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本科教育的定位與建設探討

2023-07-10 18:33周勇軍
教育與職業(上) 2023年7期
關鍵詞:發展定位建設策略

[摘要]發展職業本科教育是職業教育理論發展的應然需求,是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必然要求,也是受教育者對于高層次職業教育的迫切訴求。但是,目前職業本科教育發展尚未得到社會充分認可,仍存在辦學定位不清、專業設置趨同、師資力量薄弱、認知不成熟以及校園文化滯后等問題。對此,要堅守類型教育特征,增強職業本科教育的“轉型升級力”;完善人才培養目標,彰顯職業本科教育的“產教融合力”;建設特色學校和特色專業,彰顯職業本科教育的“服務貢獻力”;建設高水平師資隊伍,增強職業本科教育的“核心競爭力”;聚力校園文化建設,提升職業本科教育的“發展傳承力”。

[關鍵詞]職業本科教育;發展定位;建設策略

[作者簡介]周勇軍(1971- ),男,江西吉安人,閩南科技學院,副研究員,碩士。(福建 ?泉州 ?362300)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2年度閩南科技學院研究項目“職業本科教育的定位與建設探討”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MK2022004)

[中圖分類號]G710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4-3985(2023)13-0037-06

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對職業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穩步發展職業本科教育,建設一批高水平職業院校和專業。發展職業本科教育不僅可以幫助職業院校有效解決發展中面臨的瓶頸問題,同時也是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鞏固職業教育類型地位、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的重要舉措。近年來,隨著一系列規范性政策文件的發布與實施,職業本科教育發展已經取得了一些實踐成效。但是,整體來看,我國職業本科教育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依然面臨著復雜的實踐環境。特別是對于如何準確定位職業本科教育、如何形塑職業本科教育辦學范式以及如何提升職業本科教育的社會認可度等核心問題,學者們聚訟紛紜,至今尚無定論,還需要進一步深入探討。

一、為什么要發展職業本科教育

(一)職業本科教育的內涵分析

職業本科教育既是本科層次教育,又是職業類型教育,其面向的主體場域是產業,這是職業本科教育最本質的內涵。因此,職業本科教育不能成為應用型本科的“翻版”,也不能成為高職??频摹凹娱L版”。發展職業本科教育要打破教育慣性,一方面要凸顯職業教育類型屬性和特色,特別是由高職??圃盒I竦穆殬I本科院校,應充分發揮多年職業教育辦學積淀的優勢,確保職業教育辦學方向、培養模式和特色發展不變;另一方面要堅持培養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的定位,聚焦培養受教育者必備的職業道德、專業知識和技能等,創新職業本科人才培養體系,培養更多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

1.職業本科教育是本科層次教育。從國際教育分類情況看,高等職業教育不僅僅局限于??茖哟?,甚至已經覆蓋了本科、碩士和博士層次,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高等職業教育體系。從辦學層次來看,我國職業本科教育具有兩方面的內涵:基于縱向角度,職業本科教育是我國職業教育的頂層,目前位于職業教育體系的“塔尖部分”;基于橫向緯度,職業本科教育與普通本科教育位于同一層次,只有做到與普通本科教育(主要是應用型本科教育)“類型不同”但“質量相當”時,職業本科教育才能充分彰顯自己的差異化發展優勢,真正實現高質量發展。

2.職業本科教育是職業類型教育。職業本科教育發展必須在職業教育的類型范疇內進行,否則就違背了發展職業本科教育的初衷。這一方面是由職業本科教育教學內容的特定性決定的,職業本科教育所傳授的不是普適性的知識,而是面向職業或行業的職業內容;另一方面是由職業本科教育學習者的就業導向性決定的,職業本科教育不同于普通本科教育,職業本科院校學習者對于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更多地強調“獲得”而非“發展”。

3.職業本科教育面向的主體場域是產業。職業本科教育的知識來源于非學科領域的產業生產實踐,又服務于產業生產,這是其與普通本科教育的區別所在。職業本科教育和應用型本科教育雖然都是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但職業本科教育率先聚焦行業產業,服務特定的職業或行業,而應用型本科教育著重面向區域或地方,這正是兩者的根本區別所在。而且,職業本科教育不僅僅面向行業產業,更要對接高端產業或產業高端領域,這是其與高等??茖哟温殬I教育的區別所在,也是職業本科教育彰顯其本科層次特性的必然追求。

