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勞動教育 助推共同富裕

2023-06-21 13:49李志紅楊怡莎
經濟研究導刊 2023年10期
關鍵詞:全面發展勞動教育共同富裕

李志紅 楊怡莎

摘? ?要: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既包括物質方面的富裕,也包括精神方面的富裕。勞動教育是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重要舉措,有利于培養高素質人才,有利于進一步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在實現共同富裕的過程中,需要社會各界積極配合政府建立科學、健全、可持續發展的勞動系統;同時,各級黨政部門應引導群眾主動學習勞動理論,提高勞動意識,提高勞動能力。

關鍵詞:共同富裕;勞動教育;全面發展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3)10-0131-03

中國共產黨建黨的初衷便是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經過百年艱苦奮斗,中華民族從貧困走向富強、從積弱走向強盛,人們手拉手肩并肩在社會主義的道路上昂首向前,全民齊心共創富強??墒?,當今社會人們由物質需求逐漸轉變為對精神層面的需求,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想要解決精神需求和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就一定要永遠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永遠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以實現共同富裕。勞動教育作為共同富裕的重要動力,兩者具有相互促進的作用。生產力的發展需要各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方面是人才因素,人才的素質水平對共同富裕的水平有著重要的作用。人們最原始的創造物質的本領便是勞動,取種而耕作,取畜而放牧,取線頭而紡織,等等。而勞動所帶來的成果也成為了人們的精神財富,勞動也是我們中華民族創造歷史的輝煌、今天的成就、明天的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一、共同富裕及勞動教育的內涵

(一)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鼓勵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也正是為了帶動越來越多的人富裕起來,達到共同富裕的目的?!边@是1985年鄧小平同志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來的。1986年3月鄧小平在會見新西蘭總理時講到: “我們的政策是讓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以帶動和幫助落后的地區,先進地區幫助落后地區是一個義務。我們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根本目標是實現共同富裕,然而平均發展是不可能的?!?990 年底,鄧小平同志又一次講到: “共同致富,我們從改革一開始就講,將來總有一天要成為中心課題。社會主義不是少數人富起來、大多數人窮,不是那個樣子。社會主義最大的優越性就是共同富裕,這是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的一個東西?!盵1]

1.共同富裕并不是顧名思義的所有人擁有相同的金錢,共同富裕更多是對于生產資料的分配,馬克思主義中就對共同富裕做了詳細的分類,狹義上的共同富裕就是在生產資料社會所有制的基礎下,生產資料社會所有制是共同富裕的基礎,也是前提。倘若生產資料私有制,那便不會共同富裕。在這個基礎下,勞動者根據自己所付出勞動的多少獲得相應的報償,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共同富裕。廣義上來講,共同富裕指的是在生產資料社會所有制的基礎上勞動者實現富裕的平等性和機會的公平性,勞動者通過聯合生產等方式在生產資料社會所有制的基礎上獲得平等的富裕的機會。

2.為實現共同富裕,應積極響應國家提出的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農村建設等一系列政策,從而推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民生與發展兩者相結合,資源向困難地區、困難群眾傾斜,讓人民群眾感受到黨和國家的關愛,從而激發群眾的勞動積極性,以獲得全民富裕機會的公平性。

3.讓群眾獲得富裕的機會均等,積極完善信訪部門等傾聽人民呼聲、回應人們期待的窗口,多部門協作,明白群眾的事情無小事,為群眾做實事,讓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方發光發熱,讓所有同胞都為中華民族的崛起添磚加瓦。

(二)勞動教育

中華民族傳承五千余年,勞動精神已經深入每一個人民內心中。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后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盵2]

引用詩人陸游的一句古詩:“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眲趧咏逃⒉粌H僅是在課本照說說就可以的,應該讓學生們切身實地走出學校,到山上去,到田野里去,重溫“長征精神”“南泥灣精神”等,讓學生們在勞動中成長,讓學生們在勞動中凝聚正確的勞動觀點和勞動態度。勞動教育是我國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不可或缺的一環,也是最重要的一環,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加親近自然,還可以讓學生們在實踐中得到勞動所帶來的物質和精神上的富足。

