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設計語義學造物意象解析

2023-07-25 06:39孫利陳永亮吳儉濤覃忠志于利洋于鴻飛張碩馮新愿
包裝工程 2023年14期
關鍵詞:語義學造物語義

孫利,陳永亮,吳儉濤,覃忠志,于利洋,于鴻飛,張碩,馮新愿

中國設計語義學造物意象解析

孫利a,b,陳永亮a,吳儉濤b,覃忠志b,于利洋b,于鴻飛b,張碩b,馮新愿b

(燕山大學 a.機械工程學院 b.藝術與設計學院,河北 秦皇島 066004)

為探究以造物意象為代表的中國傳統設計語言與設計文化的共性規律,結合易經文化與設計語義理論對中國設計語義學造物意象進行解析,構建中國設計語義學造物意象體系。首先,對中國傳統設計語義學的造物意象概念和譜系進行梳理;其次,基于易經哲學概念,提出意象生成、意象衍生與意象發展三個階段,同時結合設計語義理論,提出意象緣起–設計語義表征化、意象互證–設計語義辯證化、意象躍遷–設計語義合喻化、意象躍遷–設計語義異喻化的造物意象演進路徑,進而完成了中國設計語義學造物意象體系的構建;最后,應用上述體系對不同設計案例進行解析。梳理了中國傳統設計語義學的造物意象譜系脈絡與概念,構建了中國設計語義學造物意象體系,提出了造物意象演變路徑。在一定程度上探究了中國傳統設計語言與設計文化的共性規律,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設計理論體系研究作出了積極探索。

設計語義;設計意象;造物意象;易經思想

近幾十年來,中國設計學理論研究經歷了從“設計藝術理論”“工藝美術理論”轉向以設計美學與文化融合的“造物藝術論”“民間藝術論”,以及融合東方哲學的“設計事理學”[1]等多元共生理論認知的轉化。作為重要基礎學術分支之一的設計語義學,同樣歷經了概念梳理、方法轉化與外延豐富的發展歷程。

克勞斯·克里彭多夫[2]在《設計:語意學轉向》中從符號學角度對設計語義進行了梳理、完善和解讀,其理論思想源頭包括索緒爾的語言符號學(Semiology)和皮爾士的邏輯符號學(Semiotics)[3]。從索緒爾符號學衍生出哥本哈根語言學派、布拉格語言學派、巴黎符號學派等不同派系。皮爾士[4]拓展了語法學、語義學、語用學的“三分法”,Nauta提出“符號學立方”;羅納德·斯坦珀提出“符號學階梯”等延伸概念。中國學者湯志堅[5]在《操縱裝置語意學設計研究》中提出產品語意概念,劉觀慶[6]在《藝苑》上發表《產品語意學初探》;張劍[7]結合符號學提出“產品修辭”概念,高飛等[8]、彭亮、任立昭等[9]、魏長增等[10]學者分別對“語義造型”“產品語言與視覺語義”“設計語義學闡釋”等做出了前沿性研究;張凌浩[11],蘇建寧等[12]學者在產品設計意象研究方法探索與實踐方面展開了有益的嘗試,豐富了設計語義學的理論外延。

與立足符號學的現代設計語義學不同,中國傳統設計語義思維與體系則是建立于“形意象應”的易經思想基礎上,并在歷經千年的實踐演化中創造了博大精深、生生不息的中國傳統造物藝術與文化巔峰。

如何立足中國設計發展問題覺醒設計理論自覺意識,探索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研究的設計理論話語體系成為中國傳統設計語義研究的核心話題。本文嘗試結合易經思想對中國傳統造物意象進行解析,探討中國特色設計語義思想體系建構問題。

