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高校教師教育教學創新能力的路徑探索

2023-06-30 08:50李陽
公關世界 2023年10期
關鍵詞:具體策略教育教學高校教師

李陽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教育教學工作也迎來了極大的變革,新興媒介對傳統教學工作的挑戰尤其突出,高校作為向社會輸送高質量人才的“后盾”,若想在新形勢下謀求教育教學工作的創新,就勢必要從教師素養著手,通過對教師教學理念、創新動力、創新能力等方面的培養,透過教師的“媒介”,實現高等教育教學工作的創新,從而響應社會對高質量人才的實際需求,完成高校所承載的時代使命。

關鍵詞:高校教師,教育教學,創新能力提升,具體策略

培育具有創新意識與能力,能夠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已成為當今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在創新型人才的培育過程中,高校教師所承擔的責任尤為沉重,因而具備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高質量教師團隊,是培養出具備極強創造力的學生的有力保證。因此,高等院校也應當在培養教師教育教學創新能力方面傾注大量的精力,最終促成高等教育的“換代升級”,培養出敢于探索、突破常規,適應社會發展的創新型、復合型人才。

一、高校教育教學創新的重要性分析

(一)現代高等教育面臨的挑戰

隨著互聯網和移動設備的普及,學生和教師對數字化工具、在線學習平臺和教學資源的需求不斷增長?,F代高等教育機構需要積極適應和應用新技術,以提供更靈活、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首先,數字化轉型為高等教育提供了新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機會,在線學習平臺、虛擬實驗室和遠程教育使學生能夠在時間和空間上更加自由地學習,教師可以通過在線教學平臺與學生進行互動和交流,創造更具個性化和互動性的學習環境。其次,技術創新也為高等教育研究提供了更廣闊的領域。例如,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可以幫助研究人員更好地理解學生學習行為和需求,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支持和指導。但與之相對的是,不同地區和學生群體之間存在資源分配的差距,有些學生可能無法獲得足夠的技術支持和資源。因此,高等教育機構需要努力解決數字鴻溝問題,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平等地獲得數字化學習的機會[1]。

除了技術引發的變革以外,全球化為學生和教師提供了更加廣泛的選擇機會,高校需要提高自身的國際競爭力以吸引和留住優秀的學生和教師。具體而言,全球化意味著學生和教師流動性的增加,學生可以選擇到世界各地的高等教育機構進行學習,而教師也可以選擇到其他國家的機構任教或進行學術交流,這使得高等教育機構需要更好地滿足國際學生的需求,提供跨文化的學習環境和支持。在此背景下,跨國合作項目、雙學位計劃和學術交流活動逐漸成為提高學校國際聲譽和吸引力的重要途徑,高校也勢必要承擔來自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競爭壓力[2]。

(二)提高高校教師教育教學創新能力的重要性

提高高校教師教育教學創新能力的重要性在于,創新教育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校的教育質量,有助于適應和引領現代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生需要更加靈活、互動和個性化的學習方式。創新教育教學方法可以使教學更加生動有趣、富有挑戰性和實踐性,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促進學生的知識獲取和能力提升。另外,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全球化競爭的加劇,提高教育質量已成為高等教育機構的重要任務,創新教育教學能夠促進教師對教學內容和方式的深入思考和反思,激發教師的創造性思維和教學能力,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教學質量,更有助于提高學校的教育聲譽和競爭力。并且,教育教學工作的創新帶來的前沿教學技術和教學理念也能夠幫助現代高等教育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趨勢,為高等教育的創新貢獻力量。

二、提升高校教師教育教學創新能力的現實阻礙

(一)教學觀念創新力度不足

時代背景的快速變化不僅使高等教育教學工作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也對其形成了極為嚴峻的考驗。隨著網絡教學逐漸普及,在新的媒介環境下,教師們的身份也逐漸轉變,不僅要承擔“傳道授業”的責任,在專業范疇之外,還要肩負著引導學生價值觀建設的重任。但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以不犯錯為榮”,不能夠主動順應時代的發展,未能做到教學觀念的創新,不具備將傳統教學方法與新時代的媒介特征相結合的能力,更不具備揚長避短、靈活運用多種教學媒介的應變能力,這對新環境下師資隊伍以及高等教育的發展而言相當不利[3]。

