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喀什地區農業信息化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

2023-07-30 14:16孫守林
南方農業·上旬 2023年5期
關鍵詞:農業信息化發展對策鄉村振興

孫守林

摘 要 “農為四民之本,食居八政之先”,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中國作為一個傳統農業大國,農業的發展關聯到我國總體經濟和社會發展。當今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形勢下,我國農業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國際競爭,雖然我國市場經濟已趨于完善,但是由于我國農業存在著產業結構僵化、農業產品效益低迷、農民整體收入不高等突出問題,又造成劇烈的國內競爭。以國家大戰略為背景,持續探索我國農業信息化的新形勢,并發現和解決探索過程中的問題,最終實現我國農業信息化及現代化。以新疆喀什地區為例,總結該地區農業信息化的發展情況,分析其在農業信息化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并以這些問題為藍本提出相應之對策,從而加快推進喀什地區的農業信息化建設,為全疆其他地區的農業信息化發展起到引領示范作用。

關鍵詞 鄉村振興;農業信息化;發展對策;新疆喀什地區

中圖分類號:S126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09.046

“十三五”期間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后決勝階段,也是信息化帶動全方位創新、增強國際社會競爭力的關鍵機遇期,是信息化與社會經濟全面結合、迸發出新的發展動力重要時期。2018—2021年國家通過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等一系列文件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信息化建設提供政策及理論支撐??κ矅窠洕蜕鐣l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提出,要優先農業農村發展,以農民增收為核心,全面開展鄉村振興運動,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目標,全面提速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構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目前,喀什在農業信息化發展的進程中存在些許問題,需要制訂和實施一些新的措施來加以解決,使喀什農業信息化更進一步,讓實現喀什地區農業信息化與鄉村振興得到相輔相成的發展。

1 ?現狀

1.1 ?喀什地區概述

喀什位于新疆西南部,周邊依次與塔吉克斯坦等三國接壤,邊境線全長896 km,享有“五口通八國,一路連歐亞”的天然地理優勢,是我國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κ驳靥帯敖z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將得到“一帶一路”國家戰略集中輻射??κ惨蔡幱谥衼?、南亞的地理中心,地區經濟和產業發展具有良好的區位優勢?!爸邪徒洕呃取苯ㄔO等國際戰略的實施對于促進地區對外開放發展將起到極大的帶動作用??κ驳貐^轄區土地總面積為16.20萬km2。按土地規劃用地分類,農用地1 040 730 hm2,占土地總面積的6.42%。2020年糧食作物播種43 980 hm2,糧食產量237.76萬t;全年人工造林作業面積54 620 hm2,退化林修復面積1 330 hm2;2021年全年牛、馬駱駝、豬、羊、禽等肉類總產量14.04萬t。2021年實現林果提質增效13.33萬hm2,新定植林果4萬hm2、果品產量達到198萬t。2021年,全年生產總值1 130.2億元,比上一年度增長4.8%。其中,第一產業產值324.5億元,增長了4.7%。

1.2 ?農業信息基礎設施

2012年喀什地區農村家庭平均每百戶擁有計算機、電視機、移動電話和寬帶網絡的數量分別為2.54臺、28.17臺、31.70臺、2.51戶,到2021年分別增加到18.82臺、104.04臺、101.94臺、20.23戶,分別增長了195%、269%、222%、705%,截至2021年,喀什地區農村家庭電視機、移動電話已覆蓋到每戶,但農村家庭計算機和寬帶網絡擁有量雖然增長很快仍然還處于較低水平。

2012年喀什地區廣播、電視覆蓋率分別為97.8%、98.4%,到2021年覆蓋率分別達到99.76%、99.77%,分別增長了4.23%、4.75%,且均基本達到全地區全覆蓋。

2012—2021年,喀什地區電信業務總量從12.75億元增長到86.22億元,增長576.24%,其中2018—2021年為快速增長階段,2019年電信業務總量增加到35.87億元,比2018年增加17.04億元,增長90.49%,2018年出現明顯的回落,比上年減少0.9億元,下降達4.56%。2018—2021年,電信業務總量總體呈現回升趨勢,2021年電信業務總量為86.22億元。