(二)發展職業本科教育的必要性需求

1.發展職業本科教育是生產力發展與社會進步的必然要求。高等職業教育在推動我國工業化、新型工業化以及信息化的道路上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當前,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以及元宇宙等新技術迅猛發展,對我國經濟社會產生了深刻影響。這些技術的創新將大幅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生產力飛速提升,對人才結構和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時代的發展推動了職業教育層次的上移,發展職業本科教育就成為當今社會的必然要求。

2.發展職業本科教育是職業教育發展的應然需求。發展職業本科教育順應了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內在規律,是全面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關鍵一環,對職業教育實現縱向貫通和橫向融通,以及打造開放創新的職業教育生態系統意義重大。打造由“中職—職教??啤毥瘫究啤睒嫵傻默F代職業教育體系,意味著我國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并舉并重的職業教育發展結構趨向更加平衡。構建適應高質量發展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關鍵要素是職普融通,而職普融通的關鍵在于本科教育。發展職業本科教育有利于加強與普通本科乃至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順暢融通,從而實現高等職業教育與應用本科教育的同質性銜接。

3.發展職業本科教育是受教育者對于高層次職業教育的迫切訴求。由于經濟社會發展對于技術技能人才在質量、結構和層次上的需求不斷升級,加之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對人們教育理念認識的沖擊,更多的受教育者對于接受更高層次的職業教育有著越來越強烈的愿望。職業本科教育的發展關切著受教育者接受高質量職業教育的權利,承載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職業本科教育既有助于滿足受教育者多樣化、多層次的教育需求,又能為其提供更為豐富多樣的受教育機會。

二、當前職業本科教育發展面臨的問題

目前,職業本科教育發展尚未得到社會的充分認可,已有的職業本科院校構成情況較為復雜。這些院校中既有公辦,也有民辦;既有“轉設、合并”而來的,也有“升格、合辦”而成的。不同院校在辦學基礎、辦學歷史、培養方式等方面雖有所不同,但也面臨著一些共同的發展問題。

(一) 辦學理念亟待厘清,“定位漂移”現象凸顯

對教育類型、辦學定位和辦學特色進行清晰界定,是發展職業本科教育要解決的首要問題。長期以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限定在高職??茖哟?,社會各界對職業本科教育的辦學規律缺乏深入研究,部分職業本科院校辦學定位不夠清晰,存在“定位漂移”現象。一種傾向是過于偏向高職??平逃?。部分職業本科院校受辦學慣性影響,升格后仍延續高職??平逃霓k學模式和人才培養目標,一味地增加實踐課時,強化學生基礎技能的重復訓練,缺少對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方面的投入,致使學生的創新素養和職業能力得不到層次上的提升,高層次創新技術人才培養力度不夠。另一種傾向是過于模仿普通本科教育。為了擺脫職業教育不受重視的社會偏見影響,部分職業本科院校在缺乏可供參考的成熟辦學范式的情況下,過多地模仿普通本科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模式,過度加大理論知識教育,而忽視了高水平職業技能培養,導致職業教育的內在屬性、教育基因和類型特征被弱化,職業本科教育的特色發展難以彰顯。

(二)辦學水平亟待提升,專業內涵和形態建設失真

專業(群)建設是發展職業本科教育的重心所在,專業內涵和形態是否契合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需求,是衡量職業本科教育發展成效的重要指標。這就要求職業本科院校準確把握當地產業升級和技術變革的方向,既不能弱化職業教育的類型屬性,又不能喪失本科層次的高等性。但是,實際上相當一部分職業本科院校在專業設置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例如,部分院校專業建設體系不夠科學完善,設置專業存在隨意性,專業論證不夠充分,專業設置標準不夠健全,對新增專業缺少嚴格把控,甚至還存在由于硬件設置和師資隊伍不足,出現“能開什么專業就開什么專業”“想開什么專業就開什么專業”的不合理現象。再如,部分職業本科院校專業設置趨同現象嚴重,一味追求擴大生源,沒有充分考慮學校自身的辦學優勢和辦學特點,甚至忽視了當地產業發展的需求,“什么專業熱門就開什么專業”,致使專業設置缺乏適應性和多樣性,與產業發展難以形成良性協同,所培養的人才也難以得到當地用人單位的認可。

