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隱者真容

2023-08-02 02:26張執浩
視野 2023年14期
關鍵詞:王維詩人

張執浩

我問過歸元寺的和尚,也問過長春觀的道士:為什么同為忌葷食素之人,兩者的體態在世人眼中卻差別這么大?他們的回答與我在心中琢磨出來的答案并沒有多少出入,即,主要原因在于修行方式不太一樣。

和尚修行多以念經打坐為主,參悟佛理,修身養性,種菜,掃地,化緣,運動不多,以致心寬體胖;而道士呢,除了靜坐悟道外,還要時常外出歷練,練藝防身,講究養生保健,甚至還發明了服氣辟谷之術,以期羽化登仙,因此大多數道士都顯得精瘦清癯。當然,這些可能還只是表象,更深層的原因不在本文的探討范圍之內。

在中國文學史上,王維素來以“詩佛”著稱,按照我的理解,這個稱謂不僅是指他詩文里彌漫出來的自然散淡平和之氣,以及飽滿的佛光禪意,也應指向他的為人處世方略、以靜制動的人生態度。

我相信“相由心生”,于是,便在典籍里、網絡上查找他生前的畫像,結果大多千篇一律:微胖,蓄須,愈到晚年愈呈富貴體貌。在盛唐龐大的詩人群體中,王維可能是最為特別的一個:他幾乎是在朝為官時間最久的詩人,更是少有的在世時就已經聲譽顯隆的詩人,也是經歷了“安史之亂”卻幾乎不著一字的詩人。

唐代薛用弱《集異記》里有一則很有名的故事,講述了青年王維初入京城時的一幕:開元九年(公元721年),年輕的王維隨岐王李范入宮拜見一位公主,席間,公主命人演奏新曲,曲調哀怨悱惻,舉座莫不動容。

公主問:“此曲何名?”一旁的王維隨口回答:《郁輪袍》。趁公主好奇之際,岐王向她推薦說,這個年輕人不得了啊,不僅精通音律,而且詩文也達到了很高水平。公主在看了王維的詩之后,更加驚訝道:這些詩我都耳熟能詳了,還以為是古人所作呢,原來是你寫的呀!于是公主答應在來年的府試中大力推薦他。

果然兩年之后,王維高中進士。盡管這段故事出自野史,可信度有所折扣,但唐人孟棨《本事詩》中則記錄了王維入寧王府,創作《息夫人》一詩的經過:“莫以今時寵,能忘舊日恩??椿M眼淚,不共楚王言?!逼涑隹诔烧碌牟湃A令舉座驚嘆。這件事讓我們相信,王維早年確曾與京城王公貴戚們有很多交集,甚至可以說,他是一個在權貴圈中如魚得水的人。

王維生于武則天長安元年(公元701年,與李白同年生),幼年喪父,母親崔氏篤信佛理,表面上看來,他當屬于孤寒門第的士子,但太原王氏和博陵崔氏都是當時的名門望族,與京城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王維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天資聰穎,詩、書、音、畫樣樣得心應手,作《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時他才十七歲,在入京之前就享有了一定的詩名。在盛唐時期所有詩人中王維算是出身門第非常顯耀的一位了,因此也擁有一般士子難以企及的人生起點。

王維的求仕之路應該說是非常順利的,一試及第之后,玄宗皇帝任命他做的第一個官職是太樂丞,掌管皇家音樂,這對于精通音律的王維來講算是人盡其才了。

王維果然不負眾望,在任上創作了大量的“歌詩”,由宮廷樂手譜曲配以舞蹈在宮中表演,他與當時最負盛名的歌手李龜年有著非常默契的合作關系。

“紅豆生南國,秋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边@首著名的五言絕句《相思》,其實還有一個詩名:《江上贈李龜年》。由此說明二人的關系很不一般,他倆一起合作了很多歌詩,深得精通音律的玄宗喜愛。

