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仫佬族依飯節中的師公舞傳承發展的再思考

2023-07-29 13:43房金庫韋金玲
歌海 2023年3期
關鍵詞:民族舞蹈非物質文化遺產

房金庫 韋金玲

[摘 要]民族舞蹈的發展,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民族文化的發展,在族群的演進中,仫佬族依飯節師公舞也發生了一定的流變。通過仫佬族的起源、流變,分析其背后的文化因素,并且提出保護和發展的意見,以期拋磚引玉,使更多人關注仫佬族舞蹈文化的發展。

[關鍵詞]仫佬族依飯節;民族舞蹈;傳統文化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以往對仫佬族依飯節師公舞的相關研究,主要針對其文化構成、舞蹈形式、歷史流變以及當代演進進行考察和分析,如于欣、金濤的《廣西師公舞的不同形態與源流》將仫佬族師公舞歸為桂中師公舞,并對其舞蹈形態進行了描述,同時,通過三種不同形態師公舞的對比探析了背后的文化成因及其多元文化構成?!吨袊褡迕耖g舞蹈集成——廣西卷》當中亦可以看到對仫佬族依飯節師公舞的文化解讀和舞蹈本體描述。黃小明、蘇水蓮、廖夢華的《仫佬族依飯節舞蹈與道教文化的關系——廣西羅城仫佬族民間舞蹈現狀考察》對仫佬族依飯節舞蹈同道教文化的關系展開了系列研究。吳國富在《仫佬族依飯節來源新探》中對節日來源進行新的考證?;诖?,付宜玲的《跨域融合與生存表達:仫佬族儺舞文化緣起》《廣西仫佬族儺舞面具的文化解讀》對仫佬族師公舞的文化緣起與當代表達做了進一步的探析。這些文章都不同程度地為仫佬族依飯節當中的師公舞研究拓寬了視域。

在新時代的文化語境下,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需要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兩途并進”,要與時俱進地思考如何讓“非遺”“活”起來和“火”起來的問題。在深入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歷史淵源、文化構成以及當代流變的同時,更要關注如何讓“非遺”具有永恒的生命力,長久地傳承下去。

一、依飯節當中的師公舞:作為文化交融的產物

依飯節,作為仫佬族人最重要的節日之一,2006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依飯節凝聚著仫佬族人民對先民的崇敬之情,對族人的認同之感,對自然的敬畏之心和對美好生活的期盼。關于依飯節的產生,現在民間所流傳的說法不一,有三種說法占比較主流的地位:1.仫佬族人民遷居羅城時逢冬季,為紀念這個有意義的日子,每年冬季擇吉日祭神過節。2.每年過依飯節是為了請神驅災消難,保安集福,預祝來年人畜興旺,五谷豐收。3.古時候仫佬族始祖因犯罪坐牢,生命垂危,得監守梁、吳二人同情相救,趁夜深將其放出。深夜一片漆黑,道路崎嶇,后面又有追兵,緊急關頭,忽見前面出現一個身著白衣白甲的姑娘,手持大刀,牽著一匹白馬前來相救。始祖騎上白馬后,白馬立即騰空而去,使他脫離險境。后來始祖發跡,不忘白馬姑娘等的救命恩德,定遇難呈祥之日為一年一度的依飯節??偟膩砜?,依飯節的發生帶有著強烈的功能主義目的。它包含著對氏族首領的紀念、對氏族英雄的懷念、對五谷豐登的祈求和對天人合一、人神溝通的期盼,同時起到團結氏族人民,強化身份認同,以節日的形式使大家隆重集會、凝聚精神的作用。

從依飯節的起源,我們不難看出這個節日的產生,一是為了紀念先祖,二是為了祈求風調雨順、四季平安、五谷豐登。這和許多民族的祭祀活動所包含的功能化目的并無二致。值得我們進一步考證的是,依飯節中師公舞何以產生并且廣泛流傳于八桂大地,筆者試著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農耕文明的屬性所決定

由于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低下與落后,在刀耕火種的古代,自然因素對人們的生產勞動影響巨大,人們面對難以克服的自然因素心生敬畏,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套敬神、禮神的生存法則。這也是古代人期待與自然和諧共生、達到人神溝通之效的方法,故而原始舞蹈產生,在漫長的演變過程當中又積淀變異發展而形成了儺。從功能主義的視角看,儺也非常符合農耕文明驅疫除害、祈求豐收、紀念先祖和節日慶祝的需求特性。

