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域經濟背景下廣西企業創新驅動發展策略研究

2023-07-31 10:43韋宛辰
企業科技與發展 2023年4期
關鍵詞:創新驅動區域經濟企業發展

韋宛辰

摘要:當前,科技創新驅動實體經濟實現快速發展,同時創新驅動也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力。在區域經濟的建設與發展中,廣西企業的轉型升級既迎來了重大機遇,也伴隨著嚴峻的挑戰。文章基于區域經濟的發展,將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融入企業產業轉型,通過加強區域改革、推進企業的技術創新、完善創新驅動制度體系,推動廣西企業創新升級,助力區域經濟的建設發展,為我國實現強國強企的戰略目標而努力。

關鍵詞:區域經濟;創新驅動;企業發展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23)04-0042-04

0 引言

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強調,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和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1]。當前,新一輪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大范圍展開,對世界經濟的結構和競爭格局進行重塑。隨著創新資源開放性、流動性的顯著增強,創新已經成為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優化和產業轉型升級的戰略性資源。然而,在廣西地區,傳統產業居多,大部分產業仍處于產業鏈的低端,企業的產品多以低端服務產品為主,高端技術產品相對較少,區域產業經濟增速緩慢?;趧撔买寗影l展下,廣西企業亟須依靠創新觀念引領產業發展,以企業創新為抓手,培育和發展新的動能、打造新的引擎、厚植競爭新優勢。

1 區域經濟背景下廣西企業創新驅動發展的價值意蘊

1.1 創新驅動是支撐區域經濟發展的有力杠桿

企業發展力量的核心支撐是科技創新能力,企業必須真正用好科學技術的革命力量和有力杠桿。近年來,廣西圍繞國家發展戰略開展區域全面協調創新,借由區域企業的創新驅動發展力量,將各地區的優勢最大化發揮,并持續縮小地區之間的發展差距,著力打造北部灣經濟區和西江經濟帶,使其成為廣西區域經濟發展的核心增長極?!耙粠б宦贰钡膰页h下,我國開放戰略逐步由沿海向內陸推進,廣西區位優勢明顯,成為開放前沿。同時,全球科技大變革時代,空間限制的減少促進企業產品和服務質量提升,將持續帶動區域發展協調性的增強,推動區域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區域經濟的發展要依托科技創新,并基于國家發展戰略,推動區域企業的高質量發展[2]。

1.2 創新驅動是區域企業發展的戰略選擇

科技創新能力是發展力量的核心支撐,通過創新驅動發展對企業短板進行補齊提升,不斷支撐企業的轉型升級,促進國家高質量發展,有效維護國家利益。廣西企業長期以來借助區域經濟建設的高速發展助力自身轉型升級,在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下,廣西企業應在轉型發展的基礎上做強、做優,依托創新驅動力,培育掌握創新科技的人才,以創新科技強國重企為目標,推動企業競爭主動權的提升,助力我國贏得發展自主權。

1.3 創新驅動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形勢所迫

世界百年大變局下,國內外環境復雜多變,加之新一輪的科技大變革及產業革命的推動,企業的生存與發展環境受到嚴重挑戰??萍紕撔率瞧髽I發展的重要動力,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廣西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但以農業為發展主體的區域產業結構中存在工業發展弱、產業結構分布不合理等制約區域經濟發展的因素。與此同時,區域市場競爭激烈,市場趨勢出現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態勢,區域企業之間的發展備受挑戰,加之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對國內市場具有較大影響,我國企業應基于國家發展戰略,以創新驅動為支撐力量,對區域企業進行新目標的定位及部署,能夠積極、主動地使區域企業在復雜的國際環境和國內環境下依靠創新科技實現風險應對。區域經濟建設應以科技創新引導自身創新驅動發展,為助力我國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新形勢、新要求下,創新驅動是第一要義,以創新為抓手,把握經濟新發展格局,全力推動區域各企業的協同創新,調和產業結構配置,以創新激發企業活力,促進高新企業成長,進而將帶動整個區域產業鏈的創新效能,促進新舊動能轉化。廣西區域各企業基于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度聚集行業、企業、產品與服務的融合,推進創新產業鏈之間的協同發展,以科技創新支撐引領區域各企業的科技體制改革,引領區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2 區域經濟背景下廣西企業創新驅動發展的現狀分析