(三)師資隊伍建設亟待加強,發展潛能釋放受限

高水平“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是職業本科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師資隊伍的建設質量決定著職業本科教育的水平和高度。進入21世紀以來,高職院校著力擴大“雙師”結構師資隊伍建設規模,高水平高職教師的數量得到大幅提升。遺憾的是,目前制約“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的束縛尚未徹底打破,整體建設水平還不夠高。一是部分職業本科院?!半p師型”師資隊伍培養制度與環境還不完善?!半p師型”教師的培養和發展需要進行系統的制度設計,需要完善的激勵機制。然而,由于部分職業本科院校對該方面重視不夠,致使教師既保證不了深入企業生產一線鍛煉的實踐與精力,又缺乏經費、平臺和團隊方面的支持。即使是已經被認定的“雙師型”教師,仍然會因為長期脫離生產和服務一線而弱化技術技能水平,更遑論掌握新技術和新工藝,后果就是高水平“雙師型”師資隊伍培養目標難以實現。二是部分職業本科院校高水平“雙師型”教師引進困難。雖然打造高水平的“雙師型”師資隊伍在職業本科院校已形成共識,但由于高職院校平臺不高,教師發展資源不足,薪資待遇不高,難以形成對優秀人才的巨大吸引力。加之部分職業本科院校在人才引進過程中,過于注重高學歷,而忽視了教師的技術技能水平及解決生產實踐問題的能力,導致引進的部分教師難以滿足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因此,職業本科教育師資隊伍建設迫切需要解決的不僅僅是數量不足的淺層次問題,還有結構失衡和專業素質薄弱等深層次問題。

(四)校園文化建設有待強化,文化育人效果打折扣

校園文化是職業本科院校辦學的根基與靈魂,是增強其辦學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砝碼。然而,目前職業本科院校校園文化建設仍存在一系列問題。一是存在重技能輕人文的現象。在職業教育強調專業人才培養的辦學導向下,部分職業本科院校過于注重專業技能訓練,加大力度進行實訓基地等硬件建設,而忽視了對學生文化素質的培育,導致部分學生思想觀念薄弱、社會責任感差、價值取向不正確甚至功利觀念重等。二是存在重物質文化輕精神文化建設的現象。部分職業本科院校過于偏重硬件教學環境建設,而缺少具有文化特色和歷史意蘊的建筑,校園文化和自然景觀建設明顯滯后,文化傳承的載體明顯缺失。三是存在重制度建設輕傳統文化熏陶的現象。目前職業本科院校均有著較完善的管理規章制度,但也存在過度強調制度建設而忽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熏陶的做法,導致人文關懷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無法達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效果。

三、當前發展職業本科教育的有效策略

職業本科教育要進一步優化建設并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積極采取有效策略,在增強“轉型升級力”、彰顯“產教融合力”、突出“服務貢獻力”、強化“核心競爭力”、提升“發展傳承力”上重點著力。

(一)堅守類型教育特征,增強職業本科教育的“轉型升級力”

堅守職業教育類型特征是發展職業本科教育的重要前提。職業本科教育是從職業教育內部延伸出來的,其位階為本科層次,其類型為職業教育,面向的主體場域是產業。從某種意義上說,職業本科教育既不同于職業??平逃?,更強調辦學的高層次與高水平;同時,也不同于普通本科教育,更強調人才培養的實踐性與職業性。類型教育定位的確立是對職業教育內在規律的再認識,對于發展職業本科教育具有重要意義,職業本科教育勢必要在職業教育類型化視域下發展并壯大。一是要堅守類型特色,突出職業本科教育的職業性和實踐性。職業性是職業本科教育彰顯職業教育特色的顯著特征。職業本科學校應結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自身辦學條件,找準與產業發展需求對接的專業方向,構建與就業相適應的人才培養體系。同時,要強化教育教學的實踐性,構建工學結合的實踐教學模式,實現理論知識與職業技能、課程標準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的緊密對接。二是要提升辦學層次,突出職業本科教育的高水平。發展職業本科教育不僅意味著教育層次的提升,也意味著職業教育的轉型升級,其落腳點是提升職業院校的辦學水平與質量。職業本科學校應堅持職業教育辦學方向,借助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優勢,采用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構建服務區域產業發展的專業標準體系,突出職業本科教育的高層次與高水平。三是注重職業本科教育的類型特征和層次要求的統一性。發展職業本科教育是彰顯職業教育類型化特征的有力舉措,對激發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內在動力,增強職業教育的適應性和社會服務能力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職業本科教育既肩負著鞏固職業教育類型定位的重要使命,又肩負著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責任。因此,要將標準化建設作為職業本科教育發展的著力點,樹立大質量觀,構建包括辦學質量、治理質量、專業質量以及人才質量等在內的多層次全方位的質量保障體系。要以科學有效的質量標準指標為引領,推動職業本科院校的高標準建設與高質量發展。

