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子遺書》版本考

2023-07-24 09:39錢超
廣東開放大學學報 2023年3期
關鍵詞:高氏年譜遺書

錢超

(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江蘇南通,226011)

高攀龍(公元1562-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從,南直隸無錫(今江蘇無錫)人。明朝政治家、東林黨領袖。萬歷二十三年(1595年),高攀龍辭官歸家,與顧憲成兄弟復建東林書院,在家講學二十余年,稱之為“高顧”。天啟元年(1621年),高攀龍重獲起用。六年,因魏忠賢之迫害,投水自盡。

高攀龍作為發起重建東林書院的元老之一,又是顧憲成去世后的主講,可謂東林黨早期的骨干成員。因此研究早期的東林黨,就不能跳過高攀龍及其作品。高氏一生著作甚豐,《高子遺書》就是其代表之作。

目前學術界對高攀龍的研究,大多還是從其思想出發,關于高氏思想的定位,張學智《明代哲學史》[1]認為高氏思想是朱子學與陽明學的融合,持此論者還有何孝容、李卓、柴可輔等人;而黃曉榮《新朱子學還是陽明后學:高攀龍哲學新解》[2]則認為高攀龍的思想體系是自成一家,是其自身的哲學;姚才剛《儒家道德精神的重建:論高攀龍對王學的修正》[3]則認為高攀龍的思想是對陽明心學的一種修正、救弊等。關于高氏作品中的理學思想研究,步近智《顧憲成、高攀龍評傳》[4]認為高氏之思想還未能擺脫理學唯心論的影響;周熾成《從高攀龍的身論看儒家的重身傳統》[5]一文,最早對高攀龍的“身說”進行系統研究,從身本論、天下一身論、身心論三方面研究高攀龍的身論;徐美潔《論東林學派高攀龍與孫慎行性善論中的道教因素》[6]研究高攀龍思想中的道教因素,認為他們都主張性善說,援引道教中的善惡果報與忠孝成仙思想為其性善說作補充等。另外還有一些學者將高攀龍與其他學者進行比較,如衷爾鉅《論高攀龍與劉宗周哲學思想之異同》[7]對高攀龍、劉宗周二人哲學思想具體內容的異同進行了比較。對高攀龍相關文獻的研究則數量稀少,李卓《華允成<高忠憲公年譜>校補》[8]對傳世的高攀龍年譜加以??焙托拚?;張永剛《東林黨顧憲成、高攀龍創作考述》[9]則對高攀龍的生平著作進行了一定搜集、整理。鐘慧、何宗美《高攀龍研究述評與前瞻》[10]則是對民國以來學界高攀龍的研究進行了整理,指出,學界對高攀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思想研究范圍內,視野相對狹小,文獻研究、文學研究和歷史研究都明顯不足。

而學界對《高子遺書》幾乎只是用其來分析高攀龍的思想,對這部書本身的修撰、流傳幾乎沒有討論,也沒有形成版本流傳體系,因此在這一方面還需要進一步進行研究。

一、《高子遺書》的基本情況

(一)作者與編者

《高子遺書》是高攀龍生平所寫文章之合集。當初高攀龍自己將所寫諸文進行輯錄,編為《就正錄》一書,后其門人陳龍正再對先師的文章進行編輯,并于崇禎五年(公元1632年)刊行,此時高攀龍已經去世,故書名題曰“遺書”。

陳龍正(公元1585-1645年),初名龍致,字惕龍,號幾亭,浙江嘉善人。其師承高攀龍,對理學有較深入的研究,旁通經濟。明崇禎七年(1634)進士及第,十年擔任中書舍人,后因忤逆明思宗,被貶南監丞,辭官不就。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清軍攻陷南京,陳龍正適時已患病,不肯服藥而死,表現出高尚的愛國情操。其一生著作頗豐,有《政書》7卷、《學言》《文錄》各20卷等,其子陳揆將其父著作編為《幾亭全集》60卷行世。

故此書實際上有兩個著者,新文豐出版公司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時也著錄此書為“高攀龍撰、陳龍正編”[11]。