1 中國造物意象譜系

1.1 造物意象

意象,是中國傳統美學的基礎概念和重要研究范疇,其概念與方法體系的發展經歷了由神學與哲學轉向美學與文學的兩個時期。商周時期,意象是指由《易經》中的易象和卦象,是自然萬物抽象出來的一種人造指示符碼[13];先秦時期,意象分裂為兩個獨立含義,意是指“言”,是對事物的語言描述;象是指外在事物的抽象化和符號化表達。漢代時期,意象作為整體首次出現于《論衡》中[14],是指富有深意的畫像。劉勰在《文心雕龍》中將“意象”定義為“意中之象”,是主觀與客觀、意與象渾然一體的審美意象[15]。魏晉唐宋時期,意象由美學范疇進入了文學領域,表現為“意象”,“意境”和“氣韻”等,是指融入主觀情感的客觀物象。

意象創建方法融入造物實踐活動之中?!吨芤住分刑岢觥坝^物取象,制器尚象”,說明商周時期人類造物是采用對自然事物的模擬和抽象的方法。先秦時期,造物則逐步轉向人的主觀能動性體現,由自然活動行為轉向人為再造與創造。魏晉時期,在追求享樂和人性的社會思潮下,造物行為成為服務于人的精神需要的創造性活動。明清時期,在“百姓日用即為道”的思潮下,造物實踐轉變成對人的日常物質需求和追求的滿足與提供行為。

當代國內關于意象的研究集中于對單一造物設計中的意象挖掘和分析,以及造物元素與造物意象之間的相關性分析。宗立成等[16]運用設計思維和考古學對中國史前彩陶中的造物意象進行研究,總結象形和幾何圖案的意象特征。袁曉莉[17]對黎族造物設計進行總結分析,歸納出黎族基于神秘性思維的集體表象的造物意象形式。張瑞霞等[18]采用因子分析法對中國古典家具用紡織品的造物特征意象進行研究,分別得出造物特征意象中的適人因子、適物因子與適意因子。田順[19]基于扎染工藝對白族當地建筑物象的再現與詮釋,從民族文化、民族習俗和歷史發展的角度分析了白族扎染建筑意象的形成原因。張紅霞[20]針對“馬”在現代東方陶藝中的造物意象進行研究,剖析出“馬”的新意象。

造物意象作為意象概念的延伸,當前國內研究尚未給予其明確的定義,因此結合意象與造物兩者的含義,可將造物意象認定為,是人在創造性活動中所使用或創造出的一種富有特殊意義或意識的表征體系,造物意象是主觀情意與客觀物象的統一,是經由想象力創作后的物我交融。

1.2 造物意象譜系分析

以造物之形為象,造物之思為意,分別從“意”和“象”的角度構建造物意象的子譜系,進而構建造物意象譜系。從象的角度出發,象包括客觀存在的物象、事象及其背景,它們屬于客觀元素,訴諸感官,被統稱為實象。同時象也包括認知主體在實象基礎上由想象力創構的心象以及實體化的擬象,它們屬于主觀元素,訴諸思維,被統稱為虛象。物象是指不受認知主體意識影響而客觀存在的事物,主要指自然界中的具體事物或景色,如白居易的《金針詩格》:“象,謂物象之象,日月山河蟲草木之謂也”中明確指出物象是客觀自然。事象是指對眾多物象之間的關系描述,它往往由多個物象及其所在的背景構成,其側重于抒情敘事,而非描景寫物。例如唐代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中通過描述不同的物象之間關系,勾畫出一副萬物生機盎然之事象(景象)。心象是指認知主體基于實象在主觀能動性作用下所產生的一種構思,它是抽象的、朦朧的、不確定性的和變化性的,是主體對實象的一種心理映射。擬象是指認知主體在主觀能動性的作用下對實象的仿造、模仿和抽象表征,是對心象的物化表達,使心象變得可視、可感、可觸,它是認知主體的創造結果。結合鄭板橋的三竹說理論對四象譜系關系進行梳理[21],物象與事象宛如“眼中之竹”,是主體對客觀世界的基本感知,心象猶如“胸中之竹”,是主體對客觀世界的映射和構思;擬象則宛若“手中之竹”,是主體對客觀世界的藝術化再現,四者關系由實轉虛,逐層遞進。梳理象譜系關系見圖1。