總體上,從農村每百戶擁有電視機、移動電話的數量及電信業務等基礎條件看,喀什地區具有較好的農業信息化建設基礎??κ驳貐^鄉村信息基礎設施不斷夯實,通過統一規劃布局基站、通訊鐵塔等硬件信息基礎設施,寬帶網絡提速增質初見成效。移動網絡擴容升級,進一步完善了4G網絡覆蓋,加大FDD基站的部署力度,農村覆蓋率超過98%,寬帶用戶接入速率達到100 Mbps以上。技術維穩實現全面覆蓋,建立了完善的信息調度一體化信息平臺,實現農村地區重要道路、場所視頻監控系統全覆蓋。

農業產業數字化加快轉型,信息惠農工程穩步推進,農產品等電子商務應用水平不斷提高。畜禽養殖業、設施栽培業、種植業和水產養殖業的生產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智能控制、智能監控、無人機等在農業上大范圍應用,鄉村產業“一張圖”場景初見雛形。農業信息化服務數字化日益完善,實施大數據和“互聯網+”科技手段助農,農業基礎數據庫建設、農業生產各領域信息化建設、各類信息資源融合利用穩步推進。

1.3 ?農業生產過程信息化

截至2021年末,喀什地區設施農業占地總面積為2.49萬hm2,是耕地面積(70.996萬hm2)的3.5%。設施農業以溫室大棚、禽畜養殖用房為主,其中,溫室大棚面積1.714萬hm2,禽畜養殖用房面積0.715萬hm2,菌類養殖用房0.059萬hm2,所占的比例依次為68.93%、28.74%和2.59%??κ驳貐^灌溉耕地面積70.633萬hm2,其中設施灌溉的耕地面積31.799萬hm2,占灌溉耕地面積的45.02%。大中型機械總量72 174臺,小型機械總量93 451臺,大中型機械配套農具總量39 596臺,小型機械配套農具總量311 503臺,節水灌溉機械總量1 716臺。

1.4 ?農產品流通過程信息化

喀什地區是國家大力支持的電子商務發展規劃的特區,十分重視本地區的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已經成為電子商務發展的新動力,它的快速發展極大促進喀什農產品的流通。為加速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南疆首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已經落戶喀什,為方便跨境電商業務順利開展,喀什開展了大量前期工作,于2021年7月向國務院上報了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申報資料,同時建立了跨境電商綜合運營平臺;招引中順電子商務、絲路集團、陽光捷通等跨境電商企業落地;建立幫辦代辦工作機制,積極對接喀什海關,成立跨境電商聯合專班,為跨境電商貨物出口設置快速通關“綠色通道”,推出“7×24小時”預約通關作業模式等方式,極大促進了喀什地區跨境電商業務發展。2021年喀什跨境電商成交量完成零的突破,共計完成1 500萬余單,貨物總值3.37億余元,呈現高速發展態勢。

喀什地區為提升農副產品加工等特色產業影響力,促進特色農產品銷售渠道多元化發展,提高喀什地區電子商務發展水平,助力喀什鄉村振興與產業升級,山東援疆建設的“大倉東移”工程聯合阿里集團“淘菜菜”平臺助力喀什地區農副產品新零售市場拓展完成簽約。此項活動通過與“淘菜菜”平臺合作,助力喀什特色農副產品大力拓展社區電商新零售市場,B端C端雙擎驅動,進一步提升喀什特色農副產品整體品牌知名度,有力促進疆外市場銷售??κ蔡厣r副產品建立前端對接阿里百萬社區小店、后端連接喀什農產品基地和產業帶的數字化社區銷售網絡,推動喀什特色農副產品大力拓展社區電商新零售市場,成為促進喀什特色農產品銷售渠道多元化發展,提高喀什地區電子商務發展水平,助力喀什鄉村振興與產業升級,有效解決了解決喀什本地農產品“出疆難、出疆貴”的難題。

1.5 ?農業產業過程管理信息化

為了適應國家信息化發展和電子政務建設的要求,喀什地區不斷加強農業行業應用系統的建設,將物聯網、空間信息、移動互聯網等高新技術融入到農業生產的監測管理等各個過程。截至2021年底,喀什地區視頻會議系統已延伸到12個縣市及183個鄉鎮社區;為了方便農業從業人員辦事方便已整合農業行政審批、農產品種養殖監管和農資市場監管、土地確權和流轉管理、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等農業行業應用系統到喀什地區政務服務平臺,其中涉及農業管理服務系統的數量達到13個。

目前,喀什地區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和農村集體“三資”管理信息系統與數據庫建設穩步推進。農業行政審批事項基本實現網上辦理,農資監管系統對種子、農藥、化肥、飼料、獸藥等農資市場監管能力的支撐作用日益增強;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穩步推進。