(二)《高子遺書》的卷數

關于《高子遺書》的篇名、卷數,各版本也略有不同?!端膸烊珪偰俊份d“凡分十二類。一曰語,二曰札記,三曰《經說辨贊》,四曰備儀,五曰語錄,六曰詩,七曰《疏揭問》,八曰書,九曰序,十曰碑傳記譜訓,十一曰志表狀祭文,十二曰題跋雜書。附錄志狀年譜一卷?!盵12]當世流傳的諸版本大多是相同的卷數與篇數,但也有例外?!肚ふ龤饧肥珍浀摹陡咦舆z書》只有六卷,清同治年間抄本則是不分卷,民國《錫山先哲叢刊》有《高子遺書節鈔》十一卷。這三個版本的卷數不同尚可理解,《乾坤正氣集》和《錫山先哲叢刊》都是叢書,他們是從《高子遺書》中節選了部分編入,而非全文采錄,故達不到十二卷的標準,如《乾坤正氣集》中《高子遺書》的卷二實際上是十二卷本中的卷九,卷四又是十二卷本中卷十的一部分。而抄本相比刻本更為隨意,改變分卷的做法明代就已經很盛行了:“是明時抄錄合異耳。就余所見,如《奉天錄》及足本《霏學錄》皆不分卷,明人每坐此病,不獨抄本為?!盵13]部分清代抄本沿襲明代的做法也在情理之中。

二、諸版本概況

(一)崇禎五年陳龍正刊本

這一版本是《高子遺書》最早的一個版本,現藏于國家圖書館等地。由是書的編纂者陳龍正親自輯錄校訂,并加以刊刻,有正文十二卷,附錄一卷。九行十九字,白口,單魚尾,四周單邊。上版口書“高子遺書”四字,版心書卷數與頁數。卷首有陳龍正所撰之序、每卷小序以及篇章目錄。書后有附錄,為高攀龍之小像、諸公題詠贊跋、墓志銘、兩神道碑銘、行狀,祭文。

這一版字跡清晰,排版較好,其成書時間較高攀龍去世不過數年,編定者又是高的學生,可以說這一版是最接近高氏文章原貌的,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二)康熙二十八年高氏刊本

因明末戰亂,書籍保存頗為不易,《高子遺書》的書版被毀,到康熙年間藏書家就已經很難收藏到《高子遺書》了,汪堯峰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才找到一本:“康熙二十六年……《高子遺書》十二卷,為幾亭陳氏龍正所輯洊,經兵燹,版燬不存,先生嘗購求其本,踰歲始獲?!盵4]因此重刊《高子遺書》就顯得迫在眉睫了。恰好當時高攀龍的從曾孫象姚仰慕先祖之學,乃搜集舊版,重刊《高子遺書》,并于康熙二十九年請汪堯峰為新刻本作了序:“象姚歸,謀壽梓。是歲正月來請先生序之?!盵14]

這一版與崇禎本一樣,都是正文十二卷,附錄一卷。卷前有汪堯峰、徐秉義、秦松齡序,不同之處在于崇禎本沒有年譜,而這一版附了年譜。高攀龍之年譜最早出現于崇禎八年(公元1635年),由高氏的受業門生華允成編纂,此時陳龍正所刻《高子遺書》已經出版,故其中并沒有這部年譜。后順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高攀龍的兒子高世寧、從子高世泰又編成了一部《高忠憲公年譜》。這里還有一段疑案,高世寧在年譜跋中說其一直希望景逸門下某一高弟或兄長世儒、世學編纂年譜,直到久候無望,加之從弟不斷催促,不得已才始自為之。何以華允誠編纂年譜完成多年,而高世寧竟然一無所知?部分學者認為華允成因不愿剃發被殺,故其作品不便流傳,高世寧只能另寫年譜,也有學者認為這是明末劇烈的社會動蕩,致使兩位編纂者久不通消息導致的[15]。

真實的情況現在已不得而知了,這兩種年譜都流傳于世。高氏后人在重刊《高子遺書》時選擇了華允成的年譜編入:“己已冬,既捐橐重梓《高子遺書》,復搜是年譜附訂于后,俾學者讀其書即思其人?!盵16]所以上文《四庫全書總目》所提年譜實出自這里而非崇禎本。

