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報在重大主題報道中的突圍路徑研究

2023-06-28 19:06魏杰
新聞研究導刊 2023年7期
關鍵詞:隊伍建設

摘要:重大主題報道是新聞媒體圍繞黨委、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和社會熱點等開展的正面宣傳報道,是主流媒體權威性的集中體現。作為為某項行業服務的專業性報紙,行業報若能在重大主題報道中不斷推出精品力作、提升傳播效力,就能對正確引導社會輿論、傳播行業聲音、激發正能量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行業報具備內容生產的專業性強、受眾人群垂直通達等優勢,也存在采編人員隊伍較為精簡、出版時間頻次相對較低、內容傳播“出圈”有難度等局限性。重大主題報道以整合性報道為主的特點,有利于行業報體現專業性和權威性的優勢。面對重大主題報道,如果能夠突出優勢、發揮特色、把握時度效,行業報刊就不僅能壯大主流輿論,也能在這一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的影響力、競爭力,鍛煉壯大采編隊伍。文章采用文獻研究、實例研究等方法,對《中國組織人事報》近年來的重大主題報道進行梳理剖析,分析行業報在重大主題報道中的優勢和局限,提出及時全面報道重大時政活動壯大主流輿論、多種體裁組合發力形成聲勢、深挖行業經驗和故事走深走實、注重編讀互動增強讀者黏性等建議,同時對行業報媒體單位如何抓住重大主題報道契機、加強隊伍建設等作出思考,旨在為行業媒體在重大主題報道的眾媒體同臺競技中發揮優勢、突出重圍提供參考。

關鍵詞:重大主題報道;行業報;突圍路徑;精準發力;隊伍建設

中圖分類號:G2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3)07-0133-04

重大主題報道是新聞媒體圍繞黨委、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和社會熱點等開展的正面宣傳報道,影響廣泛、社會關注度高,是主流媒體權威性的集中體現。近年來,我國迎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打贏脫貧攻堅戰、黨的二十大召開、黨史學習教育等一系列大事要事,各類媒體紛紛重磅推出重大主題報道。作為為某個行業服務的專業性報紙,行業報若能在重大主題報道中不斷推出精品力作、提升傳播效力,就能對正確引導社會輿論、傳播行業聲音、激發正能量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面對各類新聞媒體的同臺競技,行業報如何在重大主題報道中脫穎而出?本文以《中國組織人事報》近年來的重大主題報道實踐為例,探討行業報如何發揮優勢、突出重圍。

一、行業報的職責使命、優勢和局限

(一)行業報在重大主題報道中的職責使命

黨中央對新聞輿論工作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是黨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大事”[1]。重大主題報道是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引導社會輿論、傳播正能量的重要方式。在重大主題新聞報道中,行業報刊有特定的目標人群、有垂直通達的傳播渠道優勢,如果融合得恰如其分,就能對豐富重大主題報道有很好的落地實效[2]。行業報如果能夠充分突出特色、發揮優勢,不斷提升報道質量,從而在重大主題報道的“百團大戰”中脫穎而出,就能夠壯大主流輿論、引導社會輿論、傳播行業好聲音,為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守土盡責。

(二)行業報的優勢和局限

行業報為特定行業發展服務,以特定行業讀者為受眾,以專而精的行業信息為主要報道內容。與綜合類媒體相比,行業報在同題競爭中具有獨特優勢,但也存在不足。

行業報具備多方面的優勢。一是內容生產的專業性。專業性強是行業報最突出的優勢。新媒體背景下,一般化的信息不再稀缺,但有思想、有見地、有深度的優質內容依舊是稀缺資源?!皩I”是行業媒體的核心競爭力所在,是構建行業媒體自身新優勢的獨特法寶,是打造行業媒體差異化競爭力的獨特資源稟賦。二是受眾人群相對固定,閱讀黏性強。行業報主要面向垂直的系統內受眾群體,受眾面相對固定、數量有限,但同時閱讀黏性強、受眾穩定性強,編讀互動性強。行業報往往與行業從業人員聯系緊密,有龐大的專業通訊員隊伍,比較容易獲得行業一線的新鮮線索和資訊,便于開展編讀互動。