圖1 象譜系關系分析

從意的角度出發,意主要包括認知主體的情感與思想,而傳統造物思想是造物意象的思想內核,其中蘊含的文化和情感則是意的核心內容。根據意在精神和思想意識層面的內容差異,從造物動因、造物原則和造物特征三個方面對中國傳統造物思想進行歸納總結,同時根據現代設計語義學[22]中語言意義、使用意義、生命意義和生態意義這四個維度,對傳統造物思想進行細分,見表1。

表1 傳統造物思想劃分

結合傳統造物思想內容和設計語義的意義維度,提出語言意、使用意、生命意和生態意四個概念用于意譜系關系的構建。語言意是指主體對某個“象”的客觀描述和文字定義,用于解釋此“象”的基本屬性和范疇,如傳統造物思想中的“立象盡意、物以載道、有無相生”等。使用意是指主體對“象”的使用功能的描述,用于表達感官感受及功能體驗的情緒認知并傳達以人為本、為人所用的思想,如傳統造物思想中的“重己役物、經世致用、大巧若拙、材盡其用,致用利人、物以致用”等。生命意是指主體對“象”所引發的關于生活、生命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想,注重造物過程中蘊含的關于生命和生死的大道思想,如傳統造物思想中的“循環往復、樸散為器”等。生態意是指主體對“象”所引發的關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關系的倡導與主張,強調“象”不僅為了人類,還應該注重自然環境的保護與發展,如傳統造物思想中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物盡其用”等深層次意義。四者自上而下,循序漸進,形成由物到人再到環境之間的意義遞增關系。梳理的意譜系關系見圖2。

2 設計語義學視角下的中國特色造物意象體系構建

易經是中國古人關于世間萬物生長、變化、運行和發展的智慧結晶,揭示了宇宙萬物體系的運行轉化規律。中國設計語義造物意象體系作為萬物體系之一,其運行規律也應符合易理中“陰陽相生相克,萬事周而復始”的基本運行規律[23]。將人造物作為造物意象體系的核心,在人造物中反映出人的主觀能動和客觀映射下所產生的意和象。根據易理中的陰陽概念,將客觀存在的實象和主觀創作的虛象所構成的象,如日月山河,蟲魚草木,徐悲鴻所畫之馬,齊白石所畫之蝦等皆可視、可觸、可感,能夠被人的基本感官而感知識別,視為“陽”。將認知主體的情意和思想所構成的意,如對生命的感悟、對自由的贊頌等皆不能夠被各類感官直接感知和識別,需要依賴大腦活動和情感活動的深層次作用,視為“陰”。陰陽相合為一,以實現意因象顯,象以意存,故而形成原始意象群并作為造物意象體系的核心層;基于易經四象中陰陽純度變化而產生純陽、少陽、少陰、純陰四象法則,根據“意”的尺度距離變化對初始意象群進行細化和衍生,將初始意象劃分為相同、相近、相合、相斥的四個意象單元,以形成造物意象體系的中間層。由于意象的非確定性和非現成性特點,結合“四象生八卦”的法則,將四個意象單元組合并發展出基于合喻和異喻化躍遷的新意象,是造物意象體系的外圍層。通過核心層、中間層和外圍層之間的不斷生長、循環和變化,進而形成龐大豐富且富有生命力的中國特色造物意象體系,見圖3。

