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工程企業信用體系構建

2023-07-18 18:30仉斐
關鍵詞:建筑企業

仉斐

【摘 ?要】論文立足于建筑業信用評級、信用監管體系日趨嚴格和完善的大背景,聚焦于建筑企業如何建立和創造自身信用管理體系,提出建筑企業為適應新時代市場競爭要求,推動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建立一種全方位、系統、科學的信用管理體系已迫在眉睫。

【關鍵詞】信用體系建設;企業信用管理;建筑企業

【中圖分類號】F426;F270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3)06-0094-03

1 引言

近年,國家以信用為核心的新型市場監督管理機制逐步建立,“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信用約束格局日趨形成。建筑業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建筑工程企業的健康發展對國家經濟建設有著重要作用。目前,傳統建筑工程企業的信用管理意識普遍不強,對企業信用風險管理主要局限在資金領域和商業領域,僅針對賒銷經營、客戶信用評估、商賬追收等方面。

在萬物互聯的新時代背景下,新的商業模式和監管方式層出不窮,建筑工程企業現有的信用管理方式已經不能夠滿足改革創新的時代要求,全方位、系統科學的信用管理體系亟需建立。企業構建信用管理體系的主要途徑是從內部著手,強化企業全員誠信品牌意識,建立與市場競爭相匹配的信用管理制度,并不斷加強落實和監督力度,保障企業運行風險最低化、社會效應最大化,為適應日益嚴苛的營商環境及企業自身長遠發展筑牢基礎。

2 構建信用管理體系的緊迫性

2.1 誠信是企業自身發展的根基

誠者篤行,信者無疆。誠信是企業發展壯大并保持長盛不衰的基石,是企業文化建設的精神內涵,能夠不斷增強內部凝聚力,更是企業參與市場競爭時難以被復刻的核心優勢。

近年來,社會經濟活動中,國家銀行系統信貸評價登記系統、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工商登記年檢等信用平臺的評價結果越來越成為建筑工程企業參與新型市場競爭的入門門檻。良好的信用記錄,可以幫助企業吸引外部客戶,擴大市場,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增加合作伙伴,從各方面作用企業再生產的良性循環發展。反之,不重視誠信建設,輕信逐利的短視行為,會使企業處于巨大風險中,嚴重削弱企業競爭力,影響企業的長久生存與發展。

2.2 建筑企業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

在國內外宏觀經濟環境日益復雜、科技創新層出不窮的新型市場環境下,企業的協作范圍日益擴展,交易方式不斷改進。建筑工程企業的業務范圍已由原來的工程總承包建設,擴展有F+EPC、PPP項目建設、AOB項目建設、平臺公司建設、企業上市、產業基金投資、海外發債等多樣多元的業務領域。新經濟環境和新商業模式下,每個企業都在積極尋求自身的轉型升級,與之而來的機會與風險也都大幅增加,企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重視自身信用建設,構建良好的信譽羽翼在市場競爭中求得領先優勢,是新時代建筑工程企業謀求發展的必然選擇。

2.3 外部監督環境日趨嚴苛

2014年,國務院印發《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文件(國發〔2014〕21號)以來,國家部委及各地方政府密集出臺新政,從法理、數據、平臺、應用和行業等多方面加強信用監管力度,架構了以信息共享為基礎,覆蓋全社會的征信系統。

截至2022年1月,信用中國、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等全國46個信用平臺已實現失信信息的相互貫通;104個地方各級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實現全國聯通;各地工商網站及第三方平臺面向社會公眾提供的企業征信信息日益完善。國家和地方各級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均依托共享平臺開發了失信聯合懲戒系統,并逐步實現聯合懲戒自動聯動。信息科技的飛速發展使企業任何的失信行為都無所遁形,社會監督、監管環境日趨嚴苛,任何一個局部失信都可能對企業的全局造成無可挽回的影響,企業自身信用管理的作用日益凸顯。

3 建筑工程企業信用風險種類及信用管理存在的問題

建筑行業產業鏈上下游所涉及產業眾多,上游牽涉建設材料、機械設備等行業,運行需要金融機構的支持,其下游有房地產企業、政府及其他產業的專業工程建設等,產業鏈較為復雜,各環節運行均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信用風險。