由于種種原因,行業報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行業報面向特定行業、特定讀者的特性,決定了其內容專業化、信息量單一,在進行重大主題報道時,常遭遇傳播效力不強的瓶頸[3]。與綜合媒體相比,行業媒體因其新聞所涉及領域和范圍的限制,在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反映社會熱點話題等方面略顯不足[4]。從采編人員隊伍上看,行業報刊從業人員相對較少,隊伍較為精簡;從出版時間頻次上看,在傳播時效和數量上難以匹敵綜合性大報、電視、網絡等媒體;從傳播渠道上看,比較依賴行業系統,知名度比綜合性媒體低,“出圈”有難度。這使行業報刊在實施重大主題報道時,會面臨傳播效力較小、影響不足的情況。這決定了行業報不能廣撒網,而是要聚焦特色、精準策劃、借船出海,擴大影響。

(三)行業報在重大主題報道中應找準發力點

相較于時效性強的動態新聞報道,重大主題報道以整合性報道為主,更注重回顧和總結,更凸顯行業報專業性和權威性的優勢。受眾逐漸向新媒體轉移,報紙的主要功能從傳播信息轉向生產意義[5]。在當今分眾化、差異化的傳播趨勢下,通過挖掘行業深度來生產意義,是行業報的看家本領和獨特優勢。面對重大主題報道,行業報更應抓住機遇、精心組織,找準發力點。

一是精心策劃,不打無準備之仗。新媒體環境下,策劃先行是主流媒體進行重大主題報道的有益嘗試[6]。重大主題報道的選題是既定的、方向是明確的,謀劃得當可以獲得事半功倍的宣傳效果。在重大主題報道中,面對同題競爭,行業報更應積極主動、精于策劃,開展有組織有規劃的報道,及時有力地發出行業聲音,進而提升媒體的傳播力和影響力。二是突出特色,發揮專業優勢。應揚長避短,發揮“?!焙汀吧睢钡膬瀯?,將行業參與重大主題的核心新聞事實報道出來,深挖行業服務大局的鮮活經驗,這是提高新聞作品辨識度、提升傳播力的突破點。三是改進文風,鮮活表達。一個故事勝過一堆道理。行業報開展重大主題宣傳要常做常新,把有意義和有意思結合起來,發掘能引發共鳴的行業好故事,放大蘊含其中的時代精神和個性特點,推出有溫度、接地氣、帶露珠、有吸引力的報道,讓宣傳報道既引領輿論,又鮮活好看。

二、行業報在重大主題報道中應如何發力

在近年來的重大主題報道中,《中國組織人事報》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既完成規定程序性報道,又突出自身特色,奏響了主流輿論強音,確保了行業新聞報道思想性專業性持續增強、影響力不斷擴大,對行業報如何服務中心大局、打造精品力作、提升傳播效力進行了有益嘗試,積累了經驗。

(一)第一時間反應,壯大主流輿論

從大局出發、體現大局要求是行業報首要的職責使命。主流媒體要進一步提升政策解讀、重要議題設置的反應速度,第一時間發布權威新聞,同步組織好解讀、評論、反響等配合報道,形成正面輿論強勢,做到關鍵時刻不失語、重大問題不缺位[7]。行業報應提前制定方案、統籌力量人手,保證重大主題報道拉開帷幕時能夠快速反應,與主流媒體報道節奏同步,壯大主流輿論聲勢。

一是及時全面報道重大時政活動。在重要會議、重大政策部署等重要報道節點,《中國組織人事報》均第一時間反應,及時準確做好程序性報道,做到重要節點全覆蓋、接續報道不斷線,為受眾提供迅速、權威的信息。二是及時傳達行業內權威聲音。及時刊發有關部委領導講話,讓行業讀者及時了解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的思路舉措。及時轉發有關專家解讀文章,幫助讀者更好學習領會新思想新精神。三是撰寫評論文章凝聚共識。圍繞重大主題,及時組織撰寫了系列評論員文章,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廣大讀者心中走深走實。

事實證明,行業報要在服務大局中找準坐標定位。在重大主題報道中,行業報要始終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全面、準確、及時地傳達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為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貢獻力量。

