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陽市數字農業發展路徑研究

2023-07-25 05:23張志強黃振興
農村農業農民·B版 2023年7期
關鍵詞:發展路徑評價體系

張志強 黃振興

摘 要:本文基于投入產出理論,從數字化投入、數字化發展環境及數字化產出等方面構建信陽市數字農業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同時建立了綜合評價模型進行測算,結果顯示,信陽市數字農業發展指數呈現出逐年遞增的趨勢,但還有一定的發展空間。為提升信陽市數字農業發展水平,可以采取多項措施并付諸實踐,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數字農業平臺升級、營造農業綠色發展環境、持續推動農村電商發展、構建農業人才引育體系等。

關鍵詞:數字農業;評價體系;發展路徑

信陽市位于河南省南部,農業生產歷史悠久。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首站就來到信陽市,提出了“要把革命老區建設得更好、讓老區人民過上更好生活”殷切希望。河南省委、省政府專門召開了加快河南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工作會議,老區信陽進入了歷史上最有利的發展時期。2022年,信陽市人民政府發布的《信陽市“十四五”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提出要充分發揮農業農村資源優勢,凸顯農業特色,實現農村生產生活生態的全面進步。研究信陽市數字農業發展路徑,對于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保障和改善農村民生具有重要意義。

一、數字農業的內涵及相關研究

(一)數字農業的內涵

20世紀70年代,歐美國家認為數字農業是把信息技術不斷應用于農業領域。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美國院士于1997年提出數字農業的概念。近年來,我國學者對數字農業也進行了深入研究,周清波等(2018)指出,數字農業是利用數字技術對農業生長環境和全過程進行可視化呈現、數字化設計與管理的現代農業,其實質是農業數字化。

(二)數字農業相關研究

沈劍波等(2019)從基礎設施建設、信息技術應用、人力資源、農業信息化產業等維度構建了農業信息化水平評價指標體系,并使用AHP(層次分析法)確定指標的權重?;谥悄苻r業裝備、農業數據信息資源建設等角度,田娜等(2019)研究了數字農業的內涵、發展現狀,并提出數字化是未來農業的發展方向。律其鑫等(2020)從農業信息基礎設施、農業信息資源開發利用、農業信息化人才、農業經濟基礎等維度構建了福建省農業信息化13項指標的評價體系。目前,大多數學者更加關注數字農業發展思路與路徑研究,呂小剛(2020)提出數字農業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思路和對策。趙爽等(2022)認為,發展數字農業是必然趨勢,如何利用數字技術促進農業發展成為新課題?;诓煌囊暯?,學者們對數字農業的概念、發展路徑等進行了研究,豐富了數字農業的內涵,但現有的數字農業發展評價指標體系還有待完善。為了探究信陽市數字農業發展路徑,本文基于投入產出理論構建數字農業發展評價指標體系,以此建立信陽市數字農業發展水平綜合評價模型,并利用相關的測算數據,有針對性地提出信陽市數字農業發展路徑。

二、信陽市數字農業發展現狀

(一)基本情況

信陽市地處北亞熱帶與暖溫帶交匯處,四季分明,氣候南北兼備。信陽市境內有山地、丘陵、平原等多種地形,土地富饒,物產豐富,自古被譽為“魚米之鄉”。水資源豐富,河流、水庫眾多,淮河自西向東貫穿全境,全長125公里,境內有一級支流10余條,大型水庫1座、中型水庫5座、小型水庫150座,大小坑塘2900個。水資源總量達90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達1230立方米。信陽市北接淮河、南依秦嶺,農、林、牧、漁業資源豐富,特色品牌眾多,經濟作物豐富,糧食連年豐收,優質大米、蔬菜、茶葉、花生等特色農產品豐富。信陽毛尖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品牌價值達63.5億元,位列“中國十大區域公共茶品牌”第2名。

(二)發展成效

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斷加大,農業生產穩步發展。近幾十年來,信陽市不斷加大農業綜合開發財政資金支持力度,改造水庫、打機井,不斷推廣農業機械使用,建設農田水網萬畝,治理水土流失,不斷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在“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指引下,信陽市已連續3年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市”,連續16年糧食產量超50億公斤,連續14年超55億公斤,2021年糧食總產量較上年增加2740萬公斤,成為河南省糧食產量唯一實現正增長的直轄市。多年來,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積極組建農業科技機構,鼓勵農業技術創新,大力推廣農業先進技術,努力提高糧食生產的科技貢獻率。截至2021年年底,信陽市已建成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10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4個、農技推廣機構363個,擁有農技人員2719名,并建成了鄉鎮(區域)農技推廣站108個,為增加糧食產量提供了一定的科技支撐。

三、信陽市數字農業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構建與發展指數計算

(一)數字農業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依據選取評價指標的獨立性、代表性及可度量性原則,結合相關研究成果和信陽市數據的可獲得性,從數字化產出、數字化發展環境及數字化投入等3個方面構建信陽市數字農業發展評價指標體系(見下表)。

信陽市數字農業發展評價指標體系

(二)數字農業發展指數計算

本研究利用熵值法構建信陽市數字農業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將信陽市2013—2020年的19項相關統計數據(m=1,2,3,…,19;n=1,2,3,…,8)作為研究的基礎數據,對其熵值進行權重化處理,最后計算出信陽市數字農業發展指數得分(見下圖)。如圖所示,信陽市數字農業發展指數每年得分各不相同,數字農業發展指數呈現出逐年遞增的趨勢,說明在國家強有力的支持下,信陽市農業農村經濟實現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發展,數字農業發展步伐進一步加快,但還有一定的發展空間。