大多數建筑工程企業的風險意識還比較薄弱,信用風險識別、預警、化解的能力不強。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比較復雜,有行業歷史、市場環境等外部原因,也有企業自身頂層設計、管理水平等內部原因。

3.1 主要信用風險種類

建筑工程企業出現信用風險較為集中在市場營銷、施工管理、財務審計、法律事務等系統工作中,如承包商圍串標、資質掛靠、業績作假;業主拖欠工程款、明示或暗示承包商墊資帶資、肢解發包;違法分包轉包、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粗制濫造、拖欠農民工工資、不履行質量保修責任;工程監理、造價咨詢、招標代理等中介機構違規經營,索取賄賂,出具虛假報告等。

上述市場信用風險可以大致分為5類,分別是財務風險、項目風險、市場風險、法律風險、金融風險(見表1)。

表1 ?市場信用風險分類

3.2 企業信用管理自身存在的問題

造成我國建筑工程企業普遍信用體系不健全的原因,有內部外部、宏觀微觀等多方面,外部原因如國家信用法律制度不健全、政府職能轉變滯后、市場經濟發展階段限制等。但聚焦企業內在自身,主要存在以下3方面問題:

第一,頂層設計缺失,管理體系不健全,各業務、系統間存在信用信息孤島。目前,多數建筑集團企業及其子企業信用管理落后與不規范,企業部門之間、各地區域分支機構、項目間沒有建立統一的信用管理制度,管理溝通和協作能力不強,缺乏及時上報通道和解決機制,信息交流也沒有明確的共享平臺,影響企業信用管理機制的建立,而沒有健全的信用制度保障,會導致全企業上下信用管理不規范、不完整。經常是失信問題已經反映在政府公開網站上,上級領導、相關部門才知悉,再倒找問題發生的責任主體,完全發揮不了事先預警和事中控制的作用。第二,領導重視不足,未將信用納入考核,基層人員僥幸大意。企業領導對企業信用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重視不夠,未將企業信譽視為關乎企業命運的高度。部分企業內部信用管理觀念淡漠,在經營中重眼前利益的短期行為,忽視企業信用管理長效機制建設;多數企業未將信用管理納入項目考核機制中,致使基層執行人員、項目人員在發生失信處罰行為時僥幸大意,認為繳了罰款就了事,不重視事先解決,最終導致一些企業在重要的融資、投標和評獎等事項上受挫。第三,區域市場分布廣不受控,事中應急處理能力欠缺。建筑施工企業項目一般分布地域較廣,一線現場組織分散,現場人員信用意識不足,加之各地的信用政策不一,各單位在各區沒有建立制度化的信用管理機制,沒有對項目人員進行必要的信用交底培訓,導致企業在項目施工過程中失信行為頻發。區域市場出現緊急情況時,由于缺乏信用體系管理、缺少及時上報渠道、沒有應急處理權限等,致使企業失信、違約現象頻繁發生。

4 構建建筑企業集團信用管理體系的措施

4.1 建章立制

目前,很多建筑工程企業信用管理還比較落后、不規范,缺乏有效的制度體系保障,導致企業信用管理體系建設的規范性、完整性受到極大的制約。企業要抓好信用管理工作,最重要的是結合實際,在制度層面對企業信用管理的責任主體、辦事流程、獎罰依據等方面予以明確規定,有步驟地建立企業信用標準體系、企業信用狀況評價體系、企業信用風險防范體系、企業信用信息披露體系、企業信用監督管理體系,強化信用管理的內部約束機制和利益激勵機制,規范化企業信用管理制度。在信用管理制度建設中,尤其要以加強信用監管為著力點,創新監管理念、制度和方式,建立貫穿項目全生命周期的穿透式信用管理模式,建立銜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監管環節的新型管理機制,以科學、詳實、制度化的過程監督管理帶動企業整體信用管理建設水平。

4.2 組織保障

企業信用體系建設要求企業最高領導層對信用風險管理給予高度的重視,從整體上加強企業各部門、子企業、項目部之間的溝通與協調,投入人力、物力與財力,要求企業各級管理人員加強信用風險防范意識與管理意識,最終形成組織合力。信用管理組織層級與職責分工如表2所示。

