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高校財會教學改革探討

2023-07-12 16:28魏凌波
經濟師 2023年6期
關鍵詞:創新性思維應用型人才課程體系

魏凌波

摘 要:文章著重探討了應用型財會人才培養的內涵及轉型的重要意義、應用型會計人才的培養目標和定位、高校財會教學改革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高校財會教學改革的對策措施。

關鍵詞:應用型人才 課程體系 創新性思維 財會教學模式轉型

中圖分類號:F240;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3)06-075-03

引言

應用型財會人才,顧名思義就是適用、實用、有用的財會人才。培養應用型財會人才,簡單說就是培養能夠貼合社會和用人單位實際,具有創新性思維和具備實踐能力的綜合性財會工作人員。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下,應用型財會人才的培養備受社會及用人單位的關注,期待高校能夠培養出具有良好政治素質,彰顯高尚道德修養,頗具社會責任感與敬業精神,能以思維邏輯敏捷、財會技能全面的復合型財會人才。然而,就當前高校培養財會人員的模式而言,與時代要求和用人單位的期待尚有較大差距,亟待通過深入的教學改革實現教學模式的轉型。

一、應用型財會人才培養的內涵及轉型的重要意義

縱觀我國應用型財會人才的培養現狀,與經濟與社會的發展態勢極不對稱。經濟與社會需要大量的應用型財會人才,而我國目前財會專業人才的培養狀況并不樂觀,難以滿足社會的需求,存在培養目標與企事業單位脫節、培養的學生與社會和企事業單位需求不盡一致等一系列問題,

作為應用型財會人才培養的搖籃,財經類高校應該把改革應用型財會人才培養模式提上重要議事議程,要真正認識教學轉型重要意義,科學界定應用型財會人才的培養目標和定位。

(一)真正認識應用型財會人才培養轉型的重要意義

重要意義之一:財會專業人才培養由教學型向應用型轉化的培養模式適應了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下,會計行業急需高素質復合型的應用型財會人才,市場需求的轉變給高校財會人才的培養帶來了新的挑戰。亟待通過教學改革和教學模式的轉型,推動一方面用人單位找不到合適的應用型財會人才,另一方面大量財會專業畢業生找不到合適工作的矛盾得到有效解決。其現實意義就在于這種轉型適應了經濟環境的變化,能夠有效促進高校把培養高素質復合型的應用型財會人才作為教學改革的方向和重點。

重要意義之二:由培養會核算會統計的一般財會人員向培養可以創造價值的應用型財會人員轉型適應了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

經濟一體化形勢下,會計的角色正由一般的統計核算人員向資本市場的運作者和價值的創造者轉換,信息時代的會計人員不僅應該是管理者,更應該是參謀和決策者。把學生培養成資本市場的運作者和價值的創造者,對于學生走向社會后在工作崗位客觀真實地分析會計信息,進而以準確預測、決策、控制和評價會計業務的形式參與企業管理,意義非凡,有著創造企業價值,乃至增加社會資本積累的積極意義。

(二)應用型會計人才的培養目標和定位

應用型會計人才的培養目標和定位應建立在培養以市場需要為根本出發點,注重基本素質與理論知識教育的基礎之上,進而培養出信息時代下有利于經濟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財會人才。

一是財經類高校教學改革的既定目標應該建立在培養具有綜合能力素質的應用型人才的共識之上,在教學改革中兼顧向學生傳授理論知識與指導學生實際操作兩大要素,引導學生以理論學習為基礎,以聯系實際為助攻,在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中錘煉學生的綜合能力素質,進而形成理論與實際充分融合的教學模式。

二是財經類高校教學改革要把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作為高校教學改革的長期目標。在經濟全球化的客觀形勢下,知識經濟和信息化的發展正不斷影響著財會行業的營銷與生存,對從業人員的素質要求也不斷變化、逐漸拔高,具有探索欲望和創新能力的財會人才更受用人單位偏愛。如此情況下,財會專業學生只有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才有可能在畢業后很快找到理想的工作。所以應用型財會人才的培養要持續不斷地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和創新能力,從而使所培養的應用型財會人才能夠與經濟時代的發展同步。

三是財經類高校教學改革要把培養應用型財會人才的國際化思維和工作能力作為高校教學改革的長遠目標。在經濟全球化和市場多元化的潮流中,會計工作逐漸與國際接軌,變得越來越國際化和重要化?;趹眯腿瞬排囵B的高校財會教學改革應從單純灌輸我國會計知識的培養方式向培養精通國際商務知識財會人才、熟悉國際財會業務財會人才轉型。轉型過程中,需加強學生商務語言表達能力的教育,注重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提高,深度培養學生的國際化思維邏輯,使所培養的應用型財會人才能以更加敏捷的思維邏輯,更加全面的財會技能走向社會走向國際