(二)完善人才培養目標,彰顯職業本科教育的“產教融合力”

發展職業本科教育不僅要遵循職業教育的內在辦學規律,還要遵循高層次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規律,充分發揮產教融合優勢,培養高水平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一是深化產教融合,創新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職業本科學校要與龍頭企業、規上企業、產教融合型企業建立緊密的戰略合作關系,聯合開展人才培養,賦予學生兼具學員和員工的“雙重身份”。將企業的新理念、新技術和新工藝等融入人才培養過程,破除產教融合體制機制障礙,校企協同構建混合所有制學院、現代產業學院以及跨界聯盟學院等新型辦學載體,建立第三方人才質量監控、評價與反饋機制,激發企業參與人才培養的積極性,實現校企一體化協同育人。二是深化產教融合,創新職業本科教育治理模式。通過全面提升校企合作的層次與能級,構建包括政府、學校、企業、行業以及社會組織等在內的多主體協同治理體系,完善職業本科院校理事會或董事會、學術委員會、教學指導工作委員會、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等組織機構和治理制度,推進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治理體系以及相應的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打造職業本科教育的產教融合開放型治理新格局。

(三)建設特色學校和特色專業,突出職業本科教育的“服務貢獻力”

發展職業本科教育要始終緊盯地方經濟發展需求,圍繞區域主導產業發展人才需求,通過設置具有行業特色的職業本科院校,開設具有行業特色的職業本科專業,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形成良性互動,不斷增強社會服務能力,真正把職業本科教育發展優勢轉化為地方的人才、技術和創新優勢,推動地方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一是要契合當地產業發展的走向。職業本科學校應積極承擔滿足地方產業人才需求的責任,客觀把握產業發展的優勢和劣勢,專業設置不僅要與地方產業人才需求耦合鏈接,還要發揮對產業合理布局與均衡發展的導向作用。在職業培訓方面,既要注重擴大培訓的規模,還要不斷提升培訓的整體技術存量,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二是培育和打造具有更強育人成效和社會服務功能的職業本科專業。職業本科院校要堅持“與產業同頻、與區域互動”的辦學和發展理念,以提升專業服務貢獻力為目標,落實《職業教育專業目錄(2021年)》要求,強調人才規格要求和培養目標的升級改造,特色人才培養方案的校企共建,專業教學內容的及時更新,課程教學標準的精益求精,以產業化與數字化為核心特征的復合課程體系全面構建,實訓基地和教學資源的數字化改造與升級,從而提升職業本科專業對數字經濟的適應性和對區域經濟的服務貢獻能力。三是強化職業本科學校在推動創新中的優勢。職業本科學校應通過深化產教融合,集聚產業服務優勢,帶頭開展技術創新,將新理念、新知識和新技術融入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充分發揮職業本科學校在技術創新中的“領頭羊”作用,不遺余力地帶動區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四)建設高水平師資隊伍,強化職業本科教育的“核心競爭力”

