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和根本

2023-07-12 06:57劉健
經濟師 2023年6期
關鍵詞:生態文明建設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

劉健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體系與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得到極大改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已初步具備可持續特征。但我國經濟發展與社會建設對資源消耗非常大,很多生產建設環節產生嚴重的污染問題,因此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既有其必要性與必然性,也有著自身的難點與制約。綠色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關系到我國社會發展的穩定,而想要全面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持續發展,就要加強對各類綠色環保技術的研究與應用。文章對綠色發展與生態明文建設的關鍵及根本進行了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綠色發展 生態文明建設 可持續發展 綠色文明

中圖分類號:F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3)06-017-02

一、引言

綠色發展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進一步優化與升級,全面推進綠色發展戰略,可在滿足當前社會生產生活需求的前提下,不會對生態環境與自然資源帶來破壞,滿足后代人的發展需求。綠色發展需加強對各類可循環無污染資源的有效利用,并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角度出發,不斷優化生態文明建設工作?,F如今,很多人認為科技是萬能的,這種思想作用下,綠色技術與生態文明建設失去創新與發展動力,生態文明體系下的各項規章制度無法被遵守與落實,人們會片面認為科技會改變這一切。因此推行綠色發展,應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注重環保意識的激發與引導,從保護角度入手,實現經濟與生態的共同進步。

二、經濟發展背景下帶來的生態環境問題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工業化與城鎮化得到極大提升,社會經濟體系愈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工作更是進入全新階段。但很多地區在追求經濟發展與建設過程中,沒有認清經濟與生態之間的關系,忽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經濟發展政策與機制不夠合理,社會生產活動對生態環境破壞極大。分析各地生態文明建設現狀,人民群眾對于物質生活的追求不斷提高,生活品質得到提升,但這一過程卻對環境造成巨大影響。此外,一些地區環保部門工作態度不認真,對于生態文明建設存在倦怠心理,各項管理制度流于形式,管理體系混亂不堪,這就導致各項生態環境保障工程沒有真正發揮作用。此外,少數企業經營者將自身的經濟利益放在首位,缺乏誠信意識與生態道德意識,為降低其生產成本,造成大量的工業污染,且生產過程未能考慮對資源的科學利用,資源浪費現象嚴重。這些問題的存在,直接反映出我國綠色發展體系的不健全,也同樣體現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沒有真正落實到位。

分析我國當前經濟體系現狀,社會生產生活主體依舊處于不可持續的狀態,事實上,當前任何一個國家的社會經濟體系都沒有滿足可持續發展的各項要求。對此,我國也在不斷加大政策傾斜,各級政府也在不斷加大調研與研討,針對當前社會在可持續發展理念層面的不協調現實情況實施各類制度建設工作。20世紀80年代,聯合國就已成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提出可持續發展概念,但這一發展模式的具體內涵與實現機制卻始終未能明確,虛擬化的經濟增長讓社會生產生活對于資源的消耗更為龐大。當前,很多國家的經濟發展已受到生態環境的限制,資源有限,但人類的生存活動的需求卻是無限[1]。以當前房地產行業為例,我國擁有全世界最多的人口,卻沒有擁有全世界最多的適宜生存空間,如果每一個人都擁有一套房子,那么房地產行業的開發力度就要進一步加強,這會讓我國可耕地面積萎縮,糧食安全、生態環境保護以及社會和諧穩定都會受到巨大影響。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為推進可持續發展戰略,開始從社會生產生活各個層面入手,不斷加大政策制度與制度規范工作,但多數領域的可持續發展依舊存在于形式與口頭。此外,我國為提高經濟抗風險能力,已建立起全世界最完善的工業生產體系,世界多數貿易都與我國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系,這一過程中,我國消耗了大量資源,也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雖然過程艱難,但也是我國走向發達國家的必然道路。而想要解決經濟建設與可持續理念之間的不平衡,需正確理解生態文明內涵,加快生態文明保障與實施工作,節能減排,全面推進綠色發展。

