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長引領與協同推進:智能時代區域中小學科創教師專業發展新路徑

2023-07-24 08:48劉敏聰劉鵬飛傅騫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 2023年7期
關鍵詞:智能時代專業發展

劉敏聰 劉鵬飛 傅騫

【摘 要】本文以“特長引領與協同推進”為理念,探討了智能時代區域中小學科創教師專業發展的新路徑。首先,分析了科技創新對于中小學教育的重要性,指出現階段中小學科創教師專業發展的不足。然后,從特長引領和協同推進兩個方面提出了區域科創教師專業發展的新路徑。在特長引領方面,提出面向作品創作與分享的技術特長培養、面向課程開發與實施的教學特長培養以及面向課題開展和論文寫作的科研特長培養三種方法。在協同推進方面,強調了多形式區域內活動和多樣態跨區域交流與互訪兩種推進策略,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支持和幫助。本文的研究成果對于促進中小學科技創新教育的發展、提升教師專業發展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專業發展;中小學科創教師;智能時代

【中圖分類號】G434 ?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671-7384(2023)07-024-03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2022年,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重申了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這一重大戰略,其根本在于人才培養。近年來,我國頒布了《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等系列政策文件,把科技教育和科技創新提上了新高度,科創教育迎來了重要的發展機遇。

開展科創教育是培養學生科技素養和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培養科技后備人才的關鍵舉措??苿摻逃笈囵B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科創教師[1]??苿摻處煹膶I素養是勝任科創教育工作的保障。然而,科創教師相對于其他傳統學科教師而言是一個新角色,當前很多科創教師是從信息科技、科學、數學等學科轉型來的,學科基礎不扎實,相關實踐經驗不足,科創教師專業發展成為當前需要關注的重點。教師發展應該將外部驅動與教師自主發展相結合[2]。因此,本文從特色引領和協同推進的視角出發,通過將技術引領、教學引領、科研引領與展示、交流和品牌建設等區域推進活動有效融合,探索了中小學科創教師專業發展的新路徑。

多維度特長引領發展

科創教師專業發展的提升可以通過以教師個人優勢、興趣等特長為牽引,通過開展多維度的教師培訓來實現。根據不同的培訓內容,主要分為技術培訓、教學培訓和科研培訓,通過“教、學、研、創”為一體的培訓體系,發展教師的技術勝任力、教學勝任力和科研能力,從而全面提升科創教師的專業素養。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專長,選擇其中一個或多個方向重點發展。

1.面向作品創作與分享的技術特長培養

科創教育具有鮮明的成果導向性,而且大量研究表明,作品的創作和分享對于提高創新績效具有正向促進作用[3]。因此,在科創教育中,不僅要通過作品創作重視科技創新能力的發展,而且要肯定分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苿摷夹g由于沒有明確限定,與信息科技和教育技術息息相關,因此存在常用常新、不斷發展的情況。從分層培訓的角度,可以分為通識性技術培訓和項目式技術培訓。通識性技術培訓是一種基礎性的培訓,面向全體科創教師開展,內容圍繞主流的多種科創技術的基本操作技能展開,如圖形化編程、開源硬件、物聯網、積木搭建等,一般采用講授與實操相結合的方式;項目式技術培訓是一種進階培訓,采用項目實訓的方式,基于真實問題進行項目設計、實踐與評價。項目式技術培訓有利于綜合能力的發展。桂城開展的科創技術教師培訓充分考慮到不同教師的需求,對新教師輪番開展基礎性培訓,對成熟教師則不斷更新培訓內容。

