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程改革下高中音樂教學的創新與思路

2023-07-26 04:33吳少敏
高考·上 2023年3期
關鍵詞:高中音樂教學創新新課程改革

吳少敏

摘 要:音樂是一門藝術類學科,也是深化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所以有必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深入探究音樂教學的創新手段和創新路徑,這是打造煥然一新音樂課堂并讓其迸發活力與生機的必要舉措。為此,高中音樂教師需要從現實角度出發,通過不斷摸索和實踐找出合理與合宜的音樂教學創新之路,以便更好地順應新課程改革這一外部形勢,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基于對高中音樂教學的思考和分析提出創新策略,僅供參考。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高中音樂;教學創新

伴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深入人心,高中音樂教學工作正在面臨新一輪洗禮與革新,需要音樂教師提前做好準備。音樂作為一門藝術類學科,與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存在較大差異,所以不能按照其他學科教學創新思路對音樂教學進行創新,音樂教師需要做的是不斷摸索、實踐和反思,才可以達成理想的創新成效,最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希望諸多音樂教師可以從本文中獲取思路和靈感。

一、高中音樂重要性及高中生音樂心理發展的特征表現

(一)高中音樂重要性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音樂是高中階段必不可少的學科,也是素質教育實施的重要途徑,從這個層面看,高中音樂無疑是重要的。拋開這個層面,音樂課程與其他課程相比,藝術性更加突出,可以在某個程度上培養學生的思想情感并讓學生認知美、感受美、創造美,可以保障學生獲得審美上的愉悅感,而音樂包含的情感因素也可以陶冶學生情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

其次,不同主題、不同風格的音樂可以傳遞出快樂、悲傷、憤怒等情緒,利于強化音樂視角下的各種教育,包括愛國主義教育、文明禮貌教育、品德教育等,并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親情、友情、愛情等,從而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并豐富內心感受,利于學生感受人情冷暖、感受現實與理想的碰撞,間接促進學生成熟、間接開發學生智力、間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為學生學習、生活帶去多方面正面影響。

最后,音樂課堂上的學生可以放松身心,并在聽歌、唱歌、彈奏等活動中收獲快樂,可以最大化釋放學業方面壓力,達到調節身心的目的[1]。要知道,高中生正處于壓力重、學習忙碌的階段中,適當在音樂課堂中放松身心,更有益于身心健康,避免高中生思想、行為出現偏激問題。

(二)高中生音樂心理發展的特征表現

高中生的音樂心理發展特征表現可從智力、情感、音樂三個方面去剖析和論述。

智力特征:高中生相比于初中生和小學生,智力有了顯著提升,心智也趨于成熟,對于事物的認知和看法更獨特。此外,素質、涵養、文化、底蘊也在逐步提升中,可側面印證他們的思想意識在不斷成熟,尤其是邏輯思維、智力水平和審美能力,對于音樂的領悟會更深層化,具備一定洞察力和敏銳觀察力。

情感特征:高中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對外界事物的認知正在逐漸深化,自我意識已經初步形成[2]。這個過程中,高中生的情感也在逐步豐富和強烈,他們的思想意識正在趨于成熟和獨立,不會將事物的認知停留在表面化階段,具備觸及本質的能力。由此可知,高中生更具理解抽象音樂藝術、高雅音樂藝術的能力,也會在音樂中收獲豐富情感并輸出更飽滿情感。

音樂特征:高中生對于音樂知識的認知并不全面,所以高中生的音樂認知很容易受外界因素影響。另外,高中階段學生的感知力在不斷提高,音樂學習中便會通過對音樂的感知而產生不同觀點,部分學生具備的音樂理解能力已經達到了成年人標準。當然,高中生對音樂進行記憶是邏輯性記憶在發揮主要作用,可通過分析音樂相關特點掌握對內容和表達情感的理解,進入音樂世界并由此展開想象,也會讓學生的思維水平不斷提升。

二、新課程改革下高中音樂教學的創新策略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創新高中音樂教學勢在必行,這是提升高中音樂教學質量、助力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所以需要高中音樂教師提前做好創新準備工作,更要提前做部署和安排,方可確保創新工作推進的萬無一失?;诖?,下文提出自己的觀點,希望可以產生一定的積極作用。

(一)把握新課程改革形勢下的高中音樂教學基本要求

想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創新高中音樂教學,就要提前了解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音樂教學基本要求,這樣才可以便于高中音樂教師看到差距、找出不足并讓創新教學工作落實得科學、合理、有效。這里將教學基本要求歸納為兩點:

一是明確教學目標,側重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傳統高中音樂教育以教授知識、技能為主要目的,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音樂教師要及時從這種狹隘觀念中跳脫出來,進而提升對學生的關注度,務必在保留以往教學目標基礎上、看重學生進步與成長的新課程改革進程中,將提高學生專業素質作為音樂教學目標,堅定不移地朝這個目標去努力[3]。此外,要在高中生學業壓力過重的狀況下更加重視音樂教學工作,讓學生可以在參與音樂課堂中釋放壓力,身心得到調節,最大化體現音樂學科價值、音樂課程實施意義,這點也非常重要。

二是轉變教育觀念,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結構。新課改強調在課堂中體現學生的主體性、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所以,高中音樂教師要及時轉變“教師高高在上”“一切都是教師說了算”的錯誤、落后教育觀念,切實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并為他們參與課堂、在課堂中表現提供各式各樣機會[4]。與此同時,要平衡音樂課堂中“教”和“學”兩項內容,更要從全局出發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結構,為學生學習、進步和成長做好統籌規劃,充分調動學生主體意識、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做到適當“放手”,讓學生享有一定權利,如對話權。

(二)善于利用多媒體創新教學方式

在浩浩蕩蕩推進新課程改革、現代化教育進程中,多媒體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因為它是由信息技術不斷發展而衍生出來的產物,將其應用于高中音樂課堂,可視為信息技術融入教育工作的典型體現,也會成為高中音樂教師創新音樂教學的重要工具,所以高中音樂教師不可在創新教學中忽視多媒體,相反,要在重視基礎上做到多用、善用。

一是利用多媒體創設動人情境,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在借助聲音特效、圖片等創設情境過程中,也滿足音樂播放、音樂資料圖文并茂方式呈現的教學需要,確保音樂課堂對學生的各項感官造成沖擊,可提升音樂課堂的震撼力、感染力,也可強化學生學習印象。

二是利用多媒體豐富教學素材,避免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完全依賴音樂教材,也進一步保障音樂教師在創新教學過程中有諸多選擇性,進一步提升音樂教學靈活性,強化音樂教學的不可確定性,為更多創新舉措的落實埋下伏筆。當然,豐富音樂素材也可以較大程度開闊學生視野、增長學生見識,利于學生的音樂感悟能力、音樂鑒賞能力大幅度提升[5]。例如,在《音畫交響——影視音樂》一課教學中,音樂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播放影視作品中的主題曲、插曲等,確保學生的音樂欣賞不受教材限制,如《西游記》中的《云宮迅音》配樂、《敢問路在何方》歌曲,又或是《大宅門》中的《大宅門》主題曲等,這些都將讓學生領略到影視音樂的魅力和風格,可讓學生學習得津津有味。

三是利用多媒體攻克學生學習重難點,簡而言之就是利用多媒體的各項功能滿足學生“輕聲跟唱”“反復聆聽”和化解抽象知識點的學習需要,讓學生利用視覺、聽覺等全方位解讀音樂理論,更可借助多媒體給予的伴奏實現聲情并茂“演唱”,或是結合多媒體播放的輕聲歌唱給予伴奏支持等,降低音樂教師教學難度、提升音樂教學效率,確保學生在音樂領域有長足進步。

(三)強化高中音樂實踐板塊教學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音樂教師要基于對學生的塑造和培養而酌情增多實踐教學在課堂中的比重,確保學生在教師的各項安排下實現全面發展。

一方面,高中音樂教師要重視打擊樂教學并推出相關訓練活動,增多學生接觸、練習各種樂器的機會,教會學生彈鋼琴、吹口琴、拉小提琴、彈古箏等,保障高中生多才多藝。與此同時,結合學生樂器掌握情況推出更具針對性的訓練,著重對學生樂器彈奏不足的地方展開訓練,訓練難度可視情況而定,忌諱訓練單一化、枯燥化,不妨通過對學生進行獎勵來激發學生練習熱情,不失為較好手段,值得在教學中進行嘗試。

另一方面,高中音樂教師要為學生組織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如音樂創作活動,支持學生基于想象進行大膽創作,也要為學生音樂創作提供各式各樣支持,擴寬學生創作范圍,學生可以結合自己喜好創作關于友情的歌曲、親情的歌曲等,也可以明確歌曲的情感基調,如高興、悲傷、平和、憤怒等,由學生全權負責節奏快慢、選用的樂器、歌詞編寫等,當然,學生可獨立進行創作,也可進行合作性質的創作,最大限度地讓學生進行歷練并激發學生音樂創作熱情。音樂教師除了開展音樂創作活動,還可以開展歌舞表演活動,將舞蹈和音樂兩種藝術結合在一起,更好地彰顯藝術魅力并給學生帶去美的感受,可借此機會培養學生的編舞能力、肢體靈活性。除此之外,音樂教師還可組織學生外出觀看古典音樂、流行音樂等不同音樂類型的演繹及表演活動,讓學生真正喜愛上音樂并在藝術的世界中不斷探索,皆有助于學生的音樂水平顯著提升。