隨著時代的發展,黨帶領人民努力奮斗,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新中國成立7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環境以及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下,新世紀的孩子們難以了解發展落后、物資匱乏年代的艱苦,對勞動的態度、重要性認識有些缺乏。加上以往我們的教育更偏向文化知識的學習和培養,在勞動教育方面相對偏少,導致一些從小在城市里長大的孩子不深知勞動的可貴,不愿意勞動,不珍惜人們的勞動成果,并且很多學校以學習成績為主,忽視勞動教育,勞動教育正在被社會弱化,這也是這一現象的誘因之一。為此,全黨全社會應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強勞動教育。

二、推進共同富裕進程中勞動教育發揮著重要作用

教育是人類傳承文明和知識、培養年輕一代、創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徑。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努力培養出更多更好的人才。共同富裕要靠辛勤勞動,要靠大力弘揚“崇尚勞動、熱愛勞動、辛勤勞動、誠實勞動”的勞動精神,激勵廣大人民群眾辛勤勞動、實干奮斗,為促進共同富裕提供強大精神動力[3]。2020年3月發布的《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中明確了勞動教育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重要性。青少年是祖國的花朵,是中華民族的希望,是社會主義的接班人,要求學校不能只注重學習成績,更應該形成綜合性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所培養的新時代青年應該擁有積極向上的勞動精神和正確的勞動價值取向。

我們的一切幸福都是通過勤奮勞動創造出來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鼓勵勤勞創新致富,通過激發每一位勞動者的熱情和創造潛力,為實現共同富裕提供強大動力。

(一)勞動是實現共同富裕的根本前提

從一定意義上來說,人類歷史就是一部勞動的歷史。馬克思和恩格斯曾指出,勞動是人類基本的實踐活動和存在方式,是人類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基本途徑,也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最基本條件。因此,我們可以說勞動是實現共同富裕的根本前提。因此,在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進程中對廣大青少年學生進行勞動教育是正當其時、實屬必要的。

勞動教育能促進個人的全面發展,是人全面發展的基礎,是人類全部社會關系形成和發展的基礎。人們憑借勞動滿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實現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創造和積累。一方面,勞動創造物質財富。勞動把自然界提供的材料變成物質財富。人類有目的地作用于自然界,通過勞動改變自然物質的性質與形態,使各種原料成為人類生活需要的財富,來滿足人們的物質需要。另一方面,勞動創造精神財富。隨著勞動的社會性發展,勞動也成為財富和文化的源泉。在勞動過程中,人類不斷地探索,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和經驗,創造了寶貴的科學技術和文化成果,為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創造了前提。

人民是社會歷史的創造者,社會主義社會的物質和精神財富都是靠人民創造、由人民共享的。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實現全體人民物質上共同富足、精神上共同富有,這是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持久動力、整個社會始終充滿生機活力的重要保證。要齊心協力共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在建設中著力推進共同富裕。只有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力和主觀能動性,才能顯著提高生產力水平;只有讓人民群眾切身感受到發展帶來的美好生活,才能凝聚現代化建設的磅礴力量。所以說,勞動教育是促進全體人們全面發展的現實需要,能夠更好發揮人民群眾創造主體的能動作用。

(二)勞動教育有利于共同富裕向更高質量發展

共同富裕是一個長遠目標,需要一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共同富裕不是搞“等富貴、均貧富”。共同富裕是以人為主體的,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是推動共同富裕的一個重要目標。實現人的全面提高、全面富裕,精神生活共同富足是新時代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內涵之一,但精神生活的富足并不能夠從物質富裕中自動產生,這就需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引領精神文化建設,積極構建新時代精神家園。

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關鍵。發展離不開生產,離不開勞動,否則一切問題都是紙上談兵,如同無源之水。共同富裕為人的發展創造更廣闊的社會空間。發展勞動教育就是要提升我國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尊重勞動,增強對勞動的敬畏,對勞動人民的尊重,全面發展,肩負祖國的未來。勞動具有不同的分工。當今時代,萬物互聯,傳統的農業、制造業等領域全部受到了信息時代的沖擊,老舊的設備已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新的設備需要新型人才創造。作為領路人,要帶領群眾致富,面對新時代提出的新挑戰,新時代勞動者更應該發揚辛勤勞作的精神。只有勞動和學習相統一,努力成為高素質人才助力中國產業結構轉型,才能促進經濟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的順利轉變。