農耕文明有著看天吃飯的特性,這一點有別于海洋文明的向外開拓性,農耕文明在生活生產上更依賴于天和地。此觀點可以從著名的舞蹈《葛天氏之樂》得以印證。該舞的六個段落中兩段是《敬天?!贰兑赖氐隆?。這就是說,先民在祈求豐收的時候是要敬天謝地的。土地的肥沃和降水量的多寡,直接關系到勞動生產和來年的收成。故而,農耕民族大多演化出一套基本相似又有其獨特性的所謂“有意味的形式”,也就是敬禮天地、祈愿還愿的儀式,用以祈求豐收,慶賀五谷豐登。仫佬族的依飯節也不例外,其中的師公舞亦有敬謝天地饋贈、神祇庇佑,同時祈來年風調雨順之意味。

(二)古代巫風的遺存

在古代,人們勞動力低下,生產關系落后,催生了圖騰崇拜的認知體系。人們認為自然界的一切,天地云雨、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鳥樹木、禽獸魚蟲,都或多或少地在冥冥之中與自己有著某種聯系,會通過一些偶然或必然現象確定某一物為氏族圖騰,進而產生原始舞蹈以及帶有圖騰崇拜意味的圖騰崇拜舞蹈。這一社會發展現象也對應了孔德在《實證哲學》中提出的在整個世界發展中,群體、社會、科學甚至個人思想都經歷神學、形而上學、實證(科學)三個階段。從拜物教的階段看,由于身處原始社會,人們對于自然界的認識尚淺,以為萬物像自己一樣有靈魂。

另外,從花山崖畫到現在廣西各地無論城里還是村落盛行的社公祭祀,各民族所保存下來的傳統祭祀方式,如壯族的師公舞和螞舞、瑤族盤王節中的盤王舞、仫佬族依飯節中的師公舞……我們不難看出古代巫風在八桂大地的遺存、發展和變異。

廣西“師公舞”是指穿插在酬神儀式中由師公(巫師)戴面具表演的一種民間祭祀舞蹈。它初源于楚巫,后來受中原儺文化、宮廷樂舞、道教和佛教的影響,并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與世居民族的越巫文化不斷交融互滲,逐步演變發展而成的一種獨特的舞蹈文化。八桂大地所流傳并且盛行的“師公舞”是一種民族文化交融互滲的產物。它既善于吸收本民族文化,又始終保持著相對的獨特性,使得其在漫長的流變過程中,仍然保持著蓬勃的生命力,是民族舞蹈學研究的活化石。它本身的演進、融合也側面印證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在漫長歲月中的演變過程。

(三)儺文化的影響與泛化

陳序經先生在《文化學概觀》一書中提出,中國古代固有文化自北向南的發展和影響脈絡。他指出,保存中國古代固有之文化最古之地并非中原地區,而在廣東。筆者以為,此說法可以將廣東理解為兩廣,由于廣東受時代風氣之先,近代以來的一些古跡有所保存,但也幾經變異。恰恰廣西因為經濟發展相對落后,山脈阻隔,保留古代文化頗多。對此,陳先生舉了幾個方面的例子印證。隨政府遷移而來的學者望族、被貶謫到南方的名人大儒因生活所迫等在兩廣定居,因而兩廣地區的中國傳統文化保留較多。桂林作為廣西與中原地區的重要連接點,曾經儺文化盛極一時,廣西的師公舞也受到儺文化的影響。

于平在《中國舞蹈的原始發生與歷史構建》一文指出,儺文化的泛化可歸納為:名稱的泛化、把少數民族的一些非儺文化形態呼為“儺”或認定其為“古儺遺意”、儺神的泛化,同時又提到儺文化的泛化是自宋代以后開始的。廣西仫佬族依飯節當中的師公舞也是在漢文化傳入后與當地少數民族文化相融合產生的一種特殊的儀式舞蹈。吳國富在《仫佬族依飯節來源新探》中提出,仫佬族依飯節來源于當地漢族(土拐人支系)祭祀“依飯公爺”的宗族性還愿儀式活動的觀點,黃小明、蘇水蓮、廖夢華的《仫佬族依飯節舞蹈與道教文化的關系——廣西羅城仫佬族民間舞蹈現狀考察》中論述了依飯節舞蹈與道教文化的關系,于平在《中國舞蹈文化研究四題》一文中指出儺禮的相對穩定基因即時間上的“臘日之時”、形態上的“面具之式”和功能上的“驅疫之勢”,加之于欣和金濤所指出的壯地師公舞乃是一種集楚巫、漢儺和宗教色彩以及當地特色所融合而成的論斷,基本可以判斷仫佬族依飯節當中師公所跳的依飯舞就是儺文化傳入后與地方文化相融合所發展出來的一種藝術形態,它承遠古儺意,又有著本民族的特色。

