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高職院校護理專業數字教學資源共建共享現狀與對策分析

2023-07-04 05:09杜雪萌史永博張麗
陜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23年2期
關鍵詞:護理教育共建共享對策分析

杜雪萌  史永博  張麗

[作者簡介]杜雪萌(1990— ),女,陜西省西安市人,寶雞職業技術學院中醫藥學院,助教,醫學碩士。史永博(1978— ), 陜西省寶雞市人,陜西工商職業學院護理學院院長,副教授,醫學碩士。張麗(1978— ),女,陜西省寶雞市人,寶雞職業技術學院中醫藥學院,副教授,醫學碩士。

[摘 要]在大數據、互聯網+等信息技術與衛生健康服務深度融合的背景下,高職院校數字教育教學資源共建共享已成為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新趨勢。通過分析陜西省高職院校護理專業數字教學資源共建共享現狀、建設優勢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以整合陜西省高職護理專業數字教學資源為基礎,充分發揮多方合力,打造適應地方實際和專業特點的資源建設思路及具體措施。

[關鍵詞]高職教育;護理教育;教學資源;共建共享;對策分析

[中圖分類號] G718.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8-4649(2023)02-0082-04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health services such as big data and Internet plus, the co 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of digital education teaching resourc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become a new tre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advantage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s co 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in nursing majors of vocational colleges in Shaanxi Province, this paper proposes to integrate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s in nursing majors of vocational colleges in Shaanxi Province, fully leverage the joint efforts of multiple parties, and create resource construction ideas and specific measures that adapt to local realities and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Nursing education; Teaching resources; Co 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以上老齡人口達2.64億,陜西省60歲以上人口為759萬,其中需要護理服務的失能老人占比達到1/6[1]。國家衛健委印發的《全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21-2025)》中指出,截止2020年底,我國注冊護士總數為470余萬人,每千人口注冊護士數達3.34人[2],相比于發達國家,我國的護理人員數量仍遠不能滿足社會需求。陜西省多所高職院校開設護理專業,為當地乃至全國培養高質量護理專業人才。當下,如何通過正在進行的數字教育資源建設,持續提高護理專業教育教學質量,探究新時代需求下護理專業教育信息化資源跨區域、跨行業、多方協同、自由流通的共建共享機制,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今后一段時間我省高職護理專業教育發展的格局與質量。

一、數字教學資源的建設現狀杜雪萌,等.陜西高職院校護理專業數字教學資源共建共享現狀與對策分析[J].陜西開放大學學報,2023,(2).

陜西省是教育大省,高等職業教育院校高達39所,開設高職階段護理專業的院校有23所。調查發現,目前我省高職護理專業的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和數字資源正在逐漸介入和拓展使用,教師通過慕課、智慧樹、超新星等平臺開展資源庫建設和教學應用,為學習者提供各類優質的教學資源。以在線精品課程為例,陜西高職院院校護理專業積極開展在線精品課程建設,許多課程存在多個高職院校同時建設的情況,比如省級在線精品課程《基礎護理學》課程寶雞職業技術學院王英老師教學團隊、渭南職業技術學院席衛娟老師教學團隊同步建設;《內科護理學》課程商洛職業技術學院吳鳳琴老師教學團隊、寶雞職業技術學院席李學玲老師教學團隊同步建設;《婦產科護理》課程商洛職業技術學院楊孜老師教學團隊、銅川職業技術學院王燕娟老師教學團隊同步建設;《健康評估》課程咸陽職業技術學院張存麗老師教學團隊、陜西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劉寒森老師教學團隊同步建設。其他的護理主干課程也都有省級在線精品課程資源,比如漢中職業技術學院霍枚玫老師教學團隊建設了《母嬰護理》課程;商洛職業技術學院王英老師建設了《兒科護理學》課程;安康職業技術學院劉旭老師教學團隊建設了《外科護理學》課程;陜西能源職業技術學院趙嬌老師教學團隊建設了《護理基礎技術》課程;寶雞職業技術學院李曉玲老師教學團隊建設了《急危重癥護理》課程。