三、綠色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點與根本點

早在20年前,我國就已提出綠色發展之路,各項政策的推進,也標志著我國開始尋求綠色發展道路。綠色發展要求低碳環保,以最小的資源投入實現最大的社會效益,需要對原有的社會生產生活體系進行改造,形成有利于生態文明建設的綠色模式。綠色發展道路不是一味地保護環境,而是注重綠色與發展的共同進步,實現兩者的統籌平衡,保護綠色生態并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想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從政治體制改革與經濟發展模式轉變等角度入手,科學分析自然資源與環境的承載量,將生態文明發展建設作為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模式,同步實現人民幸福、社會公平、環境保護與生態文明建設,只有保證這四項基本要點,才能真正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

(一)綠色發展與生態文明的關鍵內容

綠色發展需要將綠色科學創新及生態文明體制創新放在重點。綠色技術強調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注重各類生產生活模式對環境的低污染或零污染,而先要實現生產環節的零污染,就要從技術角度入手,科學利用各類綠色能源,如太陽能與風能。此外,全面推行低碳技術與資源循環利用技術也是推進綠色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近些年,隨著全球氣候變暖趨勢不斷加快,世界各國開始制定各項碳排放控制措施,低碳技術也是在這一背景下逐漸流行。低碳技術在完成產品生產以及相關資源利用時,可有效減少對大氣與自然環境負面影響,并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與循環利用。此外,生態技術模式也是當前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生態技術形成的立體化農業,可實現農業生產智能統一,提高農作物產量,改善管理效率,從農業角度實現生態體系建設。

(二)綠色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點

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思想觀念已發生一定轉變,社會各界對綠色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呼聲越來越高。伴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可用于社會生產生活的綠色技術也越來越多,但這些技術實際應用范圍卻并不廣泛。一些工廠雖然已設置排污治污系統,但在實際生產中卻很少使用,只有環保部門檢查時才會臨時開啟。此外,政府制定的各項生態文明建設方針與制度規范也沒有得到全社會的認同。之所以會出現這些問題,其根本原因在于思想層面,雖然社會各級都在呼吁綠色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但是落實在具體的產業與企業中,卻很少有人去遵守。我國政府部門為推動綠色發展道路,提高社會生產生活的可持續性,也在不斷加大監管力度,各項監管體系也在快速推進[2]。想要社會穩定,就一定要讓社會保持發展態勢,而發展就要具備可持續性,因此,綠色發展關系到民族的未來與國家的前景,不能因保護環境而停下發展步伐,更不能因發展經濟而肆意破壞生態環境,而是需要在兩者之間形成平衡,解決綠色發展與經濟建設之間的矛盾。

四、阻礙綠色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要素

我國綠色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均遭受一定的阻力,一些腐朽落后的思想嚴重影響綠色發展進度,其中典型代表就是科技萬能論與物質主義。

(一)科技萬能論一味夸大科技的作用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一點毋庸置疑,只有科學技術進步才能不斷提高生產力水平,但是科技并不能真正解決一切問題?,F如今,一些所謂的精英人士,依舊堅持認為科技的能力是無限的,無論發展建設過程遇到何種問題,無論是資源利用局面如何緊張,都可以采用相應的科學技術予以解決。這些人認為科技可以解決污染問題,可以有效緩解綠色與發展之間的錨段。但是,對于企業經營者而言,利潤才是唯一的關注點,金錢才是他們不斷擴大生產與發展的源動力,如果科學技術無法給他們帶來經濟利益,那么這一科技是無法被接受與應用。此外,少數科學家過度崇拜科技,經常會忽視科技的弊端與不足,總是想用科技的辦法去解決一切難題,殊不知,綠色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其內涵本質根本就不是技術問題,而是當前社會發展與未來社會發展之間的沖突,是文明與生態,是人類與地球之間的關系處理??萍嫉谋举|在于對地球各類資源與系統的利用,如果科技對資源的利用超出生態系統的承受極限,生態文明將會崩潰,而社會經濟體系也會隨之瓦解。