但是,萬萬沒有想到,原本順風順水的王維不久就出了事,原因是,他私自排演了一個只能給皇帝看的“黃獅舞”,因此觸犯了天規。

當然,真實的原因恐怕還是一向單純、缺乏心機的王維平日里與岐王、寧王他們走得太近,引起了皇上的猜忌,因為那時候玄宗已經覺察出了一些政壇隱患,決定控制諸王對王位的不斷威脅了。

王維獲罪后被貶到了山東濟州,任司倉參軍,看似一帆風順的仕途陡遇第一次挫折。好在王維性情隨和,也沒有把這件事當作人生過不去的坎兒。

幾年之后,他離開濟州回到長安待命,不久,被改官河南淇上,但他也沒有在這個官位待多長時間,就棄官在當地隱居了起來,后來又回到長安閑居。

公元734年,王維的弟弟王縉任職登封,王維再一次跑到嵩山就近隱居起來。這段時間居無定所、時隱時現的生活狀態,反映出王維骨子里其實是一個閑散的、向往自然的散淡之人,他對為官之道還不太精通,也可能是興趣不大。

“田舍有老翁,垂白衡門里。有時農事閑,斗酒呼鄰里?!保ā杜既蛔鳌罚┰缒甑耐蹙S骨子里對陶淵明沉醉自然的生活狀態是十分欽羨的,也向往著自己有朝一日能夠過上這種躬耕田園的生活,只是此時,他對自己就這樣輕易放棄仕途仍存不甘之心。

直到開元二十二年,膽識過人的張九齡出任中書令,王維感覺到命運之門又一次向他打開了,于是作《上張令公》干求:“學易思求我,言詩或起予。當從大夫后,何惜隸人馀?!彼M玫綇埞脑?。

隨后在張九齡的舉薦下,王維出任右拾遺,迎來了他人生中的燦爛一刻?!安粚氊?,不耽樂,不弄法,不慢官,無侮老成人,無虐孤與幼”(《送鄆州須昌馮少府赴任序》),經歷了貶黜之后的王維積極追隨賢相張九齡,克己奉公,政治覺悟明顯提高了許多。

然而,宦海沉浮,爾虞我詐,沒過幾年,張九齡在與李林甫的權力斗爭中落敗,被罷相,出為荊州長史,這對王維是個莫大的打擊?!八季购卧??悵望深荊門。舉世無相識,終身思舊恩?!保ā都那G州張丞相》)

公元737年,李林甫開始把持朝政,不久,王維被派到河西節度使幕中兼判官,勞軍兩年多后回到長安任殿中侍御史,不久又被派到南方主持“南選”考試。

總的來說,王維這一時期在動蕩的宮廷權力之爭中基本上處于隨波逐流的狀態,從早年的開朗活躍到后來的抑郁消沉,他過上了半官半隱的生活,有人稱之為“朝隱”。

隱文化在傳統中國文化里向來根深蒂固。傳說在遠古時代,有個叫許由的人,品格清奇,他聽說堯想讓位于他,就趕緊跑到河邊去清洗耳朵。沒料到在河邊遇到了一個比他品格更清高的人,叫巢父。

當時巢父正準備牽牛去河邊飲水,看見許由在洗耳朵,就問他為什么要這樣,許由說明了原委,巢父惱怒地說道:你把河水都洗臟了,我的牛怎么飲水呢?!于是就把牛也牽走了。

這種決絕的、不干世事的人生態度,后來經由老莊思想的一再推動,進一步發展成為古代文人理想生命人格的體征?!皝砣ゾ钑r俗,超然辭世偽。得意在丘中,安事愚與智?!保◤堓d《招隱詩》)顯與隱,出與入,濟世與修身,顯達與守窮,從來就不曾疏離過這一特殊群體的成長路徑,甚至在同一位儒生士子身上,我們都能同時看到這兩股相互矛盾的力量在相互拉扯、搏擊,此消彼長。

