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貿港背景下海南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發展策略

2023-07-11 20:12杜賽楠
蘭臺內外 2023年14期
關鍵詞:發展策略公共圖書館

杜賽楠

摘 要:文章梳理國內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的研究現狀,調查分析三亞市圖書館在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方面取得的成績與不足之處,提出三亞市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的發展策略,以期對海南自貿港建設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公共圖書館;發展策略

公共數字文化服務作為新時代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內容,黨和國家對其高度重視,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的首要任務是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一體建設,本質上就是彌補城鄉發展不均衡的短板,實現更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務城鄉均等化與普惠化。隨著2020年海南島發展自由貿易港的提出,研究海南地區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加快海南島全島的現代化進程,推進海南自貿港穩健發展,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一、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研究概況

文章利用CNKI(中國知網期刊數據庫),把“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或“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作為主題,把“2016至今”設為時間段進行搜索,通過查詢及分析整理,剔除公告和通知等一些無效文獻,得到有效文獻共計205條,通過對文獻的初步分析,得出公共數字文化服務主要從“體系建設研究”“平臺建設及應用研究”“服務均等化研究”和“路徑研究”四方面展開。

通過對文獻深入分析發現,目前,國內公共數字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研究主要包括:一是服務體系的長效發展模式研究。例如,王政認為我國面臨公共數字文化服務體系的長效發展瓶頸,公共數字文化服務體系“3-1-1”長效發展模式,有利于明確各級服務網絡的建設主體、實施主體與責任主體;二是對各項標準體系的研究。根據對文獻查詢結果的整理得出,國內對于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的研究還處于快速發展階段,服務體系和平臺建設的研究對國內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指引方向,有效地推進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工作的實踐進程。同時,研究中發現,國內對于基層及偏遠地區公共數字文化的研究相對較少,且研究內容比較籠統,缺少實證研究。

二、三亞市圖書館公共數字文化服務

國家發布的《關于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對于豐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新形勢下,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都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斷滿足廣大人民對數字化的需求是現階段急需解決的問題,《意見》要求各圖書館及文化機構進行有效的資源整合,運用網絡智能化的傳播手段,把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發展成一種泛在化的服務模式,向廣大用戶提供個性化與層次化的服務。在數字化的大環境下,三亞市圖書館通過網絡平臺和手機客戶端等微平臺,整合圖書館現有資源,加大對數字資源的宣傳和使用力度,引入更多專業力量完善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內容,提高服務質量,為三亞市市民提供更加便捷和更加全面的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為公共圖書館數字文化服務探索一條持續創新和科學高效的發展道路。

1.三亞市圖書館概況

三亞市圖書館館藏120萬余冊(種),為用戶提供借還、在館閱讀、咨詢、影印、閱讀推廣以及科研培訓等多種服務。三亞市圖書館總館在2002年開始投入使用,2013年,被文化和旅游部評為國家地市級二級公共圖書館,2017年,三亞市圖書館通過了國家第六次公共圖書館的評估定級。截至2022年,三亞市共建17個全天候自助圖書館、97個流動站、3個報刊點和25個分館。

三亞市圖書館網頁和微信公眾平臺分別設立了圖書館概況、讀者服務、數字資源、地方文獻、活動信息以及鹿圖科普等模塊,其中,數字資源包含25個子模塊,詳細介紹三亞市圖書館17個已購數字資源和8個試用資源的使用方法,為廣大市民閱讀和獲取信息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地方文獻包含極具當地特色的崖州民歌、土陶制作技藝專題片、古籍文獻影印本和海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疍歌?;顒有畔⑹菆D書館面向市民的一個重要的宣傳和服務窗口,也是本文研究的重點,三亞市圖書館自2014年開始通過網絡平臺進行閱讀推廣服務,截至目前,已成功舉辦活動540余場,活動面向不同的年齡階段,內容涉及各專業領域,隨著智能化的不斷發展,活動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化。

2.三亞市圖書館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現狀

通過資料收集和走訪調查,對三亞市圖書館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內容進行整理與分析,總結出三亞市圖書館自2014年以來主要以“人、資源、共建”為三大主要方向,每個主題下又分為若干具體內容,積極推動三亞市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研究框架如表2所示。