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各高校在數字教學資源的課程數量、資源質量、建設標準等方面還存在較大差異。同時,在調查統計中還發現,擁有省級教學資源庫、省級精品課程、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等優質數字教學資源的5所高職院校,都具有專業開辦時間長,教學資源積累豐富,師資力量配置合理等明顯優勢,而其他院校在資源建設方面則較為滯后。建立具有相對完備、覆蓋面廣、標準統一的護理專業數字教育資源,對于陜西省高職護理專業數字教育資源整合、專業建設均衡發展、高質量開展人才培養十分必要。

二、數字教學資源共建共享的優勢

(一)提高高職教育質量,節約院校辦學成本

高職院校護理專業教育教學實踐專業特點鮮明,應當建立起以崗位需求為導向、以崗位勝任力為核心的人才培養模式,護理人才不僅需要具備最新的專業知識儲備,同時還要兼具人文關懷素養,以便高質量的滿足醫療服務對象的護理需求。高職院校需要持續提升院校內涵建設,提高人才培養水平,增強高職院校辦學實力,以適應行業企業崗位對人才專業能力和人文素養需求的變化[3]。與此同時,高職院校辦學過程中始終伴隨著人財物資源投入,資源要素在量度、豐度和效度等方面的不足,會極大的影響到高職院校辦學過程的有序、有效推進和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由此可見,有效地控制資源投入,優化辦學資源配置就顯得十分重要[4]。

(二)依托“互聯網+”優勢,契合網生代學情需要

伴隨著移動通訊技術的迅猛發展,“互聯網+”在生活和學習中迅速鋪展開來,催生出在線教育的新型學習模式,突破了傳統課堂教學受眾局限的壁壘,使獲取知識的渠道發生徹底的轉變。與傳統課堂相比,數字教育資源不再受困于時間、空間、模式等因素的束縛,推動了教育改革和數字教育資源的蓬勃發展[5]?!熬W生代”大學生一出生就與高科技的網絡信息時代無縫對接,受數字信息技術、即時通信設備、智能手機的影響比較大,他們思維活躍,勇于創新,能快速接受新事物,擁有巨大的發展潛能。數字教育資源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和探索性,充分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教師積極引導,增強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規范網絡學習行為,加強線上監督,將使數字教育資源發揮出最大效能。

(三)匹配崗位能力需求,塑造學生終身學習理念

高職院校護理專業畢業生應當熟練掌握護理專業知識和各項技能,能夠獨立或合作開展臨床護理、社區護理、健康保健、護理管理等工作任務。目前,護理專業畢業生就業主要面向各級綜合醫院、??漆t院、疾控中心、血站、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養老機構,并且從事臨床護理、??谱o理、預防保健、健康教育及管理等工作?;趯W生就業方向的差異,對護理人員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自我拓展、更新知識[6],這就要求學校在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過程中,幫助學生從單純的聽講學習,轉變為基于學習資源的學習習慣和獲得學習能力的學習方式。

三、數字教學資源共建共享存在的問題

(一)從建設主體分析

資源建設多由本校獨立完成,在建設前期只展開院內的論證,主要考驗課程建設負責人及團隊資質,建設能力,建設理念等,即便是有與其他院校,行業企業協同共建的理念也很難在建設過程中真正充分實現。尤其是視頻資源的拍攝,一般是出資請視頻制作公司在一定的時間內進行集中拍攝,后期統一制作。在這一過程中想要跨區域、跨院校、跨行業實現人員集中,共同建設就要面臨諸多困難。

