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推動綠色發展的三重維度

2023-07-29 15:20張浚哲
中國軍轉民·下半月 2023年1期
關鍵詞:人民綠色發展新時代

摘要:新時代我國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明顯提升。理念是行動的先導,作為五大發展理念之一的綠色發展是新時代生態文明思想的具體實踐。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了推動綠色發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堅持黨的領導同時貫徹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我國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新時代綠色發展理念價值意蘊深厚,文章圍繞著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推動綠色發展綠色發展的必要性、挑戰以及策略三個維度展開論述。

關鍵詞: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民;綠色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1 ]的明確要求,并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推動綠色發展提供了前進方向與根本遵循。中國共產黨一直以來高度重視綠色發展,十分注重保障生態民生。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要帶領人民推動綠色發展,面臨哪些挑戰,以及如何帶領人民推動綠色發展,深入研究這些問題有助于我們更好的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高質量的推動綠色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一、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推動綠色發展的必要性

(一)馬克思主義自然觀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以繼承和發展

全球性生態危機已經成為制約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是做好綠色發展最基本的保障。馬克思主義自然觀既為我們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提供了一個重要的理論視域,又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積極推進綠色發展和共建美好家園提供了實踐指南。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指出,“自然界是人的無機身體?!?[ 2 ]在他看來,自然界是先于人類之前存在的,具有客觀優先性的。馬克思還指出,“人的肉體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聯系……因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盵 2 ]新時代綠色發展理念的理論源泉不僅是來自于馬克思主義自然觀,也來自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中華文明歷來強調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独献印分杏醒?,“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渡习仓菖衢L史書》中也有類似表述,“天不言而四時行,地不語而百物生”。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自古以來都有著尊重自然的理念,按照自然規律活動。綜上可見,綠色發展理念是以馬克思主義自然觀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堅實的理論支撐,并在此基礎上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進行了創新性發展。

(二)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需要日益得到滿足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盵 1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我們要將習近平總書記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做綠色發展的建設者與參與者。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前,在全球綠色發展治理方面,我們感受到了中國智慧,看到了中國方案。推動綠色發展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我們要為子孫后代著想,使可持續發展得到真正的實現。進入新時代,綠色經濟、循環經濟也被賦予了新的內涵,這與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僅不相矛盾,而且是有機統一的。

(三)全人類的綠色家園日益得到構建

習近平總書記特別重視在綠色發展方面與其他國家的交流和合作,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從全球全人類的角度對這一問題進行了闡述。全球性的環境問題不是指定的個人或某個國家就可以解決的,它必須由全人類來解決,構建一個綠色家園需要全人類的共同努力。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肩負著協調人與自然關系、推動人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的重任。習近平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盵 1 ]在黨的十九大上也曾提到:“要堅持環境友好,合作應對氣候變化,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 3 ] 。我國將竭盡全力為世界綠色發展做出努力,成為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

二、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推動綠色發展面臨的挑戰

(一)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問題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在經濟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提升了綜合國力,人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與此同時,在生態環境方面也帶來了一些問題,使得生態環境成為我們發展的短板。造成環境問題的原因眾多,森林生態系統比較脆弱;土地沙化、石漠化嚴重;水土流失比較嚴重;在保護管理和巡護檢測方面缺乏統一性。在發展的道路上,我們的理念是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的,由“大開發”直至今天的“不搞大開發,共抓大保護”。在當時那個特殊的歷史階段,國家要想發展經濟,提升綜合國力,必須以重工業帶動社會發展,全力以赴發展經濟,因而生態問題需要得到足夠的重視。

(二)區域差異生態問題多樣

雖然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也是區域差異的,但是自然環境破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為因素導致的。從地理位置來看,可大致分為北方經濟區與南方經濟區或。北方面臨土地荒漠化、春旱、洪澇、鹽堿、風沙等問題,而南方面臨水土流失、伏旱、滑坡、泥石流等,不同的區域呈現了不同的生態問題,給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推動綠色發展也帶來了不同的問題。區域差異出現的多樣化生態問題導致生態環境治理難度加大。

(三)人口分布與生態承載能力問題

人類的生活與自然環境密切相關,沒有一定的自然環境人類無法生存,因此人類對自然資源有很大的依賴性。人口密度過大對土地資源、水資源、森林資源、草場資源等各種資源都是非常大的壓力,同時還容易造成大量廢水、廢氣、固體廢物污染。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要科學布局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給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由此可以看出,在一定環境下一個地區所容納的人口數量對生態環境有很大的影響,當某地區人口數量超出環境人口容量時,會使生態環境受到破壞,受損的生態環境將限制該地區居民的各方面發展,進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造成不良后果。

三、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推動綠色發展的策略

(一)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

“我們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實施全面節約戰略,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倡導綠色消費,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盵 1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了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這對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從技術創新的視角看,要優化和提升企業的能源效率,必須注重其創新特征。近幾年,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國大力發展綠色科技,提高了科技創新能力,使綠色技術在世界上居于前列,推動了綠色技術推廣制度的建立,形成了節能、資源綜合利用等典型技術培育和推廣的長效機制。

(二)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生態文明建設上進行了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系統地提出了生態文明思想,指導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隨著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動方案的深入實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全面推進,人民群眾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得到集中攻克。除此以為我們還需完善環境保護法等多部法律法規,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制定并推行相關考核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

(三)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 1 ],這是為全局計考慮、為子孫后代著想的重大戰略部署。生物多樣性是生態系統穩定性、持續性的基本保障。國土綠化是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增強生態服務功能的重要舉措。我們需要完善生態系統保護體系,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破解新形勢下禁漁監管壁壘,合力構建禁捕常態長效機制,提升增殖放流效果評估手段。通過對生態系統進行全面的科學考察,健全生物多樣性監測體系,不斷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層次,守住紅線,有效地修復自然生態系統,促進綠色發展,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四)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黨的二十大提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碳達峰行動,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推動綠色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已成為一場經濟社會領域廣泛而深刻的系統性變革,不僅關系國家的長遠發展,還會影響到每一個社會公眾的日常生活。節約能源,綠色消費,低碳出行,全面推行垃圾分類,社會公眾必須積極實踐。新時代以來,我國的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要著力改變高碳能源結構、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積極保護環境,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環境的向往。

四、結語

綠色是大自然的底色,生態環境關乎民族未來、百姓福祉。黨的二十大報告總結了新時代十年生態環境保護發生的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新時代,我國在建設美麗國家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當前,我們仍然要立足于中國具體實際同馬克思主義自然觀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使綠色始終是高質量發展的亮麗底色。新時代綠色發展的建設和國家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一代代人接續奮斗的建設,以更高標準實現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N].人民日報,2022-10-26(001).

[2]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5-56.

[3]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N].人民日報,2017-10-28(001).

(作者簡介:張浚哲,寶雞文理學院政法學院碩士研究生,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

猜你喜歡
人民綠色發展新時代
“依法治國”的哲學思考
淺論提高我國公務員素質的途徑
新時代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研究
基于綠色發展觀視角關于產業轉型路徑的思考
新時代特點下的大學生安全管理工作淺析
領導干部為民服務“四要四不要”
西方在濫用“人民”概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