近年來,廣西堅定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核心開展“三百三千”的科技創新工程實踐,得到重大突破。其中,組織實施重大科技項目111項,突破50項重大技術。2021年,新認定廣西重點實驗室21家、高新技術產業新增1 491家,組織廣西科研單位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 622項,獲批準立項664項,獲得資助經費2.59億元,立項數和資助金額雙雙創歷史新高[3]。廣西科技貢獻率逐年提升,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支撐力明顯增強,在企業技術創新、資源優化集聚、開放政策革新等方向上取得重大成就。廣西在科技創新發展上取得較為優異的成效,但所存在的問題也同樣突出。廣西整體科技創新發展態勢良好,但創新基礎能力不足,科技水平較差。2021年,全國共投入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27 956.3億元,但2021年,全區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為199.5億元,僅占全國的0.7%,全國排名第21位,資金投入力度嚴重不足;與此同時,2021年全區規上企業有R&D活動單位比重為14.2%,遠不及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嚴重制約區域創新技術的發展,導致區域標志性科研成果較少,缺乏對產業科技的帶動作用[4]。此外,創新型企業在廣西數量稀缺。據資料顯示,廣西將近九成的企業缺乏研發力量,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如下:廣西科技的先驅人才稀缺,特別是產業核心中端技術的工程師和專業技術人員,缺口大造成企業技術創新力量不足;同時,廣西的科技成果轉化效率低且成果與產業需求脫節,區域“產學研”融合度不足,造成產業鏈與教育鏈等協同力較弱,最終導致科技創新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能力不足[5]。

3 區域經濟背景下廣西企業創新驅動發展的問題分析

3.1 產業基礎仍不強

根據2020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廣西的產業結構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占比為16.0%,第二產業增加值的占比為332.1%。盡管如此,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的增加值仍然分別為GDP增長貢獻率的21.9%和19.9%[6]。

廣西的第一產業在產業結構中一直占據較高的比重,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在第二產業中,礦業、原材料等資源型重工業的比重偏高,導致結構失衡。廣西的經濟發展模式較為粗放,使工業水平和效率較低。由于廣西西部區域資源集中,所以其發展的產業多為傳統的資源消耗型產業,但大部分企業無法形成規模效應,技術水平有限,產業鏈延伸度不夠,產品競爭力不強。雖然這種粗放型產業發展模式為廣西經濟發展做出一定貢獻,但是它無法成為經濟增長的持續動力,更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服務業的發展。最終導致廣西經濟發展中第二產業規模較大,但效益一般,而第三產業發展滯后的局面。經濟底盤不夠深厚、經濟基礎較薄弱一直是廣西經濟發展的癥結。目前,廣西的第三產業正在逐漸提速,雖然第二產業仍然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但是短時間內很難有重大突破。

3.2 “三新”企業地區分配不均勻

近年來,廣西企業發展日新月異,隨著創新驅動戰略的不斷深化,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不斷涌現,區域產業展現了巨大的發展潛力,“三新”企業的不斷發展將持續帶動區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在廣西企業高速發展的同時,存在的問題也逐漸顯現出來?!叭隆逼髽I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存在地區不平衡的現象,以南寧“一家獨大”。南寧每年新增的“三新”企業占全區企業總數的40%。從整體看,南寧涵蓋了廣西41.46%的“三新”企業,其余地區占比不足10%。同時,從企業的招聘崗位來看,南寧“三新”企業的招聘崗位比重一直處于全區的60%以上,而位居第二的柳州僅有15.2%的企業招聘崗位比重。隨著“三新”企業在南寧的發展,全區人才與經濟逐步聚攏南寧,廣西其余地區的經濟發展受到制約。

3.3 高端復合型人才不足

“三新”經濟發展帶來新職業誕生,但相關行業也普遍面臨優質人才不足、缺乏職業技能提升培訓標準等問題。從互聯網招聘數據看,在廣西“三新”經濟企業互聯網招聘崗位中,學歷要求在本科及以上的招聘需求占全部招聘需求的比重從2016年的8.5%下降至2020年的7.8%,在全部對標省市中僅排第9位??傮w來看,相關企業對于高學歷人才需求較低,專業化、高技術的人才隊伍仍有待建立。此外,由于“三新”經濟創造較多新興崗位,與之相匹配的職業規范、技能培養路徑都尚未建立,相關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只能在實踐中摸索,高素質人才不足或將制約廣西“三新”經濟行穩致遠。