(1)以人為本,服務市民

服務是圖書館的基本宗旨,一切為了讀者是其精神實質。三亞市圖書館針對不同群體提供個性化服務,詮釋了“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一是少兒用戶。三亞市圖書館自2016年起開設少兒主題類活動,至今共有240場活動,內容涉及少兒培訓、少兒科普、少兒閱讀系列活動,以及其他相關少兒活動,如2020年的“書香戰役閱讀推廣活動”、2021年的太空之旅和慶冬奧活動等,全面覆蓋“德智體美勞”各方面的學習。二是成人用戶。三亞是一個年輕的城市,隨著人才引進以及各方政策的優化改革,市民綜合素質不斷提高,對自身和子女教育問題越來越重視。三亞市圖書館自2017年開設父母課堂家庭教育專題活動,截至目前共舉辦56場,活動不僅包括父母對子女教育的學習(教子秘訣和情緒管理等專題講座),還包括對父母自身成長的學習(智慧父母、經營婚姻和幸福家庭等),全方位普及科學育兒和育兒育己的教育方針。三是特殊群體用戶為滿足三亞市盲人閱讀需求,三亞市圖書館設有盲人閱覽室并提供視障閱讀器。2019年以來,數字化閱讀推廣活動中對于殘障人士的個性化服務越來越多,通過盲文圖書和聽書活動等精準化的定制服務,把特色服務推送到殘障讀者身邊,不斷提升殘障人士的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

(2)數字資源,助力服務

要想高效持久地發展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必須有完善的設備設施保障。三亞市圖書館近年來不斷加大數字資源建設的投入,其中包括24小時自助圖書館,各類數據庫資源以及依托現代化技術和平臺舉辦的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線上活動。

自助圖書館是三亞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項由政府出資建設的社會公益事業。17個自助圖書館遍布三亞市的四大區及部隊轄區,讀者可以在自助服務機上辦理圖書證和自助借還圖書,獲取三亞市圖書館的數字資源,滿足不同讀者的閱讀需求和資源查詢,為廣大市民提供閱讀便利。截至目前,三亞市圖書館共有數據庫25個,內容包含少兒資源、考試資源、農業、法律、外語以及藝術等專業數據庫資源2021年新增了《紅色講壇》數字資源,力爭做到同步,為三亞市讀者提供最及時的公共數字文化服務。隨著現代化網絡平臺和客戶端的技術改進,人們的閱讀方式也在改變,三亞市圖書館開始逐步增加線上活動的舉辦場次,活動場次由2016年的40場增至2021年140場次,活動形式和內容也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多樣化,鼓勵和引導更多市民參與到活動中來,對促進三亞市民參與全民閱讀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和影響,推動三亞市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的建設腳步。

(3)合作共建,助力發展

《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明確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數字文化建設。社會公眾參與是公眾利用有效的信息交流渠道,積極向公共文化服務機構表達自身意愿和訴求,并對其行為進行反饋,有助于緩解公共數字文化服務供給和公眾文化需求之間的矛盾。三亞市圖書館自2014年起面向社會征集文獻和招募志愿者,截至目前,共有62場征集招募活動,2019年和2020年共計50場,占總數的80%,內容包括地方文獻征集、疫情文獻征集和全國及省市大賽作品征集等系列活動。同時,建立與三亞學院和熱帶海洋學院等高校師生合作共建的服務傳統。三亞市圖書館志愿者團隊90%由高校大學生組建而成,各類專題培訓講座等大多由高校教師或企業領頭人有針對性地開展。由于三亞特殊的地理位置,三亞市圖書館與部隊合作共建的閱讀推廣等活動,也成了三亞市圖書館發展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的一大特色。

三、三亞市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存在的問題

海南省處于中國的最南端,近年來雖然國家在政策上大力扶持,但由于本身基礎薄弱,起步又比較晚,公共文化服務發展相對滯后。三亞市作為海南省重要的旅游城市,隨著自貿港建設的號角吹響,三亞市各項基礎建設也加快了前進的步伐。自2014年起,公共數字文化服務也進入大眾的視野并有了質的飛躍,但也存在著很多的問題。