魏晉時代的“竹林七賢”自不必說,單看謝靈運和陶淵明二人的命運,就足以窺見這種力量是怎樣附依在他們身上的了。

謝靈運出生于豪門世家,有充足的資金滿足其游山玩水的愿望,素來性情任縱,為官時常常在朝堂放言高論,批評朝政,結果被貶為永嘉太守,憤懣之下開始學佛,試圖通過游樂的方式排遣滿腔郁悶之氣,卻仍然沒有得到他想要的寧靜,最后被流放至廣州,隨后被污為謀逆罪而殺頭,死時年不足五旬;陶淵明呢,在官場宦海幾進幾出,最后面對家族親情和世人的腹誹等各種壓力,義無反顧地選擇了歸隱,過上了與世隔絕的生活。

同為詩人,同為歸隱者,他們留下來的作品卻顯露了不同的心跡。如果說謝靈運的隱逸生活并沒有為他換來內心的寧靜,那么,陶淵明則真正做到了與田園山水共融共通,無論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還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我們都能從中感受到某種難以言喻的祥和之氣。相比之下,謝詩只能讓我們隨同他的足跡領略人世間各種美景風情,感嘆一番人生之艱、山水之美,卻難以讓人獲得生命的歸宿之感。

王維早年的確是非常推崇陶淵明的錚錚傲骨的,也寫過“寧棲野樹林,寧飲澗水流”(《獻始興公》)的詩句,但他后來的態度發生了轉變,認為陶淵明雖然高潔,終受“乞食之慚”:“傾倒強行行,酣歌歸五柳。生事不曾問,肯愧家中婦?!保ā杜既蛔鳌分模┧X得陶淵明可以這樣愧對家人,固窮守真,但自己卻不能也沒有必要去效法:“一慚之不忍,而終身慚乎?”這種志趣上的變化,既與王維禮佛之后看待事物的眼光和思維方式有關,更與他本人優柔寡斷的性格本身有關。

已經有無數史家學者指出,王維其實是一個內心懦弱的人,也是一個善于保全自身的人,雖然不至于圓滑世故,但他的性情遠不似陶淵明那么果敢決絕。對于陶淵明來說,田園是他的安身立命之地,也是他精神意念中的凈土;而對于王維來講,田園只是他修身養性之所在。在我個人的感覺里,王維之所以能多年沉浮宦海,而不致斃溺,除了性格的原因,也有既得利益者的考量,甚至說他是一個古典的精致利己主義者也不為過。

所以,王維的隱,從來都沒有真正徹底過,哪怕是在后來的亂世階段,在被安祿山俘獲后,他寧愿吃藥“佯喑”,裝聾作啞,也要接受安祿山授予他的給事中的官職。

盡管如此,作為開元天寶年間最負盛名的宮廷詩人,王維的詩歌成就依然獲得了廣泛贊譽。他的朋友苑咸稱為他“當代詩匠”,唐代宗李豫盛贊他為“天下文宗”。在天才輩出的唐代,只有王維能夠與李、杜并肩,各行其道,最終發展出了唐詩的又一極。

中國文學史上,很少有人像王維那樣具有如此全面的藝術才華,因為精通音律,所以他的詩歌中有很強的韻律感,極易歌詠,也便于傳播;因為擅長繪畫,所以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王維幾乎所有的詩篇,哪怕是極其嚴苛的短制,都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尤其讓人驚佩的是,越是短制絕句,他發揮得越是從容、高妙,后世稱他為“絕句大師”,廣受追捧。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王維和李白一樣,都是為盛世大唐而生的詩人,一個在朝,一個在野,一個端肅,一個放浪,他們迥異的形象存在不僅滿足了時代氣象,也滿足了后人對盛唐的無限想象。但與李白塑造出來的醒目的詩人形象不同,王維為我們貢獻出來的是詩歌文本的內在潛能,即,如何在這樣一種有限度的詩歌形制中,讓漢語語言產生出強大的情感張力。