(二)教師反思能力發展欠佳

反思總結是促成高校教育教學工作不斷創新的根本動力,然而,由于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制約,許多高校教師都存在“思維僵化”的問題。在實際工作中,他們更容易滿足于現狀,忙碌于應對各類檢查,而不能夠主動地將自己的精力投入到教學和科研中去。他們中的一些對自己的教學水平感到滿意,因而習慣于抱著“老教案”開展教學,缺少了對創新的渴望和熱情,在教育方面也不思進取,對新時代下教育改革工作進行的研究,僅僅是為了提高自己的“防錯能力”,并未形成主動反思的思維習慣。另一方面,由于當前高校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往往承擔著較為繁重的教學與研究工作,缺乏足夠的自省時間與空間,致使其教學工作的質量得不到保障。長此以往,教學反思能力缺失直接導致高校教師的專業懈怠,抑制了創造性思維和批判思維的發展,不利于開拓進取精神的養成。

(三)教學模式創新動力不足

在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下,老師往往會占據課堂的主導地位,而學生只能夠從屬于自己的“學習者”位置上被動獲得知識。然而,在新的媒介環境下,老師的身份也迎來了新的轉變,相較于過去特定的知識點教學,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成為更加緊要的教學目標。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對問題的發現和解決,要使學生的主動性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教師要舍得并適應身份由“導演”到“演員”的轉變[4]。但現實情況是,部分教師過分重視教科書及參考資料的地位,習慣于使用填鴨式教學方法,不敢尋求教學模式上的突破,更難以激發創新動力。

三、提升高校教師教育教學創新能力的現實路徑

(一)以制度保障推動理念創新

創新是決定一個國家能否保持高質量發展趨勢的關鍵因素,高校是國家創新發展的動力之源,尤其是科技創新發展的核心基地,也擔負著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使命。正因如此,研究性教學也能夠成為教師進行教育教學創新的起點,然而,如果沒有創新的概念作為支持,研究性教學就難以發揮實際作用。

總體來看,教師的創新行為是由其內在人格特征、觀念態度、知識水平以及環境特點等因素綜合影響的,倘若教師缺少足夠的信念、覺悟以及適宜的環境,就無法做出創新的行為。從原理上來看,研究性教學是一種以解決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式,它以創新的教學理念為先導,以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為手段,以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的發展為目標,具有理論與實踐結合、教學與科研并重的特質,能夠反映出教育教學工作的重心由內容向學生能力發展所轉移的設想。在這過程中,教育理念也就能夠起到詮釋“教育在學生發展的進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教與學的關系”以及“教育者對教育職能等問題的觀點和看法”的作用[5]。并且,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聯系體現為:尊重、平等,教學態度也呈現出民主、和諧的特點,啟發式、討論式的教學方法也得以大量運用??傮w來看,在創新的教育教學理念下,教學目標會變得更加清晰明確,更能體現出研究性教學的特點,也就是實現研究、教學、學習三者的有機統一,將師生關系轉變為研究伙伴,實現相互激勵、促進,共同求索,最終促成師生創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另外,創新本就是需要教師不斷摸索的過程,因此,高校應當為每一位敢于創新的教師提供必要的支持,這種支持可以是具有前瞻性的“預備支持”,也可以是對成果予以肯定的“激勵支持”?!邦A備支持”通常指的是,學校為教師提供孕育創新的環境與資金,為每一位教師探索教育教學工作的創新提供適宜的土壤;“激勵支持”指的是校方根據教師教育教學工作創新的具體成果,對優秀教師予以表彰,這種支持通常強調創新的結果,雖然能夠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但也可能會熄滅一部分教師的探索熱情。因此,高校應當結合本校教育教學工作發展的現狀及方向,靈活選用兩種支持方法,在公平、公正、公開原則的保障下,激發教師的創新精神[6]。

(二)以思維養成培育創新動力

批判性思維的提出,是為了糾正以死記硬背為主要內容的低級學習方式,從而引發各界對高等教育的深刻思考,最終促成了一種評估學生綜合素養的新型評價機制。這種評價機制不僅重視獨立邏輯思維能力的水平,還需要驗證被評價者獲取新知的能力,更能夠體現出創新能力、創新動力的發展水平。

批判性思維的養成具體指的是,對學習者的評價能力、反思能力、創造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予以培養。在國外,有學者指出,批判性思維并不一定意味著消極、苛責的態度,而是批判者要呈現出敏捷的思維、探索的欲望以及推理的激情。也正因如此,教育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幫助學習者養成寬闊的胸懷、謙虛謹慎的態度,能夠在善待自己與他人的同時,始終保持對外界的好奇與懷疑。更加重要的是,高校所崇尚的“自由教育”也需要學生擺脫對老師的依賴,學會自己去獲得知識。因此,高校的教育教學應當呈現客觀分析和討論的態度,教師要將教學目標放在讓學生擁有更廣闊的思考空間上,要讓他們能夠從多個視角來看待問題,并學會使用各種方式來解決問題[7]。同時,他們也要注重對學生理性思考能力的培養,要能夠對自己在推理和邏輯推演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鑒別,從而對學術觀點做出合理的判斷,最終促成學生分析、判斷、歸納以及總結能力的提升。