隨著廣西“三新”企業不斷發展助推區域經濟的發展,市場衍生出越來越多的新職業崗位,但由于優質人才不足、缺乏職業技能提升培訓標準等問題在廣西十分突出,廣西企業吸納的創新人才的能力有限,從廣西“三新”經濟企業的互聯網招聘數據來看,學歷要求在本科及以上的招聘需求占全部招聘需求的比重持續下降,2020年已下降至7.8%。綜合來看,廣西“三新”企業雖衍生出大量的新興崗位,但企業的職業規范和員工培訓、技能培養等難以與之匹配,企業高素質人才仍需不斷在實踐中探索,導致“三新”企業中,創新型復合人才嚴重稀缺,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區域經濟的發展。

3.4 產業風險有所升高

隨著“三新”經濟的發展,廣西涌現了新的經營模式,創新多樣化的交易途徑,形成新的勞務關系,對原有的市場交易結構來說,既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也出現了新的監管難題?;ヂ摼W的迅速發展有利有弊,網絡購物欺詐、大數據殺熟、虛假營銷、隱私泄露等行業亂象頻出,交易主體之間管理不當、虛擬身份難以追蹤等問題顯現,廣西等多個省都存在相應問題,“三新”企業依賴互聯網發展,此類現象監管困難,在一定程度上將影響區域“三新”企業的健康發展。企業法律糾紛和經營風險數據顯示,廣西“三新”企業領域相關矛盾和風險正在加大。

4 區域經濟背景下廣西企業創新驅動發展策略

“十四五”以來,創新驅動戰略成為區域創新發展的重要導向,隨著廣西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加強,企業之間的差距將進一步被拉大。在創新驅動的帶動作用下,廣西企業應緊緊圍繞創新理念,將產業、企業、產品與服務、人才等深度聚集并融合于產業鏈,推動科技創新步伐快速向前,并帶動區域企業全面創新升級。

4.1 加強區域改革,推動產業創新轉型格局

廣西的產業基礎薄弱,亟須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區域產業轉型升級,以全方位的開放發展格局,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借由廣西的區位優勢釋放沿海貿易潛力,激發江流河運活力,充分立足中國-東盟經濟貿易區,發揮邊境貿易力量,以“抓創新、創品牌、拓市場”的發展目標,聚焦創新科技產業,聚合發達地區的資金、技術、人才、管理等要素,將其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帶動區域的經濟發展,建立起以東盟等新興市場為主要開放對象的現代制造業基地。廣西的工業發展以柳州市為主,但南寧作為區域“三新”產業的聚合地,工業的發展一直停滯不前。要補齊南寧的工業短板,就要以創新科技為指引,發展產業經濟。在規劃布局中,將關鍵的核心技術作為工業發展規劃的重點攻關,整合全區資源、技術、人才進行工業產業研發,協同攻關。在任務部署中,以國家的重大科技專項選題等作為工業研發重要的內容,充分發揮區域的重點實驗室、科研機構、高新科技領軍企業等科技力量的作用,將工業發展所缺的原材料、工藝、工業軟件等技術短板補齊,不斷延伸與完善工業產業鏈,助力區域經濟發展。

4.2 以技術創新為核心,多渠道創新模式發展

基于創新驅動發展,企業要創新發展模式:一是將多層級的產業進行共性融合,組成創新技術體系。廣西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同時,要借鑒國內外的成功經驗,對企業進行技術供給,減少技術創新帶來的科研風險和不確定因素,利用地方特色產業創新推動區域產業的整體轉型升級。二是市場和組織管理的創新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廣西企業應積極轉變創新理念,通過自主創新、聯合創新與模仿再創新構建具有企業自身特色的市場和組織管理模式。三是整合廣西區域內高校、重點實驗室、科研院所等創新科技力量,實現科技成果的有效轉化,并與市場需求“無縫對接”,提高科技創新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產品競爭力。