在王維傳世的作品中,五律占據了絕大多數篇幅,七律并不多,但后人都認為,王維的七律其實最能體現和代表盛唐的七律特征:“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保ā斗e雨輞川莊作》)疊字的用法在漢魏樂府詩中很常見,但在之前的七律中并不常見,王維卻能很好地把握漢語的聲形之美,使詩意的傳遞毫無阻遏之感。王維爐火純青的語言鍛造能力、敏銳的視覺聽覺感受能力,以及長時間沉浸在語言內部耐心把玩的專業態度,讓漢語之美濃縮在精妙的短制中,又得到了舒緩的釋放。

在王維那里,詩歌被嚴格控制在技巧范圍之內,但這技巧又高妙得完全不著痕跡,極于工,卻免于刻意,既拙樸又精致。如同他矛盾的性格一樣,他的詩也是某種矛盾的產物,但卻有效地避開了詩意與詩藝之間相互抵消的命運。

王維曾經寫過一首典型的應制詩《奉和圣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制》,在這首奉旨唱和的詩里,詩人表現出了極高的藝術才華,既彰顯了皇家富貴氣象,又避免了阿諛的唱腔:“云里帝城雙鳳闕,雨中春樹萬人家。為乘陽氣行時令,不是宸游重物華?!狈谴蟛烹y以為之。一般來講,應制詩是對寫作者才華的某種考驗,相當于戴著鐐銬跳舞,倘若沒有過人的才華,很可能會流于平庸,但王維就在這首詩里顯示出了非凡的語言功力。

每當我在心煩意躁、意亂情迷的時候,只要打開王維的詩,隨便翻讀幾句,內心就會變得安寧純粹,仿佛人世間真有空谷足音,至少曾經有過這樣的勝景可慰人生: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使至塞上》)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鳥鳴澗》)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漢江臨眺》)

歸燕識故巢,歸人看新歷。(《春中田園作》)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酬張少府》)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鹿柴》)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終南別業》)

這些深深嵌入了中國人腦海里的詩句,不間斷地傳遞著東方文化的內在神韻,在封閉寂寥的人世間為我們勾勒出了寧靜廣袤的精神藍圖,而這番圖景并非空穴來風,它就根植于我們民族的肌體內部。在王維的這些詩句中,高度凝練的詩情畫意始終以豐饒具足的物象氣態彌漫氤氳著,靜中有動,動中含靜,均勻,平穩,呈現出開闊又幽謐的東方美學特征。

公元740年,時任殿中侍御史的王維在南選途中路過南陽,曾與慧能的弟子神會談論佛法多日。神會告訴他:“眾生本自心靜,若更欲起心有修,即是妄心,不可得解脫?!蔽ㄓ谢貧w本心才能達成內心的安寧。

我相信,神會的觀念后來對王維的精神價值取向影響很大。既然問心無愧,何故再起修心?佛教的“空”理在他后來的文本中特別突出,譬如,為他贏得經久不息的聲名的《輞川集》第一首《孟城坳》:“新家孟城口,古木余衰柳。來者復為誰,空悲昔人有?!边@里的“空”并非絕對的虛無,而是與“有”相呼應的一種存在,所謂真空假有罷了。

王維字號摩詰,同時他也很喜歡讀《維摩詰經》,曾在作品里多次引用,尤其向往“不厭世間苦,不欣涅槃樂”的境界。在天寶三年之前,王維主要隱居在終南山別業,之后在藍田輞川,他買下了前輩詩人宋之問曾經居住的別業,與好友裴迪一同隱居于此,兩人“攜手賦詩,步仄徑,臨清流”,寄情于山水清音,過上了佛徒居士的節儉生活。

