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農村經濟綠色發展的困境與破局

2023-07-12 16:28王志斌
經濟師 2023年6期
關鍵詞:綠色發展農村經濟困境

摘 要:在“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的發展理念指導下,農村經濟的綠色發展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當前我國農村經濟的綠色發展依然面臨著諸多困境,經濟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仍是需深入研究的課題。文章在闡述綠色發展在農村已取得成效的基礎上,分析農村經濟綠色發展面臨的困境,并提出新時代農村經濟綠色發展的相關策略,以打破當前所面臨的困境,實現經濟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

關鍵詞:新時代 農村經濟 綠色發展 困境 策略

中圖分類號:F32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3)06-109-02

當前,農村綠色發展涉及到農村居民的工作與生活方方面面,農村經濟的綠色發展也得到各行業及各級政府的重點關注,這也進一步促使綠色發展成為新時代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研究的主方向。

一、綠色發展在農村中已取得的成效

(一)綠色發展理念得到落實

綠色發展理念給農村經濟發展帶來較大變化,人們的觀念也出現同步更新,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1)各級政府響應國家號召,積極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加強這一理念的宣傳力度,并提供充足的經濟與物質資源,以健全鄉鎮與中小城鎮基礎建設,保證區域的整潔、干凈;提升綠化資源投入,增添綠植、建設鄉村花園;借助信息技術,在網絡上宣傳綠色發展理念,在村莊中以宣傳語、標識牌等方式促進宣傳,提高宣傳效果,在學校中開展以“綠色發展”為主題的活動,向學生普及綠色宣傳知識。(2)鄉鎮居民的生活方式逐漸改變。在生活中各方面更趨向于環保、綠色,更加注重健康生活,比如各個村落中都設置有大量的垃圾桶,居民會將垃圾進行簡單處理后丟進垃圾桶中進行回收,環保與節能意識顯著提升,粗放式生活模式一去不復返。

(二)產業結構得到優化

農村經濟發展向市場經濟轉型靠攏,產業結構得到優化。在農村經濟組成中,生產結構、發展中心等都出現轉移,生產結構向改善農生轉移,在很多地區的農村中,畜牧業、林果業等增速都明顯比傳統農作物種植業高。多地發展綠色農業,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推行現代農業等新時代的農業模式,為農民帶來實際的效益增加,并緊跟“萬千鄉村”等戰略規劃的腳步,實現農產品與市場的連接,逐漸健全農業物流體系,和城市發展形成共通[1]。另外,還有部分農村拓展農業的生態、觀光等一系列功能,滿足市場提出的新要求,發揮農村地方特色優勢,為農民創造新收入。

(三)污染減排成效顯著

農村地區也加強了對污染的控制、治理,綜合管控,嚴格落實排污處理許可證制度,對于達到嚴重的空氣污染指標的農村地區企業,則勒令停業整治,并展開有效監督管理。對于垃圾的處理,實行垃圾綜合處理舉措,部分區域對可回收垃圾進行再利用,對不可回收的則采取科學工藝進行處理。

二、農村經濟綠色發展面臨的困境

(一)農村經濟綠色發展觀念薄弱

我國對綠色發展這一理念的研究并不深入,在很多方面都缺少足夠的理論支持,這使得我國的綠色發展與發達國家相比較有明顯的落后,對此我們還須不斷做出努力。雖然,各鄉鎮、農村都給予足夠的重視,并且積極采用各種形式進行宣傳,但缺少針對性,未從鄉村居民實際生活角度展開,這導致口號喊得響亮,但是群眾并未理解真實內涵[2]。某地區在一次宣傳后,對群眾進行了走訪調查,在調查中大多群眾都表現的很迷茫,聽到了宣傳但是并不知如何去落實宣傳的內容。由于宣傳工作的低效、低質,使農民對綠色發展認知處于較淺水平。而企業方面,對綠色發展有一定的了解,在很多工作上都可見綠色發展這一理念的影子,但通過深入調查,發現大多企業對綠色發展內涵、前景等很迷茫,并且對綠色發展的相關法律認識較少。因此,在企業的生產中依然會有造成環境污染、能源浪費的可能;對群眾來講,綠色食品或者綠色經濟等都是極為耳熟的名詞,但對于綠色發展的實際價值也同樣表現出迷茫,未將其貫徹于生活行為上,依然沿用傳統的生活模式。