1.基礎建設嚴重滯后

在網絡技術方面,三亞市跟國內發達城市相比處于絕對的弱勢地位,三亞市圖書館的網絡技術雖然已經相對成熟并形成良好的發展態勢,但其分館的各項服務基本靠人工來完成,如人工借還書和人工查詢信息等,分館內最基礎的電腦設備都無法滿足,極大影響了三亞市發展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的進程。在資源建設方面,三亞市圖書館近年來購買了多種電子期刊和圖書,開通了17個數據庫和8個試用數據庫,但整體水平依然比較滯后,數據庫資源大多僅停留在文字介紹方面,用戶實際操作有時間、地點和區域定位等各種限制,給廣大讀者帶來極大的不便,數字資源形同虛設,資源利用率也停滯不前。

2.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發展不均衡

三亞市圖書館有25個分館分布在四個區的各鎮村,其中,5個直屬分館均沒有單獨的公眾號或新聞網頁,其他的共建分館和服務站更是形同虛設,造成了形式主義和資源浪費。一方面,難以根據所屬區域人口數量和文化水平等不同有針對性地開展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甚至因為缺乏平臺導致服務無法展開;另一方面,無法及時傳遞總館的各項服務給本社群用戶,導致各區域用戶讀者和市區讀者不能享受同等的資源和服務。

四、三亞市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發展對策

1.構建完善的公共數字文化服務體系

首先,三亞市公共數字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需要國家和政府的政策、資金支持,政府應使用行政手段對三亞市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給予大力支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改善其館舍環境等硬件設施;其次,要改善現有的網絡技術,聯合當地的網絡運營商等,推行5G網絡覆蓋三亞市圖書館及各分館;最后,整合優化數字資源,做到所購即所得,確保購買的各項資源能夠真正服務于用戶,簡化使用流程,切實做到方便、快捷地服務于不同讀者。

2.實現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均等化

國內學者基本認同均等化是相對、暫時的,是趨近理想“均等化”的一種努力和中間階段,是一種動態過程。所以,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均等化絕不是簡單的平等化,而應是符合當地社會實際情況,全體公眾皆可以最大的公平程度獲得大致均等的基本數字文化服務,其核心應是促進機會均等,重點應是保障公眾獲得基本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的機會。首先,實現三亞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均等化,需要國家和政府層面加大對基層地區硬件設施的投入,在此基礎上,加快對信息技術和數字資源的建設;其次,要因地制宜。三亞市分為四個區,其中,吉陽區和天涯區是三亞政治經濟中心,海棠區則致力于發展成高端休閑度假區,而崖州區除了紅色發源地之外,近年來大力發展科技,打造科技產業園區。三亞市建設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可以立足各區實際,根據各區發展所需進行數字化服務的建設、推廣及實施。

3.建設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獻資源庫

三亞市地處我國南海之濱,是黎族、回族和苗族等少數民族聚居區,有著豐富的海洋文化和民俗特色文化。其中,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中海南省占44項,包括崖州民歌、黎族服飾和民間信俗等極具少數民族特色的民俗項目,還包括陶器燒制技藝、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椰雕等傳統美術和傳統技藝,還有傳統舞蹈和傳統戲劇等非遺項目,以及對于南海問題研究具有歷史價值和意義的項目,如南海航道更路經、祭祀兄弟公出海儀式等。三亞市圖書館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應把富有海南地方特色的文化建設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獻資源庫,使三亞的用戶能夠全面了解自己所處地區的文化瑰寶,在了解的基礎上再加以宣傳推廣并不斷收集整理,形成良好的文化循環,進一步深化三亞市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內容,促進三亞市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的發展進程。

參考文獻:

[1]王 政.公共數字文化服務體系的長效發展模式研究[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17(11):10-14+50.

[2]王 前.理解縣域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理論與實踐的雙重維度[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22(02):14-18.

[3]李 臻.文化治理視域下的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標準體系研究[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20,38(04):50-54+77.

(作者單位:三亞學院)

猜你喜歡
發展策略公共圖書館
紐約州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政策研究
基于圖書獎評選的公共圖書館采訪創新研究
MOOC時代公共圖書館服務探索研究
群眾文化在和諧社會建構中的作用與發展策略分析
公共圖書館延伸服務的實踐與思考
體育旅游產業的特征及發展策略探討
談公共圖書館如何建立自助服務推廣長效機制
在線視頻用戶付費的商業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識,促進學生體育競技能力發展
淺談我國電視真人秀節目存在的問題及發展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