職業本科教育的發展需要依靠高水平的師資隊伍,迫切需要打造具備良好的師德修養、教學能力和實操能力的高水平“雙師型”教師隊伍。一是要建立完善的教師發展體系,采取激勵和約束相結合的管理機制,實施校內培訓和校外鍛煉相結合的培養模式,不斷創新和完善“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標準和評價機制,提升教師理論和技術水平。將引進與培養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作為“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手段,打破“唯學歷論”,根據學校專業發展需求制訂教師引進計劃,不斷優化專業師資結構。將構建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作為“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克服“學術崇拜”和“數字崇拜”等不良評價傾向,倡導教師以專業發展為導向,構建“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良性競爭格局。同時,要注重引導教師參與社會服務工作,鼓勵教師開展技術革新和推動行業發展的相關活動,并將其納入教師評價體系,以評價改革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二是要以專業課教師為重點,以關鍵技術為核心,與龍頭企業共建技術技能平臺和試驗研發平臺,為職業本科教師專業成長搭建高水準平臺。鼓勵校企共建高水平技術學科研究團隊,建立科技創新共同體,共同開展學科與專業研究,在共同開展項目研發的過程中增強理論和實踐教學能力,攻克技術難題,拓展技術服務領域,打造高水平科技研發成果,提升技術應用和成果轉化能力,為本科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提供強大的平臺支撐。三是要打通職業本科院校專業教師與企業技術人員的雙向流動通道,在學校與企業之間建立穩定有效的校企合作人才互派機制。一方面,職業本科學校優先從合作企業選取優秀專業技術人員定期到學校兼職任教,參與學校的專業建設和教學指導工作;另一方面,職業本科學校要制定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制度,定期推薦優秀教師到企業參與生產實踐,擔任技術顧問和培訓顧問。校企共同打造由學校專業教師和企業兼職教師組成的技術創新團隊,以更加多樣化的方式加強校企交流研討,合力進行技術攻關,不斷增強職業本科教育的社會影響力。

(五)聚力校園文化建設,提升職業本科教育的“發展傳承力”

職業本科學校既然以職業技術大學命名,就應將辦學理念提升到大學層次,培育具有職業教育類型特征的獨特的校園文化。職業本科學校的校園文化要區別于普通本科教育,彰顯自身的辦學理念和學風校風,體現職業本科教育人才培養的獨特內涵,并將之潛移默化地融入學生的終身發展。職業本科學??梢栽谖镔|、文化、行為和制度文化建設過程中,提煉辦學理念和校規校訓等,完善學校的規章與制度,培養師生的行為習慣,錘煉師生的思想品格。具體來說,通過校園文化環境的熏染、人文思想的滲透以及文化的浸潤,引導學生形成忠誠奉獻、精益求精、實干創新的工匠精神;通過校風學風的潛移默化,通過開掘智能、陶冶性情和錘煉意志,引導學生樹立勇于拼搏、持續學習的良好風尚。校園文化建設與環境、物質、制度和師生的言行舉止行為習慣息息相關,既要靠引導和培育,也要靠制度約束養成,文化建設的最終目標就是要發揮文化強大的發展傳承力,打造具有獨特人文精神的職業本科教育特色品牌。

[參考文獻]

[1]周淼淼.高質量職業本科教育的發展邏輯、現實困境與前進理路[J].教育與職業,2022(24):59-64.

[2]江春華.高質量發展職業本科教育的內涵要義、治理價值與實踐進路[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2(25):57-61.

[3]馬東霄.職業本科教育建設的基本內涵與行動框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1(30):13-18.

[4]伍紅軍.職業本科是什么?——概念辨正與內涵闡釋[J].職教論壇,2021,37(2):17-24.

[5]周金堂.職業教育改革背景下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工作的觀察與思考[J].職業教育研究,2022(5):61-67.

[6]平和光,郝卓君,孟凱.新時代新奮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時期的職業教育[J].職業技術教育,2021,42(33):24-31.

[7]郭達,邢少樂.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層次結構上移發展研究[J].教育與職業,2023(6):12-18.

猜你喜歡
發展定位建設策略
論職業高中舞蹈社團的定位與發展
小學班主任要如何做好班級的文化建設
經濟新常態下企業發展定位與路徑選擇
論高職院校保衛工作信息化建設
高校醫學科研機構綜合管理系統建設策略
上海高校老年大學發展定位及對策研究
“生態人”的發展定位及其當代價值
農村特殊教育學校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策略探究
淺析武漢科技館及新館發展定位
現代職教體系下高職教育的發展定位與路徑選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