2.面向課程開發與實施的教學特長培養

提高教師的課程參與能力是教師專業發展尤為重要的部分[4]。成長型教師應該積極從課程執行者向課程開發者轉變。校本課程是我國三級課程建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教師是校本課程重要的建設者。綜合實踐課、跨學科主題學習等都為校本課程建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苿摻逃齼群瓘V泛、覆蓋面廣,課程建設的內容與素材尤為豐富。因此,面向科創教師開展科創課程開發的培訓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培訓要指導教師發現潛在的課程資源、重構優化學?,F有課程、創新設計全新課程,發展課程創生的能力,即能夠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對課程各要素自覺進行批判反思和主動建構,從而不斷創造、完善課程。區域內可以組織教師共同開發科創課程,有利于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科創課程群”,主管部門要善于利用正向激勵政策,激發教師開發課程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桂城在科創教育發展任務中提出了“大課程觀”的理念,明確了“一校一特色”的特色科創課程建設目標,依托高校專家的指導,桂城教師將武術、龍舟、玉器、家具等鮮明的地域元素融入其中,開發了一系列極具本土特色的科創課程,并在多種平臺上展示分享。

新課標、新理念、新要求需要新的教學實踐模式,以“創新”為核心特征的科創教育更是創新教學的“大練場”。以跨學科主題、項目式學習、工程設計、合作學習等新模式開展教學,逐漸成為科創教學實踐的共識??苿摻虒W技能培訓包括教學模式、教學設計、教學評價、課堂管理等多方面內容。桂城將教學技能培訓作為一項核心教師培訓內容,通過深度的理論學習和案例分析等培訓方式,讓科創教師能夠根據課程教學要達到的能力素養目標,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合理地設計教學內容,出色地完成教學實踐。

3.面向課題開展和論文寫作的科研特長培養

新一輪課程改革要求加強“科研型教師”建設,這意味著教師不僅應該具備教育教學專業能力,還要能開展教學科研。相比其他學科,科創是一門新生事物,蘊含著大量有價值的科研問題,一線教學實踐具有開展科研的天然沃土,因此,科創教師更容易在該領域開展教學科研,輸出論文成果。以課題申報為引領,指導教師如何聚焦問題、采集數據、分析與發現問題,通過創新實踐來探索和應用信息科技教學技術、策略、方法等,并通過完備的實證實踐研究促進專業能力發展。在具體培訓時,可以在區域內組建科研團隊,著力提升科創教師“學研一體”的科研能力。根據科研的一般流程與方法,可以從研究方向、研究設計、研究方法、研究計劃、數據分析等方面,對教師進行系統培訓和定期指導。

多渠道活動協同推進

分享是科創教育的核心特征之一。對科創教師而言,多渠道展示科創教育成果不僅是成果輸出,也是教師能力和風采的展示,還是實踐驗證和與同行交流的機會。面向科創教師的成果展示主要包括多形式區域內活動展示和多樣態跨區域交流及互訪這兩類形式。

1.多形式區域內活動展示

區域內的科創教育展示活動主要有工作坊、公開課、科創競賽、科創節等形式。

工作坊是一種以實踐為核心的活動方式,一般會指定專業的、資深的人員主導工作坊活動[5]??梢栽趨^域科創教師隊伍中評選科創名師來擔任工作坊的活動負責人,一方面會對科創教師的自我發展產生激勵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充分發揮名師效應,帶動區域科創教育的發展。桂城以“桂城未來教育中心”為基地設立了名師工作室,定期開展名師工作坊,實踐表明,該舉措不僅提高了名師的聲譽,加強了同行教師的交流合作,而且對組建本地科創教師梯隊也發揮了積極作用。

公開課是一種公開的課堂授課,優質科創公開課對授課教師和觀摩教師都能產生積極影響。公開課不僅需要教師個人“備課”的千錘百煉,也需要教師集體“磨課”的精益求精。區域可以定期舉辦科創公開課,充分發揮名師專家的指導作用,對教師個人給予多方面支持,從選題、教學設計、課堂組織形式、評價與反思等方面精心打磨,從而打造出優質公開課。桂城制定了科創公開課制度,每所學校輪流展示公開課,并由高校專家進行備課指導和現場聽評課,其他學校的科創教師也會前去觀摩學習。街道內的公開課展示也為教師今后在更高平臺展示公開課奠定了基礎。

