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殺菌劑對小麥赤霉病的田間防治效果評價

2023-07-06 02:04童曉紅
安徽農學通報 2023年7期
關鍵詞:病穗率赤霉病防治效果

童曉紅

摘要 小麥赤霉病是小麥生產上重要的真菌病害之一,對小麥的產量和品質影響較大。為篩選防治小麥赤霉病的高效經濟藥劑,對多種藥劑進行了藥效比較試驗,結果表明,48%氰烯·戊唑醇懸浮劑和40%丙硫菌唑·戊唑醇懸浮劑對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最佳,防治效果均在89%以上;30%肟菌·戊唑醇懸浮劑和17%唑醚·氟環唑懸浮劑對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次之;40%戊唑·咪鮮胺懸乳劑和28%烯肟·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對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最差。在小麥抽穗揚花防治關鍵期,使用丙硫菌唑、氰烯菌酯分別與戊唑醇復配制劑,施藥2次,可有效防治小麥赤霉病。

關鍵詞 小麥;赤霉??;病穗率;病情指數;防治效果

中圖分類號 S435.121.4+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23)07-0112-04

鳳臺縣位于沿淮淮北,為稻麥兩熟耕作區,常年種植小麥4.2 萬hm2左右,其中稻茬麥約占90%[1]。近年來,糧食生產功能區優質高產小麥良種的種植面積在迅速擴大,與此同時病害發生危害程度也在不斷加劇。小麥主要病害有赤霉病、銹病、白粉病、紋枯病等,以赤霉病、條銹病發生為主,白粉病發生逐年加重,赤霉病、條銹病?;旌习l生,但以赤霉病對健康安全威脅最重、致害性最大[2-4]。

赤霉病由若干種鐮孢屬真菌侵染所致,最主要的是禾谷鐮刀菌(F. graminearum Schw)和黃色鐮刀菌(F.culmorum Sacc)。在我國,禾谷鐮刀菌占小麥赤霉病病原菌的94.5%[5]。赤霉病是小麥生產中的重要病害之一,是典型的氣候性病害。在小麥揚花期遇到高溫高濕天氣極易發生赤霉病大流行,會造成小麥產量下降,籽粒品質惡化,對人、畜健康造成危害,威脅小麥生產安全[6-7]。有研究表明,赤霉病大流行時病穗率為50%~100%,導致小麥減產10%~40%;中度流行時病穗率為30%~50%,導致小麥減產5%~15%[8]。目前,我國大面積種植的小麥品種僅“揚麥”“寧麥”系列的少數品種對赤霉病有較好的抗性,其他品種對赤霉病均表現感病[9]。盡管沒有抗病品種,但品種間抗性存在很大差異,特別是長江流域地區,不同品種的抗性差異較大[10]。多年研究和實踐證明,藥劑防治仍是當前防控赤霉病有效方式之一[11],經過多年的藥劑篩選,目前市面上丙硫菌唑、氰烯菌酯及與戊唑醇復配劑是防效較好的藥劑[12-14]。為了明確當前市場上常見藥劑對小麥赤霉病的防治效果,筆者于2021年在淮南市鳳臺縣進行了不同藥劑對小麥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比較試驗,以期為保障小麥生產安全、科學防治小麥赤霉病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藥劑

30%肟菌·戊唑醇懸浮劑(安徽豐樂農化有限責任公司,PD20201042),17%唑醚·氟環唑懸浮劑(河北冠龍農化有限公司,PD20172850),48%氰烯·戊唑醇懸浮劑(江蘇省農藥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PD20141746),40%丙硫菌唑·戊唑醇懸浮劑(江蘇省溧陽中南化工有限公司,PD20190014),40%戊唑·咪鮮胺懸乳劑(安徽眾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PD20180235),28%烯肟·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沈陽科創化學品有限公司,PD20095298)。

1.2 試驗設計

試驗設6個施藥處理和1個清水對照,共7個處理,每處理4次重復,共28個小區,每小區面積30 m2,小區隨機排列。處理1~7具體如下:30%肟菌·戊唑醇懸浮劑180 g/hm2、17%唑醚·氟環唑懸浮劑153 g/hm2,48%氰烯。戊唑醇懸浮劑432 g/hm2、40%丙硫菌唑·戊唑醇懸浮劑300 g/hm2、40%戊唑·咪鮮胺懸乳劑180 mL/hm2、28%烯肟·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36 g/hm2和空白對照。供試藥劑試驗設計具體見表1。

1.3 試驗概況

試驗區設在淮南市鳳臺縣馬店鎮肖集村,小區土壤類型、肥料、耕作、行距、墑情等栽培條件均勻一致,并與當地的農事操作相一致。配藥時,先將各藥劑按設計劑量進行二次稀釋,葉面噴霧噴藥力求均勻周到。選用常用的背負式電動噴霧器人工施藥。2020年10月25日進行機械條播,供試小麥品種為“煙農19號”,播種量300 kg/hm2。試驗區統一進行配方施肥,施用底肥54%復合肥(N∶P∶K=28∶12∶10)600 kg/hm2,拔節孕穗期施75 kg/hm2尿素做追肥。試驗時間為小麥楊花初期,長勢一般。試驗田土壤為壤土,肥力中等,前茬作物為水稻。

