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軍歌教學融入小學德育的策略

2023-07-02 23:08張丹
教育界·A 2023年15期
關鍵詞:小學音樂德育教育

【摘要】軍歌教學是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是陶冶學生情操、提升學生音樂素養的主要方式。教師在開展軍歌教學時既要提升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力,也要借助軍歌的藝術感染力促進學生的精神成長,借助軍歌的資源優勢提升學生的道德素質。教師從三個方面著手,在軍歌教學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音樂;軍歌教學;德育教育

作者簡介:張丹(1987—),女,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第一實驗小學。

教師在開展小學音樂教學時常常發現,大多數學生在學習軍歌時總是表現得更積極,更愿意參與其中。在鏗鏘有力、剛勁激昂的軍歌中,他們能夠獲得豐富的審美體驗,提升道德品質。軍歌中振奮人心的旋律、充沛的情感、令人動容的歌詞影響著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因此,教師要選擇適合小學生學習的軍歌,與他們的認知和情感對接,引導學生進入軍歌的情境,理解軍歌的情感,優化軍歌與德育融合的路徑。

一、發掘軍歌資源

在“雙減”背景下,學生的作業負擔逐步減輕,他們的課外時間逐漸多了起來。讓嘹亮的軍歌走進音樂課堂、社團活動能豐富學生的音樂體驗,促進德育發展,展現學生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軍歌既體現了時代特征,又展現了民族精神。教師可將軍歌教學與德育融合,引導學生學習軍歌,讓學生感知和領會其中的民族精神、奮斗精神、追求光明的精神等,在音樂的熏陶下獲得更豐富的感悟[1]。

軍歌的內容非常豐富,就歌詞而言,有體現戰爭場景的,有描寫軍營生活的,有歌頌軍民情誼的;就旋律而言,多以進行曲為主,現在也夾雜流行音樂元素。教師可將準備好的軍歌呈現給學生,讓他們自由選擇。學生選擇軍歌的標準往往隨著年級的變化而變化。比如三年級的學生會選擇比較簡單的《保衛黃河》,四年級的學生會選擇故事性強且積極向上的《洪湖水浪打浪》,六年級的學生會選擇宣揚民族精神的《英雄贊歌》。學生在學習自己選擇的軍歌時更容易投入情感,能夠在自主選擇與細心聆聽的過程中接受德育。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精心選擇適合學生學習的軍歌,并給學生自主選擇的機會,讓他們在選擇軍歌的過程中發現軍歌的

魅力。

二、理解軍歌內涵

教師將軍歌教學融入音樂課堂的重要目標就是強化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促進德育的發展。促進德育的發展不是通過說教,而是通過耳濡目染,讓學生體會、踐行軍歌中的愛國奉獻精神。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理解軍歌,感悟軍歌中的精神與力量,從而更好地前行。

以《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首歌的教學為例,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這首歌,教師先介紹歌曲的創作背景:“1943年,《解放日報》刊登了一篇題為《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的社論文章,當年19歲的曹火星由此創作了歌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后來毛主席建議在“中國”前面加上一個“新”字,這首歌的名稱也就正式被定為《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北尘暗慕榻B能讓學生對歌曲有更深刻的理解,從而更好地理解歌曲所表達的情感。接著,教師提出“為什么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問題,讓學生從歌詞里找出共產黨到底為人民做了哪些事情。隨后,教師播放歌曲,讓學生欣賞歌曲并交流從歌曲中體會到了什么。第七、八句的節奏非常緊湊,比較難唱,教師通過讓學生按節奏讀歌詞、強調換氣記號、劃拍子唱、完整代入歌詞唱,引導他們以正確的歌唱方式演唱歌曲。學生演唱時感情不到位,教師就引出之前學過的歌曲《唱支山歌給黨聽》,讓學生說一說這首歌表達了人們對誰的愛和對誰的恨,再讓學生演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學生便能進入歌曲的情境中。通過多輪次的師生互動、多元解讀,學生理解了這首歌曲,感知到軍歌的魅力。顯然,教師多設計一些適合學生的活動,能夠提升學生的音樂理解能力。