4.3 完善創新驅動制度體系,加大執行力度

廣西企業的創新驅動發展不僅依靠企業自身,政府更要發揮主導作用,不斷完善制度和充分調動資源,助力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政府要以企業的創新發展出發,有針對性地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促進企業競爭環境的公平和諧,排除惡意競爭干擾,為企業的創新發展提供健康穩定的發展生態。①要積極推動惠企創新政策在地區的落實落地。大力投入創新研發費用,減免技術類稅收,促進普惠政策的全面共享,并進一步落實科研中關村等試點建設,擴大對企業創新的支撐作用。同時,落實創新企業的考核、激勵機制,實現創新資源的公平共享。②建立企業創新常態化機制,鼓勵其參與國家科技創新。政府主導開展科技領軍企業專家咨詢會,定期組織創新科技人才進行交流與協作,構建以創新驅動為導向的企業智庫網絡。③強化對企業創新的風險投資等金融支持。一方面,建立金融支持科技創新體系常態化工作協調機制,旨在促進企業創新創業,落實創業投資稅收優惠政策,引導創投企業投資硬科技,積極搭建科技創新再貸款、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專題債等政策工具,發揮各類金融機構的作用。推廣企業創新積分貸、儀器設備信用貸等新型科技金融產品,為區域企業增信授信。此外,鼓勵地方建設科技企業信息平臺,共享工商、社保、知識產權、稅務、海關、水電等信息,完善金融機構與科技企業信息共享機制。同時,推廣科技項目研發保險、知識產權保險等新型科技保險產品,更好地支持科技創新和企業發展。

5 結語

創新驅動發展是支撐區域經濟發展的有力杠桿,是區域企業發展的戰略選擇,是在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推動下區域經濟發展的形勢所迫,以科技創新能力增強廣西企業的發展力量刻不容緩。廣西近年來著手創新驅動戰略實施,雖然取得顯著成效,但是由于長期處于后發展地區,創新資源不足且高素質創新科技人才聚合力不強,導致廣西的產業發展仍處于落后階段。廣西要解決當下存在的產業困境,就要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借由中國-東盟經濟區進行區域的創新改革,通過打造開放發展新格局,推動區域企業的創新發展;同時,企業自身需以創新為抓手,積極將多層級的產業進行共性融合,組成創新技術體系,促進企業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市場創新,強化廣西企業對高素質人才的聚合力。廣西應持續不斷地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全區的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支撐產業轉型發展,提升關鍵核心技術的攻關能力,強化高新技術產業的創新引領作用,并要積極面向東盟科技創新合作區加快建設。

6 參考文獻

[1]新華社.習近平強調,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EB/OL].(2023-05-30)[2023-5-20].https://www.cs.com.cn/xwzx/hg/202305/t202305296347

175.html.

[2]蔡莉.數字經濟背景下創新驅動創業: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力[J].外國經濟與管理,2023,45(1):3-6.

[3]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學技術廳.2021年廣西科技進步概況[EB/OL].(2023-05-30)[2021-12-27].http://kjt.gxzf.gov.cn/xxgk/gxkjgk/kjjbgk/t10978432.shtml.

[4]廣西壯族自治區統計局.科技發展成效顯著 實力偏弱仍需努力——2021年廣西R&D投入情況簡析[EB/OL].(2023-05-30)[2022-10-25].http://tjj.gxzf.gov.cn/tjsj/yjbg/qq_267/t13227635.shtml.

[5]廣西日報.2020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EB/OL].(2023-05-30)[2021-3-23].http://hyj.gxzf.gov.cn/gzdt/zhyw/t8362631.shtml.

[6]樊光義.廣西科技創新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22(13):1-3.

猜你喜歡
創新驅動區域經濟企業發展
“創新驅動”打造山東經濟新格局
關于創新驅動戰略的理論思考
適應區域經濟發展的產學研用合作模式實踐研究
基于物流經濟的區域經濟增長研究
中國社會信任基礎對區域經濟發展的研究
創新驅動與我國創新生態研究
大湘西地區人口流動對經濟發展的影響研究
“雙創”國策下的階段性經營、資本知識架構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