(三)勞動教育能夠為共同富裕凝聚社會共識

實踐出真知,學生通過對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的實踐,能夠切身體會到勞動的辛苦,體會勞動創造美好生活,深刻領會馬克思主義勞動觀,從內心深處形成勞動不分貴賤、所有一線普通的勞動者都是值得尊敬的觀念,體會到一切幸福都是通過自己的雙手奮斗出來的,認識到要具備滿足生存發展需要的基本勞動能力,形成良好勞動習慣。

觀念的變革對人而言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脫貧攻堅戰的勝利和全面小康社會的建成推動人們對共同富裕的理解進入了新的高度。新時代的共同富裕觀以人民幸福和人的發展為價值旨歸。新時代推進共同富裕強調全體人民的富裕,要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果實;強調人的全面發展,認識到共同富裕不只是為人的發展提供物質基礎,也要為人的發展提供精神動力。這也會成為所有人的共識。共同富裕需要人的自由自主發展,激發人的發展,為共同富裕提供不竭動力。而且共同富裕為人的發展創造了更大的空間與更多的機遇。

三、推動共同富裕過程中加強勞動教育的舉措

(一)進一步提高對勞動教育重要性的認識

意識是行動的先導,只有在全社會形成崇尚勞動、熱愛勞動、尊重勞動的良好風尚,才會更好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勞動教育是和經濟社會發展結合最緊密的教育類型,為經濟發展提供了諸多必要的成分,如科技、文化、人才等。相對于其他教育,勞動教育更應該主動融入新時代經濟建設中,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勞動教育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引擎作用。在新時代的經濟社會發展中,應該宣揚“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的觀念,反對一切不勞而獲的錯誤觀念,營造支持勞動教育的良好氛圍。

(二)建立科學系統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

勞動教育應該根據學生的不同而劃分不同的教育方案,如年齡、地區、身體等因素,開展適配性的勞動教育。結合時代發展特點和社會生產水平,注重選擇新型服務性勞動的內容。小學階段要更多注重圍繞啟蒙孩子們的勞動意識,讓孩子們體會到勞動的快樂。還要幫助他們做好個人清潔衛生,讓他們學會做一些簡單家務。初中階段要注重圍繞增加勞動知識、技能教育,加強家務學習,讓學生初步了解一些勞動知識。高等學校更多開展圍繞創新創業的教育,結合學科和專業積極開展實習實訓,讓學生提升就業創業能力,樹立正確擇業觀,發揚吃苦和奉獻精神。

(三)維護好廣大勞動群眾的切身利益

人民群眾過上更加幸福的好日子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實現共同富裕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使命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共同富裕的實踐主體和力量源泉是全體人民。只有全體人民共同參與奮斗,才能夠不斷提高全民共享的質量,維護好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勞動教育和共同富裕是不可分割的,社會各界應充分認識到其重要性,將勞動教育作為一項長期的任務,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共識和風氣,培養一代代優秀的接班人,為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不斷做出新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2.

[2]? ?習近平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J].黨建,2018(10):4-6.

[3]?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20-03/26content_5495977.htm.

[4]? ?李立國.共同富裕視野下的高等教育[N].光明日報,2021-01-04(15).

[5]? ?習近平.扎實推動共同富裕[J].求是,2021(20):4-6.

[責任編輯? ?興? ?華]

猜你喜歡
全面發展勞動教育共同富裕
論中國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
華人時刊(2021年21期)2021-03-09
探討農村小學學生的管理工作
馬卡連柯勞動教育思想對兒童勞動教育的啟示
如何做好新時期的黨政工作
體育教學基本原則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
建筑設計創新與可拓思維模式
蘇霍姆林斯基的勞動教育思想的原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