(二)從建設內容剖析

一方面,在課程選擇方面大多數院校首先選擇專業核心,導致專業核心課重復建設的情況比較嚴重,建設標準不統一。例如渭南職院、寶雞職院、漢中職院均建設有精品課程、在線開放課程,并獲評省級精品課程,但所建設的課程多為《基礎護理學》《內科護理》《外科護理》等核心課程,重復建庫現象明顯。一些課程雖然投入高額資金,視頻畫面精良,但完全由在校專職教師完成,教學場景單一,所呈現出來的教學內容與臨床實際脫節,教學方法也不能體現高職教育特色,針對性不強。另一方面,大多數課程更注重專業知識的傳授與技能的培養,在課程思政方面較為薄弱,沒有搭建起課程思政框架,各門課程育人目標不明確,沒有針對性地服務于人才培養方案,影響育人質量。

(三)從應用效果闡釋

高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本科院校相比有一定的差距,盡管很多課程已經在畫面、音效、內容方面體現出較高水平,但要與游戲,短視頻爭奪學生注意力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單純的線上學習,比較考驗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加之多數課程不能提供實時反饋互動,導致部分學生為獲得學分存在刷課行為甚至會棄課。線上線下混合式學習,學習效果相對較好,需要課程運行以后主講教師將大量精力從課堂講授轉為教學設計實施,注重課前調研、資源推送與更新、教學策略選擇、作業答疑等工作。學生的教學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任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數字化教學資料的應用能力。使用共享課的教師如果在教學當中感到資源匹配度不高,就不能充分發揮資源的作用,一旦教師的引導行為松懈,教學資源的應用效果將大打折扣。

(四)從持續發展衡量

長久以來,高職院校學生培養受教育的經濟功能思想的影響,片面的追求高就業率,導致院校數字教育資源建設過于功利性和工具性,“一切以就業為導向”必然造成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忽視學生未來的長遠發展。錯誤的導向給數字教育資源的建設帶來了嚴重的困擾,弱化了學生的發展潛力和學習能力的培養,導致數字教育資源的內容主要集中在簡單的知識積累階段,對于能力的拓展,人文素養的提升,綜合素質培養等方面,特別是現代護理綜合型人才所需要具備的臨床應變能力、循證護理能力、科研能力的培養被忽視和淡化。

四、數字教學資源共建共享的具體措施

(一)拓渠增效,促進多元合作

1.政府積極主導。陜西省近年來在教育數字化建設方面在積極探索,政府對于高職院校推動改革建設、創新發展方面的資金支持也比較多,能夠有效保證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資源共建共享的有序開展。通過出臺一系列支持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政策,加強政策宣傳引導,推進政策落地實施、增加財政資金投入、積極進行牽線搭橋,鼓勵省內院校進行共建共享合作[7]。

2.院校牽頭實施。在對新時代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愈發細致全面的背景下,高標準高質量的教學資源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有利保障。高職院校在通過內涵建設進行自我競爭力提升的同時,還可以借助外部力量來實現,通過資源共建共享,可以豐富高職院校數字教學資源內容,實現資源充分利用,推動高職院校育人實踐進一步提升。

3.行業企業合作共贏??紤]到護理人員從事醫療服務時的專業性和特殊性,邀請醫院、社區、保健機構等從事醫療服務的行業企業單位參與數字教學資源的研發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行業企業參與的范圍越廣泛、程度越深入,越是能夠增強高職數字教學資源研發建設的動力,提高數字教學資源研發建設水平,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與此同時,高質量的護理人才會更加契合醫療行業企業對員工的崗位能力需求,從長遠角度考量,可以優化其人力資源培訓的成本投入,實現校企合作雙贏的目標。

(二)統籌規劃,加強頂層設計

1.建設方案設計方面。護理專業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方案的制訂是一個政府、高職院校、行業企業多主體充分參與且緊密配合的過程。在數字教育資源建設設計初期,應充分開展市場調研,明確護理專業崗位需求,確定人才培養方案,考量教學質量標準,教學實施,評價機制,學分認定,對外推廣等多個方面的問題。在數字教學資源建設過程中,高職院校要人才培養全方位進行校際間的融合,跟進方案有效實施。行業企業要充分參與方案制定全過程,提出意見建議,與學校形成聯動效應,確保方案的科學性。政府部門積極搭建溝通平臺,使其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提高方案有效性。