二、高校財會教學改革存在的主要問題

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高校財會教學改革方興未艾,受到學生、用人單位及社會的普遍歡迎。但不可諱言的是,高校財會教學改革的進程并非一帆風順,也存在許多問題和不足:

一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由于過多地考慮學生畢業后的就業問題,往往以是否滿足社會的需要檢驗教學改革的成敗,但檢驗教學改革成敗的標準并不只是社會是否需要這一條標準,所培養的應用型人才思想道德素質如何、進取創新意識怎么樣,有無獨立個性等均檢驗著應用型人才培養教學改革的成功與否。僅僅關注應用型人才的就業問題,人為加大社會需求的比重,盡管適應并滿足了社會及企事業單位的需要,但缺少獨立個性及創新意識培養的應用性教育,注定與培養高素質應用型財會人才的目標相矛盾,對于培養財會專門人才的綜合素質十分不利。

二是應用型教育的教學方法仍停留在傳統教學法的層面,不利于可持續發展人才的培養。目前,應用型教育仍停留在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層面,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理解和反思能力的培養。一個缺乏理解和反思能力的學生是很難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有所作為的,因為“授其于魚不如授其于漁”,只手捧“活魚”的學生其素質無疑與“綜合素質”四個字相去甚遠。

三是應用型教育下的師生關系有待改觀。目前,應用型教育下的師生關系缺少民主對話的氛圍,依舊處于教師權威性控制狀態。而非民主平等的人性對話層面。過度的教師權威化,極易抹煞和壓抑學生的創造性,不利于學生反思精神和批判精神的形成。

三、高校財會教學改革的對策措施

(一)重視專家學者的建議

在一次教育界舉辦的教學改革研討會上,數名資深專家學者在發言中就教學改革問題闡述了自己的鮮明觀點,對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高校財會教學改革具有重要借鑒意義,概括起來主要有:

1.通過中外合作辦學,引進國外優秀師資、引進先進教學理念,通過規范管理模式來改造教學課程、改革教學體制、改進管理方法。

2.教學改革要處理好專業與學科的關系。要通過全程培養方案的定期論證與修訂,通過改革教學方式、更新教學內容、加強教材建設、達到人才培養的國際化。

3.教學改革要引入“參與式”教學理念,要推廣從教學內容的組織安排、實踐教學的設計組織、課程論文寫作與課程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按“參與式”理念編寫理論與實踐教材?!皡⑴c式”教學理念要貫穿教學各環節,并邀請校外專家咨詢組參與課程建設。

4.會計教育國際化的本質是會計教育理念國際化,比如哲學思維理念,比如經濟后果理念、比如管理思維理念、比如政治思維理念、比如文化交融理念等。高校財會教學應該有效解決國際化教學以及中國本土國際化人才的培養問題。

5.要以教學帶動科研、以科研促進教學,通過一系列的教改教材,通過大膽嘗試、改革教學模式和挖掘教學改革潛力,在人才培養模式,尤其是雙語教學、案例分析上創新出成績,增強財經類高校在教育界的地位。

(二)對策建議

基于應用型財會人才培養的高校教學改革任重道遠,不可能一蹴而就。筆者以為,在經濟全球化形勢下,在信息化影響經濟發展的態勢下,高校教學改革當緊鑼密鼓,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進行:

1.教材改革時不我待。教材對于教師不過是參考讀物,而對于學生則猶如食糧。因此編寫貼合時代、貼近社會實際,利于應用型財會人才成長的全新教材是當務之急。一是教材編寫者要站在培養高素質財會管理人才的高度進行教材編寫,合理調整現有管理會計教材涵蓋的知識體系,科學界定高校會計專業主要課程的教學范疇。二是編寫者編寫教材時,要充分考慮教材內容的應用性。要順應會計電算化的趨勢并滿足信息化發展的需要。要貼近財經現狀與現實選擇典型的教學案例,做到現實中典型的成功案例給學生以啟發與思考,現實中典型的不成功案例使學生深思和警醒。三是要自主開發或委托軟件開發單位開發與教材配套的應用軟件,助學生在會計電算化和管理會計信息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2.著力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是高校財會教學改革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驟。教師隊伍素質的整體提高對于教學改革的深入開展至關重要。一是要經常邀請財經方面的專家學者到學校講學或作報告,啟迪教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敦促教師跟上時代發展的節拍;二是要加大院校間的交流,讓教師在多方面、多主題的交流中取長補短,資源共享,共同提高;三是要暢通與教育管理部門、會計事務所等專業機構的聯系和溝通渠道,積極選派教師參加這些專業機構開展的培訓、觀摩和研討活動,進而提高管理會計專職教師的教學能力;四是要通過與用人單位的交流和互動增加教師對社會、企事業等用人單位需要什么樣人才的敏感度和辨識度,使大多數教師對用人單位需要什么樣的財會人才心中有數,增加教師教學改革的針對性與前瞻性;五是積極創造條件,盡量滿足教師提高學歷和進修的訴求,鼓勵并激勵教師通過自修或進修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六是要優化對教師的考核模式,力求對每個教師做出公正客觀、實事求是的評價,使教師在輕松和諧的環境中不斷充實自己,在教學中發光奉獻。