1.4 試驗時間和方法

試驗時間為2021年4月20日和2021年4月27日。4月20日天氣多云,最高溫度25 ℃,最低溫度15 ℃,日平均氣溫19 ℃,南風,微風。4月27日天氣多云,最高溫度28 ℃,最低溫度13 ℃,日平均氣溫21 ℃,西北風,微風。采用市下牌SX-MD15DA型背負式手動噴霧器,細霧滴均勻噴霧施藥,用水量300 kg/hm2,施藥次數為2次。

1.5 調查方法

在小麥灌漿后期(5月30日),每小區對角線5點取樣,每點調查100 穗,以枯穗面積占整個穗面積的百分率來分級,記錄各級病穗數和總穗數。小麥赤霉病嚴重程度分級標準:0 級,全穗無??;1 級,枯穗面積占全穗面積的25%以下;3 級,枯穗面積占全穗面積的26%~50%;5 級,枯穗面積占全穗面積的51%~75%;7 級,枯穗面積占全穗面積的76%以上。

收獲時,每小區對角線5點取樣,每點收割1 m2小麥,脫粒,每小區稱量小麥千粒重,折算出每hm2產量。評價試驗藥劑對作物產量的影響,測產時同時觀察小麥成熟度、籽粒飽滿度等產量性狀,以進一步明確試驗藥劑對小麥的安全性。

1.6 作物安全性及對其他生物的影響

在最后1次施藥后10 d觀察藥劑對作物有無藥害,如發生藥害要記錄藥害的癥狀(生長點抑制、褪綠、畸形等)、程度及恢復情況。此外,也要記錄藥劑對作物的其他有益影響,如促進成熟、刺激生長等。

藥害分級方法:-,無藥害;+,輕度藥害,不影響作物正常生長;++,明顯藥害,可復原,不會造成作物減產;+++,高度藥害,影響作物正常生長,對作物產量和質量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失;++++,嚴重藥害,作物生長受阻,作物產量和質量損失嚴重,必須補償經濟損失。

1.7 計算方法

1.8 數據處理

使用MS Excel 2010和DPS 7.05數據處理軟件對試驗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藥劑處理對小麥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由表2可以看出,各處理小麥赤霉病病穗率分別為5.1%、4.8%、1.5%、1.2%、7.9%和8.6%,空白對照小麥赤霉病病穗率為36.5%。各處理小麥赤霉病病情指數分別為2.65、2.17、1.45、1.08、5.29和6.37,空白對照病情指數為13.68。根據病情指數計算所得的各處理小麥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分別為81.29%、84.14%、89.40%、92.11%、61.33%和53.44%。根據方差分析結果,各處理之間差異顯著(P<0.05);除處理4與處理3,處理3與處理2,處理2與處理1之間極不顯著外,其余處理之間差異極顯著(P<0.01)。

2.2 不同藥劑處理對小麥千粒重及產量的影響

由表3可以看出,各處理小麥千粒重分別為40.2、40.8、42.1、42.4、39.4和39.3 g,空白對照小麥千粒重為38.2 g。根據千粒重方差分析可得,處理3與處理4、處理5與處理6之間差異不顯著,其余處理之間差異顯著;處理1與處理2、處理3與處理4、處理5與處理6之間差異極不顯著,其余處理之間差異極顯著。

各處理小麥產量分別為7 575、7 755、 8 235、8 430、6 570和6 300 kg/hm2,空白對照小麥產量為5 310 kg/hm2。根據小麥產量方差分析,處理1與處理2、處理3與處理4之間差異不顯著,其余處理之間差異顯著;處理1與處理2、處理3與處理4之間差異極不顯著,其余處理之間差異極顯著。

根據小麥產量計算所得的各處理小麥增產率分別為42.66%、46.05%、55.08%、58.76%、23.73%和18.64 %。根據增產率方差分析可得,各處理間差異顯著;處理1與處理2、處理4與處理3之間差異極不顯著,其余處理之間差異極顯著(P<0.01)。

2.3 不同藥劑處理對作物安全性及對其他生物的影響

于2021年4月27日施藥后10 d觀察作物生長情況。試驗中所有藥劑處理對小麥生長安全,田間未出現任何藥害現象,小麥長勢良好。對其他有益生物無影響。

3 結論與討論

藥劑防治試驗表明,48%氰烯·戊唑醇懸浮劑和40%丙硫菌唑·戊唑醇懸浮劑對小麥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最佳,防治效果均在89%以上;防治效果明顯高于空白對照。30%肟菌·戊唑醇懸浮劑和17%唑醚·氟環唑懸浮劑對小麥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次之;40%戊唑·咪鮮胺懸乳劑和28%烯肟·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對小麥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最差。

