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科技創新對經濟發展的影響研究

2023-07-21 08:14李夢媛
經濟師 2023年7期
關鍵詞:數字金融科技創新經濟發展

摘 要: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社會經濟處于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期,當前數字經濟的發展對實體經濟產生巨大沖擊,但也給經濟增長帶來了極大的發展機遇。文章通過分析數字金融、科技創新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機制,提出了促進金融科技創新,以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路徑。

關鍵詞:數字金融 科技創新 經濟發展 影響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3)07-031-02

一、前言

金融是經濟發展的重要資金紐帶和資金循環系統,隨著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新發展階段的到來,傳統金融模式已不再適應經濟發展需求。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AI、5G等技術的發展,改變了金融行業的發展路徑。

當前,移動支付、互聯網金融、電子銀行等數字金融、科技創新的迅速發展,轉變了現代人的消費理念與消費方式,同時也轉變了經濟發展方式。然而,金融科技創新在我國仍處于初級階段,現有的征信系統、風險管理系統、知識產權評估系統、法律法規等都不夠完善,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金融科技創新是金融服務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少不了科技創新的大力支持,因此我們需研究數字金融、科技創新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機制,充分發揮其核心驅動力,構建完善的金融科技創新機制,通過數字金融、科技創新更好地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金融科技創新對經濟增長的推進作用

(一)金融科技創新提高資金配置效率

金融資源的高效配置是決定整體社會經濟運作、促進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眾所周知,傳統金融模式存在著“嫌貧愛富”的天然屬性,針對某些實力偏弱的客戶形成金融排斥反應;而數字金融則不同,它可整合企業信息流、資金流、業務流,實施差異化風險分析和定價,繼而緩沖信貸市場失靈的現象。一方面,金融科技創新降低了金融服務門檻,讓更多市場主體,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獲得便捷的金融服務,提高金融普惠率;另一方面,數字金融依托的是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科技創新技術,這些加快推動了金融業更好地實現數字化轉型發展,幫助金融機構更好識別客戶、把控風險、優化業務流程,降低信息成本、人力成本、運作成本以及風險成本。

(二)金融科技創新促進資金均衡配置

一直以來我國城鄉發展差距明顯,城鄉之間、區域之間在金融資源配置上存在很大差異,失衡的金融資源分配更是加劇了經濟發展的不平和、不協調。數字金融則可有效彌補各區域之間、群體之間的數字鴻溝,促使資金實現公平分配,令經濟實現包容性增長。首先,大數據、云技術、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數字化技術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改進了我國傳統金融機構的信貸偏好,合理降低金融服務門檻,極大緩解了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戶等面臨的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其次,移動電子支付、供應鏈金融、電子票據等數字金融在信息數據基礎上達到了跨區域、跨時期、跨主體的資金優化配置,使金融機構將發達地區金融資源配置到一些迫切需要資金的區域和項目之中成為可能,繼而有效緩解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的金融服務差距,有利于形成國內一體化的金融市場并促進及我國經濟實現均衡發展。

(三)數字金融助力科技創新

創新是國家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最大驅動力,數字金融作為新發展趨勢,可促進我國科技、產業以及金融實現良性發展。微觀上看,企業科技創新要具備大規模的投資,同時還存在極大不確定性,與傳統金融風險偏好匹配性不強,而通過數字金融技術則可突破傳統的數據壁壘,實現對企業的全面畫像,為科創類企業、初創期企業提供資金支持。中觀上看,要實現產業鏈升級以及補鏈、強鏈就必須要金融機構提供長期性、大額度、低利息的資金支持。數字金融可有效整合產業鏈、供應鏈與價值鏈等方面的大量數據,促使資金與信息實現閉環,激發數字產業化與產業數字化在融合之下形成耦合效應。宏觀上看,數字金融可發揮其內在價值功能,促進數字、科技、創新以及資金等相關要素向高精尖科技產業聚攏,最終推動經濟實現創新驅動發展。

三、金融科技創新促進經濟增長的有效舉措

當前,金融科技創新有著高競爭性優勢,它依托互聯網將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集于一體,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巨大推動力。因此,只有充分發揮數字金融、科技創新的優勢與價值,才能更好地推動經濟在高端領域市場中獲得更好發展,為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奠定穩固基石。

(一)完善金融領域的法律法規體系

當前我國金融領域的新事物、新問題不斷出現,與之相配套的法律體系建設還不夠全面和完善,繼而對經濟增長造成了一定阻礙性影響。因此應充分結合金融科技創新的發展,在科學、合理、高效的基礎上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以此加強對數字金融、科技創新領域的政策引導,增強金融領域約束力,繼而規避和減少數字金融市場違法犯罪行為的產生,促使金融機構達到良性競爭、有序發展,構建一個積極、和諧、健康的金融環境。