3.高校財會教學改革要注重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趹眯拓敃I人員培養的高校財會教學改革,要針對目前財務管理教學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和信息、學習嚴重依賴教師的現象,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增強教學的應用性,鞭策學生帶著問題求學,激勵學生大膽發表見解,進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的不斷創新意識,養成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良好學風。

4.構建科學的教學模式。構建科學的教學模式是高校教學改革的根本目的:一是要認真開展職業要求分析,在充分顧及財會崗位所需職業能力,通盤考慮財會崗位人員知識素養的基礎上,優化課程結構,調整教學內容。二是要兼顧不同專業,充實專業知識內容,突出基本技能要素,強化應用性教學,最終形成科學的的課程體系。三是要突破現有課本的局限性,消除現有課本的滯后性,使課堂教學與時代的發展同步。四是要區別不同專業設置不同的教學內容,通過課程內容的適應性調整,扎實學生理論根底和專業技能。

5.高校財會教學改革,要引入高科技現代教學手段,多角度帶動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是高校財會教學改革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要通過引入高科技現代教學手段,通過采用多媒體教學方法,使效果不佳的“黑板+粉筆”教學局面得以改觀,從而多角度調動學生的情緒,充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和引起學生的濃厚興趣,使教學更加突出重點、易于突破難點,在幫助學生理解概念和掌握方法、擴展學生的知識面的同時,提高教學效率。

6.基于應用型財會專業人員培養的高校財會教學改革,應高度重視并強化理財案例教學。要在審慎選擇與設計案例的基礎上,給學生創造并提供模擬實戰機會,讓學生體驗理財管理氛圍和驗證所學財務管理理論。案例教學中,指導教師當通過提問、對話以及討論的方式活躍教學氣氛;應當啟發和引導學生各抒己見,營造和諧的學術氛圍;應當通過案例的到位講解與分析,使學生洞悉分析與解決問題的邏輯思路;應當使學生熟練運用科學分析工具,并作出自己正確判斷。

7.基于應用型財會專業人員培養的高校財會教學改革應該把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作為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獲得和創新精神的提高。要依托計算機實驗室,指導學生使用會計軟件,特別是以Microsoll Excel為代表的電子表格軟件,使學生掌握建立解決各種財經管理問題計算模型以及進行理財分析與決策的方式方法。

8.基于應用型財會專業人員培養的高校財會教學改革應該把著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作為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要適時組織學生開展綜合性的專題研究,指導學生圍繞特定專題開展財務狀況分析,進行財務預測,作出財務計劃及價值評價。要通過財會實踐使學生熟悉搜集資料信息的路徑;掌握發現問題、分析同題的方法;熟悉提煉結論和形成研究報告的流程;洞悉進行陳述與答辯的要領,潛移默化中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養成學生辨析式思維的習慣。

結語

基于應用型財會專業人員培養的高校財會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其培養模式當隨著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實現由教學型向應用型、由培養會核算會統計的一般財會人員向培養可以創造價值的應用型財會人員的成功轉型。要準確定位應用型財會人才的培養目標,針對高校財會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實施大刀闊斧的改革,實現高校財會應用型財會專業人才培養的華麗轉身。

參考文獻:

[1] 劉素榮.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財務管理教學改革探討[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8(10):01.

[2] 劉強安,王佐,劉志杰.如何備戰新三板?——中小企業掛牌財務問題解決之道[C].財會工作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第四輯),2012:19-23.

[3] 何楊勇,郭辰玥.人力資本理論的批判與職業教育[J].職教發展研究,2022(02):01-11.

[4] 阮丹寧.應用型會計人才的培養及其對經濟的影響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8(01):05.

[5] 郭鳳林,肖斌.基于開放教育財務管理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06):20.

(作者單位:長治學院 山西長治 046000)

(責編:若佳)

猜你喜歡
創新性思維應用型人才課程體系
以創新課程體系引領學生發展
民法課程體系的改進和完善思路*——以中國政法大學的民法課程體系為例
創新性思維與設計方法的分析
淺析應用型人才培養下的物理教學改革
應用型人才培養背景下模塊化教學研究與實踐
基于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模塊式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高中語文培養創新性思維的教學方式研究
加強青少年中醫傳統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課程體系構建
論普通高校國防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