1.6 ?農業農村信息服務

1.6.1 ?農業網站服務

新疆興農網成立于2000年10月,信息分為資訊、市場、技術、特色四大版塊,其中資訊又有三農政策、團場風采、專題報道、三農快訊、通知公告、直通縣鄉6個二級版塊;市場有市場行情、網上農展、農企黃頁、招商引資、氣象扶貧館、招聘信息、供求信息、價格監控、蔬菜田頭收購價、生產資料10個二級版塊;技術有氣象服務、農科動態、農業視頻、專家咨詢、知識庫、進村入戶叢書6個二級版塊;特色有生態旅游、新疆特產、新疆美食、氣候資源、新疆地域、農品平臺6個二級版塊。

1.6.2 ?農業信息綜合服務

喀什根據農民群眾生產生活實際需求,集成了公益服務、便民服務、電子商務、培訓體驗等四類服務,不斷拓展農村信息服務內容,努力增強信息進村入戶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將村級站打造成為提供一站式服務的多功能站。優先選擇農資經銷店、農技推廣機構、農村綜合信息服務中心等場所作為村級信息站點,開展規范化服務。

1.6.3 ?農業信息化建設推廣機構及人才隊伍

當前,喀什地區共有194個農業信息化推廣機構,其中縣級及以上單位建設和管理的農業部門59個,占據30.41%;鄉鎮管理的機構85個,占據總數的43.81%,鄉鎮及縣級兩級管理的50個,占25.77%。

1.7 ?農業信息化試點示范建設

喀什百萬羊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正在加快建設。該項目是實施鄉村振興、加快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繼續鞏固和擴展減貧成果、實施產銷全鏈條經營的高科技園區。園區內擁有現代化的標準養殖車間。工業園區計劃投資122.3億元。園區占地約0.2萬hm2,有4.67萬hm2土地用于流轉和訂購飼料植物。計劃建設包括一個優良種羊養殖基地、一個育肥羊養殖基地,一個屠宰精深加工廠、一個TMR調制和配送中心、一個有機肥料廠、一座飼料廠基地、一座綜合綿羊交易中心、一座畜牧研究所、一個智能綿羊網絡、休閑觀光帶“一帶一網一院兩廠三基地三中心”產業融合園區。該產業園有效增加了喀什肉羊市場的供應,推進了養殖業的振興。預計每年可銷售100萬只羊、12 300 t冷鮮羊、6 700 t羊產品、100萬套羊副產品和50萬t有機肥。預計2024年,主營業務總營業額將達到57.34億元,凈利潤將達到9.75億元,將帶動6 000人就業。

2 ?存在的問題

2.1 ?鄉村信息基礎設施需進一步完善

農業信息基礎設施薄弱:由于總體經濟發展緩慢,信息化硬件設備資金投入嚴重不足,農業信息化在推進過程還在使用老舊設備,設備更新換代未能跟上農業信息化發展的要求。信息技術較為落后和信息網絡速度較慢的現象,農業信息基礎設施薄弱現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喀什地區農業信息化發展的速度和效率。數字鄉村指揮中心、益農信息社村級試點等基礎設施及能夠支撐鄉村治理和公共服務的信息基礎支撐體系建設滯后。

2.2 ?鄉村數字經濟發展缺少引領

達不到信息技術與鄉村經濟深度融合,農業經營主體普遍缺少足夠的信息化改造。農村電商產品品牌建設缺少領頭羊,達不到以點帶面的效果,直達鄉村的智能物流體系建設遠遠達不到農產品快速流通的要求。

2.3 ?信息服務相對滯后

鄉村政務服務“一網通辦”、鄉村公共安全衛生防控等系統管還停留在紙面實現,基層智慧治理模式還不夠完善?!盎ヂ摼W+政務服務”還未形成面向鄉村的模式,涉農領域的政務服務還達不到一站式服務。

2.4 ?每個縣市農業信息化發展水平存在較大差異

喀什市相比其他市來說其發展水平是較高的,但是自身內部發展是不均衡的。疏勒縣、疏附縣、巴楚縣,資金投入較足,農業信息基礎條件好;而塔縣、葉城縣等,基礎條件不好,各種農業信息設備更新緩慢,制約了信息水平提高。

2.5 ?相關資金投入不足

由于農業信息化建設的成本高,所以資金的投入也非常多。農業信息化建設發展的回報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僅僅靠政府和國家進行資金的投資并非長久之計,政府部門應鼓勵農戶,引進企業的資助發揮其主導作用,解決信息化建設投資問題。