三、設計將軍歌教學融入德育的有效路徑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部分教師簡單地認為德育就是在音樂教學中融入軍歌、紅歌、勵志歌曲等,這種想法是片面的。教師不能將讓學生唱軍歌等同于德育,而要開展多元的德育活動,巧妙地將軍歌教學融入其中。

(一)發揮音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

筆者曾經做過一個調查,在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的學生中,將近97%的學生最喜歡的課程是音樂課,大多數學生喜歡有氣勢的、能“吼”起來的歌。因此,教師要將軍歌教學充分融入音樂課堂,在音樂課堂中滲透德育。

以《義勇軍進行曲》的教學為例,這首歌是我國的國歌,要求每個學生都會唱。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將德育與音樂教學融合。教師先展示聶耳的照片,讓學生猜一猜照片上的人是誰。接著,教師呈現歌詞,讓學生朗讀歌詞,并推測歌曲的創作背景。大多數學生能說出當時正值抗日戰爭時期。教師提問學生,假如自己處于那個年代,身后就是要入侵的敵人,會以怎樣的情感朗誦這首歌的歌詞。在學生對這首歌有了淺層的理解之后,教師為學生講解這首歌中的附點、三連音、重音記號、漸強記號等,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這首歌,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教師提問學生,作曲家聶耳為什么在“中華民族”上用重音記號,并讓他們演唱有重音記號和沒有重音記號的版本來進行對比,從而體會重音記號的作用。教師接著問學生“冒著敵人的炮火”這句的節奏跟之前學的有什么不一樣,并引出“三連音”,讓學生思考“三連音”像戰場上的什么聲音。

當然,教師也要給學生提問的機會,讓他們表達自己的觀點與困惑。有的學生問歌曲的最后部分“前進!前進!進!”為什么要多加一個“進”。教師讓學生試著去掉一個“進”字來進行演唱。學生在對比中感受到“進”字凸顯了國歌精神的進行時態。在軍歌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真正領會歌曲的情感,引發他們由內而外的改變。

總之,在音樂課上,教師要引導學生重點練唱軍歌,領悟其內容,欣賞其旋律,學習其精神,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逐步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

(二)發揮社團活動的育人功能

隨著“雙減”政策的落實,學校的社團多了起來,學生有更多時間開展社團活動。與音樂相關的社團有很多,如器樂社團、舞蹈社團、合唱社團、戲曲社團等。教師可借助社團活動開展軍歌教學,滲透德育。開展社團活動能夠讓學生展現自己的才能,豐富學生的體驗,加深學生對軍歌的理解。

以《繡紅旗》的教學為例,這首歌是歌劇《江姐》中的歌曲。教師先讓學生閱讀《紅巖》中的選段,讓他們對那段歷史有大致的了解。之后,教師與學生一起布置活動室,在課桌的右上角放一面小紅旗,在活動室的墻壁上貼上渣滓洞監獄的圖片,以及江姐和獄友們繡紅旗的圖片。教師通過這一方式創設情境,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創作背景。接著,教師讓學生選擇《江姐》中他們想扮演的角色,扮演江姐和其他獄友演唱歌曲。學生從搜集到的資料里看到了江姐在獄中時的穿著,并依照資料穿上相應的服裝,江姐的扮演者還梳了當時江姐在獄中的發型。接著,學生擺出繡紅旗的造型,手里拿著針,凝望紅旗。教師要讓學生在情感上真正進入角色,從心里理解英雄、尊敬英雄。教師先從簡單的部分入手,讓學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朗讀歌詞。當學生讀到“熱淚隨著針線走”時,教師可引導學生表現江姐等人內心的喜悅;當學生讀到“繡出一片新天地”時,教師可引導學生體會江姐等人對未來充滿信心的樂觀情懷。在讀的過程中,教師讓學生試著以舞蹈的形式展現“穿針引線”“懷抱祖國”的情節。教師在講解歌曲的難點內容時,讓學生注意附點音符、十六分音符的時值以及旋律的走向,在演唱具體的歌詞時,讓學生注意一字多音的演唱方法。在演唱的過程中,學生真切地體會到革命先輩們飽含熱淚繡紅旗的愛國深情。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關注社團活動,給學生更多施展的空間。開展社團活動能夠發揮學生的潛力,激發學生的熱情,加深學生對軍歌內涵的理解,讓學生感知軍歌中的愛國情懷。要想在軍歌教學中滲透德育,教師要讓學生參與進來,讓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因此,教師要關注社團建設,優化社團活動,發揮每個學生的優勢。