(二)多體裁組合發力,形成傳播聲勢

好的新聞也要匹配生動多樣的表現形式和編輯手段,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如今,許多行業報紙已經從單一的報紙發展成為集“報、網、微、短視頻”于一體的報道平臺矩陣。在重大主題報道中,行業報應充分運用多種報道體裁和形式,及時將報紙刊載的內容靈活多樣地推送出去,形成全方位的報道聲勢。

一是發揮版面專業優勢。版面語言是媒體主張最直接的表達。在慶祝建黨百年、黨的二十大報道等重大主題報道中,《中國組織人事報》開設《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行走前沿》《黨代表通道》等固定欄目,大批行業典型接續不斷地見諸報端,展現了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奮力逐夢的動人實踐,有力弘揚了主旋律。二是重大述評高揚旗幟。重大述評和特刊是“重磅武器”。報紙推出《中國共產黨選人用人制度特色》《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牢牢守住人民的幸?!返榷嗥卮笫鲈u和特刊,總結行業工作非凡成就和經驗啟示,注重理論深度、激發思想力量。三是謳歌優秀典型。典型報道是傳統媒體的“拳頭產品”。報紙濃墨重彩推出百余個先進人物典型事跡,《“趕考”書記》《敢闖敢干“鐵娘子”》《一名援鄂護士的入黨初心》《古黃河畔的生命守護者》等報道感人至深,書寫了黨員干部奮進新征程的精神風貌,持續傳播正能量。四是推進媒體融合。在“中國組織人事報”微信公眾號推出《二十大召開前,這個主題成就展一定要看!》《一圖讀懂村兩委換屆總體要求》等新媒體作品,幫助讀者快速掌握重要內容;制作《超燃!張桂梅等新老黨員為黨慶生》等視頻作品,激發愛黨熱情,凝聚奮進力量。在“學習強國”客戶端開設“中國組織人事報”強國號,借助學習“強國平臺”的影響力,放大傳播效應,許多報道的點擊量達數百萬次。

事實證明,行業報要積極應對融合傳播發展趨勢,打好報道“組合拳”,多維發聲、多種表達方式一齊發力,同時加強與新媒體平臺合作,借船出海,以此拓展行業報刊的影響力、輻射力。

(三)挖掘獨家行業經驗和故事,讓報道走深走實

“內容為王”始終是做好新聞的根本所在。在優質內容生產方面,傳統媒體擁有專業化的采編人才隊伍、權威的信息渠道、規范的采編流程,有著新媒體無法比擬的原創內容生產優勢[8]。與其他綜合性媒體同題報道相比,行業報典型報道往往采訪更深入、篇幅更長、故事細節更豐富,能夠發揮獨特的行業優勢產出更有辨識度的報道。要充分挖掘行業經驗、行業故事,以專業內容打動人心,助力重大主題報道做深做細做實。

第一,深入一線獨家挖掘行業經驗。以《中國組織人事報》對村(社區)班子換屆工作的報道為例,村(社區)班子換屆是建黨百年之際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一件大事,報紙組織了六路記者分赴內蒙古、甘肅、青海等六地的村(社區)工作進行蹲點采訪,共計采訪近百個村(社區)的換屆工作經驗故事,獨家深度報道換屆的新進展和新經驗。這類“獨一份”的報道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和指導性,受到行業讀者點贊。

第二,圍繞行業主線講好故事,長流水不斷線?!吨袊M織人事報》聚焦打贏脫貧攻堅戰這個重大主題,突出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促鄉村振興,安排記者深入52個掛牌督戰縣,推出“支部故事會”“一線蹲點話脫貧”“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等欄目,生動鮮活地展現黨建引領下深度貧困地區的奮斗故事和嶄新面貌。聚焦人才強國這個重大主題,在中國選手斬獲世界技能大賽多枚金牌后,派出多名記者集團作戰,采訪數十人,推出“世賽照亮夢想”系列報道,展現了多名技能健兒的成長之路。

