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隱身”敘事的機制及其主題表達效果

2023-07-22 00:58林真如
科學導報 2023年44期
關鍵詞:隱身人文主義

林真如

關鍵詞:《十日談》;薄伽丘;框形結構;隱含作者;人文主義

??颂崴乖选妒照劇放c但丁的《神曲》并列,稱之為“人曲”。薄伽丘摒棄談論天堂的夢幻,秉持著宣揚“幸福在人間”的理念,寫就了充滿著對人生和命運的熱愛與追求塵世歡樂的故事。在他的故事中,所謂“神性”也得向“人性”屈服,“禁欲”也終被“人欲”所打敗。

作者運用的具有獨特藝術價值的“框形結構”更是使這一百個故事井然有序、形成完整而神秘的敘述層次。內部敘事中的“十青年”視角與“故事主體”,成為作者得以完成隱身敘事的幕布,此敘述方式能夠使內容表達的靈活性更高,而作者則退居背景之外進行觀察和轉述。同時作者的直接敘事又在文中時隱時現——如第四天的序言以及其中的故事是由敘述者視角講述的,就像是作者突然進行“換層敘述”跳進了故事講述中,變成“內敘述者視角”。這種外敘述者視角和內敘述者視角的變換帶來作者的“現身”與“隱身”效果,強化了作者在小說中的反諷力度、對尖刻評論反駁的情感表達效果,同時我們也可以從中看出作者運筆如刀中帶著嬉笑怒罵的批判精神。

? 一、隱身敘事的支撐:時代背景和“故事會”形式

小說的第一章就向我們呈現了一幅可怕黑死病蔓延的景象。我們的城市陷入如此深重的苦難和困擾,以至令人敬畏的法律和天條的權威開始土崩瓦解。整個城市陷入一片愁云慘霧之中,人民都死傷慘重。瘟疫瓦解了已存在的社會秩序、傳統道德和生活習俗,這種危機和痛苦迫使人們去尋求新的秩序和快樂,于是十個青年人去鄉下找尋新的生活的行為就變得有理有據、順應時運要求,同時書中的背景也與作者創作的背景相似,更證明了新的秩序和新道德確立的必要性,為作者的隱身敘事提供了背景支撐,增強敘述的合理性。

其次,作者精心安排了在鄉間的“故事會”的形式,小說中的“鄉間”是一個逃離了宗教、法律、一般的道德觀念等的條條框框、類似于一個“世外桃源”的存在,抽離了當下的黑暗社會,十個青年在此無拘無束、自由自在,這為這些紳士淑女們進行“故事會”——這種講述是不被所謂上流社會所認可的“俏皮故事”、為嘲弄傳統道德的行為提供了可供戲謔和“狂歡”的舞臺。作者在序言中現身之后就將舞臺和視角交給了這十個青年,自己隱退于幕后,讓這場“狂歡式”的故事會在時代背景和世外桃源環境的支持下繼續以合理的方式進行下去,用一種笑話式的講述方式呈現故事,可以看出作者在笑料中隱含了一絲對權威的反抗和對所謂高貴的消解,作者的隱身敘事就此展開。

? 二、框形結構帶來作者視角的隱身和轉移——十青年視角和故事主體

《十日談》的框形結構,最外面一層架構是作品本身、薄伽丘本人和讀者生活的真實世界;第二層是薄伽丘“用故事來安慰的女性”的關于目的的敘述,在序中有所體現;第三層是薄伽丘講述的被瘟疫摧毀的世界;第四層是這十個年輕人所處的世外桃源般的田園生活;最內層是十個年輕人講述的故事構筑的世界。薄伽丘以不同的身份在幾個層次之間移轉、現身與隱身,從而構造出多個視角的敘述,生成了“作者-敘述者-十個青年-故事”的視角嵌套,由此發生了作者直接視角轉向間接的轉移,我們在多層次的敘述結構中也能看到作者隱含的意圖與觀點。

作為整個小說的大框架,框形結構的層層相合實現了“作者-敘述者-十個青年-故事”的視角嵌套,在不同的視角描寫中也體現了作者的意圖,從中可以看出文本中隱含作者的情感態度。其中“十個青年”的視角和“故事主體”作為作者的隱身敘事存在。在敘事過程中,薄伽丘將十個青年男女推至幕前,他們逃離瘟疫城市“由著自己的心意尋求快樂,但是并不越出理性的規范”而去到鄉下開啟故事會。在作者這種框形結構中,故事講述者由作者轉移為十個青年男女,作者再通過他們的行為品質和對故事的理解向讀者傳達出隱含的情感觀點,而自己就很好地隱蔽在了其所構造的十個“講故事的青年”的形象中,造成一種“置身之外”的隱身敘事方式。