(二)農村經濟綠色發展的支撐不足

農村經濟綠色發展以綠色技術、能源體系為基礎。綠色技術是科學高效的基礎,可以幫助人類協調和自然的關系,充分考慮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以此為前提推動經濟的全面發展。綠色技術需要投入大量資源進行研究、探索,這其中主要面對兩個方面的困難:(1)資金不足。綠色經濟需要大量資金支持,而政府的幫助有限,這就使得一些企業在綠色技術研究方面多次卡殼。(2)缺少研究動力。從本質來講綠色技術是為實現生態環境與經濟的同步發展,但由于當前綠色市場存在機制缺失問題,綠色技術推廣方式少,使得綠色技術不能完成經濟轉化。

在綠色能源體系方面,也存有較多不足。我國在當前雖然也在大力開發新能源,但能源的主要形式依然是煤、石油,綠色能源的推廣情況并不理想。對部分地區的鄉村進行實際調查,可發現有少量村莊應用有清潔能源,其它村莊都在使用傳統能源。此外便是垃圾處理,村落中都設置有垃圾桶,但還有部分村落的村民沒有將垃圾置于垃圾桶中的意識,垃圾依然是以往的處理方式。而垃圾的處理,較多區域還是采用掩埋的方式。這也說明沒有科學、完善地發展綠色技術,為綠色發展提供幫助。

(三)法律法規與制度不完善

農村經濟綠色發展起步晚,相關法律、制度等體系中還存在不少漏洞,現行的很多法規制度都是以城市相關為基礎修訂的,與農村實際情況存在出入,很多政策并不適用于農村經濟發展。例如企業的排污,城市有著高強度的法律約束,面對高額污染處理費用,使很多企業從中看到了經濟利益,在遷移至農村后,不再遵守排污標準,也未配置排污設備,隨意將污染排放,下鄉排污等行為屢見不鮮,農村生態受到較大污染。

對于垃圾處理,城市垃圾與農村垃圾有著較大不同,但在部分農村中卻將城市垃圾分類套搬于農村垃圾處理體系中,這起到了反效果。比如糞土、塵土等,于城市來講是污染物,而在農村卻可倒在田地中,缺少標準的垃圾分類,使得鄉村居民只好把垃圾混合一起丟棄。

未構建農業化肥生產、應用機制,農業所應用的化肥、殺蟲劑等缺少合理調配,在沒有市場監督的環境中,人人都可不限量的購買,這有導致市場絮亂的風險。另外,農業種植的農藥、化肥用量沒有具體標準,部分人員為了從農業中獲取高額的經濟利益,大量使用化肥與農藥,不僅導致周邊田地、水生態受到污染,生產得到的農產品是否影響健康也存疑。

三、新時代農村經濟綠色發展的策略

(一)加強宣傳教育工作

當前,有部分人為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搶占市場,過度開發、消耗資源,進一步加劇了資源短缺、環境污染問題,導致生態進一步惡化。針對這一情況,須加強農村宣傳教育工作,可從兩方面入手[3]:(1)圍繞“美麗鄉村”這一目標展開教育宣傳,農村綠色發展包括但不限于農業生產、農生、垃圾處理等,宣傳內容須保持多樣性,并且內涵清晰、簡單明了,讓農村群眾看到便能理解,也有付諸于實踐的想法,讓綠色發展“知識”轉變為“行為”。(2)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工作,在優質宣傳內容的基礎上,須豐富宣傳形式,以電視、網絡、廣播等多種形式展開宣傳,并發揮農村標語、圖畫等宣傳方式的價值,對農村居民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并以“綠色發展”為主題展開各類活動,讓農村居民學習綠色知識、掌握綠色技術,逐漸在深層思維中形成綠色發展理念。

(二)政府須加大對農村經濟綠色發展的支持

1.增加農業補貼。農村經濟綠色發展實行初期,可能會引起農業產生經濟效益一定的縮水,為避免打擊農民參與綠色發展積極性,須給予相應的經濟補貼。農村經濟綠色發展,首當其中便是農業,但綠色農業倡導盡量使用農家肥,而農家肥提供養分顯然無法與化肥等相比較,這便導致農業會有一定的減產,農業經濟效益下滑。為此需要增加農業補貼,鼓勵農業積極參與農業綠色發展。

2.推動經濟綠色發展技術開發。農村經濟綠色發展中,技術是基本條件,缺少綠色技術的支持,綠色發展頗有些寸步難行的意味。各級政府需要提供資金支持、政策扶持,促進綠色技術研究和應用,以此為基點逐步建設綠色創新機制,支持科研機構為綠色發展做出貢獻,針對污染控制、資源可持續利用等諸多難點展開攻關工作。另外,深入與相關高校的合作,引進人才、設備,并推廣科研成果,設置示范區,促進科學理論與農村實際的融合。