二、依飯節師公舞的當代流變

(一)道具的簡化

漫長的流變過程當中,我們很難探究依飯舞發生之初的樣貌,但是從師公們虔誠的態度當中我們看到,他們都在按照前人所口傳心授的規范去舞蹈。非物質文化遺產本身就具有活態流變性,其傳承過程不可能一成不變。依飯節當中的師公舞發生之初的形態和現在我們看到的形態一定有所出入。就像儺儀當中所用的面具本為龜甲制成,后來演變成木制面具,而筆者在2020年冬日到金秀參加盤王節之時,看到用紙打印的面具,這是形式上的變化,也可以說是簡化。這樣的簡化背后可以解讀出,今天的人們已經不用依靠制作精美的面具來表達對天神的尊重以祈求風調雨順和五谷豐登,而從接受心理上把依飯節當中的師公舞當作一種文化標識,一是它可以標識族群特征,起到族群文化名片之用,二是有團結氏族,作為族群精神凝聚,集會慶祝之用。在此我們可以看出“由巫到禮”之變的痕跡。人們在喜事、喪事、傳統節日當中仍然會把師公舞作為精神寄托,這樣的傳統儀式其中仍然保留著較為樸素本真的舞蹈動作及唱詞,但是在脫離特定的族群語境之后,則沒有生存土壤。

從過去的做依飯到現在的仫佬族依飯節文化旅游節,我們看到了鮮明的時代特征。依飯節已經逐漸演變為一個文化節日、一張文化名片、一個文化符號。盡管今天的人們依然對自然保有敬畏之心,依然懷揣著天人合一的美好期盼,但早已不是古時那種蒙昧和迷信的態度。

從依飯節祭祀儀式安壇、請圣、點牲、勸圣、唱神、合兵和送圣七個程序當中的舞蹈動作和唱詞當中不難看出,依飯節所表達和傳播的是向善的信仰、傳統的文化和樸素的藝術之美,它早已凝結成當代仫佬族人民身份認同和精神團結的標志。

(二)心理的變化

古時人們舉行依飯節活動是為了祈愿、還愿,娛神的成分較多。人們認為,只有讓神祇感受到自己的虔誠,才能得到神祇的庇佑。仫佬族依飯節習慣上三年一次大節、兩次小節,大節則為宗族性的活動?!抖Y記·祭義》說:“祭不欲數,數則煩,煩則不敬?!庇纱丝煽闯?,古代祭祀活動要講“敬”。劉夢溪在《禮儀文明的核心價值是“敬”——“禮失,求諸野”再識》一文中提出:“人類社會的所有禮儀,其精神內核都是‘敬。也就是孔子講的:‘為禮不敬,舉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沒有‘敬,任何禮儀都沒有什么看頭了?!边@種“敬”在當代依然傳承,但是此間的“敬”以及“敬”的對象發生了易變。

吳國富在《仫佬族依飯節來源新探》一文中指出:“受到道教(尤其是梅山教)、佛教、巫教等多種民間宗教影響,土拐人的‘稀凡祭祖酬神儀式活動發生了變化?!边@種多元文化語境的疊加和族群融合使得仫佬族依飯節的偶像崇拜發生變易。

在其漫長的流變過程中,人們由敬神、娛神的心理逐漸演變成對氏族祖先的懷念,以及族人之間相互溝通、保持聯系、凝聚共識、齊心奮進、共創美好未來的渴望。這一點可以從漢族民間祭祖“依飯公爺”的宗族性還愿酬神活動到仫佬族“依飯文化節”的演變得以印證。

(三)程序的演化

在古代,儺有驅鬼除疫的作用,在當代,那種驅鬼除疫的功能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而逐漸淡化。在這樣的過程之中,儺逐漸與巫、佛、道以及當地文化融合發展,直到今天帶有旅游文化節色彩的“依飯文化節”。