圖2 意譜系關系分析

圖3 設計語義學視角下的中國特色造物意象體系

2.1 意象生成

易經思想認為世界宇宙由陰和陽兩種基本屬性組成[24],兩者相互對立、相互依存和相互轉化,并實現陰陽合一。同理,造物意象可認為具備意與象兩種基本屬性,意是人們大腦深層次認知的產物,包括精神活動和心理活動;象是人們對客觀物象經過感官感知認知而創作的物質形象。前者屬于意識層面,后者屬于物質層面,兩者相互依存和相互轉化的過程稱為意象生成。而意象生成主要依賴意象緣起和意象互證兩個路徑:意象緣起是指在人們大腦深層次認知和感官淺層感知作用下,分別產生意與象兩個獨立群體,此時兩者如破土春芽,按照各自的譜系進行生長和拓展且彼此之間尚未建立起穩定的聯系。意象互證是指基于人的綜合認知作用,意與象兩個群體之間的匹配和分類,一方面按照意的性質差異,將若干個象分類歸納到與之匹配的意中;另一方面則按照象的性質差異,將若干個意分類歸納到與之對應的意中。通過分類和匹配實現意中有象,象中有意并達到意象合一,從而完成初始意象群的生成。

2.2 意象衍生

初始意象群是按照意譜系中生命意、生態意、使用意、語言意四個維度對意和象進行的粗略分類和匹配,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意象合一。然而在對某一維度下的意象進行應用時,則面臨混沌錯雜的局面。因此,根據“兩儀生四象”中按照陰陽純度不同而分為純陽、少陽、少陰、純陰四象的基本法則,在初始意象的基礎上對意象進行深層次的展開和細分歸類,將意與意之間的尺度距離作為劃分標準,根據尺度距離的大小將某一維度下的初始意象衍生為相同、相近、相合、相斥等四個意象單元,它們描述了不同意象之間的程度關系,并將它們稱為衍生意象。以生命意義維度為例,其數學定義為,假設該維度下存在意隸屬于意的象集合,兩者構成的意象記為,同時存在意隸屬于意的象集合,兩者構成的意象記為。要求名人員對意和意進行相關性評價,第位人員關于意和意的相關性評價結果記為p,則關于意和意的評價矩陣記為,見式(1)。

為避免量綱[25]的影響,將所有評價人員的評價矩陣進行歸一化處理,見式(2)。

然后計算關于意和意的相關性評價均值,評價均值采用歐式距離計算意和意之間的意象尺度距離,見式(3)—(4)。

當≤0.25時,認為意和意為相同意象;當0.25≤≤0.5時,認為和為相近意象;當0.5 ≤≤0.75時,認為和為相合意象;當0.75≤≤1時,認為和為相斥意象?;谝夂鸵獾臄祵W計算結果,為和的意象關系判斷提供依據。同理,可以對初始意象中所存在的所有維度的意象進行意象細分,依次對所有意象關系進行區別并建立相同、相近、相合、相斥四個意象單元,從而形成造物意象體系的衍生層。

2.3 意象發展

運動是事物存在的根本屬性,造物意象作為世界萬物之一,其自身處于不斷的發展和變化之中。同時事物的新發展總是在舊事物的基礎上進行的演變。因此,新意象的發展也離不開初始意象的基礎?;谝庀笱苌梢缘玫较嗤?、相近、相合、相斥四種意象單元,它們既是對初始意象的關系分類,也是意象發展的基本單元,通過兩兩意象單元的組合融合,進而發展出新意象。此外,意象發展可以視為相生和相克兩個方向,同時根據意象單元的性質不同,將象的發展躍遷路徑歸納為意象合喻和意象異喻兩條路徑。意象合喻是指相同意象、相近意象、相合意象三者之間的組合,從而形成意象的升華和擴充;意象異喻是指相合、相近、相合等意象與相斥意象的組合,從而形成意象的萎縮和衰減。通過意象合喻路徑和意象異喻兩條路徑分別實現意象的相生發展和相克發展,進而產生新的意象并形成造物意象的發展層。

3 實例分析

3.1 意象緣起——設計語義表征化

意象緣起是設計語義的表征化過程。表征化是指一種意義結構的建構,用以表達事物之間的連接關系,具有鮮明的形象表達能力,語言、思想、圖像等都是一種表征化形式。意象緣起則是指通過意與象分別不斷地表征演進而得到眾多的表征形式,使意和象在數量規模上得到發展,同時也使得意與象之間的關系變得豐富和穩定。例如漢字造字法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四種,經歷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過程,稱為漢字七體。同時中國文字經歷了圖畫文字、甲骨文字、古文、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以及各種印刷字體等的發展歷程[26],由象形字逐漸轉化為形聲字,體現了意的表征演進路徑,即同一含義所對應的不同表征的象,見圖4。