3.健全農村基建。農村經濟綠色發展的基礎建設,是現代農業的硬性需求,也是改善農業生產的前提。首先,須興建水利,發展灌溉農業,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建設旱作農業示范區,不斷提高耕地的質量;對農業生產不佳的耕地進行改造,提高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同時增設先進的機械設備,加快農業現代化的步伐。其次,加快農村道路建設,要致富先修路,在我國這是人人皆知的口號,鋪設村村相連道路。村村連接道路要全程硬化,確保交通通暢,另設置農村客運網點,并推動農村電網優化改造項目,完善一系列的配套措施,重點處理地下管道、線路的設置問題。

(三)根據農村特點修訂適用的法律法規與制度

1.加強法律法規與制度的規范性。農村經濟綠色發展中,需要具備約束力的法律法規與制度為綠色發展提供支持,并逐漸形成強有力的保障制度。首先,以農村現狀為出發點,制定契合農村發展狀態的法律規范。隨著生態得到的關注越來越多,我國頒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規,但這些法律只表明了生態環境保護的必要性,而沒有對農村生態保護的特殊性進行說明。要綜合農村經濟發展特點,在環境保護的基礎上制定法律法規,使農村經濟綠色發展做到有法可依。其次,增強相關法律法規針對農村的條例,逐步細化關于農村方向的條例。在大力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背景下,農村環境保護也是國家所注重的一個方面,國家圍繞農村經濟綠色發展出臺了一系列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落實諸多方面的綠色發展保障,但在部分條例中,對于農村綠色發展卻有些模糊,可執行性較低。在這些條例中應當增設對農村的特別補充,使農村經濟綠色發展有條例可守。

2.制定符合農村發展的垃圾分類標準及處理機制。農村經濟綠色發展繞不開垃圾處理這一困境。首先,根據農村特點,制定適用的垃圾分類標準,對可回收垃圾,分類收集后運送至專門處理的機構,實現垃圾變資源,獲取經濟效益;對不可回收但是農村居民可自行處理的垃圾,對村民進行專業指導,節省垃圾處理費用;而對于農村居民不可自行處理的垃圾,也同樣進行回收,展開統一處理,比如塑料袋這類垃圾。

(四)優化產業結構

1.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堅持自愿、有償原則,農村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積極創新經營方式,應用土地合作等多種形式,改善農村經營現狀。健全流轉市場,借助農村經營管理組織的力量,建設土地流傳平臺,為流傳提供信息咨詢及一些必要服務,開發多類型的流轉市場,并增強市場監督力度,確保市場的有序。

2.發展特色農業。遵守因地制宜發展原則,充分發揮不同的農戶或者經營者在技術、市場等方面所具備的優勢,發展支柱型產業,逐步形成專業化布局,助力農業的現代化生產,發展特色農業,主要從這三個方面入手。一是以農村經濟發展為出發點,因地制宜開展規模經濟,實現農業增收;二是開拓市場,開辟農產品銷售渠道;三是根據村莊特點,推進特色農業的發展,拓展農業功能。農業生產在綠色發展這一理念下,不應受傳統理念所約束,應當與城市協同發展,比如生態農業、生態旅游農業等,這些都是農村經濟綠色發展的全新道路。

結語

綠色發展理念在農村中雖然獲得一定的成效,但依然面臨著不少困境。綠色發展作為一種新的發展模式,與以往所使用的任何發展模式都有顯著區別,目前雖然已經有一些理論及應用經驗,但在實際推行中還須各地政府、社會各界、人民群眾的鼎力支持。在有效的宣傳、健全適用的法律法規與制度外,各級政府還需要加大支持力度,加強農業經濟的循環建設,提升資金支持,應用先進的農業設備,促進可持續性、穩定的經濟發展;并優化產業結構,促進農業經營的專業化與集約化,打造更完善的生產模式;注重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堅持應用綠色化肥、綠色病蟲害防治技術,逐步實現經濟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 曾雪.抓好綠色發展理念 推動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J].特區經濟,2021(07):158-160.

[2] 馬鎮娟.綠色發展視野下新農村經濟轉型發展探索[J].新農業,2021(15):80-81.

[3] 田苗苗.鄉村振興戰略視域下農村經濟建設中綠色發展理念的融入策略研究[J].智慧農業導刊,2022,2(05):91-93.

(作者單位:中共福建大田縣委黨校 福建三明 366100)

[作者簡介:王志斌(1983—),男,漢族,福建永春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生態文明。]

(責編:若佳)

猜你喜歡
綠色發展農村經濟困境
“鄰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須正視的理論困境
我國霧霾治理的困境與出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