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地方非遺美育的高校校本課程優化研究

2023-07-12 12:31閔少薇李漢祺
中國民族博覽 2023年8期
關鍵詞:優化建議校本課程

閔少薇 李漢祺

【摘 要】非遺美育的主體是高校教師和學生,兩者的培養目標及手段各不相同。非遺美育主要以項目培養為主,高校美育課程主要以教材開發為主。本文通過分析當前高校美育課程建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結合廣西非遺美育特色及校本課程的發展現狀,提出基于非遺美育的高校校本課程優化的建議,以提高培養目標和手段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關鍵詞】非遺美育;校本課程;校課研究;優化建議

【中圖分類號】G62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3)08—100—04

廣西壯族自治區是我國西南地區重要的少數民族自治區。在廣西各高校中開展校本課程也有很長的歷史和實踐。高校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的重視程度還有待提高。據調查了解廣西高校在“非遺”美育課程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但是,這些校本課程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卻存在很多問題。例如,在學校中開設非遺美育課程并不能滿足教學過程中學生理論與實踐結合程度不夠、教學內容不夠豐富等情況出現。同時,在校本課程中有相當部分是以課程開發為主,內容沒有拓展至優秀傳統文化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等方面。這樣就導致非遺美育課程在學校不能真正發揮應有意義。

一、當前高校美育課程建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目前,高校美育課程是根據高校自身的學科特色和學生的需求開發出的應用性課程。高校美育課程建設堅持立足高校自身的學科特點和學生的需求,充分挖掘高校自身的教學資源,科學合理地安排學校美育課程,使學校美育課程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需求。但是,當前高校美育課程仍然存在諸多問題與不足:一是課程設置不合理,以通識課程為主體的美育知識體系不健全;二是教材的選擇不夠系統全面,大部分高校美育教材都是簡單的美術教學教材;三是校本課程開發不足,高校美育與通識課程融合不足。

(一)課程設置不合理,以通識課程為主體的美育知識體系不健全

當前高校美育課程設置仍然以美術類課程為主,這就導致大多數美育課程都是以美術教學為主導,而其他門類的課程并沒有很好地整合到美育課程中去,使得學生很難從這些美育課程中獲取更多的審美知識。這就導致很多學生對美術學科知識并不了解,對美術專業課程的價值和意義并不了解,無法體會到美術學科所蘊含的豐富的人文精神和藝術魅力,對美育課程產生抵觸心理。另外,現在許多高校美育課程都開設有美育通識課程或美術專業選修課。這些通識課程除了是一門藝術知識類課程外還包含很多人文和藝術底蘊類知識,這些知識對于學生理解美育課程也具有很大的幫助。但當前大多數高校美育課程仍然以美術專業教育為主導內容,未能形成一套完整高效且符合學生需求的以美育通識課程為主體的美育知識體系。

(二)教材選擇不夠系統全面

當前高校美育教材的選擇大多還停留在美術教材的范疇上,還沒有結合美育教學實際,挖掘美育資源,進行合理優化,將美育教材與普通教材進行有效銜接,這也導致美育課程的教材資源未能有效發揮作用。美育教材的選擇類型單一,缺乏對普通藝術理論知識的梳理和對美術史的系統研究;美育教學內容過于單一,將美術理論知識和美術實踐知識交叉融合,容易造成單純的審美技能和審美體驗與創作之間的脫節;美育教材的選擇缺乏通用性和針對性,不能滿足教學活動對學生審美能力、藝術素養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非遺美育教材的選擇大多還是停留在對民族文化、非遺文化保護和傳承中所涉及到的各種美術課程進行理論講授、創作指導和案例教學方面,雖然以傳統民族文化、非遺文化為背景介紹相應的美術學科知識和美術作品中所蘊含的美的因素與美對人類文化發展產生的影響,但是內容過于單一、知識體系不完整、形式過于單一、過于側重于傳統藝術對學生心靈的陶冶和道德品質的培養等方面還不夠完善??梢娔壳案咝C烙滩牡倪x擇仍以單一為主,美育理論知識較為單一。

