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譜,一場『穿越時空的家族聚會』

2023-07-17 06:45撰文李林柱
中華民居 2023年2期
關鍵詞:氏族譜家譜家族

撰文李林柱

中國人重視飲水思源,不忘祖宗先人。千百年來,人們把祖宗的世系和事跡記錄下來傳給子孫,以此證明家族的存在,延續家族的血脈,是謂『家譜』。國無史則興衰不明,方無志則了解無憑,族無譜則世系無序。一個普通百姓的存在,只有家譜能夠證明;常人不能名垂青史,但可以歸宗家譜而傳世。

家譜以同宗、共祖為前提,是以世系表譜的形式記載一個家族世系繁衍源流和重要人物事跡的載體。

何謂“家譜”?

家譜,就是一場“穿越時空的家族聚會”。面對先人的名字,閱讀他們的往事,仿佛能透過其目光,看歲月流轉,感世事滄桑,品生命傳奇,從中看到家族遙遠的過去。人的生命很短暫,如白駒過隙,倏忽而逝,至多不過百余年時光。要將短暫的生命延續下去,除了子孫的繁衍,還需要智慧的傳承。那些代代相傳的家訓,看似古板,可多年以后卻成為我們人生的精神支柱和路標。

有了家譜,做人才有“譜”。所以,人們會在家譜上記錄下祖先的遺訓和教誨,傳給后人。

一代名臣曾國藩曾寫下十六字家訓:“家儉則興,人勤則??;能勤能儉,永不貧賤?!币馑际牵汗潈€能使家庭興旺,勤快會使身體強健。既勤勞又節儉,人生便不會陷入窘境。他曾對女兒說:“我一生清廉,為民請命,從未想過要發財。你們今后也應該靠自己的力量生存,而不是靠我來幫襯?!弊詈?,他沒有為后人留下一文錢,卻留下了數以十萬計的書籍。160多年來,曾氏家族沒有出過一個“敗家子”。

細讀世代大族的家譜就會發現,往往幾代人事業的富足繁榮其實就是從“溫良恭儉讓”中成長而來的?!皝y世藏黃金,盛世修家譜?!币槐惊氁粺o二的家譜,浸透著一個家族推崇的性情和品格。家譜,是莊重又平實的。歸根到底,它是為家中的每一位成員而存在的。那些一個個在主流歷史中沒有臉孔、沒有盛名、沒有留下只言片語的普通人,曾經那么切切實實地活過,雖然正史中名不見經傳,但在家譜中卻留下了痕跡,獲得了在歷史上的位置。無論是長是幼,是貧是富,甚至到了現代,已不論男女,族人的名字都會被銘記在家譜上。不管過了多少年,只要翻開這本家譜,就會有人知道你,記住你。有一本家譜,無論走到哪里,你都會記得自己的祖先是誰,自己是誰,最后又將根歸何處。

參天之木,必有其根。如果說家譜象征著故土,象征著根,那么家譜上的每一個名字,就是一片歸根的葉,血緣傳承連成的譜系就是家族的葉脈。

家譜以同宗共祖為前提,是以世系表譜的形式記載一個家族世系繁衍歷程和重要人物事跡的載體。家譜以父系家族世系、人物為中心,最早主要記載古代帝王、諸侯世系及事跡,后逐漸演變成記載家族世系及事跡的重要文獻。

家譜是中華五千年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獻,對地域文化的形成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1949年以前,幾乎所有家族都有家譜,或復雜、或簡單,或精雕細琢、或粗制濫造。1949年以后,幾次較大的運動不僅對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家譜、族譜造成了毀滅性的破壞,也在一段時期內中斷了家譜、族譜的修撰工作。

最初的家譜由官府修撰,平民是沒有資格修撰家譜的。隨著歷史的發展,家譜逐漸由官修變為民修,所錄內容不斷豐富,其功用也不斷增加和變化。家譜是中國特有的文化遺產,與國史、方志一起,被稱為中華民族“三大歷史文獻”。

新安汪氏統家譜唐越國公像

家譜人物祠堂畫像

家譜,有利于揭開一個家族形成、發展歷史的面紗。相對于由官修的國史、方志,家譜在家族制度研究、家庭道德研究、民俗學研究、歷史人物研究、人口問題研究,以及經濟史研究、民族史研究、教育史研究、宗教史研究、重大歷史事件的研究等方面,都具有參考價值。

家譜記載著一個宗族的變遷史、創業史、發展史。家譜專為黎民百姓樹碑立傳,是家族子孫的根系所在。

國無史則興衰不明,方無志則了解無憑,族無譜則世系無序。一個普通百姓的存在,有家譜能夠證明;常人不能名垂青史,但可因歸宗家譜而傳世。家譜,就是要讓所有宗親都有名有姓,留痕歷史。沒有家譜,尋根問祖猶如緣木求魚;沒有家譜,祠堂就是一座空殼 子。