仫佬族依飯節儀式共九個步驟,分別為:安壇、請圣、唱神、招兵、點牲、勸圣儀、唱牛哥、送圣。筆者注意到,在儀式過程中,師公是戴著麥克風的,這已然表現出代表現代文明的電子媒介對傳統文化的介入,過往禮神敬神的儀式也需要借助現代科技,讓聲音變得更加響亮,傳送得更遠。這里我們亦可以看出,依飯節儀式的流變是觀照主體由“神”到“人”的逐漸演變,越來越充滿人本主義的關懷。筆者認為,儀式的流變越來越凸顯觀照重心和取悅重心的變化,那就是由“神”而“人”的轉向。這一點可以從面具戴在額上以便于人們在山頭上觀看、為了制造更大的聲音和影響而佩戴麥克風等方面得見。

除此之外,筆者深入四把村進行田野調查時發現,在村子里小廣場上所表演的師公舞,并非全部表演完,而是根據需要表演幾段。在演出結束后的采訪當中,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謝忠厚在接受我們的采訪時表示,由于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沒有辦法全部跳完。由此可見,師公舞的傳播場和接受場發生了變異。這種變異是自然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那么在這種變異中我們能做什么?一方面,我們要積極開展原生態的保護和傳承,加強歷史研究,構建傳承語境。另一方面,要想使師公舞長久地傳承下去,廣泛地傳播開來,要不斷注入新鮮活力,不斷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不斷縱向深入研究的同時,積極發掘其當代價值,努力拓寬橫向傳播,吸引更多受眾和愛好者,從而實現新時代的傳統文化“雙創”。

三、經世致用:對師公舞的保護與發展的展望

在當代社會,我們看待民間藝術似乎更多的是采取一種珍視態度,而不像過去飽含著功利主義的目的。在剝離開求神、除疫、祈求豐收、保佑平安功能之外,我們似乎可以單純地把依飯節當作一個大家隆重集會歡聚一堂的節日。但是,在文化競爭和演進激烈的今天,怎樣能讓依飯節和師公舞煥發出新的光彩,得到更好的傳播是今天的文化人和舞蹈人所要思考的問題。要時刻記住“用則興、不用則廢”的道理,古往今來的多少例證向我們反復申論著這一點。我們還應該看到橫向傳播同縱向傳承之間的關系,那就是當代的傳播會影響歷史的傳承,與此同時,縱向的歷史傳承也影響著當代的傳播。

“經世致用”的當代傳播顯得尤為重要,我們欣喜地看到,依飯節除了村里的傳統儀式外,還在龍湖之畔舉行政府牽頭的“仫佬族依飯文化節”,集農產品推廣、電商直播帶貨和新型產品推介于一體,這就是“經世致用”的具體途徑,既保留了傳統依飯節的濃厚文化傳統,又照顧到當下人們的需求,同時和社會發展同步。但我們也發現,在“經世致用”的過程中,傳統文化并未同新興的事物和新興產業進行有機融合,因而顯得生硬拼貼,牽強附會。將不同時空不同語境的文化產物放到同一空間內,難免會顯出觀賞語境的割裂。如何破解文化語境斷裂的尷尬?如何在新時代構建起傳統民俗文化的審美語境?如何讓“非遺”舞蹈“活”起來、“火”起來?這都是值得我們共同思考和探索的。

(一)以新文創賦能傳統文化形象

筆者在研究儺的過程當中就注意到儺畫像從那種粗糲、猙獰、狂放不羈到精致、優美,甚至俏皮可愛的變化,這種變化可以利用到動畫形象的設計當中。我們當下積極倡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可以開辟更多的新的路徑,用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方式呈現出來,使之積極自主地參與進來,方便因材施教地傳授技藝。比如在依飯節文化推廣宣傳上,可以利用依飯節儀式當中的“?!毙蜗笾谱骺ㄍ▌勇?、創作文創產品實現民族文化的推廣;又如可以將依飯節的故事制作成動畫片或卡通讀物,以使小朋友們了解本民族文化;再如可以將依飯舞重新編創,推廣開來。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應當注意要使用兩條腿走路的保護和推廣并重的方法和路徑。一方面,要保護“非遺”舞蹈的本真性,要盡可能地對其原本面貌進行保護。另一方面,則要兼顧它的流變性,結合所需,結合時代特色進行編創,使人民群眾看得懂,學得會,跳得來。如何做到這兩點是值得舞蹈人思考的問題。