(三)美育與通識課程融合不足

高校美育課程與其他課程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可以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全面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當前,部分高校美育課程的授課教師缺乏美育的理論知識,對美育課程教學缺乏應有的認識,沒有從美育課程中汲取足夠的美育知識,沒有充分利用和開發學?,F有的各種美育資源,未能將美育課程與通識課程進行有機融合,無法實現美育課程與其他課程的共同發展。高校美育課程與通識課程缺少有機融合,美育與其他學科融合度不夠,無法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知識體系培養方式,無法滿足不同大學生對審美知識與美育知識的需求,不能為學生綜合素質以及精神品質建設提供有力保障。

三、廣西高校對非遺美育課程的需求分析

隨著人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意識的不斷增強,很多學校都在開展非遺美育課程的相關課程設置。為了讓學生們對非遺美育課程有更深刻的理解,不少學校還將非遺美育課程列入校本課程教學計劃中來進行教學。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高校對人才培養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在非遺美育課程設置中也體現了這一點。雖然一些高校將非遺美育課程納入了校園課程建設計劃中進行設計與實施,但依然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加以改進,非遺美育課程主要包括專業教學、非遺知識體系、非遺理論研究、非遺產品設計、非遺傳承等內容。

(一)專業教學內容存在缺陷

對于非遺美育專業教學內容,學生們也都有一定需求。例如,一些高校在開設學生藝術修養與審美能力培養課程時,并沒有將非遺美育課程內容納入其中。一方面,由于專業知識與技能知識等原因所造成的非遺知識缺失是導致學生不理解、不會使用非遺項目等現象的根本原因,而非遺美育課程內容大多以文字、圖片、視頻等方式進行講解、傳授,對于學生們理解非遺知識有一定難度。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非遺教學內容中存在一些內容抽象背后都有一定的道理,學生在接受專業知識培訓時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比如部分非遺美育學科的知識主要以文字、圖片等信息材料為主,而對于非遺技藝卻很少涉及。這些情況也導致非遺美育在學生畢業后很難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實際的就業能力。因此不少高校在開設非遺美育課程時仍存在上述問題:這種情況既導致學校對非遺知識的重視程度不夠,也使得不少學生不能夠很好地掌握非遺知識而導致非遺知識的淡薄以及對非遺傳承人文化傳承不力等問題出現。

(二)非遺知識體系有待完善

非遺知識體系是對非遺活態傳承、保持與發展所必須具備的認知要素。如果沒有科學合理的知識體系作為支撐,非遺工作是很難進行下去的。首先,學生在掌握非遺知識體系的過程中,還會對一些非遺項目有不同理解。在對一些非遺項目進行講解時,學生會覺得自己并沒有理解透徹。對一些已經被人們熟知的非遺項目,學生也會感到自己了解得還不夠多。其次,部分非遺知識體系還不夠完善,也沒有充分發揮其作用。比如壯族同胞對一種傳統樂器——山蘭鼓的熟悉程度不夠;壯族青年對壯族同胞在婚喪嫁娶中用到的各種樂器也不熟悉等等。因此,針對這樣的問題,很多高校都有專門開設關于壯家民歌、壯族舞蹈等一系列非遺課。

(三)非遺理論研究有待加強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精髓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目的。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是中華文明的根基?!敝袊幕瘋鹘y有著獨特內涵和魅力,也有著深刻的價值和意義。而廣西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區,也擁有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非遺類文化資源尤為豐富。因此,開展非遺理論研究是推動非遺保護和傳承發展的重要環節。當前,一些高校都成立了從事非遺理論研究部門或實驗室,但大部分高校還沒有設立專門機構來負責非遺理論研究。由于非遺理論研究過于分散無系統,也不具備對非遺傳承人進行系統培訓,這使得非遺理論研究在高校里開展得不多。另外,還存在部分非遺傳承人利用自身的知識從事非遺類活動的現象。這些都需要進一步完善非遺理論研究與宣傳及非遺傳承人的培養等工作。