3 ?對策建議

3.1 ?制訂利用新技術發展信息化農業的長期規劃

發展現代農業同傳統農業一樣,對經濟發展具有同樣的重要意義,因此喀什地區要制訂像“中國制造2025”似的農業信息化發展規劃,也要制訂利用5G、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來發展農業的規劃。世界上某個領域出現跨越式發展,一定是該領域應用到了新的并且該領域以前沒有應用過的新技術,喀什地區如果想從傳統農業快步發展到現代農業,需要從現實出發,抓住一切新技術應用至農業信息化的契機,借此來實現農業信息化大發展,早日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根本轉變。

3.2 ?調動企業和科研人員參與建設的積極性

企業和政府人員一樣,既是規劃者,也是規劃的執行者。因此,調動他們的參與和積極性對于規劃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根據規劃目標和要求,成立由喀什地區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主要領導參加的強有力的領導小組,實行政府主要領導負責制。將具體工作的實現程度納入工作考核體系,并監督計劃的實施。在政策和制度方面,政府將放寬企業參與建設的限制,為企業參與創新建設創造寬松的環境,并在財稅、金融、保險、用地等方面為企業提供政策支持。要制訂相關政策,創新服務農業科研機構發展機制,創新高校和科研機構參與地方農業發展的科研創新體制機制。要調動高校、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員以不同方式參與農業現代化,解決農業現代化過程中科技供給不足的問題。

3.3 ?加快有助于農業信息化發展的新技術的基礎設施建設

加強新技術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1)加強新技術發展,讓寬帶網絡線設到90%以上的村莊,不斷提升農業生產過程中對網絡的需求。2)發展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微電子、遙感通信相關的配套基礎設施,讓農業生產者能夠實時體驗到高新技術的便利,在田間剃頭、棚卷大棚、生產現場都能夠實現高新技術融入,為農業信息化發展奠定高新技術硬件基礎。3)不斷研發有助于農業信息化發展的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微電子、遙感通信新產品。加強農業信息平臺建設,農民獲取信息資源的過程變得簡易、便捷,農業通過互聯網學習將先進的農業技術應用于農業生產實踐,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1]。

3.4 ?農村智慧物流體系建設

按照布局合理、供需平衡、適當超前的原則,整合優化現有物流要素資源,圍繞重大基礎設施和關鍵基礎裝備建設,以物流體系信息化建設賦能商貿物流業供給側結構優化調整,進一步優化商貿物流空間布局,加快完善鄉村物流網絡,推進農村物流基礎設施數字化升級。推進“道路客運+物流快遞+電商”融合,促進郵政物流與農村電商協同發展,不斷提升農村物流網絡覆蓋率,實現貨物流通和交換,促進經濟發展,優化資源配置,逐步形成智慧物流體系。整合交通、郵政、商務、農業農村等部門現有資源,實現“鄉鄉有網點、村村通快遞”。推進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智慧基礎設施建設,打通農產品出村進城“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2]。

3.5 ?培養發展智慧農業的人才

現代農業對比傳統農業不僅內容千差萬別,而且應用到大量前沿的技術,對參與到現代農業的人員需要具有相關的專業知識,現代農業的發展不僅需要農業生產者,更需要會使用新技術與發明新技術的人才,他們利用5G、物聯網、GPS、傳感器等技術加以整合研制出能夠加強農業信息化的產品。從發展現代農業的要求來看,我們要把培養農業信息化人才為重點,給他們創造出能夠讓他們更容易學到相關知識的環境,進而快速培養出一大批滿足農業信息化發展的專業及復合型的人才,指導農民農業生產,農村能留住人才,農民變成一個新的職業,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使農業信息的傳播更加順暢、更有針對性[3]。

參考文獻:

[1] ? 丁一,朱文韜.淺析安徽省農業信息化現狀與對策[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23):192,202.

[2] ? 河南經濟報.河南省供銷合作社電子商務工作會議在安陽召開 同奏電商大合唱 共謀供銷一盤棋[EB/OL].(2016-12-01)[2022-10-29].https://www.zyjjw.cn/news/henan/2016-12-01/392283.html.

[3] ? 張春運.加速中國農村農業信息化發展的對策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8(23):20.

(責任編輯:敬廷桃)

猜你喜歡
農業信息化發展對策鄉村振興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互聯網+農業”信息化發展路徑探討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場現狀與發展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