(二)用新方法培育接受群體

近年來,“非遺”進校園熱度非凡,此間,大多是鼓勵的聲音,也有批評的聲音。如岳永逸在《本真、活態與非遺的館舍化——以表演藝術類為例》中指出:“要設身處地、感同身受地將民眾視為情感對象,而非工作對象,從而能與民眾之間互為主體,有著共情性理解與共鳴,尊重事物興衰更替的自然規律,避免學校傳承的機械化與形式化?!贬槍@一問題,我們要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和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熱愛。

“非遺”進校園,關鍵在于培育校園傳統文化氛圍。2019年3月29日,教育部下發《關于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作為學校美育培根鑄魂的基礎,弘揚中華美育精神,要在傳統文化藝術的提煉、轉化、融合上下功夫,讓收藏在館所里的文物、陳列在大地上的文化藝術遺產成為學校美育的豐厚資源,讓廣大青年學生在藝術學習的過程中了解中華文化變遷,觸摸中華文化脈絡,汲取中華文化藝術的精髓?!?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新時代背景下,國家大力提倡美育和不斷為中小學生減負,使得“非遺”傳承、民俗舞蹈在校園文化建設、傳統文化發展培育方面大有可為。而怎樣做到因材施教,又能使其樂在其中,則是考驗文藝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試金石。

筆者建議,開展和設立豐富多樣的傳統文化和“非遺”舞蹈類的選修課,既是落實國家提出的美育教育政策的舉措,又可以使美育、體育、傳統文化有機結合作為一門美育選修課,應長期有效地開展下去。近年來,由廣西藝術學院牽頭,廣西藝術學院舞蹈學院及附屬中學具體實施的“非遺舞蹈進校園”活動探索出了一條高校帶動小學、研究生對口支援的路徑。概言之就是由廣西藝術學院同部分南寧中小學開展“非遺”舞蹈進校園的合作,由在校研究生流動性對口幫助中小學開展相關課程。這樣一來不僅能讓中小學生“足不出?!本涂梢詫W習到“非遺”舞蹈,大批的研究生也因此獲得實習和教學的機會,可謂一舉多得。

(三)與時俱進進行文化傳播

讓傳統文化、“非遺”民俗“活”起來,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勢必要在互聯網、文創、文娛方面下功夫、做文章。

第一,加大網絡宣傳力度。筆者注意到,近年來依飯節的舉辦和國慶節假期有重疊,這是發展文化旅游的好機會。仫佬族依飯文化節不僅是本地人民和前來考察調研的人類學學者的節日,更應該讓全社會參與體驗。如此一來,不僅可為游客提供出游的好去處,也有助于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發展文化旅游業,還可以帶動依飯節相關文創產品的研發和銷售。近年來大火的故宮文創、冬奧吉祥物和不斷出圈的新國潮文創都可以在這方面提供參考。

第二,建立師公舞和儺文化體驗館。筆者在參加一個黨史學習培訓班時,欣喜地發現,把黨史融入時下流行的“劇本殺”體驗館中,使學習者身臨其境地體驗,要比單純地講解更為生動,加強了具身性感知。

第三,推進數字化保護的同時加大數字化推廣。文化遺產數字化就是采用數字采集、數字存儲、數字處理、數字展示、數字傳播等數字化技術將文化遺產轉換、再現、復原成可共享、可再生的數字形態,并以新的視角加以解讀,以新的方式加以保存、以新的需求加以利用。通過數字化推廣的方式加強“非遺”傳承,如制作仫佬族特色的依飯節系列游戲,參與者可以在游戲中熟悉人物屬性和背后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制作師公舞為主題的動畫片或高質量的紀錄片用以進行旅游文化推介。如此一來不僅可以發展仫佬族文化旅游產業,還可以推進“非遺”助力鄉村振興的文化策略,實現傳統文化扶貧的目的。

猜你喜歡
民族舞蹈非物質文化遺產
與生靈共舞
民族舞蹈的特點與民族韻味分析
論民族舞蹈文化的傳承與民間舞蹈的教學
民族舞蹈的研究前沿與熱點的對比分析
云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創產品研究
淺談如何培養幼兒對民族舞蹈的學習興趣
湘西苗族刺繡的數字化保護與傳承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