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農業服務貿易發展困境和路徑選擇

2023-07-11 00:52尹文淵權金亮劉藝卓
農業經濟 2023年5期
關鍵詞:服務業跨境貿易

◎尹文淵 權金亮 劉藝卓

農業服務貿易是服務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當今全球發展格局復雜多變,受新冠肺炎疫情、俄烏沖突等因素影響,世界經濟持續低迷,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國際貿易、對外投資、技術交流等渠道均受到阻礙,農業對外合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新發展階段,深入研究我國農業服務貿易的發展困境和路徑選擇,既是我國在農業領域推進對外開放的現實需要,對提升我國農業綜合競爭能力,保障農業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和實現鄉村振興也具有重要意義。

一、農業服務貿易的定義和測算

(一)定義

農業服務業是現代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而言指為農業生產經營各環節提供服務的行業,包括育種、農業生產資料相關服務、農產品流通、農業技術咨詢、農業金融保險和教育培訓等。參考服務業分類的“三分法”,農業服務業根據服務對象的不同可分為農業生產性服務業、農業生活性服務業和農業公共服務業。其中,農業生產性服務業主要為農業生產過程提供中間服務;農業生活性服務業主要為消費者提供最終的服務產品;公共服務業則是為生產、生活提供公共服務產品。

農業服務貿易是農業服務業的進出口,指一國向國外提供或者購買與農業相關的服務的貿易形式,通過農業領域技術、人員、資金、數據等要素的國際間流動促進農業服務領域的國際經濟合作。農業服務貿易包括兩方面的含義:一是與農業中農林牧漁生產和經營相關的服務貿易,涵蓋涉農生產、加工、研發、包裝、儲存、運輸、營銷、消費等各環節。例如,農業科技研發服務貿易、農產品包裝設計服務貿易、農產品品牌營銷服務貿易、農產品的跨境物流服務等。二是傳統服務業中涉農部分的服務貿易,如跨境鄉村文化旅游、跨境農作物種植技術培訓、跨境農業會展服務等。

(二)農業服務貿易的分類

在國際服務貿易中,《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所定義的服務貿易包括跨境交付、境外消費、商業存在和自然人移動四種模式,被各國所普遍接受。其中:

農業跨境交付(模式1):指從一國境內向任何其他國家提供農業服務,這種服務主要通過互聯網、5G 等信息化、數字化手段支撐實現,不存在人員和物品的流動。在這種模式下,服務提供者和消費者均不移動。例如,位于中國境內的農業技術培訓機構通過在線授課的方式給國外農業技術人員提供培訓服務。

農業境外消費(模式2):指在一國境內向任何其他國家的服務消費者提供農業服務。這種模式通過服務購買者的過境移動實現。例如,外國人到中國參加特色鄉村旅游活動,體驗觀光、采摘,品嘗鄉村傳統美食,參與鄉村特色手工藝制作活動等。

農業商業存在(模式3):指一國農業服務提供者通過在他國境內的商業實體提供服務,這也是四種服務提供方式中最主要的方式。在這種模式下,一國的服務提供者在他國境內設立機構并提供農業服務,取得收入從而形成貿易。例如,中國企業在國外開辦農產品研發中心、農業信息技術咨詢公司等。

農業自然人移動(模式4):指一國的農業服務提供者通過自然人移動到他國境內提供服務。在這種模式下,服務提供者需要從一國境內移動到其他成員方境內提供現場支持服務。例如,外國農業領域的研究人員來中國執教;中國農業技術人員去國外農業研發基地參與當地工作等。自然人移動可以是一國公司派往在另一國設立的商業存在的員工,或直接受雇于外國控股企業的員工,也可能是從一國前往另一國的自由職業者。