“教”與“學”從來都是一體兩面的,教師對批判性思維的內涵和方式了然于胸,能夠熟練將其應用于教學中,也能夠激發教師對教學創新的探索欲望。歸根結底,批判性思維是創新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若想針對問題進行創造性思考,就必須將自己的思路打開,這樣教師就可以對現階段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反思,以直覺、靈感、想象等方式引發出源源不斷的想法。之后,運用批判性思維將這些想法展開過濾,并在其中找到最佳的問題解決方法。

(三)以學術研究帶動能力提升

學術研究是一所高校得以發展的關鍵支撐,可以說一所高校的創新能力,都能夠在科研創新能力上有所體現,并且能夠做到以知識創新為己任。從作用路徑上來,教師的創新能力是構筑現代高校學術創新能力的基石,而創新能力又少不了學術知識的支持,因此,只有教師能夠充分體現其對知識的掌握,就更容易提出新的學術研究思路、新的研究角度、新的研究方法。

總體來看,高校的學術研究不僅強調每一位教師在其專業范圍內,對更高層次學問的探究精神,與此同時,還能夠體現出其在解決問題方面的思路,也能夠直觀地證明該思路對解決現實問題的指導或是應用價值。因此,將學術研究的理念適當地、高效地應用到了教育教學創新之中,本身就是教師極富創新能力的表現。而打通學術研究與常規教育教學工作,將學術研究用于促成教師創新教學的實踐,是一種十分行之有效的方式,可以提升高校教師的教學學術研究能力,讓他們在對專業的學術問題進行探討的過程中,對教學領域中的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最終促成教師科研能力和教學創新水平的全面提升。需要注意的是,教師也應當在此過程中保持謙遜的態度,懂得如何向學生們學習并借鑒各種知識,最終使教學創新、學術研究創新達成事半功倍的結果。

結束語

創新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斷發展的內在動力,隨著社會對創新型人才需求的增長,高校也需要對現行的教育教學工作進行創新,以達成培養創新型人才的目標。在此過程中,教師作為教學工作的重要載體,教師的教育教學創新能力也將成為決定教育教學工作發展走向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應當重視教師創新相關素養的發展,將創新理念、創新動力、創新能力作為培養目標,通過對教師創新素養的養成,帶動學生創新素養的發展,最終實現教育教學工作及人才培養成果“兩開花”。

本文系寧夏回族自治區政策性項目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zckt2022018。

參考文獻:

[1]曹瑞明, 楊鐮鳴.高校教師創新能力發展的制約因素、價值轉變與制度保障路徑[J].現代教育管理,2023(2):54-61.

[2]李明霞, 朱萬旭.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背景下高校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策略——以桂林理工大學為例[J].廣西教育,2023(6):94-96,136.

[3]張文睿, 劉音, 孔彪, 等.基于高校教師教學創新能力提升視角下環境類課程教學內容重構探討——以"環境監測"為例[J].科技風,2023(9):14-16.

[4]劉妍.新時代高校教師教學能力再闡釋及提升機制分析[J].高教論壇,2023(2):19-23.

[5]谷長峰, 廖群英.職業教育類高校教師創新能力分析[J].科技創新導報,2022,19(4):171-175,180.

[6]施蓉蓉.多元協同視域下高校教師科技創新能力影響因素探微[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2,35(6):8-9,17.

[7]方雨禾, 陳致遠, 劉清泉.基于產業發展需求的地方高校教師創新創業教育能力提升路徑探析[J].高教論壇,2022(5):27-29,61.

(責任編輯:姜秀靚)

猜你喜歡
具體策略教育教學高校教師
基于大數據時代特征分析研發大數據分析平臺的具體策略
多元化創設問題情境,激活生物課堂教學
信息化時代下的高校圖書館管理探析
論將中醫學納入大學教育教學領域中的重要性
醫學院校臨床藥學教育教學改革的思考
關于開展計算機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的研究與實踐
高校教師平等權利的法律保護
論高校教師的基本職業道德修養
論高校教師繼續教育的人力資本開發
高校教師職稱評聘應“教”字當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