此外,仰韶魚紋的演變過程也表明了意象表征化的歷程,其中的人面魚紋的演變經歷了寫實魚紋、典型魚紋、簡體魚紋、抽象魚紋和符號化魚紋等階段[27],由具象化內容逐漸演變成了符號化的表征形式,其形象多用于祭祀活動當中,代表魚類繁殖能力強的特征屬性,寓意豐收富余,具有極強的象征意義。其意義沒有因為形象的抽象化而衰減,反而又有之前的語言文字意義的“魚”轉化為豐富深沉的“繁衍”的生命意義,體現了象的表征路徑,即不同表征的象所對應的深層次的意,見圖5。

圖5 “魚”的象表征過程

3.2 意象互證——設計語義辯證化

意象互證是設計語義的辯證化過程,它是指認知主體在概念、經驗、習俗文化等因素的作用下,經過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對意與象之間映射關系的反映,并利用這種映射關系完成意與象的陰陽合一,實現意與象的相互匹配,進而成為意象整體。同時,由于認知主體與時代環境的差異性,往往存在有意無象、一意一象、一意多象、一象多意等情況,體現了意象互證之間非對稱的映射關系?;谶@種非對稱性,將意象互證關系概括為一對無、一對一、一對多和多對一四類。一對無是指意先于象生,即意在同一時空下暫時無法找到與之對應映射的象,往往表現為某種超前的思維或理論,例如愛因斯坦于20世紀所提出的相對論理論,其超出其所在時期的任何已知現象或物體的解釋范疇,故沒有任何象與之產生映射關系;一對一是指一個意只和一個象產生映射關系,彼此之間有且只存在唯一解,例如“太極”概念只能采用唯一的象“太極圖”來進行解釋說明;一對多是指同一個意和多個不同的象產生映射關系,例如“壯麗”能夠采用山川、宮殿、建筑、夜景等多個不同的象來進行解釋說明;多對一是指多個不同的意和同一個象產生映射關系,例如“皇權”“富貴”“尊貴”“奢華”“輝煌”“繁冗”“霸氣”“威嚴”等不同的意均能夠采用龍椅的象來進行解釋說明,見表2。意與象兩者雖有異質,但通過上述四種關系實現意象之間的彼此互證,使心理場(意)與物理場(象)產生脈沖而融為一體,進而形成龐大復雜的意象群,同時也體現出設計語義的辯證統一。

3.3 意象躍遷

3.3.1 設計語義合喻化

意象躍遷是意象發展的重要途徑,包含設計語義的合喻化過程和異喻化過程。設計語義合喻化具體指相同意象、相近意象與相合意象三者之間的相互組合,通過組合疊加形成意象的升華和擴充,以達到意象增強的效果。設計語義合喻化在中國傳統造物中被廣泛使用,例如在傳統詩歌《天凈沙秋思》中“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枯藤”“老樹”“昏鴉”皆是喻指荒蕪破敗之意,三者組合使孤獨凄涼之象加倍強化。在中國傳統設計中,玉代表品性與等級,而龍紋代表權利與強度,黃色代表尊貴與皇族,龍紋玉佩兩者組合升華出“玉中極品,人中龍鳳”之意象(見圖6a),黃色與龍紋組合的龍袍則突顯“唯我獨尊,至高無上”之意象(見圖6b);一個動作與神情夸張的人偶,加上一套鼓樂器具,兩者組合傳遞出“鑼鼓喧天,人山人?!敝庀螅ㄒ妶D6c);馬代表運動與速度,燕子代表遷移與吉祥,馬踏飛燕則擴展出“天馬行空,迅馳安達”之意象(見圖6d)。通過意象躍遷中的設計語義合喻化實現了意象之間的相互成就與相生調和,促進了意象表達的增強、升騰、豐富與統一。