(三)農業服務貿易的測算

目前涉及服務貿易的統計制度的國際標準主要有《國際收支手冊》《國名賬戶體系》《產品總分類》《國際服務貿易統計手冊》。其中,《國際服務貿易統計手冊》由聯合國統計署等國際組織于2002 年聯合編纂,并在2010 年進行修訂更新。其清晰地在《服務貿易總協定》所定義的四種服務貿易模式的基礎上劃定了服務貿易統計的三種方式,即對居民與非居民之間貿易的統計(BOP 統計)、對國外分支機構服務貿易的統計(FATS 統計)、非BOP 或FATS 的自然人存在統計。

我國現行服務貿易統計制度為2018 年修訂的《國際服務貿易統計監測制度》,初步建立了包括BOP 統計、外國附屬機構服務貿易以及自然人移動調查統計相結合的統計方式,但并沒有明確的跨境支付、境外消費、商業存在和自然人移動四種模式的統計數據?!吨袊y計年鑒》中,對服務貿易的統計數據仍然是主要基于BOP 的服務進出口統計,針對農業服務貿易的統計數據并不完整?;跀祿目色@得性,本文采用農林牧漁業服務業比重推算出農業生產性服務貿易進出口額,公式如下:

由于我國的服務貿易的統計數據仍然是主要基于BOP的服務進出口統計,包括部分的跨境支付、境外消費和自然人移動,而農業生產性服務貿易主要是農業生產和經營中的服務投入(主要以模式1 為主),不包含傳統服務業中涉農的部分(主要以模式2 為主),以及模式3 和模式4,因此據此測算的農業生產性服務進出額的值大幅小于農業服務貿易實際值。根據WTO 發布的《2019 年世界貿易報告》中的測算數據,跨境交付在服務貿易四種模式中的占比約為30%,可以此作為依據推算農業服務貿易額的預估值。

表1 我國農業生產性服務貿易估算值 (單位:億元)

表2 我國農業服務貿易估算值

二、我國農業服務貿易發展現狀和主要問題

隨著我國農業對外開放和現代化進程的推進,我國農業服務業快速發展。但總體來看,我國農業服務貿易處于初級階段,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一)規模雖不斷增長但仍偏小

近年來,隨著我國農業對外開放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農業服務貿易規模不斷增長,在農業經濟發展中的作用逐步提升。根據前文的方法測算,2021 年,我國農業服務貿易總額約為347.9 億美元。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國農業服務貿易仍處于初步萌芽發展時期,與貨物貿易規模相比,存在較大差距。2021 年,農業服務貿易規模在我國服務貿易總額中所占的比重偏低,僅約為4.2%。與此同時,與世界第二大農產品貿易國地位相比,我國農業服務貿易額與貨物貿易額相差甚遠,2021 年僅為農業貨物貿易總額的11.5%。

(二)農業服務貿易模式較為單一

從服務貿易的提供模式看,此前,我國農業服務貿易最主要的提供模式是商業存在,還有少部分通過跨境勞務即自然人移動模式提供。但近年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反復蔓延,農業服務貿易中的自然人移動和境外消費模式幾近停止,數字農業技術咨詢服務和在線教育培訓等跨以境交付模式提供的農業服務貿易規??焖僭鲩L。

(三)環節主要集中在產業鏈中低端

長期以來,品種選育、農產品精深加工、農機和農化服務以及農產品品牌營銷等高端環節技術和貿易主要被發達國家控股的跨國農企掌握,我國在相關農業技術知識密集型服務領域存在供應量和話語權不足等難題。以農藥領域為例,我國的原藥產量占世界的70%左右,但卻不具備全球農藥貿易話語權。目前,全球70%的農藥市場份額集中在美國、日本和德國等少數發達國家手中,我國僅有先正達一家出口額排名世界前列。

(四)缺乏相關統計體系和數據

一是,我國尚未建立農業等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的服務貿易統計數據;二是,商業存在模式統計不足,服務貿易的統計數據不全面。商業存在統計是服務貿易測算的一個難點,目前只有美國的服務貿易統計數據比較全面,既包括了跨境交易和部分境外消費,也包含了對外國附屬機構的銷售統計和對部分自然人流動的統計。三是,外匯管理部門與行業農業主管部門的統計數據缺乏共享對接機制,數據統計常有漏統的現象發生。