(三)清乾隆七年華希閔劍光閣刻本

此本現藏于新鄉市圖書館,共十六卷,其卷數與其他版本迥異。華希閔,字豫原,號劍光,又號芋園,江蘇無錫人??滴跞辏?691)副貢,任安徽涇縣訓導??滴跷迨拍辏?720)舉人,授涇縣訓導。乾隆元年,舉博學鴻詞,不赴試,工花卉,著有《延綠閣集》等。

此書據崇禎本重刻,華希閔劍光閣修補,其修補的來源可能是高攀龍的未刻稿。當初陳龍正并未將高攀龍的文章全部加以輯刻,故高攀龍之子世寧又將剩余的一些文字合為《高子未刻稿》:“季子世寧別繕未刻稿六卷藏于家?!盵17]而華希閔本身就是無錫人,與高家同處一地,能接觸到這些未刻稿的幾率比較大,因此該本多出來的幾卷內容來源可能就是這里。

(四)四庫全書本

《四庫全書》在集部的別集類著錄了此書,題為浙江巡撫采進本。十二卷,僅在書前提要中提及了有附錄,但未著錄。原本這一版的版本來源難以判斷,但其在提要中的話透露出的信息使這個問題有了突破口?!端膸烊珪偰俊吩啤案戒浿緺钅曜V一卷?!盵12]1513而前文已經提過,陳龍正于崇禎五年刊刻的本子是沒有年譜的,直到康熙年間高氏的子孫象姚才將高攀龍門人華允成所撰《高忠憲公年譜》編入《高子遺書》,因此《四庫全書》本的版本來源應當是康熙高氏刻本。

(五)清同治抄本

《高子遺書》在清代還有抄本傳世,云南省圖書館藏有清同治漢鹿齋傳鈔明崇禎刻本,十二卷附錄一卷。因是抄本,所以無版心等物,九行二十四字,書前有陳龍正序及小序、錢士升序、陳龍正編定的目錄,卷一大標題下方有一方印鑒,為“漢鹿齋藏書印”,正文有紅色句讀。卷末附錄有高攀龍之小像、諸公題詠贊跋、墓志銘、兩神道碑銘、行狀,祭文而無年譜,可見其版本來源。

漢鹿齋為清末人祝壽慈的書齋名。祝壽慈,近代如皋(今江蘇如皋)人。字稚農,一作稺農。家富藏書,頗有精槧。室名“漢鹿齋”,藏印“漢鹿齋藏書印”,所藏書多稿抄本,如烏絲欄舊鈔本《太倉稊米集》七十卷、《海錄碎事》二十二卷、《天臺集》等,而《高子遺書》也是其中之一。

該本字跡清晰工整,頗有書法,紙質較好,為抄本中較好的一本,但內容全抄崇禎本,故只有一定的??眱r值。

(六)清光緒二年東林書院重刻本

《高子遺書》在清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又經重刻,這一版傳世較多,在天津圖書館等地都有收藏。這一版的經歷也頗為曲折,《高子遺書》自崇禎初刻、康熙再刻后,到了乾隆初年遭到禁毀,流傳絕少,至此書被收錄《四庫全書》方才稍稍解禁,但也幾乎在市場上很難見到了[18]。

無錫人周士錦為保留鄉賢書籍,努力搜集到了一本康熙高氏《高子遺書》,重新雕版,耗時三年始成,其將木版放于東林書院保管,結果木板不斷損壞,只得移至惠山祠堂保存。民國時錢基博謀求重刻無錫先賢之書,高攀龍十一世孫汝琳與族人商議后將惠山的木板拿出,其中八十四頁已經遺失損壞,又找到一本康熙本的印書,兩相對照,重新雕版,最終完成了這一版《高子遺書》,上述事跡都在高汝琳給這一版作的后序中提到了。因此準確地說這一版應該名為清光緒二年東林書院重刻、民國十一年補刻本。當然究其本源,還是傳承自康熙高氏本。

此本九行十九字,白口,單魚尾,版心書卷數、頁數,下方有“補刊”二字,上版口書“高子遺書”,四周雙邊。卷前有汪堯峰、徐秉義、秦松齡、錢士升、陳龍正諸人的序,還有四庫提要,卷后有葉裕仁、高芷生、周士錦、高汝琳的跋??梢哉f將此書問世以來諸人的序跋提要盡行收錄,頗有價值。