4.3 完善支撐保障

信用體系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需要調動各部門、上下級單位的共同積極性,形成合力,共同推進。實現資源共享、責任共擔、不重復不錯漏的工作局面,形成企業內部一個強大的抵御市場風險的保護網。

第一,跨系統協同。推進市場營銷、工程管理、財務審計、法律事務等各部門、各業務系統互聯互通,暢通企業內部信用數據流通機制,形成企業信用信息監管全覆蓋。

第二,大數據預判。通過信用數據不斷歸集,建立企業信用檔案,實現信用數據可比對、過程可追溯、問題可監測,建立企業風險預判預警機制,主動發現和識別易失信問題。

第三,企業內共享。加強企業內專項信用平臺建設,實現企業信用信息與工商部門信息平臺的有效對接和共享,以整合和共享信用資源,及時動態掌握公司失信行為風險情況和規律特征,打破信息分割實現企業信用信息資源的整合與共享。

第四,獎懲措施到位。明確“守信激勵,失信懲戒”機制是企業信用體系運行的核心。通過行政通報、工資績效和職務升遷等措施多管齊下,將維護企業信譽理念廣泛、深植到企業運轉的各個環節。

5 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原則

第一,“法治化”原則。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必須在國家有關法律的規范之下進行,根據實際制定符合地區實況的企業管理制度。

第二,“誰產生,誰負責”原則。失信行為一旦產生,要按照“誰產生,誰負責”的原則,產生問題的企業、項目部要將整改落實、繳納罰款、信用修復等工作負責到底,并與績效掛鉤。

第三,“多層次、立體式”考核原則。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對失信行為進行分類管理,根據影響程度和范圍,實行“即時考核與年度考核、集團公司與二級單位、二級單位與項目部、獎勵與懲罰”等多層次、立體式考核相結合方式,形成企業信用資產保全機制,提高全員信用資產維護意識。

第四,“注重保密與存檔”原則。建筑企業應建立企業、區域誠信檔案,做好失信行為的記錄和對外保密工作;將失信行為發生、整改和修復的過程資料及時歸檔、備查。

6 信用全過程管理環節

建立健全科學的現代企業內部信用風險全過程管理機制。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實施全過程管理,做到各步驟、環節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實施企業的自我調整、約束、規劃、評價和控制,并予以堅定不移地監督和執行,能顯著增強企業防范抵御信用風險的能力,逐漸提高企業經營效率和經濟效益。信用全過程管理環節內容如表3所示。

表3 ?信用全過程管理環節內容

網絡大數據技術的不斷發展,將加速帶動國家整個社會信用管理體系建設,黨中央對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重視力度前所未有,逐步構建以信用為核心的新型市場監管機制,各級人民政府在市場監管和公共服務的市場準入、資質認定、行政審批和政策扶持等方面實施信用分類監管,結合監管對象的失信類別和程度,使失信者受到懲戒,是未來發展大趨勢。

未來已來,將至已至。信用體系構建是企業硬實力的重要一環,是提高企業綜合管理水平,有效防控信用風險,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企業的可信度、知名度,積累企業無形資產的必然要求。通過明確企業信用部門職責,運用信息化的手段建立起完善的信用管理體系,給企業增加一道“風險防火墻”,有效地防范信用風險,才能讓企業走得更穩、更長久。嚴法循規,誠信治企,方得長遠。

【參考文獻】

【1】常德軍,喬麗霞.淺談信用經濟時代如何構建內外協同的企業信用管理體系[J].現代商業,2023(5):5.

【2】徐國琴.國內信用管理專業教育綜述[J].天津電大學報,2007(2):14-16.

【3】國市監信發〔2022〕6號.市場監管總局關于推進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進一步提升監管效能的意見[Z].

【4】唐明琴,王純紅.信用管理(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猜你喜歡
建筑企業
淺析“營改增”對建筑企業的影響及應對措施
關于建筑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問題的分析
營改增對建筑企業財務的影響與措施探討
營改增對建筑業的影響及對策
當前建筑企業工程項目管理模式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