目前,由于長期使用多菌靈、咪鮮胺等殺菌劑防治小麥赤霉病,赤霉病菌抗藥性問題日益突出[15-16]。丙硫菌唑和氰烯菌酯對小麥赤霉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17-20]。戊唑醇單劑及其復配劑不僅對赤霉病具有較好的防效,對小麥銹病、白粉病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21-22]。

在小麥抽穗揚花防治關鍵期,使用丙硫菌唑、氰烯菌酯分別與戊唑醇復配制劑,施藥2次,可有效防治小麥赤霉病。施藥后,田間小麥未出現任何褪綠、畸形等藥害癥狀,田間長勢良好,對小麥生長安全。這2種復配藥劑有很好的進行大面積防治推廣應用的潛力。

4 參考文獻

[1] 劉東.鳳臺縣小麥生產現狀、問題與對策[J].安徽農學通報,2013,23(8),43-45.

[2] 張左生.糧油作物病蟲鼠害預測預報[M]. 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5:108-116.

[3] 陸劍飛,謝子正,黃世文.糧油作物主要病蟲害預測預報及綜合防治[M].北京: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20:145-151,198-205.

[4]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中國農作物病蟲害[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5:271-284.

[5] 史文琦,楊立軍,馮潔,等.小麥赤霉病流行區鐮刀菌致病種及毒素化學型分析[J].植物病理學報,2011,41(5):486-494.

[6] 姚金保,陸維忠.中國小麥抗赤霉病育種研究進展[J].江蘇農業學報,2000,16(4):242-248.

[7] BAI G H,SHM2NER G E. Scab of wheat: prospects for control [J].Plant Disease,1994,78:760-766.

[8] 程順和,張勇,別同德,等. 中國小麥赤霉病的危害及抗性遺傳改良[J].江蘇農業學報,2012,28(5):938-942.

[9] 張潔,伊艷杰,王金水,等.小麥赤霉病防治技術研究進展[J].中國植保導刊,2014,34(1):24-28.

[10] 朱展望,朱偉偉,佟漢文,等.湖北小麥品種赤霉病抗性及其在生產中的應用[J].麥類作物學報,2015,35(12):1733-1738.

[11] 楊紅福,姚克兵,繆康,等.江蘇省防控小麥赤霉病主要藥劑及其復配劑藥效評價[J].中國農學通報,2014,30(28):264-269.

[12] 盧中健,張杰峰,沈田輝,等.48%氰烯菌酯·戊唑醇SC防治小麥赤霉病藥效試驗研究[J].上海農業科技,2020(3):121-122.

[13] 劉玉文,劉龍龍,王春麗,等.幾種殺菌劑防治小麥赤霉病效果初探[J].農業與技術,2020,40(2):21-23.

[14] 張金良,羅軍,白文軍,等.不同殺菌劑防治小麥赤霉病試驗研究初報[J].農學學報,2016,6(8):18-22.

[15] 姚克兵,莊義慶,尹升,等.江蘇小麥赤霉病綜合防控關鍵技術研究[J].植物保護,2018,44(1):205-209.

[16] 王丹,葉華智,秦蕓.四川省小麥赤霉病菌對多菌靈的抗藥性[J].農藥,2007,46(8):560-562.

[17] 刁亞梅,陳培紅,許德華,等. 25%氰烯菌酯懸浮劑防治小麥赤霉病大田示范試驗 [J]. 現代農藥,2012,11(3):44-46.

[18] 曹慶亮,周健,馬海軍.氰烯菌酯的合成方法改進[J]. 現代農藥,2014,13(6):11-12,17.

[19] 黃華樹,柏亞羅.丙硫菌唑的全球市場與應用開發[J]現代農藥,2017,16(6):45-51.

[20] 程圓杰,崔蕊蕊,郭雯婷,等.丙硫菌唑研究開發現狀與展望[J]. 山東化工,2018(6):63-66.

[21] 張升恒,盧凱潔.12.5%戊唑醇乳油防治小麥條銹病田間藥效試驗[J].甘肅農業科技,2008(2):24-26.

[22] 侯世平,孔令鴻,孫俊銘. 48%氰烯菌酯·戊唑醇懸浮劑防治小麥白粉病田間藥效試驗[J].現代農業科技,2018(24):112-114. (責編:何 艷)

猜你喜歡
病穗率赤霉病防治效果
懷化地區稻曲病氣候風險時空特征分析
用料不當致牛病 如何防治效果好
小麥赤霉病研究進展
芮城縣:科學預防小麥赤霉病
20%啶蟲脒可溶液劑對蘋果繡線菊蚜防治效果
防治小麥赤霉病的殺菌劑應用情況分析
水稻稻曲病防治藥劑篩選與防治適期確定試驗研究
縮宮素聯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產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觀察
不同殺菌劑對梨樹腐爛病的防治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