(四)科學制訂考核制度

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音樂教師不可只看重教學過程,還需重點關注教學結果,更要善于采用多種方式獲取更客觀、更準確的結果,可通過以下兩種方式獲取結果并將其視為優化、創新課堂的依據。

一種方法是制訂科學的考核制度,按照制度要求安排和落實多樣化考核,可圍繞學生音樂知識儲備、樂器彈奏技能、音樂感悟能力、音樂鑒賞能力等展開對應考核,務必促成理論考核和實踐考核的結合,而打分成員除了高中音樂教師外,也可邀請音樂領域專家參與,避免考核結果失真。

另一種方法則是借助師生互動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具體來說,是在教學評價環節中了解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的收獲、遭遇的難點、產生的困惑等,通過學生自評、師生和生生相互評價得出更客觀的學習成效評價[6]。若是利用課下時間了解音樂教學狀況、學生學習情況,不妨通過發放調查問卷的方式完成,利于學生暢所欲言,可成為高中音樂教師優化、創新音樂課堂的重要依據。

三、新課程改革下高中音樂教學創新的思考與建議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對高中音樂教學進行創新是高中音樂教師必須完成的任務,不可否認,這項任務充滿挑戰性,所以為了更好地幫助音樂教師開展創新教學工作并達成理想創新成效,這里提出幾點建議:

其一,高中音樂教師充分尊重學生課堂主體地位并做到最大化“放手”,這里的“放手”不是教師不管學生,而是基于對學生學習、成長的長遠思考而賦予學生各種權利,包括以往音樂課堂中學生不享有的對話權利、質疑權利、參與權利、評價權利、合作權利等,要切實讓學生在應用權利基礎上達成不同目的的歷練,包括提升學生的合作精神、協作意識、創新能力、思維能力等,為學生進步打開便利通道,可保障學生學有所成,加速進步和快速成長。

其二,高中音樂教師要多鼓勵、多肯定、多支持和多幫助學生學習音樂,因為激勵的作用是無窮的,可以激發學生音樂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也有助于學生的音樂學習效率事半功倍[7]。帶來的又一重好處是拉近師生關系、升溫師生情感,這樣就可以保障教師在落實創新教學舉措過程中獲得學生的理解、信任和配合,就可以最大化提升創新音樂教學成功性、有效性,減輕音樂教師創新教學的壓力、負擔。

其三,高中音樂教師有必要定期反思教學舉措、找出創新教學中存在的瑕疵和不足,因為高中音樂教師創新教學工作過程中不可能不面對各個難點和瓶頸,做出的諸多嘗試可能是正確的,也可能是不正確的,這些都有可能將音樂教學引入歧途,所以,這些不足和瑕疵有必要予以重視,可將其視為優化音樂課堂的途徑,為音樂教師再度創新音樂教學的條件,保障創新音樂教學路線不走偏。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推進,加速了高中音樂教學創新進程,這是擺在高中音樂教師面前的一項艱巨任務,需要高中音樂教師為之付出努力,因為創新的成功與否、創新的好壞,都將直接影響音樂教學質量、學生學習效率,甚至會關乎素質教育的實施成效,為此,高中音樂教師不可在音樂教學創新過程中掉以輕心,相反,務必要提高對這項任務的關注度、重視程度,更要落實貼合實際教學情況的多樣化創新舉措,相信經過不懈努力后,必將收獲頗豐。

參考文獻

[1]明文剛.素質教育導向下高中音樂教學活動的開展:評高中音樂教學方法創新與實踐[J].中國教育學刊,2021(5):135.

[2]張高亮.以“鑒”育審美能力以“賞”促創新思維:淺談高中音樂鑒賞教學[J].考試周刊,2021(32):161-162.

[3]朱永青.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創新應用:評高中音樂教學方法創新與實踐[J].中國油脂,2021,46(2):165.

[4]顧美霞.新課程背景下如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以高中音樂欣賞教學為例[J].中國文藝家,2021(1):121-122.

[5]楊彬.教育戲劇視域下高中語文與音樂學科融合教學探究:由孔雀東南飛課本劇引發的思考[J].廣西教育,2022(35):63-65.

[6]蘇晶.高中西方古典音樂鑒賞課教學策略研究:以莫扎特降E大調圓號協奏曲教學為例[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2,23(11):62-64.

[7]王偉,吳寧.論UbD模式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的應用:以“學會聆聽”單元設計為例[J].音樂教育與創作,2022(11):35-38.

猜你喜歡
高中音樂教學創新新課程改革
淺析新課改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多元音樂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樂教育
中職美術創新教學實施的方法探究
讀寫結合探尋初中記敘文寫作教學新路徑
中職 《電機與拖動》 課程教學的改革與創新
新課改下高中英語課外閱讀活動組織研究
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