表2 意象互證關系

Tab.2 Image mutual evidence relationship

3.3.2 設計語義異喻化

設計語義異喻化是意象躍遷的另一過程,它具體指相同意象、相近意象、相合意象三者與相斥意象的組合,從而形成意象的萎縮和衰減,以達到意象抵消的效果。在造物設計中,設計語義的異喻化往往采用非常態的設計形式,如多元素混搭,其意象疊加容易產生戲謔感和反諷之意。例如在室內裝飾中,將具有古典、端莊、穩重等中國傳統家具風格元素置于時尚、輕松、簡潔的現代風格家裝環境中,直曲線條相沖(見圖7a)、金木材質相克(見圖7b)、黑白色彩相穿(見圖7c)、抽象與具象圖案相害(圖7d),導致兩綜合環境場效應下降,視線游走于各元素之間,不易形成定點聚焦。設計語義異喻化實現了意象之間的相互分離、衰減、萎縮和抵消,是造物意象體系的對立沖突和相克調和的結果,其積極作用通常是催化了新的審美與意象的誕生。

圖6 合喻化案例

圖7 異喻化案例

4 結語

造物意象研究是中國傳統設計理論與實踐研究的重要核心,堅持中國設計理論守正創新與融合發展,是在世界多極格局發展趨勢下提升中國綜合國力、實現中華民族文化復興的時代要求。本文通過對中國傳統設計語義學的造物意象概念和造物意象譜系的梳理,將易經哲學思想融入設計語義學研究中,結合“四體演進論”提出意象緣起–設計語義表征化、意象互證–設計語義辯證化、意象躍遷–設計語義合喻化、意象躍遷–設計語義異喻化的造物意象演進路徑,進而構建了中國設計語義學造物意象體系;結合設計實例分析,闡述造物意象體系的運行機制,在一定程度上探索了中國傳統設計語言與設計文化的共性規律,對提升中國設計學科與設計教育的主體地位,強化中華民族設計文化主體意識,創建世界設計文化共同體格局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1] 柳冠中. 事理學方法論: 一本講設計方法論、設計思維的書[M]. 上海: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2019.LIU Guan-zhong. The Design Methodology[M]. Shang-hai: Shanghai People's Fine Arts Publishing House, 2019.

[2] CERELLA A, BRADLEY A. Introduction: The Power of Representations: Towards a Semiotic Theory of the Imaginary[J]. Political Theology, 2023, 24(1): 1-14.

[3] S?RENSEN B, THELLEFSEN T. Ferdinand de Saussure in Contemporary Semiotics[J]. Language and Semiotic Studies, 2022, 8(1): 1-5.

[4] 蔡曙山. 論符號學三分法對語言哲學和語言邏輯的影響[J].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 43(3): 50-58. CAI Shu-shan. On the Trichotomy in Semiotics and Its Influence on Linguistic Logic and Philosophy[J].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 2006, 43(3): 50-58.

[5] 湯志堅. 操縱裝置語意學設計研究[J]. 桂林電子工業學院學報, 1992, 12(2): 88-92. TANG Zhi-jian. A Research on the Semantical Design of the Operating Controllers[J]. Journal of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1992, 12(2): 88-92.

[6] 劉觀慶. 產品語意學初探[J]. 藝苑(美術版), 1995(3): 22-23. LIU Guan-qing. A Preliminary Study on Product Semantics[J]. Journal of Nanjing Arts Institute (Fine Arts & Design), 1995(3): 22-23.

[7] 張劍. 索緒爾還是皮爾斯:產品修辭符號結構的選擇[J]. 裝飾, 2022(10): 98-102. ZHANG Jian. Saussure or Peirce: The Choice of Product Rhetoric Symbol Structure[J]. Art & Design, 2022(10): 98-102.