三、促進我國農業服務貿易的政策建議

新發展階段,應結合我國農業服務貿易發展特征和存在的問題,促進農業服務貿易開放創新發展,充分發揮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作用。

(一)搭建農業服務貿易綜合服務平臺

支持農業對外合作公共信息服務平臺、海外中心門戶網站和農業對外合作微信公眾號,為農業服務貿易提供信息對接和企業宣傳服務。支持由地方政府牽頭,優先選取農機和農藥等服務出口有一定影響力的行業,組建農業服務貿易企業聯盟,鼓勵社會資本加入,建立產業引導資金,推動農業服務出口。圍繞農業服務重點行業,打造一批面向國際市場、對標國際標準、特色明顯的農業服務出口基地,引領帶動農業服務新模式新業態加快發展。

(二)支持農業科技創新能力提升

吸引國外知名農業企業和科研機構與我建立聯合實驗室,重點開展糧食品種、病蟲害防治、糧油加工關鍵技術和設備等方面的研究,提升我農業科技創新能力。支持中糧等大型農業企業到日歐等農業科技發達地區設立研發機構或產業化基地,吸引國際高端人才加入,準確把握國際農業科技前沿問題,謀劃和申請國際糧食合作項目。以國家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為載體,鼓勵跨高校、科研院所和地區科技合作,創新科研成果轉化制度,推進農業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提升農業服務貿易科技創新的供給能力。

(三)擴大農業服務開放合作

配合相關部門制定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在統籌好產業安全和發展的前提下,有序放寬跨境交付等模式的服務貿易限制措施,有效實現引進來和走出去。以海南自貿港南繁育種基地為依托,圍繞種業等重點領域,加強國外種質資源引進,研究出臺種業金融、種業技術和人才等要素領域開放政策,通過局部開放進一步倒逼種業科研創新。積極參與國際貿易協定中服務貿易領域的談判,統籌考慮農業貨物貿易、服務貿易以及投資出要價,尤其關注農業育種、研發、培訓和教育、自然人移動以及數據流動方面的規則制定,為我國農業服務貿易發展提供公平的外部環境。

(四)支持企業完善海外農業服務供應鏈

引導支持大型涉農跨國企業,根據各自優勢,抱團到海外進行從育種、種植、加工、物流和貿易等農業全產業鏈投資,加速完善和布局在全球的農業服務和投資網絡。借鑒全球服務貿易聯盟創建經驗,倡議相關國家和地區的農業協會、龍頭企業、專業機構聯合組建全球農業服務貿易聯盟,開展政策對話、經驗交流和對接合作,培育農業服務多樣化合作伙伴,推動農業服務業和服務貿易開放、創新、融合發展。

(五)加強農業服務貿易相關研究

由商務部、農業農村部牽頭,在明確農業服務貿易概念和分類的基礎上,以分行業的重點企業為統計對象,測算重點細分行業的農業服務貿易規模和市場份額以及與跨國公司存在的差距,為準確衡量我國農業服務貿易發展水平奠定客觀基礎。通過長期持續的數據跟蹤摸清我國農業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發展底數,為下一步制定扶持政策提供依據。對標CPTPP 等國際高標準區域貿易優惠協定農業服務貿易相關開放條款,研究我國現行與CPTPP 農業服務開放面臨的難點和需要爭取的利益關注點,提前做好與貨物貿易等領域的一攬子出要價預案。

猜你喜歡
服務業跨境貿易
“2021貿易周”燃爆首爾
跨境支付兩大主流渠道對比談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銀企直聯
自動化正悄然無聲地重塑服務業
貿易融資砥礪前行
關于促進跨境投融資便利化的幾點思考
貿易統計
服務業:從一二三到三二一
貿易統計
跨境直投再“松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