(七)其他版本

《乾坤正氣集》中也收錄了《高子遺書》?!肚ふ龤饧?,凡五百七十四卷。清、姚瑩原輯,顧沅補,潘錫恩刊。是編搜輯自秦漢訖明末忠臣義士文集,凡一百一家。所收文集雖多全載,然亦刪其志傳年譜之文。體例甚純,大旨簡易務詳,繁者從略,率以文存其人耳,首載各家傳略,亦頗簡明。高攀龍不畏魏閹逼迫,毅然一死以全名節,可謂忠臣義士,因此在《乾坤正氣集》中就收錄了六卷《高子遺書》。但因這是一部合集,不能全文載入,故只是從《高子遺書》卷九到卷十二中節選了部分篇目,具有一定的??眱r值。

《錫山先哲叢刊》本。民國11年至20年,侯鴻鑒等編刻《錫山先哲叢刊》四輯19冊,收入《無錫縣志》《愚公谷乘》《秋水文集》《竹爐圖詠》《浦舍人詩集》《王舍人詩集》《淡寧居詩集》《邵文莊公年譜》《樂阜山堂稿》《高子遺書節鈔》《錫山補志》11種書,均屬有關無錫地方與人物著作的鄉邦文獻。而這其中收錄的《高子遺書》為節鈔本,共十一卷,編者許玨。許玨(1843——1916)清代外交官。字靜山,晚號復庵,江蘇無錫人,光緒壬午舉人,在清廷歷任要職,辛亥革命后隱居不出,有《復庵遺集》二十四卷。這一部叢書當時刊印較少,其中較出名的是民國十一至十三年鉛印本,現藏上海圖書館等地。因這一版《高子遺書》也是節鈔,沒有原書全貌,故版本價值不是很高。

三、結語

縱觀現存諸本,崇禎本無疑是眾本之源,其編修的時間之近,編者與撰者的關系之親密,幾可以說是高氏之原版。其次是康熙高氏本,編修者為高攀龍的直系后代,關系也較為密切,距離原版的時間也不算太遠,又有汪堯峰這樣的大學者從旁協助,因此也比較可靠,這一版還有一個亮點是將華允成所撰《高忠憲公年譜》編入附錄之中,使得讀者對高攀龍的生平有更為詳細的了解,對高攀龍、華允成身上的氣節體現有更深入的體會。至于其余諸本,則都是從這兩個版本中衍化而來,具有一定的收藏、??眱r值,版本價值則不是很高,據此可以作出如下版本流傳示意圖:

《四庫全書總目》稱贊《高子遺書》為“其講學之語,類多切近篤實,闡發周密。詩意沖澹,文格清遒,亦均無明末纖詭之習。蓋攀龍雖亦聚徒講學,不免漸染於風尚。然嚴氣正性,卓然自立,實非標榜門戶之流。故立朝大節,不愧古人;發為文章,亦不事詞藻,而品格自高。此真之所以異於偽歟?!盵12]可見四庫館臣對高攀龍的氣節和其文章有著較高的評價,所以無論是研究東林學派早期思想還是晚明的儒學發展,高攀龍和《高子遺書》都是繞不開的話題,因此這書就更需要一個較好的點校本??偟膩碚f,諸版本的差異主要在附錄上,其十二卷的正文差異不大,除了部分節選本外沒有出現較大的差異。因《高子遺書》目前還沒有出現一個較好的點校本,所以在今后的點校工作中也需要注意底本的選擇。筆者個人認為應當以崇禎五年本為底本,以康熙高氏本作校本,其余版本作參校本。在附錄中則可補充華允成、高世寧的年譜以及六卷未刻稿,標點則可參考同治抄本的句讀。精益求精,以期能做出較為高質量和令人滿意的點校本。

猜你喜歡
高氏年譜遺書
證肇經先生年譜(續8)
略論遼金時期東京渤海遺民高氏家族——以高模翰家族為中心
讀《郭沫若年譜長編》的幾點思考
高氏押花葫蘆
吐峪溝新出寫經題記殘片考釋
銀環橋下的遺書
尋根之旅
朱彝尊年譜新考
《黑城出土漢文遺書敘錄》中TK133敘錄辨正
《清錢編年譜》(英文原版)訂購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