2.多元需求保障方面。護理專業數字教育資源建設應在已有的基礎上以需求為導向,包括社會需求、行業需求、使用者需求、建設者需求等多方面,面向全局整體考量全面設計。充分考慮多元建設主體的規劃與統籌,對建設內容,資源質量,使用方法,推廣應用,激勵機制,版權保護等方面加以規劃。

3.資源整合利用方面。打破高職院校獨立建庫的傳統模式,依托護理專業標準,在協調考慮資源數量、質量和類型的基礎上,引入行業、企業等社會資源,建立并完善資源建設標準及類型要求,以期為學習者提供滿足需求的優質學習資源。同時,重視環境資源對高職教育資源建設和使用的影響,在視頻資源制作過程中,充分利用校企協作共建,通過多地互動,多場景轉化等方式,如智慧教室、醫院病房、手術室、社區診所、居家康護等具有護理專業特色的醫療情景,增加環境條件的豐富性和趣味性,吸引更多的潛在教學對象。

4.資源質量控制方面。建立資源互評審核機制,通過組織不同課程的建設團隊對數字教育資源進行交叉審核,針對護理專業知識科學性、資源編排系統性、資源形式的豐富度、資源格式的規范性等多方面進行互評互審,保證資源建設的整體質量[8]。

5.監管使用方面。建設方需規范引入資源的引進規則與遴選標準,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在積極營造開放、合作的教學場景的同時加強責任主體意識,建立安全保障體系,實施對課程資源建設與使用的全方位監管,制定知識產權保障措施,對各方權利和義務進行行之有效的保障。

(三)以生為本,突破應用瓶頸

1.以學生為中心。資源建設與使用始終站在學習者角度,既要考慮到護理學科專業性,也考慮高職院校學生學習能力的具體情況,要對資源的邏輯編排、體量、粘合度等多維度考量,建立符合高職護理專業學生認知規律和習慣的教學資源。[9]

2.提升教師信息化素養。教師是教學資源的主要建設者和應用者,在教學資源共建共享的理念下,信息化教學師資培訓,轉變思想克服教學慣性,將引導學習放在更為重要的位置,加強信息化教學設計和實施能力的學習與培訓,提升信息化教學素養,適應新時代教學理念達到高質量教學效果。

3.創新資源模式。數字教學資源建成以后,應更加關注學生使用情況,利用數據分析的同時設立學生反饋接口,建立資源建設者與資源使用者的溝通渠道,建立動態更新機制,逐步探索適應個性化學習服務的新模式。

[參考文獻]

[1]陜西省統計局陜西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陜西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N].陜西日報,2021-05-20(06).

[2]全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J].中國護理管理,2022,22(06):801-804.

[3]劉志國,等.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資源共建共享模式與策略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0(29):57-61.

[4]丁夏敏.教育資源信息化共享平臺構建研究——以技工院校為例[J].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44(01):103-107.

[5]李婷婷.線上教育背景下高職院校在線開放課程資源共建共享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22(10):1-4.

[6]劉艷麗,等.“共建共享”的護理專業教學資源信息化平臺建設方案研究[J].護理研究,2017,31(31):4012-4014.

[7]萬賽羅,等.高校課程資源共建共享模式構建與實踐研究——以安徽繼續教育網絡園區為例[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22,38(01):99-104.

[8]康琦,等.高等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優質資源共建共享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9(17):28-30+96.

[9]陳志霞,等.基于移動終端學習下資源建設模式探析[J].陜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20,22(02):20-24.

[責任編輯 張宇龍]

猜你喜歡
護理教育共建共享對策分析
手術器械擺臺圖譜在手術室護士培訓中的臨床應用
Interlib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中的應用初探
創新應用,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
筑巢引鳳共建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贏
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機制現狀思考
重大疾病保險的產品定價和產品設計風險管理對策
淺談新時期護理教育的現狀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