(二)加強對金融從業者和消費者的金融教育

數字金融是促使傳統金融模式更好融合科技創新技術的一種全新產物,它的出現有效突破了傳統金融的局限性,同時還具備成本更低、信息資源更廣、服務模式創新的優勢和特點,從而為消費者提供了更為高效便捷的服務。人們只要存在于移動互聯網空間內,即可享受到在線金融服務。然而,當前我國金融科技創新還處于初級階段,其中也不乏一些動機不純的行為,甚至存在一些非法金融平臺,通過盜取消費者個人信息實施金融詐騙行為等,令一些法律意識淡薄、金融防范意識不足的消費者受到不同程度的經濟損失,因此強化金融教育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要加強對數字金融領域從業者的職業化教育,不但要讓他們學習相應的金融專業知識、法律基礎知識,還必須讓他們構建正確的價值觀體系,增強職業道德與業務能力,不斷深化技術水平和服務意識。其次,要加強對數字金融消費者的教育,提高消費者的辨識能力、風險評估能力等,提高他們的金融理論知識、防金融詐騙意識。應大力利用自媒體、電視廣播、社區知識講座等方式進行宣傳普及,幫助消費者切實加強對數字金融的認知,強化金融安全防范意識,促使廣大消費者既能享受金融科技帶來的便利,也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三)加強金融基礎設施建設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要經歷從不規范到規范、不完善到完善、不成熟到成熟的過程。數字金融、金融科技創新等都屬于新事物,在我國發展歷史較短,但發展勢頭強勁。無規矩不成方圓,為了規范其發展,必須做好頂層設計和基礎設施建設。首先,要從國家層面對數字金融、金融科技創新等制定長期發展規劃,政府、科研院所、行業協會、產業帶頭企業等,積極開展合作、對話、交流,研究數字金融發展方向,積極借鑒世界先進經驗和做法,結合我國實際國情,推動金融科技創新健康發展。其次,數字金融、金融科技創新與大數據、計算機網絡技術、云計算等緊密結合,均屬于高端科技產業和戰略性新型產業,并且涉及國家安全,急需制定行業標準、技術規范和安全規范,夯實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并且需要提前規劃、積極布局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保障金融行業健康、安全發展。

(四)提高金融服務質量

當前,金融科技創新所衍生出來的一系列新生事物對于實體經濟而言是利弊共存的,為最大化發揮數字金融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我們要積極提升金融科技創新服務質量,使其不僅僅可促進自身發展,還可為經濟發展帶來正面影響。金融科技創新的服務對象既包括實體經濟,也包括數字經濟。對于實體經濟,金融科技創新要著力解決金融脫虛向實的問題,幫助識別更多需要資金但是融資困難的實體企業,讓金融的“活水”滋潤更多實體企業;對于虛擬經濟,金融科技創新需要進一步完善電子支付系統,在線購物支付體驗等,合理采納消費者所反饋的問題和意見,就他們所提出的問題不斷加以完善,以此不斷提高金融服務質量。除此以外,為更好地規避電子支付過程中所存在的風險,還應努力提高我國數字金融技術水平,減少安全漏洞,化解支付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強化對客戶信息數據的保密性,以此推動金融科技服務質量的提升,為我國經濟實現綜合協調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五)構建政策性的科技金融機構

構建政策性科技金融機構,其主要職能在于基礎性的金融科技研究,投入大、短期收益較低,因此,需要政府主導,引導各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機構積極參與,共同構建金融科技基礎設施,為金融科技發展奠定良好基礎。積極研發多元化金融產品,提供多樣化的金融服務,幫助眾多中小微企業化解融資難題;加快科技創新的步伐,促進其與金融的相互結合,提高科技與金融之間的融合深度廣度,促進實體經濟實現更快更好地發展;還有要構建全國各區域交互的信息交流平臺,鼓勵各區域共創共享先進技術、經驗和案例,繼而加快區域之間金融科技創新的交流發展。

四、總結

金融科技創新對于經濟增長從客觀上來看是利弊共存的,短期內會存在部分發展初期不完善、不規范的問題,但長遠來看助力了金融和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所以在做好數字金融促進科技創新的同時,也應充分認清其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性,有的放矢,切實做好金融科技創新,實現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的有機結合。此外,政府及相關部門還需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改革扶持力度,以此全面推進我國經濟統一協調發展,發揮金融科技創新對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 肖艷伶.金融科技創新對實體經濟發展的影響研究[J].河北農機,2021(04):94-95.

[2] 龐一帆.數字金融對地區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D].蘭州交通大學,2021.

[3] 何宜慶,徐衛華.金融深化與科技創新對我國產業經濟增長的影響[J].財會月刊,2017(12):102-107.

[4] 郭昱江.金融發展、科技創新與實體經濟增長——基于空間計量的實證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20(22):18-19.

[5] 魯釗陽,馬輝.金融科技創新對實體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J].科學管理研究,2021,39(05):150-159.

[6] 肖凡,丁文婷.科技創新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影響研究[J].海峽科技與產業,2021,34(10):51-58.

[7] 王智毓,馮華.科技服務業發展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J].宏觀經濟研究,2020(06):102-113,121.

(作者單位:山西工程職業學院 山西太原 030009)

[作者簡介:李夢媛(1990—),女,漢族,山西運城人,南京大學經濟學碩士,金融專業教師,助教,研究方向:金融科技、商業銀行業務等。]

(責編:趙毅)

猜你喜歡
數字金融科技創新經濟發展
普惠金融視角下縣域數字金融發展研究
區塊鏈對我國金融業的發展影響
中國發展數字普惠金融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山東科技創新與農業國際化戰略發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