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價值觀之問(三):統一與個性如何兼顧?

2023-07-29 10:07汪正貴
中小學管理 2023年6期
關鍵詞:周記校服發型

汪正貴

我剛到安徽馬鞍山二中工作時,擔任初中歷史教學和班主任工作。當時學校政教處要求統一學生發型,規定男生頭發要露出耳朵,女生不留長發和披肩發,不燙發,標準發型為齊耳短發。學校將發型作為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要求之一,每天早晨學校門口都有值勤老師檢查學生發型,違者記錄在案并扣除所在班級的行為規范分數。

于是全校掀起剪發運動。我們班上一位女生平時留著兩根又長又粗的辮子,活潑可愛。她在周記里給我寫了一封信,和我討論這個問題。她說,老師你不懂得美,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這樣的齊耳發型,并表示拒絕剪發。我在批閱周記時也給她寫了一段話,我說個性是一種美,而作為一個集體,整齊劃一也是一種美;況且留辮子也不容易打理,早上梳洗很耽誤時間。下一周的周記中,她又回信過來說,人的頭發受之于父母,不可隨便剪,她自小長大就沒剪過頭發。她提出一個折中方案,即將辮子盤在頭上,同樣干凈利落,看不出是長發的樣子,也不是披肩發。我同意了她的做法。后來據說一位副校長在學校門口值勤,檢查學生發型,還批評過她。20多年之后再見到她,我們曾經談起這件事,她笑說,老師您當年還是很民主的。

如何兼顧統一性與個性,如何協調規則與人文性,這是學校管理中的兩難問題。記得以前讀過相似的一則案例。一所學校規定女生不得留披肩發,不得留劉海。有位班主任老師特許一位女生額前留著長長的劉海,因為她的前額有一塊胎記。如何將冰冷的規則人文化,這是管理的藝術,其中也包含著教育的溫度。

這種統一性與個性的沖突也體現在學生著裝上。在學校里,學生穿著統一的校服,整齊劃一,有辨識度,也有一種統一的美。但是有些學生也可能有自己特別喜歡的衣服和鐘愛的顏色,他們正處在愛美的年紀,也想有機會在同學和老師面前穿著自己喜歡的衣服。對學生來說,從小學到高中畢業一直穿著統一的校服,不一定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有兩件事加深了我的這種看法。一是高三學生畢業后,暑期到學校領取大學錄取通知書,他們穿著個性化的衣服,洋溢著青春的色彩與活力,蔚成風景。二是十幾年前,我去美國的中小學參訪,看到大多數美國公立中小學的學生沒有校服。校長告訴我,他們公立學校的理念是,著裝是學生的權利和自由,即使是奇裝異服,也與品行無關,只不過是青春期的孩子對美的一種個性化理解和表達,學生服裝的顏色與他們心靈的顏色無關。

2011年,我征求學生會的意見,商定每周五為自由著裝日,周一到周四穿著校服,周一升旗儀式和重要集會著校服正裝。于是,每周五這一天,學生們可以穿著自己喜歡的個性化服裝,當然也可以穿著校服。自由著裝日成為校園的一道風景線,這件事被學生們評為當年馬鞍山二中十件大事之首。

北京十一學校的做法別具一格。十一學校有50多款校服供學生選擇,在統一性中巧妙地融入多樣化的元素,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不同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學校還規定,學生參加完十八歲成人禮之后,可以自由著裝。這是出于同樣的考慮,即對學生個性化著裝權的一種尊重。青島中學也承續了這一做法,學生的校服有20多種款式,打破了校服只有一種款式的傳統。另外,青島中學還讓學生自主設計校服,評選出的作品可作為學生的校園文化衫。

人是社會性與主體性的統一。社會性強調的是統一、規則和紀律;主體性也即個性,強調的是多樣性、人文和自由。學校教育是促進學生社會化和主體化的過程。一方面,教育要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培養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的獨立人格和自由思想,讓學生成為更加獨立自主的思想者和行動者,成為真正的自己。另一方面,教育又是促進學生社會化的過程,通過傳遞特定的社會規范和價值觀,將個體嵌入當前的社會行動和存在方式中,培養學生的社會品格,使學生更好地成為群體中的一員,成為一個合格的社會人。

因此,學校教育過程的社會化與主體化并不必然沖突,而是內在地融合于教育的目的之中。如何在社會化的統一規訓中觀照學生個體的獨特性,如何在促進學生主體性發展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集體性與社會性品質,這是學校管理和學校教育需要研究的問題。統一與個性、規則與人文、紀律與自由、集體與個體、原則性與靈活性,等等,這些都是學校管理中的兩端,在這兩端之中充滿著張力。也許正是在這種兩歧性的張力中,蘊藏著管理的倫理和教育的智慧。

(編輯 謝 凡)

猜你喜歡
周記校服發型
主題式周記活動的實施與探索
銳角
寫進夢里的周記
記憶深處的校服
校服·校腐
幫忙
MY HAIRS TYLE ISON POINT
發型
好別致的發型
周記輔導應符合學生的口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