柏井村完整保存至今的家譜

山西省陽曲縣柏井村在中華民國之前刊印并完整保存至今的族譜有《蔡氏族譜》和《李氏族譜》兩部。

下文以山西省陽曲縣柏井村族譜為例,說明當地修祠續譜,敬畏祖先,傳承文明,尊重生命的文化傳 統。

《李氏族譜》分別在清代乾隆庚午年(公元1750年)撰修、道光庚寅年(公元1830 年)續修、清同治癸亥年(公元1863年)重續、光緒丙戌年(公元1886年)復修、光緒丙午年(公元1906年)復續、中華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復續并石印,共6冊。

據李氏十一世天爵所撰《李氏族譜序》,其始祖在明代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由平陽府洪洞縣遷居城內南營街,并以鎖簧、南坳為別業,后遷于西鎖簧。柏井村李氏由西鎖簧遷來。

現將《李氏族譜》之《李氏族譜序》《李氏續修家譜序》抄錄如下,以供后人考識、借鑒。

李氏族譜序

從來枝葉雖蕃,共歸一本;河流雖眾,同出一源。余始祖之占籍平定也,至今數百余年,族大支繁,幾難考核。余平昔留心斯事,聊集小卷,但掛一漏百,終懷玷闕。至已巳歲,勉力稽參而祥為考訂,匯成家譜一書,以遍示族人云:嗚呼!人不知本,謂之悖;不睦族,謂之戾。吾懼夫族人蹈悖、戾之罪而不自知,故為是譜,以明夫本源之一,以篤夫宗族之誼。吾族人展卷披閱,庶曉然于枝葉之共由一本,河流之同出一源,而元氣藹然,仁孝常存,終不失吾先祖樸素渾厚之遺風,是則,余撰修之微意也夫。

乾隆庚午仲春十一世孫天爵謹識

家譜,引領同姓宗親尋根問祖,專為黎民百姓樹碑、立傳,是家族子孫的根系所在。

嶺南祖宗祠堂

家族祠堂

李氏續修家譜序

敦古處者,睦族為先;篤情者,明倫為大。然而,明倫睦族豈易言哉?自始祖之占籍平定也,明初以來,數百余年,前代有無譜籍,固不可知。惟十一世族祖天爵公有遺草本而族譜以傳第梓行未及,散本無多,迄于今又數十余年,族愈大,支愈繁,有徙居外縣者,有散處他鄉者,同族者,或覿面而莫識,幾至等于路人矣。所謂明倫睦族之誼安在哉?余家嚴恒以是為慮,因于今春匯族中父老言及續修家譜之事,族中人無不曰子敦之舉甚善。吾等當勉力以襄其事。于是采集名諱者有人,勸捐資材者有人。家嚴不辭形神之瘁而悉心輯訂。爰命森編次焉。森謹按始祖而下二世祖僅屬單傳,三世祖昆仲六人,至今族中凡有興作,皆以六股分派。今編次,亦以六股分為六卷,每卷首皆以始祖二世祖統之。三世祖以下則各按其序為編次,庶使后之人展卷瞭然,由二世以上咸知木本水源之歸于一,由三世以下可識親疏遠近之各有分,然而猶有慮族大人多,析居分處,名字之間不無犯重之弊,余嘗以是質諸父老,而父老亦無定論?;蛞云淙艘淹M有不能更者,或以其年既長而稱呼難遽改者,亦有居處暌隔、道路遙遠不可擅為代改者,躊躇商酌姑仍之斯已。惟是編次之余,考其某也,出自何祖?某也,衍于何派?庶幾卑不踰尊,少不先長,而溯派尋源,倫紀為之秩然矣。今日者,譜事告成,森謹承嚴命,略紀梗概,不敢曰申明倫睦族之誼,唯愿族中人知余家嚴之于此事,固有深心也。

道光十年歲次庚寅七月望前十三世嗣孫森謹撰

之所以抄錄這兩篇序文,主要是給后世為家譜作序之人提供一個范式,展示當時社會認可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独钍献遄V》的前后兩個“序文”分別作于清乾隆庚午(1750年)至道光十年(1830年),雖距今200年,讀起來卻覺其斯文仍在,一脈相承,樸實無華,文辭義理兼備,行科格式有度,不失為典范。