四、基于廣西非遺美育教學特色所優化措施建議

廣西是我國西南地區的重要戰略資源之一,文化歷史悠久,是中國少數民族文化最豐富、最具特色的地區之一。目前,廣西非遺美育課程體系已經基本形成,且學校設置了一系列具有本地區特色以及校本課程。在非遺美育課程體系構建方面,高校應該積極探索建立基于本地區非遺美育教學特色的課程體系與教材體系,充分發揮非遺美育的育人功能,將美育課程體系中,結合學生的專業興趣愛好實施專業人才的培養水平。在教學手段的開發方面,高校應充分發揮高校學術研究方面的優勢與專業優勢,積極與高校合作研發適合高校美育課程的教材。同時高校應針對不同課程開設不同內容的非遺美育校本課程,并積極引入地方非遺文化資源并加以開發與利用,實現校本課程資源共享與聯合開發,有效地提升學校美育課程建設的水平,促進廣西非遺美育教學可持續發展。

(一)在制定教學方案時,要考慮到課程的目的與價值訴求

廣西高校的非遺美育校本課程設計與優化工作需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重視非遺課程的美育價值,同時也要注重教學環節,注重學生的參與度。因此,教師要明確非遺美育校本課程是培養學生審美情趣與人文素養并促進學生能力發展,這一課程目標既是課程目標與價值訴求,也是教師為學生制定課程方案時的重要出發點。因此,教師在制定具體教學方案時需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考慮到課程目的與價值訴求。首先,教師在制定教學方案時可以結合自身教學經驗提出一些問題,并將其總結出來與學生分享來達到課程目標。同時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思考與討論。其次,要重視學生對教學內容重要性的認知體驗。教學中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會受到影響并形成相應觀念和認知。

(二)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等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在優化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教師在課程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尤其是教學過程中采取多種方式以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發揮自身在學習理論知識同時可以運用多媒體手段開展教學。多媒體能夠直觀再現非遺傳承過程中各種復雜因素對非遺傳承所造成破壞,從而使得非遺美育校本課程教學效果得以提升。此外,多媒體視頻教學具有操作簡便迅速且學生容易接受等優點。教師可以利用“錄屏”技術錄制與同學們進行互動教學以便于調動學生情緒與學習積極性。在課堂上與學生一起互動時教師需要調動學生課堂積極性并結合實際進行教學內容講解以及現場表演等環節,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其中。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上課積極性也能夠增強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掌握度以提高教學效果為目的。

(三)加強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教學資源建設

當前,各類非遺美育社團建設已經成為高校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但也存在著“重知識、輕能力”的現象。通過問卷和實地考察,筆者發現有很多非遺音樂與舞蹈相關課程學習需要老師將大量文獻資料進行查閱整理。這對于一般教師而言,由于沒有足夠的精力完成對于非遺文化相關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和專業技能的提升。因而,在校本課程開設過程中需要對其進行合理規劃,避免“一刀切”。以廣西壯族自治區為例,為了更好地滿足非遺文化傳承工作需要,當前有部分高校已經開始開發相應配套課程。例如:廣西藝術學院音樂與舞蹈學專業的開設了《民族傳統音樂》《民族民間舞蹈欣賞》等非遺課程。為了能為學生提供更豐富多樣且全面優質的非遺音樂與舞蹈相關課程。目前廣西高校已經開發出了許多優秀非遺音樂校本課程資源。例如:廣西民族學院編制了《廣西少數民族文化概論》《非物質文化遺產簡史》《廣西民族民間音樂》等四門非遺音樂與舞蹈類課程。教師需要在充分了解廣西非遺美育發展現狀以及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將豐富的非遺音樂與舞蹈相關學科知識融入到課程中來進行講解和教學活動中,切實提升學生對非遺文化與藝術技藝的興趣程度。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對于非遺文化認知與理解。