2013—2020年信陽市數字農業發展指數得分

四、信陽市數字農業發展路徑

(一)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設施建設

數字農業發展需要及時完善相關基礎設施,先進的農業基礎設備可以提升數字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效率。平臺建設是數字農業發展的重要條件。隨著網絡技術在各領域的普及應用,數字農業發展所需要的網絡資源已經得到充分保障,但是城鄉網絡資源分布尚不均衡,鄉村網絡鋪設速度難以滿足數字農業發展的需要,為了保證數字農業平臺的網絡接入,政府可以采取發布行政命令、制定財政政策等手段,引導和鼓勵相關企業加大對鄉村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除了硬件設備投入,農業軟件產品的引進和研發也是發展的關鍵。信陽市可以采取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組織考察學習等方式推動數字農業技術創新,并建立先進的農業監測平臺,以云共享的形式讓農業經營主體能夠隨時隨地掌握農業生產的全過程,以適應數字農業的發展需求。

(二)推動數字農業平臺升級,促進數據共享

要將農業數據要素作為農業生產的重要資源,建立數字農業全產業鏈特色數據庫,覆蓋農業生產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包括農業自然資源、農業科技信息、氣象災害預警、作物長勢監控、農業碳排放、病蟲害防治、農業化肥施用、農產品供需、農產品加工等一系列數字農業相關數據。持續優化集采集、處理、分析和共享于一體的農業數據庫,以滿足農民對于農業數據要素的不同需求。另外,還要加強數字農業平臺的監管,阻斷虛假農業數據信息,推動數字農業相關數據要素的自由流通,持續更新農業數據庫,縮小農業數字鴻溝,保證農民能夠使用農業數據信息,從而推動數字農業高質量發展。

(三)營造農業綠色發展環境,推進生態建設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苯ㄔO農業生態環境監測評價體系,有效促進農業生產和生態環境協同發展,是數字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據了解,信陽市農業綠色發展瓶頸集中在化肥和農藥使用量的控制方面??梢岳萌珖魑镏匾泻ι锟顾幮詣討B監測等平臺,根據監測結果,針對抗藥性病蟲草害防治提出用藥建議,削減和淘汰高毒農藥,以高效、低毒、環保為選擇方向。此外,沼肥對土壤中堿解氮、速效磷、速效鉀的含量差異影響顯著,可降低土壤的pH值,對土壤酸堿值接近中性有積極作用。因此,信陽市可以推廣生物肥料和沼氣技術,并實施廢棄物回收再利用??傊?,堅持以綠色發展思想為指導,堅持走農業現代化綠色發展道路,是信陽市數字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也符合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

(四)持續推動農村電商發展,促進農業轉型

各地各相關部門應持續推動農村電商的發展,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逐步讓電商平臺成為推動信陽市數字農業轉型的重要動力。和線下農產品交易類型不同,線上農產品交易是利用電商平臺、網絡直播平臺等進行。建議在農村推廣和實踐直播帶貨銷售模式,結合農產品營銷現狀,做好產品升級,進而促使傳統農業向數字農業轉變。還可以鼓勵大型電商企業下鄉,建立產供銷一體化渠道??傊?,電商平臺能為農產品營銷開辟“快車道”,解決農產品產銷脫節問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五)構建農業人才引育體系,夯實人才基礎

促進數字農業發展,關鍵在于人才。農業生產、平臺建設、數據采集和分析等都離不開人才。要滿足數字農業發展需要,必須培養大量專業人才,包括管理人才、技術人才、科研人才、商業人才以及新型職業農民等。管理人才主要指農業相關部門人員,這些人員要做好農業頂層設計,制定農業相關政策、制度、方案等,在執行的過程中還需要進行監督、評價等。技術人才主要指掌握工程技術、設施維護技術、物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的人才??蒲腥瞬胖饕缚蒲袡C構、高校等單位的人才。農業領域的專家對農業技術進行研發創新,推動數字農業發展。商業人才主要指涉農的平臺服務商、技術開發商、電商企業、施工企業等創業人才。新型職業農民主要指會操作、會管理、會使用互聯網的新型人才。對于相關人才的引進,信陽市可以采用實施人才計劃、招商引資、事業單位招聘、申報科研項目等方式;培養懂信息技術、農業生產技術和現代經營管理知識的新型職業農民,可以利用學校資源、網絡學習平臺等進行培養,并適度給予學習補貼。

五、結語

綜上所述,數字農業能夠有效融合信息技術與農業生產各環節,促使傳統農業經營模式創新發展,不斷實現專業化和規?;?。信陽市可以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數字農業平臺升級、營造農業綠色發展環境、持續推動農村電商發展、構建農業人才引育體系等,為數字農業快速發展提供支撐。

參考文獻:

[1]周清波,吳文斌,宋茜.數字農業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分析[J].中國農業信息,2018,30(01):1-9.

[2]沈劍波,王應寬.中國農業信息化水平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農業工程學報,2019,35(24):162-172.

[3]律其鑫,朱靜靜,肖清鐵,等.福建省農業信息化水平綜合評價[J].亞熱帶農業研究,2020,16(01):65-72.

[4]田娜,楊曉文,單東林,等.我國數字農業現狀與展望[J].中國農機化學報,2019,40(04):210-213.

[5]呂小剛.數字農業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思路和對策[J].農業經濟,2020(09):15-16.

[6]趙爽,趙丹丹.河北省數字農業高質量發展評價研究[J].農業與技術,2022,42(18):146-151.

[責任編輯:王芳玲]

猜你喜歡
發展路徑評價體系
保定市特色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建設研究
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評價體系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現代物流業發展路徑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