(二)從消費者角度分析科技萬能論

消費已成為當前刺激經濟體系不斷增長的關鍵點,人民群眾的消費理念與習慣,已成為決定社會生產模式發展方向的重要因素?,F如今,各類消費觀念已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消費主義成為一種全新的社會思潮。生產決定消費,而消費又影響生產,當人們對某一樣商品更為渴望時,這一商品所對應的產業就會蓬勃發展,但是,如果這一商品過度發展,那么也會帶來很多社會問題,如汽車與手機。此時,單純使用科學技術的力量已無法解決實際問題,因為消費是人類本能的欲望,科學是無法從技術角度去抑制,只能是不斷尋求更為妥善的生產方式,不斷去提高生產能力以及對資源的利用效率。因此,從消費角度分析,科技只是幫助人們不會違背自然規律,并根據人們欲望的變化,不斷調整生產與文明建設手段。

(三)以中庸之道的角度去分析科技與自然之間的關系

從發展與生態文明角度分析,任何事物的發展都存在自身的極限,這一極限可計算,亦可預知,與之相對應,各類工廠生產存在一定的限度,其污染排放也存在一定的限度,人們的消費更是存在上限,這些數據可通過具體計算得出[3]。中國傳統文化注重中庸之道,相信任何事物都要適度,如果過量或達不到都是存在問題,這種思想延伸到物質文化層面,就是對財富的追求應保持限度,而這也是實施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途徑。人們可以不斷去尋求物質享受,但是付出的卻是生態環境的劇變與惡化。所以,中庸之道是解決當前社會環境問題與過度追求經濟發展之間的內在橋梁。人類無法改變自然,自然內在的聯系極為復雜,而人類的活動只是這一體系中的一環,而不是全部,因此,科技的發展至關重要,但不能指望用科技去解決當前存在的一切難題。大自然的創造力不可捉摸,而人類的發展則是要尋找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規律,秉持尊重自然、適應自然的基本原則,最終實現綠色發展的目標。

(四)對物質主義觀的剖析

近些年,我國社會經濟已進入全新階段,物質享受成為多數人追求的終極目標,物質主義已影響到社會的方方面面,而這一思想也是阻礙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對于人類思想而言,將三觀建立在物質主義之上,那么無論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都將逐漸扭曲。物質主義的本質是生產與消費,不斷增長的消費與不斷增長的生產才能創造更多的金錢,這也是人類欲望的無限膨脹,這種趨勢如果不能得到遏制,那么其最終的影響將會是綠色發展的全面終止。以科技角度分析,創新是推動科技發展的原動力,是創新優勢物質主義創造更多財富的方法,但是,對于生態文明而言,創新不僅僅是技術的創新,而是思想與生產模式的創新,是發展理念的創新,是幸福定位與人類思想境界的創新,只有實現超越物質的精神享受,才能真正感受到創新帶來的魅力。如今,社會發展與生產正是需要這種超越物質的精神文明,當精神幸福的思維理念真正深入人心,生態文明建設與綠色發展體系才能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綠色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國未來發展的必然道路,而想要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體系建設,就要從思想觀念層面入手,認識到科技萬能論與物質主義存在的弊端與限制,將物質追求轉向精神追求,以更為卓越的思想建設模式推動社會整體發展,讓人類活動真正成為大自然的一部分,只有這樣才能良好契合科學綠色發展的各項要求,并加快實現綠色生態文明建設目標。

參考文獻:

[1] 雷明,鄒培.綠色生態減貧:建設生態文明實現綠色發展之關鍵[J].可持續發展經濟導刊,2020(04):45-48.

[2] 李蓉菲.論綠色發展理念在我國的形成發展及其實現[D].南京財經大學,2018.

[3] 盧風.綠色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和根本[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7(01):1-9.

(作者單位:中共天津市委黨校馬克思主義學院 天津 300000)

(責編:建峰)

猜你喜歡
生態文明建設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
道家思想對當代生態文明建設的啟示
論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中制度自信的理論依據
全球資源治理中的中國角色與愿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