《蔡氏族譜》于清道光乙巳年(1845年)新刊,民國丙辰年(1916年)續刻。

清道光乙巳版《蔡氏族譜》由蔡氏九世孫、誥封朝議大夫、晉封中憲大夫、直隸天津知府前堂掌廣東道監察御史蔡楨倡導,十世孫、庚辰科聯捷進士、直隸天津知府蔡子璧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父親亡故,返里守制時撰修。

《蔡氏族譜》扉頁印有“箕裘衍慶”四個篆字?;?,出自《禮記·學記》:“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笨追f達疏:“積世善冶之家,其子弟見其父兄世業鋾鑄金鐵,使之柔合以補治破器,皆令全好,故此子弟仍能學為袍裘,補續獸皮,片片相合,以至完全也……善為弓之家,使干角撓屈調和成其弓,故其子弟亦觀其父兄世業,仍學取柳和軟撓之成箕也?!绷家?、良弓,指善于冶金、造弓的人。后人以“箕裘”比喻祖上的事業。衍,意指延續;慶,意指喜慶,因此,“衍慶”舊時用于祝頌子孫眾多。

蔡子璧既是聯捷進士,又是天津知府,其境界高屋建瓴,超凡脫俗;其文辭必典出有據,字字珠璣?!盎醚軕c”表達了其對于蔡氏族人的厚望,期盼其族中子孫均能夠鄰德里仁,克紹箕裘世澤;筆耕硯拓,長傳詩禮家風。

清道光乙巳版《蔡氏族譜》出自進士手筆,當然會具有“范式”的意義。

《李氏族譜》的前后兩篇『序文』 ,雖 歷經 三代,距今兩百年,讀起來仍然覺得斯文仍在,一脈相承,樸實無華,文辭義理兼備,行科格式有度,不失為典范。

祠堂門坊

清道光乙巳版《蔡氏族譜》目錄包括:“蔡氏捐輸修譜公項緣起”“公議墓祭章程”“杜弊五則”“津貼十二款”“勸后一則”“蔡氏創修族譜緣起”“創修族譜序”“又序”“蔡氏創修家乘序”“凡例十六條”“烈祖序”“烈祖編”“世德序”“烈祖世德編”“世德編”“婦德序”“婦德編”“會祭祖塋記;會祭儀注”“勸族人立墓表說”“跋語”“蔡氏族譜后序”“創修出力族人”“創修捐資族人”“末附養子外編”,計25條。

對《蔡氏族譜》研究可發現,其全部25條目錄乍看似乎互不相干,但細細研讀之后發現,都是對具體事項的安排和部署,事無巨細,其先后順序有著很強的邏輯關系。

在此抄錄部分章節,以展示古人先賢創建“家譜”之范式、創建“家譜”之目的,有助于當代人準確理解“家譜”本來意義。

蔡氏捐輸修譜公項緣起

予蔡氏居石艾由明迄今,歷年久矣。楨素念族中向無祭祖修譜之資,不但宗祠祭田未建也。意欲商諸大眾,共捐公項,以為祭修之費。心藏日久,有志未逮。道光十八年二月十四日,適因事,族人皆集。予苦步履維艱,不能親往,遂授意于子璧,使遍告族眾,從容商辦。孰意是言甫畢,合族長幼無不歡欣,爭取紙筆,量力書寫。不半日,共捐錢百三十千有奇。晚歸告,予心喜甚,謂修譜建祠此其基乎?時,族孫瑞廷有祖遺合順緞店。族眾共約,限期俱交鋪內,立名綿慶堂,收存本號鋪。長族侄培實、魁元,慨然應許,約以齊年八厘行息。公議,春季支利錢二千五百文,秋季亦如之,以作掃墓祭品之費,所遺之項,仍存鋪內,照前生息。利錢如不足千,另筆收存無息。俟積而成千,歸入公項,照前生息,維祈祖宗之靈默相庇蔭。后來積而至于多多,將見修祠置田,是有望焉。豈但祭祖修譜而已哉?愿后之人好共圖之。今將祭品各款章程、并杜弊五則、津貼十二款、勸后一則,詳列于編內,以為后人式。惟望后之人無私心,無疏忽,無闊大,無憚勞,矢公矢慎,永遠遵行,又何患善舉之或墜也耶,是則祖宗幸甚,創舉者幸甚。

誥封朝議大夫晉封中憲大夫江南道監察御史鄉飲大賓郡庠生楨謹識撰

這是一篇記敘文,連同題目、正文、落款一共498個字,記述蔡氏家族從明代落戶平定之后,既無家譜,也無宗祠祭田。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二月十四日,蔡楨示意蔡子壁借商量其他事的機會倡議,合族共捐一百三十千錢,議定將此錢以齊年八厘利息存入合順緞店,并取名綿慶堂。春秋兩季各取一次利息,作為掃墓祭品之費。待本息積累到一定數量時,考慮修祠置田。同時忠告后人“無私心,無疏忽,無闊大,無憚勞,矢公矢慎,永遠遵行”。