第三,改進文風、活躍表達。作為主流媒體,如何提升重大主題報道的質量,真正讓大眾喜聞樂見,既是主流媒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重要內容,也是主流媒體提升自身影響力、增強傳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9]。近年來,《中國組織人事報》注重專業內容的社會性表達,將專業故事轉化為大眾語言,推出《告別爬樓幸福直達》《馬一吉勒不怕了》《彝鄉來了“羊專家”》《“科技紅包”送上門》等精彩靈動的一線故事,以小切口展現大變化,增強了新聞的感染力、吸引力,報道可讀性持續提升。

事實證明,開展重大主題報道,行業報切不可因循守舊、照本宣科,應突出“人無我有”的專業優勢,充分挖掘行業的非常之舉和感人事跡,將宏大主題具象化,將重大主題與行業發展、個人命運結合起來,以小見大、生動鮮活,提升傳播力。

(四)注重編讀互動,擴大信息來源

行業報的讀者和通訊員隊伍,是報紙編輯記者的“千里眼”“順風耳”。尤其在新媒體快速發展的當下,單打獨斗很難開展好新聞報道工作,需要為讀者提供表達的平臺陣地,開門辦報、加強互動。

一是搭建學習互動平臺。在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宣傳報道中,《中國組織人事報》開設專欄刊發“黨的二十大報告應知應會一百題”,并同步在共產黨員網和共產黨員微信推出,充分調動廣大黨員干部的學習熱情。二是廣泛開展主題征文。開展“奮進新征程、奪取新勝利”“咱村的小康故事”等主題征文,調動讀者參與的積極性。三是加強融媒互動。在“中國組織人事報”微信公眾號策劃征集《黨代表回村了》系列視頻,展現農村一線鮮活畫面,讓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基層、深入人心。

事實證明,加強編讀互動、有效借助“外腦”,是行業報更好地服務受眾、提升傳播力的有力舉措。在重大主題報道中,應加強與通訊員隊伍、讀者聯合,積極擴大信息來源,為報道注入新動能,同時增強讀者黏性,形成共贏的良性循環。

三、行業報做好重大主題報道的啟示

行業報是黨的新聞媒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行業報所在新聞媒體單位而言,重大主題報道是引導輿論的重要抓手,反映成就的重要體裁,鍛煉隊伍的重要載體,成就新聞精品的一個富礦[10]。行業報所在的媒體單位應抓住這一重要契機,使之成為報紙采編隊伍增強服務大局能力、發揮專業特色、增強“四力”、凝心聚力的有效抓手。

(一)圍繞中心,服務大局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毙袠I報進行重大主題報道,首先要有大局意識。行業報必須牢記“國之大者”,自覺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動,為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這是報紙最重要的使命所在。要緊跟中央大政方針、大事要事,從中找選題、定方向,超前謀劃、快速反應,做到“心中有全局,手里有典型”,服務國家經濟社會大局、服務行業發展。要不斷歷練把握大局、服務大局的能力,把握好事物發展的主流、引導讀者多看主流,凝聚團結奮進、攻堅克難的強大力量。

(二)揚長避短,精準發力

專業視角、專業深度是行業報的“殺手锏”。做到敘事方式既有高度又接地氣、既叫好又叫座,成為檢驗各級黨報輿論引導能力的一項大考題[11]。行業報要找準行業發展與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之間的結合點,找準行業新聞報道的切入點,做到宏觀主題與微觀視角的有機結合,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題,才能獲得較好的宣傳效果。要立足行業定位、找準視角,放大專業優勢;增加深度,人無我有、人有我深,充分挖掘行業的經驗之舉和感人事跡;主動出擊、創新求變、借力發展,提升自身影響力。

(三)深入基層,增強“四力”

好新聞,要靠好文風來完成,靠好的“四力”得來。要做好黨和人民信賴的媒體工作者、時代風云的記錄者,就要用心、用情、用力淬煉好“四力”本領[12]。腳力的核心在于察實情,眼力的核心在于識真相,腦力的核心在于明方向,筆力是基本功[13]。要增強腳力,多到基層一線了解情況、發現問題;增強眼力,善于發現、善于挖掘最鮮活的實踐和故事;增進腦力,勤于思考、善于發現聯系,增強報道的思想性和指導性;增進筆力,講究語言藝術,多些事實,少些說教,講好故事,入腦入心。