[8] 高飛, 葉尚輝. 機械產品的語義造型[J].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 1994, 21(4): 381-386. GAO Fei, YE Shang-hui. Semantic Modeling of Mechanical Products[J]. Journal of Xidian University, 1994, 21(4): 381-386.

[9] 任立昭, 何人可. 設計語義學探討[J]. 廣西工學院學報, 2003, 14(4): 39-41, 51. REN Li-zhao, HE Ren-ke. A Discussion on Design Semantics[J]. Journal of Guang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3, 14(4): 39-41, 51.

[10] 魏長增, 張品. 工業設計與產品語義學[J]. 包裝工程, 2003, 24(2): 81-83, 86. WEI Chang-zeng, ZHANG Pin. Industrial Design and Product Semantics[J]. Packaging Engineering, 2003, 24(2): 81-83, 86.

[11] 張凌浩. 產品的語意[M]. 3版. 北京: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15. ZHANG Ling-hao. Product Semantics[M]. 3rd ed.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2015.

[12] 蘇建寧, 李菁楠, 邱凱, 等. 自然語義驅動的產品意象外觀創新設計[J]. 機械設計, 2022, 39(10): 119-125. SU Jian-ning, LI Jing-nan, QIU Kai, et al. Innovative Design of Product Image Appearance Driven by Natural Semantics[J]. Journal of Machine Design, 2022, 39(10): 119-125.

[13] 李月. 中國意象理論的歷史發展及現代性演進[D]. 咸陽: 西藏民族學院, 2012. LI Yue.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Modernity Evolution of China's Image Theory[D]. Xianyang: Xizang Minzu University, 2012.

[14] 趙天一. 中國古典意象史論[D]. 重慶: 西南大學, 2012. ZHAO Tian-yi. The Theory and History of "yi—Xiang" in China's Classical Period[D]. Chongqing: Southwest University, 2012.

[15] 李瑞卿. 《文心雕龍》意象論的易學闡釋[J]. 古代文學理論研究, 2021(1): 194-215. Li Rui-qing. The Explanation by Yi-Ology on the Imagery of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J]. Gudai Wenxue Lilun Yanjiu, 2021(1): 194-215.

[16] 宗立成, 王娜娜. 早期中國彩陶設計文化研究[J]. 中國陶瓷, 2022, 58(7): 94-100. ZONG Li-cheng, WANG Na-na. Research on Early Chinese Painted Pottery Design Culture[J]. China Ceramics, 2022, 58(7): 94-100.

[17] 袁曉莉. 黎族造物意象形式: 神秘性思維的集體表象[J]. 藝術百家, 2016, 32(6): 177-182. YUAN Xiao-li. Image Form of Li Minority Design Art: Collective Presentation of Mysterious Thinking[J]. Hundred Schools in Arts, 2016, 32(6): 177-182.

[18] 張瑞霞, 黃蓉, 郭曉芳. 中式古典家具用紡織品造物特征感性意象研究[J]. 家具與室內裝飾, 2022, 29(9): 46-51. ZHANG Rui-xia, HUANG Rong, GUO Xiao-fang. Study on Emotional Image and Manufact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Textiles in Chinese Classical Furniture[J]. Furniture & Interior Design, 2022, 29(9): 46-51.

[19] 田順. 白族扎染工藝中的建筑意象研究[J]. 裝飾, 2019(7): 112-115. TIAN Shun. Research on the Architectural Imagery in the Bai Nationality's Tie-Dye Craft[J]. Art & Design, 2019(7): 112-115.

[20] 張紅霞. 現代東方陶藝中的“馬”意象研究[J]. 中國陶瓷, 2015, 51(8): 99-103. ZHANG Hong-xia. Research of Horse Image in Orient Contemporary Ceramic[J]. China Ceramics, 2015, 51(8): 99-103.

[21] 薛鋒. 蘭竹如同草隸然——鄭板橋書畫略述[J]. 中國書法, 2022(4): 36-47. XUE Feng. Lanzhu is Like a Grass Official—A Brief Introduction to Zheng Banqiao's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J]. Chinese Calligraphy, 2022(4): 36-47.

