地調研、了解企業需求,收集整理推送相關文獻;依靠數據積累及全生命周期使用習慣分析預測客戶使用需要,并實時跟蹤動態變化,切實打造新時代優質用戶體驗圖書館。同時,企業也可以根據研發需求在線提交查新委托合同。自2015年始,張家港地區的科技查新數量以每年20%~30%的速度遞增,與之相應的是張家港高新企業的申報和活躍數量也與日俱增。

3.2 以資源建設為基礎,開展信息素質教育

企業員工深造學習需要充足的中外文文獻資源保障。針對張家港企業和機構文獻資源不足的問題,蘇州大學圖書館不斷完善自身資源建設,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通過購買數據庫、整合網絡資源、自建數據庫等形式豐富數字館藏,為企業員工提供了多樣的資源獲取途徑。如借助快遞為員工提供紙本文獻借閱服務;通過校園身份統一認證,方便員工及時查閱所需信息資源內容;采用微信小程序、微博、公眾號等移動終端推送代查代檢、科技查新、論文查重等服務。

為了提高員工的信息素養,幫助他們更便捷地獲取資源,蘇州大學圖書館還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講座和培訓活動,開設數據庫使用課程,在線介紹數據庫使用方法及圖書館資源利用方式,收到了良好效果。

3.3 以成果轉化為契機,提供知識產權服務

通過蘇州大學張家港工業技術研究院為張家港地區的政府、科研院所及高新技術企業服務,實現了精準對接產學研需求與資源,更好地發揮圖書館服務地方經濟的平臺優勢和資源優勢。蘇州大學圖書館定期開展服務研討以及用戶交流會,以科技查新為橋梁,密切校地合作,先后促成了多項技術轉移和合作協議。十年來,張家港市的高新企業申報數量和獲批數量逐年攀高,張家港全市授權的專利數量也逐年遞增,張家港市屬醫院各級立項及獲獎數量也屢創新高。

近期為配合張家港市政府建設長三角文化展示館及長江藝術節,蘇州大學圖書館和張家港市圖書館合作進行長江文獻的搜集和整理。這是蘇州大學圖書館的又一次精準化社會服務嘗試,進一步實現了圖書館的社會效益。

4 高校圖書館精準化社會服務路徑與實現

回顧蘇州大學圖書館發展歷程,不難發現精準化服務乃是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的破冰之舉?;谏鲜霭咐治龊统尚а芯?,我們進一步從系統化實施策略的角度來探索高校圖書館精準化社會服務的路徑和實現方式,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展開。

4.1 以社會用戶需求為導向

用戶需求是驅動圖書館發展的重要推力[18],而用戶在接受圖書館服務的過程中總是會追求所付出的時間與精力最小化[19]。因此,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的開展必須堅持以社會用戶需求為導向。相對于公共圖書館而言,社會用戶對高校圖書館的服務需求會更多地集中在專業化、深層次的信息資源需求和科學素養需求上?;诖?,蘇州大學圖書館定期和蘇大張家港工研院合作舉辦用戶研討和培訓會,依托高校的科研、人才、資源優勢,結合張家港地區的發展現狀和經濟建設的需要,通過有針對性地提供地方急需的信息資源,為重點行業和企業提供嵌入式服務,助力科技創新。

此外,高校圖書館應主動關注和融入地方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深入挖掘他們的需求,建立需求和資源的關聯體系,不斷拓展資源的深度和廣度。同時,高校圖書館應積極推進信息素養培訓、情報分析、信息知識咨詢等新型服務體系的建設,并向社會用戶開放,以滿足他們在學習和科研方面的需求,突破高校圍墻的限制,搭建智慧服務平臺,最大化降低社會用戶的時間成本。

4.2 以圖書館資源建設為基礎

豐富優質的專業化館藏資源是高校圖書館提供精準社會化服務的基礎,統一的檢索平臺、電子資源導航等構成了較為完整的信息資源體系,為精準化服務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高校圖書館需要進一步加強資源的深度挖掘和精細化管理,將信息資源服務融入到社會用戶的學習、生產和科研流程中去,逐步實現用戶服務由被動接受到主動感知的轉變,如在已連續舉辦17年的“中國(張家港)長江文化藝術節”資源提供方面,蘇州大學圖書館挖掘有關館藏資源,充分利用前期自建吳文化數據庫和有關大運河項目研究的優勢,助力張家港市長江流域文獻的收集、整理工作。與此同時,高校圖書館還應該根據社會的發展和需求,積極發揮圖書館人才資源的作用,不斷提高社會服務質量。高校圖書館專業的人才資源作為精準化社會服務的具體實施者,他們所掌握的全面檢索方法,對海量信息的查找、分析、識別、加工等能力,以及在長期服務教學、科研的實踐工作中積累的業務經驗和社會服務能力是社會化精準服務的重要保障。