科創競賽是提高師生參與動機、輸出創新成果的重要途徑。區域要重視組織師生參與各級各類科創競賽,開發本土特色科創比賽,擴展或對接大型賽事,積極承辦相關比賽,進而培養和選拔科技創新后備人才與科創名師。為了激發桂城科創活力,桂城專門設立了“科創貢獻獎”,建立了明確的評選機制來量化教師在科創比賽中取得的成績,采用學?;蚪處焸€人申報的方式參與評選,激發科創教師的參與積極性和專業發展內在需求。

科創節是面向學生、教師、學校甚至社會的一種展示活動,有作品展示、科學表演、競技比賽、演講報告等多種形式,可以向社會公眾充分展示科創教育成果,激發師生的科創活力,營造科創教育氛圍,打造區域科創的品牌效應。桂城自2021年起,連續多次舉辦桂城創客活動節,以科創作品展示、路演和競技比賽為主,不僅吸引了街道大部分學校師生的積極參與,而且得到了社會層面的廣泛關注和報道。舉辦科創節已經成為桂城打造“科創教育”品牌必不可少的舉措。

2.多樣態跨區域交流與互訪

跨區域交流與互訪能夠促進教育資源、教師資源、課程資源的互通互享,實現教師共同體的拓展與延伸。在創新人才培養的統一教育目標引領下,各地科創教育紛紛立足現狀,挖掘特色、尋求突破,在學校、家庭、高校院所、科普場館、社區、企業等生態構成中探索適合自己的發展機制。在跨區域的交流互訪中,可以形成同質促進、異質互補的積極作用。桂城經過長期探索與實踐,發展出了獨具特色的“以基地為核心,學校、家庭、社區三位一體共同發展”的科創教育服務體系,并在跨區域走訪和交流合作中,主動就該服務體系進行分享交流,與其他經驗學習互鑒,取長補短,完善發展。

近些年來,科創教育相關的品牌會議紛紛涌現且發展態勢良好。品牌會議能夠為參會者提供一個交流分享的平臺,讓科創教育生態共同體中的各個角色有機會進行全面、深入的交流與探討。區域應積極創造條件,支持科創教師參與會議。桂城積極鼓勵并組織科創教師參與全國性品牌科創會議,還連續承辦了2021年“STEM+”創新教育學術交流研討會和2022年Mixly Day全國創客教育交流大會,借助會議平臺,通過專題報告、論文匯報、公開課等多種形式,積極向國內教育同行展示、分享、交流桂城科創教育的實踐經驗和發展模式。

總 ?結

科創教師專業發展是新時代教育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苿摻處煹膶I素養,是一個融科創興趣、知識、能力和精神為一體的復雜系統[6],只有通過更為精細化的多維度分層培養和多渠道的區域協同推進,才能有效提高科創教師的專業素養,更好地適應當前信息化、跨學科的創新教育需求,為學生提供更高效、更優質的教學服務。

注:本文系佛山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教育信息化應用融合創新課題“信息科技融合視角下跨學科學習主題設計及實踐研究”(課題編號:FSET2022X005)研究成果

崔明石,吳振利. 師范專業實施科創教育的策略——以吉林師范大學師范生人才培養為例[J]. 中國高??萍?,2022(Z1): 87-91.

高光. 教師專業發展:外部驅動與自主發展之間的關系[D]. 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5.

吳立保,黃丹,祝成林.主動性人格對博士生科研績效的影響:知識分享的中介與創新氛圍的調節效應[J]. 中國高教研究,2023(2):67-74.

王艷. 基礎教育國際化背景下教師專業發展的審視與反思[J]. 教育評論,2017(1): 106-110.

劉禹,王來福. 基于工作坊的高等教育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J]. 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09(1): 93-96.

吳振利,李雪飛,崔明石,等. 提升師范生科創素養的路徑探索[J]. 中國高等教育,2020(Z2): 71-73.

猜你喜歡
智能時代專業發展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聚焦前言技術,開啟“智能時代”
世界機器人總動員
新媒體時代食品安全迎來智能時代
藝術類圖書出版與智能時代
農村中學語文教師專業發展的困惑與思考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專業教育教學
新時期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發展與人才培養探究
教育生態學視野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隊伍專業發展的幾點思考
論學習共同體下的教師專業發展
物聯網時代下用戶體驗研究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