[22] 李傳文. 設計鑒賞設計美學設計批評論[M]. 北京: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16. LI Chuan-wen. Design Appreciation, Design Aesthetics and Design Criticism[M].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2016.

[23] 徐磊, 高波. 《周易》文明觀與造物理論的哲學基礎[J]. 山東社會科學, 2022(7): 74-81. XU Lei, GAO Bo. The Philosophical Basis for the Civilization Outlook and Creation Theory in the Book of Changes[J]. 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2022(7): 74-81.

[24] 譚德貴, 吳迪. 龐思奮“復合《易經》”模型辨析及其對中國易學研究的啟示[J]. 世界宗教文化, 2023(1): 86-94. TAN De-gui, WU Di. Analysis of Stephen R. Palmquist's "Compound Book of Changes" Model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China's Study of the Book of Chan-ges[J]. The World Religious Cultures, 2023(1): 86-94.

[25] 孫利, 覃忠志, 吳儉濤, 等. 多維意象下產品造型滿意度預測模型研究[J]. 機械設計, 2023, 40(1): 127-134.SUN Li, QIN Zhong-zhi, WU Jian-tao, et al. Research on the Prediction Model of Product Modeling Satisfaction under Multi-Dimensional Imagery[J]. Journal of Machine Design, 2023, 40(1): 127-134.

[26] 黃煒杰, 汪泓. 漢字七體動態化字體設計[J]. 裝飾, 2020(6): 63. HUANG Wei-jie, WANG Hong. Dynamic Font Design of Seven-Body Chinese Characters[J]. Zhuangshi, 2020(6): 63.

[27] 劉虹. 彩陶魚紋裝飾的演化與發展[J]. 中國陶瓷, 2006, 42(12): 87-89, 72. LIU Hong.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ish Pattern Decoration of Painted Pottery[J]. China Ceramics, 2006, 42(12): 87-89, 72.

Analysis on Creative Image of Chinese Design Semantics

SUN Lia,b, CHEN Yong-lianga, WU Jian-taob, QIN Zhong-zhib, YU Li-yangb, YU Hong-feib, ZHANG Shuob, FENG Xin-yuanb

(a.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b.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 Yanshan University, Hebei Qinhuangdao 066004, China)

The work aims to analyze the creative image of Chinese design semantics with Yi Jing culture and design semantic theory to explore the common law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design language and design culture represented by the creative image and build the creative image system of Chinese design semantics. First of all, the creative image concepts and pedigre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design semantics were sorted out. Secondly,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philosophical philosophy of Yi Jing, the three stages of image generation, image derivation and image development were proposed. Combined with the design semantic theory, the creative image evolution path of image origin-design semantic representation, imagery mutual evidence-dialectical design semantics, image transition-design semantic metaphorization and image transition-design semantic allusion was put forward, and 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reative image system of Chinese design semantics was completed. Finally, the above system was applied to analyze different design cases. As a result, the evolution and concept of the creative image pedigre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design semantics were combed, the creative image system of the Chinese design semantic creation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path of the creative image evolution was proposed. The common law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design language and design culture are explored to a certain extent, making a positive exploration for the study of design theoretical system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hinese style, and Chinese manner.

design semantics; design image; creative image; Yi-ology

TB472

A

1001-3563(2023)14-0032-09

10.19554/j.cnki.1001-3563.2023.14.003

2023–02–11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專項(22BG125)

孫利(1972—),男,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智能數字化設計理論。

吳儉濤(1976—),女,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為工業產品智能設計方法創新。

責任編輯:陳作

猜你喜歡
語義學造物語義
條約演化解釋:合法性、語義學分析及近似概念
“與造物游”: 第二屆晚明藝術史學術研討會召開
語言與語義
造物新語——重組材料與構造
造物美學
以木造物
哈特的語義學
“上”與“下”語義的不對稱性及其認知闡釋
認知范疇模糊與語義模糊
財產權概念的語義學考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