(四)優化教學方法、提高授課質量,切實提升學生掌握非遺相關知識的效率

對于高校而言,非遺美育校本課程優化過程中需要重視其教師的作用。教師要充分發揮其專業知識與教學經驗的優勢,從授課環節入手,以幫助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非遺相關知識。首先,教師需要在授課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非遺相關知識和技能技巧,引導學生學習非遺美育相關知識,使學生能夠對自身學科有清晰直觀的認識。其次,非遺美育校本課程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學生需要借助非遺知識提高自身綜合能力,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才能夠有更多時間與學生互動溝通、交流。對于教師而言,只有能夠在課堂上積極探索與創新教學方法并有效地運用到教學中來,才能夠不斷提升學生自身所掌握各種非遺知識所學到的知識。最后,教師需要根據不同文化背景與教學內容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如視頻教學可以對學生進行一定深度學習了解知識;網絡課堂可以通過與網絡技術融合來實現兩者間溝通與交流;錄播視頻可以更加直觀等多種方式來完成。另外,由于高校教學資源相對有限等原因,能夠確保教師能夠將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相結合。教師可以通過不同形式將非遺美育校本課程內容融入其中從而提升學生對非遺知識的掌握。最后,教師應當要提高授課質量的要求?!皩⑺芯Ψ旁诮虒W之中而不是只會一味吸收書本知識”,讓學生對非遺知識心存敬畏。只有這樣才能夠在課堂教學中真正起到積極的作用。隨著互聯網及手機終端等設備在人們生活中普及,高校通過多媒體形式對課件資源進行制作、上傳與分享等方式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并通過網絡實現教學活動。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種網絡資源開展直播、錄播課、遠程互動、翻轉課堂等多種教學模式。通過多媒體課件等方式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教學;采用以點帶面或者是互動式教學方法來實現非遺美育學生教學目標;結合網絡資源提供多樣化指導模式來促進學生對非遺美育知識和技能的理解與掌握。

五、結語

廣西非遺美育需要不斷探索與創新,讓優秀傳統文化得到繼承和發展。其中,“校本課程”是當前非遺美育課程建設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可以將非遺非遺傳承人、美術藝術專業教師和高校師生緊密聯系在一起。將“校本課程”與“藝術類專業課程”相結合,可以提高非遺美育的針對性與有效性。對于高校來說,優化美育校本課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當前,高校美育校本課程已經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在優化美育校本課程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可以有效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豐富全面的高校美育課程,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高校應該充分發揮非遺美育優勢,建立健全美育教學管理體系,建立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確保非遺美育能夠有效實施;同時在加強教學研究和探索創新的同時,積極進行推廣應用,有效促進廣西非遺美育事業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夏志偉.以舞蹈為核心的民族美育課程建設研究——以民族美育·彩虹舞蹈教室課程為個案[D].北京:北京舞蹈學院,2017.

[2]楊茜.非遺文化在滄州小學美育課程中的校本化實施[J].文化產業,2019(5).

[3]阮海云.“非遺”校本課程的美育價值及其實現[J].教學與管理,2020(33).

[4]王艷霞.基于核心素質下的美育類校本課程的實踐[J].考試周刊,2019(26).

[5]曹超.地方非遺美育背景下的初中美術校本課程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22(2).

[6]楊莉莉,王蘭平.基于校本課程“麻編絨繡”的美育實踐研究[J].寧夏教育,2021(9).

★通訊作者:李漢祺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2年度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科研基礎能力提升項目《廣西非遺元素與地方高校美育價值融合的路徑研究》(項目編號:2022KY0438)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閔少薇(1990—),女,滿族,廣東珠海人,博士研究生,教師,研究方向為音樂教育理論與方法;通訊作者:李漢祺(1994—),男,漢族,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為作曲技術理論。

猜你喜歡
優化建議校本課程
關于優化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建議
我國基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構建的意義
淺談金華EMS網運能力優化建議
培養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現代中國人
新疆高職院校少數民族漢語教學的課程設計及開發研究
高中學?!叭乃仞B特色德育”實施策略研究
呂梁地區農村養老問題研究
核電廠電氣貫穿件密封性監測方法及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