(四)凝心聚力,建設隊伍

高質量新聞報道的關鍵在人、關鍵要有一支過硬的隊伍。新聞工作者隊伍的政治素養、理論水平、政策水平、業務能力,直接關系新聞報道的效果。行業報必須注重人才隊伍建設,積極營造有利于新聞人才成長的環境。要深化新聞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對新聞輿論工作者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大膽使用、生活上真誠關心、待遇上及時保障[14]。行業通訊員隊伍也是行業報的重要支持力量。雖然打造會“十八般武藝”的記者隊伍十分重要,但對通訊員隊伍亦需盡心培養、精心呵護,應建立健全“愛才惜才”的激勵機制[15]。要注重做好溝通聯絡、加強業務交流,培養一支新聞報道生力軍,為做好報道提供強力支援,幫助行業報在重大主題報道中持續推出有特色、高質量、有影響的報道。

四、結語

重大主題報道是行業報正確引導社會輿論、傳播行業聲音、激發正能量、提升自身競爭力影響力的重要陣地。近年來,在一系列重大主題報道中,諸多行業報通過深度挖掘行業故事,加快媒體融合發展,既及時準確傳播權威信息,又重拳打造精品力作,壯大了主流輿論、發出了行業聲音,推出了一批較有社會影響力的新聞報道。面對重大主題報道,如果能夠精心策劃、突出特色、精準發力,行業報也能在重大主題報道中打造出有高度、有溫度、有辨識度的新聞報道,從而突出重圍,不斷提升自身傳播力影響力。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31-334.

[2] 覃文宇.行業報在重大主題報道中提升傳播力策略研究[J].新聞潮,2022(1):54-57.

[3] 王鵬.行業報做好重大主題報道的路徑探究:以《中國化工報》相關實踐為例[J].新聞研究導刊,2022,13(21):141-143.

[4] 李安濤.發揮行業特色優勢做好重大主題報道[N].中國檔案報,2022-10-27(003).

[5] 漆亞林,譙金苗.未來媒體與報業未來的想象[C]//中國報業四十年.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18:365-379.

[6] 于建英.重大主題報道中如何彰顯新聞媒體的責任和擔當[J].采寫編,2023(2):22-24.

[7] 新華通訊社課題組.習近平新聞輿論思想要論[M].北京:新華出版社,2017:143-148.

[8] 《習近平新聞思想講義(2018年版)》編寫組.習近平新聞思想講義(2018年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09-110.

[9] 郭新峰,何伶凌,金若晗.傳統媒體如何做好重大主題報道的創新[J].新聞前哨,2022(18):31-32.

[10] 查立華.新傳播格局下的重大主題報道路徑探析:以安徽主流媒體報道首屆世界制造業大會為例[J].記者觀察,2019(23):70-71.

[11] 詹文.奏響重大主題報道的“大小交響”:以廈門日報社迎接黨的二十大報道為例[J].城市黨報研究,2022(11):13-17.

[12] 羅宗昌,廖友志,汪文卿.在重大主題報道中鍛煉隊伍淬煉“四力”:以獻禮節目《為了這一江碧水》為例[J].視聽,2023(2):10-13.

[13] 丁杰.對新聞記者踐行“四力”的思考[J].記者觀察,2021(9):102-104.

[14] 杜尚澤,鞠鵬,李濤,等.習近平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 堅持正確方向創新方法手段 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N].人民日報,2016-02-20(001).

[15] 劉方婷.通訊員來稿問題及人才培養路徑探析[J].中國記者,2023(3):109-111.

作者簡介 魏杰,編輯,《中國組織人事報》記者部副主任,研究方向:新聞實務、新聞采訪、新聞寫作、報刊編輯。

猜你喜歡
隊伍建設
論鼓勵扶持新設、小微律師事務所發展對律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意義和作用
加強國企基層黨支部書記隊伍建設的研究與探索
淺論如何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
新余廣電新媒體的探索與實踐
探究如何加強項目政工干部隊伍的建設
做好四個結合強化基層政工干部隊伍建設
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學管理隊伍建設研究
論加強紀檢監察干部隊伍建設
淺談鐵路運輸企業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