(三)將軍歌教學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中

利用軍歌對學生進行德育是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教師可借助音樂教育,在校園開展與軍歌相關的活動,探索新的主題活動形式,比如軍歌感悟征文比賽、軍歌演唱比賽、軍歌影視展覽等。在這樣的文化建設中,學生能加深對軍歌內涵和精神的理解,學習軍歌中的愛國主義精神、艱苦奮斗精神。

教師可在校園張貼一些有關軍歌內容的標語,如“學習雷鋒好榜樣,艱苦樸素永不忘”等。該標語的內容選自軍歌《學習雷鋒好榜樣》,這一標語能夠提醒學生要感恩今天的幸福生活,同時也要做一個像雷鋒一樣的人。同樣,教師還可以在墻壁上張貼一些英雄的照片,為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讓學生在行動上自覺向這些英雄靠攏。如教師可展示張思德、董存瑞、黃繼光、邱少云、雷鋒、林俊德等人的照片,在照片下面附上這些英雄的相關介紹,讓每一面墻壁“說話”,讓學生向這些英雄學習。教師也可以利用這些照片開展音樂教學,如讓學生為英雄唱首歌,表達他們內心的情感。

教師可在學校開展軍歌獨唱和合唱比賽,讓學生以班級為單位,各班選出男、女生各一名作為獨唱的選手,其他學生參加合唱。這樣的比賽形式能讓校園形成學軍人、唱軍歌的文化氛圍。教師要求每個選手、每個班級選擇不同的歌曲,這樣學生就能欣賞十幾首不同的軍歌。在學生演唱軍歌前,教師可以先介紹這首歌曲的歷史背景,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軍歌,表達軍歌蘊含的情感。

教師要將軍歌教學融入校園文化建設的方方面面,讓學生在濃厚的文化氛圍中接受德育,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開展軍歌教學不是自上而下的說教,也不是教師直接灌輸音樂知識,而是讓每個學生在文化熏陶中自然地接受德育[2]。

結語

音樂教師在開展教學時要時刻記得自己的育人使命,將學生的德育與具體的教學融合。教師可優化軍歌教學的方式,讓學生獲得更直接的體驗,在軍歌的熏陶下,成為有家國情懷、積極向上、品學優良的人。軍歌教學與德育的融合是促進學生綜合發展的需要,教師需要探尋有效的融合方式,提高學生的演唱水平、鑒賞能力和道德品質。

【參考文獻】

[1]湯懿君.紅色歌曲融入小學音樂課堂的策略[J].教師博覽,2021(21):8-9.

[2]成慕蓉.軍歌嘹亮:小學音樂軍旅特色文化課程的建設與開發[J].基礎教育論壇,2021(10):102,104.

猜你喜歡
小學音樂德育教育
數學教學中有效滲透德育方法的研究
游戲教學法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創新教育
初中科學課程中利用情境教學法滲透德育的探討
淺析小學校園文化的德育教育
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
初中政治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分析
開啟學生智慧,構建快樂課堂
如何走出小學音樂教學的困境
德育在新傳媒時代播音主持專業教學中的重要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