薄伽丘深知在當時蒙昧壓抑的社會環境中,他創作的這些故事必將吸引很大的反對聲浪,因此他試圖站在人物的后面,去表現出客觀的立場:“有些太太也許會說,要是把書里的故事刪去幾篇那就更好了。不過我是無能為力的,人家怎樣說我就怎樣寫下來,你們應該叫那些講故事的人把故事講得規矩些,那么我寫下來的自然也規矩了?!彼麑⒂^點轉移給故事和講故事的人,從而隱晦地、安全地表達觀點。作者的隱身,取而代之的是講故事的十個青年與故事主體的現身,也可以讓這部作品的形式和表達方式更加靈活,主題和觀點的流露更為開放,也便于作者從多個人物的不同角度去闡述不一樣的觀點,一百個故事用戲謔的方式展露了作者對封建貴族和禁欲主義的諷刺和對愛情與才智的贊揚。

? (一)十青年視角

對于作者在“講故事的人”中隱含的觀點和情感而言,薄伽丘塑造的這十個青年男女去往鄉下開啟故事會直接原因是要“避免過上瘟疫世界下人們墮落的生活”“尋求生命的樂趣”和“不被打擾的快樂”,體現這幾位青年男女對現世生活快樂的追求、不愿自甘墮落的智慧,這也是作者通過這幾個角色傳達出來的人文主義思想。

再者,通過對七位女子和三位男子的敘述中,我們能看見其性格:聰慧、熱情、機敏、有領導力、敢于追求幸福和快樂等,每個人的形象各異。其中女性形象則更受作者青睞,如一開始就作為領導者領導這項行動的年齡最大的女子“潘比尼亞”——其名字在希臘文中是“指導”的意思。她果敢聰慧并具有領導力,領導了鄉下之行和故事會的進行,此人物符合作者崇拜贊揚的有智慧、熱情的女人的形象。作者在作品中更是描繪了其他女性的美,更是在不同故事中可以體現女性智慧和優美的閃光。作者對于美好人格和女性之美的贊揚。但作者流露出贊揚之情的同時,他仍然寫出這幾位女子思想上的不完善之處,如召集成員之前菲羅美娜說:“幾個女人聚在一起是不會有好結果的;女人如果沒有男人領導,就會把事情弄成一團糟”等觀點,體現在這幾位女子的心中仍有領導地位的刻板印象等。舊觀念在作者所青睞的女性主體的頭腦中仍然存在,盡管代表著未來領導者的品質和新社會秩序的有領導能力的女王形象“潘比尼亞”已經出現——這體現了新舊社會同時出現的一種矛盾狀態。凡此種種的設計體現作者在他“十青年”視角中寄予的情感態度。

? (二)故事主體

對于作者在“一百個故事”的隱身敘事中流露的態度而言,其在十天的故事中表現了十個不同的主題,并展現了許多富有贊揚和批判意味的人物形象,借故事表達出了追求愛情和現世幸福、揭露禁欲主義和天主教會的腐化、諷刺人性愚昧和歌頌聰慧慷慨等優秀人性等主題觀點,如第四天“潘菲洛的故事”中的西蒙愛上伊菲金妮婭之后變得更加優秀、“菲亞美達的故事”中綺思夢達突破禁欲主義束縛和門第觀念與紀斯卡多相愛,還有第一天開篇即諷刺教會的虛偽和傷風敗俗、第九天“艾麗莎的故事”充分揭露神職人員的淫行敗德等。作者將他搜集的、匯編的價值觀各異的故事整合起來由青年之口說出,其塑造的國王、貴族、僧侶、后妃等形象向我們傳遞了當時的人間百態和廣闊的社會生活場景,摒棄談論天堂的夢幻,而是宣揚“幸福就在人間”。

由此可見,作者在框形結構中完成的視角嵌套中隱含著作者的態度和觀點,文本中的“隱含作者”的態度可見一斑。這種敘事視角更像是作者安排的一個多元敘事者的狂歡,種種看似“背德”的主題和內容得以用戲謔的方式表達出來。同時,作者借這種隱身視角不僅能讓自己的創作靈活度更高,還能以此躲避講述故事所帶來的風險,作者將自身與文本距離的刻意拉遠,這是一種謹慎安全的寫作方式。