對《蔡氏族譜》研究可發現,其全部二十五條目 錄,乍看似乎互不相干,但細細研讀之后發現,其先后順序有著很強的邏輯關系。

祠堂碑

陳氏宗譜

家譜,封建時代下家族管理的重要載體

封建社會人們生活的首要任務是生兒育女、繁衍人丁。因此,家譜記錄的第一條就是鼓勵生育,只要有添人進口之喜,全部族中之人都得按份志賀;其次就是鼓勵求學,只要入學,全部族中之人都得隨份志賀,入學的等級不同,份子錢就水漲船高;再次就是鼓勵取仕,只要舉官,全部族中之人都得隨份志賀,官做得越大,族人給的份子錢就會越多,而且族中之富裕戶還得加倍地隨份。由此反映出封建時代家族的一種激勵子孫好學上進、昂揚向上的澎湃激情和積極進取的思想意識、家族意識。一本家譜就把一個龐大的家族有效地組織起來,可見其在古代社會擁有著巨大的凝聚力、向心力、震懾力、權威性。

現將《津貼十二款》抄錄如下,以供后人考識、借鑒。

津貼十二款

族中有得子者,上分喜錢壹千,中分五百,下分壹佰,永遠為率。

族中有舉鄉耆者,出喜錢貳千;有捐監、捐從九等職者,出喜錢伍千;再大按品級加之。

族中有人入學者,上分出喜錢拾千,中分伍千,下分貳千;武學仿此。

族中有補廩生者,出喜錢貳千,富者加倍。

族中有出貢者,喜錢叁千;有捐貢者,喜錢伍千;富者加倍。

族中有中舉者,出喜錢拾千;中進士者,喜錢貳拾千;富者加倍;武舉、武進士仿此。

族中有捐教職左雜等官職銜者,出喜錢貳拾千;出仕者加倍;捐知縣者,喜錢伍拾千;捐府、道銜者,喜錢壹佰千;出仕者,加倍;捐武職者,六品,喜錢叁拾千;五品,喜錢肆拾千;出仕者,加倍。

族中有捐六品京職銜者,出喜錢貳拾千;捐出仕者,加倍;再大者,按品級加之。

族中有舉人大挑以知縣用者,出喜錢拾千;以教官用者,喜錢伍仟;出仕時加倍。

族中有進士即用知縣者,出喜錢貳拾千;知縣出仕者,喜錢伍拾千;缺美加倍;升府道者,喜錢壹佰千;缺美加倍;其由司道而薦升者,以次加贈。

族中有舉人選拔仕京職者,七品,喜錢貳拾千;薦升六品,喜錢叁拾千;薦升五品,喜錢肆拾千;改用京堂,喜錢陸拾千;再大以次加贈。

族中有進士用中書者,喜錢貳拾千;用部曹者,喜錢叁拾千;用翰林者,喜錢伍拾千;其由京職而得差者,鄉房喜錢伍仟;會房,喜錢拾千;試差,喜錢伍拾千;學差,喜錢伍佰仟;京外各官,有戴花翎者,京官,喜錢伍拾千;外官,喜錢伍佰千;有加宮保銜者,京外各官均出喜錢壹千千。

“津貼”是指對某個人或者某個家庭額外的資金補償?!督蛸N十二款》說的是族中人家有了添人進口之喜、少年進學之喜、加官晉爵之喜時,其余全部族中人家都要隨份道賀,以資獎掖的制度,凡十二款。

一本家譜維系著一個家族,由此看出封建時代家族管理在整個社會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是非常重要、不容忽視的。

一個家族就是一個小社會。家譜的重要作用在這里反映得淋漓盡致。古人為什么重視祠堂、家譜?答案就在這里。

一本家譜維系著一個家族,由此看出封建時代家族管理在整個社會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是非常重要、不容忽視的。

績溪仁里村仁里下祠堂敬愛堂

猜你喜歡
氏族譜家譜家族
家即是國,鉤沉史海樂為舟——“家譜文化的傳揚者”朱炳國
蘇州大學藏《吳中葉氏族譜》考述
HK家族崛起
《小偷家族》
皿字家族
家族中的十大至尊寶
>> 聊城市東昌府區檔案館舉行清代李氏族譜捐贈儀式
遷瓊《海氏族譜》研究
從《家譜》看吉林回族的源流與走向
清代“湖廣填四川”移民浪潮時間考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