4.3 以密切校地合作為關鍵

政府機構作為地區和行業的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和發布人才需求信息,調整產業結構,制定教育體制改革路線、方針、政策等,對于高校的發展具有指導作用。一方面,通過對接政府機構提供精準化服務,高??梢员苊庾邚澛?,實現效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服務地方企事業單位既是高校的立校之本,也是生存之道,只有通過為地方企事業單位提供精準化服務,才能消除高校和地方銜接不暢的問題,才能更好地協助地方產業發展和轉型升級,促進高校的成果轉化和協同創新。正如蘇州大學張家港工業技術研究院的誕生和發展,依據蘇州大學的發展戰略,緊密圍繞張家港地區的“4+4”產業鏈,通過加強和地方政府、市科技局等市內重點企事業單位的深度合作,不僅攻關了國家科技項目,提升了地區創新能力,而且在“產學研”方面促進了校地合作,讓蘇大的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務于張家港的企業。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與地方政府或科研院所建立緊密聯系是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的關鍵。在具體實施中可以參照蘇州大學圖書館,采用“政產學研”相融合的發展模式,將學生培養、科學研究、產業轉化、信息服務等四方面有機融合,充分發揮各自優勢,以科學研究帶動學科建設與學生培養水平、以產業轉化發揮科研成果價值,同時進一步反饋與促進科學研究,并為學生培養提供實踐平臺,結合政府導向,通過“政產學研”的對接和互動互融,實現學科、科研、產業、地方及圖書館的共同發展。

4.4 以建立健全社會服務機制為保障

盡管高校圖書館服務的重心還是校內用戶,但也可與公共圖書館一樣,作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一部分致力于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權益,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閱讀需求和空間需求。因此,高校圖書館首先應該平衡好校內用戶需求和社會用戶需求服務的關系,針對兩者需求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服務章程、規章制度和激勵機制,在一定程度上將“社會服務”作為工作量統計和職稱評審的有機組成部分納入年度計劃和考核,努力調動館員積極性,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以蘇州大學為例,學校頒布的績效考核條例中有明確的社會服務內容,教師及科研人員分類中有社會服務型。其次,高校圖書館還需要通過內部挖掘,調整、優化圖書館業務流程體系和人員結構,讓更多館員參與到社會服務中來,拓展社會服務的覆蓋面和影響力。最后,館員也要自覺加強職業精神建設,自覺制定職業生涯規劃,不斷提升專業技能,始終以飽滿的精神面貌主動投入社會服務,提升用戶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5 結語

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是堅定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強大推動力,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蘇州大學圖書館基于自身優勢,立足地方實際,通過與張家港工業技術研究院的精誠合作,探索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的社會化服務道路。實踐表明,這樣一條充分融入高校發展,嵌入地方經濟建設的社會化服務道路真正實現了圖書館和社會資源的共享共贏,也真正地將圖書館有限的資源投入到了無限的社會服務中去,也為高校圖書館通過服務地方社會與經濟實現跨越式內涵發展提供了有益參照。

參考文獻: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 [EB/OL].[2022-04-17]. http://www.gov.

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教育部關于印發《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

的通知 [EB/OL].[2022-04-17].http://www.moe.gov.

cn/srcsite/A08/moe_736/s3886/201601/t20160120_

228487.html.

林宜榕,高波.美國社區大學圖書館館藏發展政策分析:以加州伯克利城市學院為例[J].圖書館學研究,2019(24):87-91, 60.

周娟. 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調查與思考[D].揚州:揚州大學, 2017:10-11.

劉婧,李健麗.國外大學圖書館社會服務調查及啟示:以美國和日本20所大學為例[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8(9):66-70.

周效章.高校數字資源社會化服務的內涵嬗變與模式構建[J].圖書與情報,2019(2):107-113.

江秋菊.活動理論視角下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理論模型構建要素研究[J].國家圖書館學刊,

2020,29(2):69-78.

薛調.高校圖書館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研究現狀與路徑分析[J].圖書情報工作,2019,63(9):5-11.

周玲元,劉志鵬.南昌市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

務困境及對策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20(7):

60-67.

曹文振.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的困境與突圍[J].圖書館雜志,2018,37(9):51-57, 85.

楊新涯,向晴,王瑩.以校友服務為核心的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范式研究[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9,37(5):32-37.

宮平,郭帥.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模式探索[J].圖書情報工作,2014,58(19):74-78.

化秀玲.高校圖書館文化精準扶貧路徑探析[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8(5):104-107.

姜蘭,侯婕.基于新媒體的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研究:以長春工業大學圖書館為例[J].情報科學,2019,37(8):92-96.

丁學淑,丁振偉,馬如宇.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

務的困難與障礙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4,

58(13):56-59,36.

邱翠云.利益視角下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政策弱效執行研究[J].圖書館建設,2018(11):67-71,79.

邱翠云.適度開放:當前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的

理性選擇[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8(5):38-42.

王飛,陳娜,瞿冬霞,等.用戶需求驅動的智慧

圖書館服務體系研究[J].新世紀圖書館,2021(5):

67-72.

王飛,徐芳.國外數字圖書館用戶研究進展:問題論域、現狀述評與發展趨勢[J].情報理論與實踐,2020(9):176-184.

猜你喜歡
精準化社會服務高校圖書館
構建大學生精準就業服務體系思考
高校學生資助工作的精準化研究
科研、教學與社會服務協同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
我國公租房政策的福利分配和福利輸送分析
我國公租房政策的福利分配和福利輸送分析
從眼動實驗看中原服飾文化傳播與社會服務
淺談高職院校經濟社會服務能力建設
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案例分析
微信公眾平臺在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中的應用研究
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實踐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