? 三、隱身敘事和直接敘事結合,增強主題表達效果

除了作者在文本中主要運用的隱身敘事之外,在框形中進行敘事,他又時不時打破了這個框形,用直接敘事的作者和敘述者的視角來表露內心與強化觀點。小說正文的第一句就是:“溫雅的女士們,我深知你們天生都是富于同情心的……”這種開局定下的基調仿佛是在告訴我們,作者在對一群閑暇的女人講述故事,表明他對于女士主體的愛與崇敬,希望故事給婦女一些啟發,此時作者是與敘述者合為一體的,薄伽丘希望自己的讀者是有洞察力、辨別力,是有勇氣和高貴品質的人,只有這樣才能理解他的立場,與他產生共鳴。接下來,他描述了那場大瘟疫,并讓自己的十個青年主角出場,還不時地以“我”和“你們”的口吻來消除與讀者之間的距離。十個青年講述故事的過程中,第一人稱的敘述聲音消失了,而代之以第三人稱的敘述者的“隱身”敘事視角,介紹青年、生活環境等,克制而自然。

而到了第四天序言,作者的敘述視角又跳出來,為他這部作品所遭受的惡毒攻擊鳴不平之音,可以說這一段安排是他洶涌的內心的宣泄和抗爭。之后,敘述者薄伽丘自己又成為“講故事的人”去講述一個“有頭無尾”的“綠鵝”的故事。還有一次作者敘述視角的出現則在第六天的末尾,這里“我”的出現給讀者的感覺就好像是他無意間破壞了敘事的統一性,而實際上是作者有意為之,數次“我”這個視角的突然介入都是在證實其敘事的可信度,增強讀者對這位置于外框架的“敘述者”的信任。薄伽丘正是用這樣的方式來回敬譴責他“故事跟真相不符”的人們,也是用這樣的方式來傳遞他的思想理念:講的是消遣的閑文笑話,展示的卻是一種真實——為天主教會禁欲主義所蒙蔽的人性的真實。

因此,作者在視角嵌套和轉變中將直接敘事與隱身敘事相結合、外敘述者視角和內敘述者視角靈活變換。在充分借用“作者的第二自我”表達了人文主義思想的同時,我作為“本我”還進行自我探索和思考研究,將創作動機、背景、面向的對象展現給讀者,形成了直接敘事與隱身敘事的合力,帶給讀者更強勁的主題重申。

薄伽丘創造的框形故事結構龐大而活躍,復雜而有序,瘟疫橫行的時代背景和在“世外桃源”的自由的“故事會”形式構成小說的“狂歡舞臺”,框形結構下的視角轉換更是體現了作者情感的表達,在“十個青年”“故事主體”視角的隱身敘事中,隱含在文本中的作者傳達了人文主義思想,更使其敘事合理和安全;與此同時,直接敘事的敘述者視角幾次跳出,直接敘事為隱身敘事作了補充和闡釋,這樣的敘事模式承擔著拉開與作者的距離又拉近與讀者距離的雙重任務,具有強烈的敘事和閱讀效果,感受到薄伽丘在內外視角變換的敘事中秉持的張揚人性、反對禁欲、贊揚愛情的人文主義精神。

參考文獻:

[1](意)薄伽丘.方平,王科一譯.十日談[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0.

[2](美)波特(Potter JH).十日談的五層框形:“框形結構”中的交際和社會體系[M].

[3]胡亞敏.敘事學[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4]杜穎.《十日談》人文主義思想探析[D].北京外國語大學,2021.

[5]肖麗華.《十日談》的文學敘事深層結構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4.

[6]方平.《十日談》的敘述系統——關于作品的藝術形式的研究[J].外國文學評論,1987(04):88-97.

[7]任紅紅.《十日談》的敘事視角重探[J].甘肅社會科學,2004(03):50-51.

[8]王寧.《十日談》的敘事方式闡析[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01):37-39.

[9]溫文華.方形框形下的環形視角——淺談《十日談》的敘事視角[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4(06):37-38.

(作者單位:華南師范大學)

猜你喜歡
隱身人文主義
民間資源、自然神性與人文主義立場——阿來小說論
寧夏人文主義戲曲現代化探索之路
“新史學”語境下的音樂新面孔——以16世紀意大利牧歌的人文主義傾向為中心
作為“人文主義正義”的性別正義 *——評蘇珊·奧金的《正義、性別與家庭》
基于可視化技術的歷史概念教學探究*——以《西方人文主義思想的起源》為例
讓學——演繹教和學的精彩
高校理工科人文主義教育的現狀、挑戰及其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