在世人的眼里,王維的形象一直是感懷詩人和山水詩人,他尤其擅長用隱忍內斂的筆法來處理個人的情感生活,那些常用于中國水墨水彩畫中的白描、點絳手法也被大量地移植到了他的詩歌寫作中,詩作清淡,簡樸,同時又高邈遼闊,如同深流靜水、洗凈鉛華一般,他追求詩歌的意境與意蘊,乘運任化,“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禪宗的“不立文字”“自性自悟”理念在王維詩歌里時有閃現。我們在讀他的詩時,尤其能感受到那輕描淡寫、風輕云淡的疏朗氣息,即便是用情很深的詩篇,譬如《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痹谶@樣濃情的詩中,王維的語速也是輕緩的,深切的眷念化為風中的長喟短吁,傷別離與空悲切,在可控的情感區域內自由流淌,婉轉而纏綿,斷然不會有千里之潰之憂。白居易正是因為不能忍受隱含在這首詩中的離情別苦,寫下了“相逢且莫推辭醉,聽唱《陽關》第四聲”的詩句。

宇文所安在論及王維的時候用了一個相當精妙的詞:抑制。在他看來,“王維的多數詩篇中存在著一種抑制法則:思鄉的普遍情感、貶逐悲傷的文學史背景,及詩體的模式聯系,這些都向讀者表明,在詩篇的平靜表面之下隱含著某種更深刻的意義或更強烈的情感”。

王維的這種抑制手法固然與他個人的生活經歷、性格有關,也與他后來深受禪宗教義的影響有關?!翱铡迸c“靜”構成了王維詩歌的基本特色,而傳遞這種特色的介質是“妙悟”,如南宋嚴羽在《滄浪詩話》中所言:“大抵禪道惟在妙悟,詩道亦在妙悟?!?/p>

葉嘉瑩先生在講到王維的時候曾經用過兩個成語:羚羊掛角,羝羊觸藩。所謂“羚羊掛角”是指,你在讀了王維的詩后,心里會有一種感覺、一種體會,而這樣的體悟并不是外表文字所呈示的內容,而是你內心里對文字外的世相的一種覺悟,也就是說,王維的詩追求的是一種詩外的效力,詩意緣起于詩句的終止之時,他讓讀者感受到的不只是語言之美,還是沉默之后無邊無際的寂靜空廓之美;而“羝羊觸藩”則是指王維進退兩難的人生處境:一旦你身陷榮華富貴,再想脫身歸隱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在囹圄中也許唯有順應才能更好地保全自我。

所以,我們看到,王維在詩寫中總是會盡量克制住情緒,他深知情感一張揚就會現出破綻,而王維又是一個追求完美的詩人,當某種情感的苗頭即將溢出紙面時,詩人一定會及時果斷地掐滅它,他從不干力透紙背的事情,這或許也是王維的詩歌總給人感覺欲說還休的原因所在。

與我們在前文中提到的謝、陶二位山水詩大師相比,王維筆下的山水自然是有生命、有情誼的山水自然,而不是標本化的景物或景致,那些河流、村舍、明月、清泉、漁舟、浣女、炊煙、白鷺……都是非常自在自足的生命本體,有著自己的節律和運勢,詩人的工作不過是通過觀看和體悟,用一種命名的方式讓它們走出蒙晦之境,賦予它們存在的尊嚴與光亮。應該說,從詩藝上來講,從魏晉南朝時代延續到唐代的山水田園詩一脈,到了王維手里才達到了最高成就。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玄宗倉皇逃往蜀中。年近半百的王維來不及隨之出逃,等安祿山攻陷長安后就被俘了。安祿山逼他就地為官,王維又一次表現出了其消極和妥協的性格特點,他在半推半就中接受了給事中的官職。

史料里記載過這樣一件事:為慶祝勝利,安祿山召集了許多樂師為其演奏,有一個叫雷海青的琵琶師不肯演奏,把琵琶摔在了地上,被當場殺死。當時王維還被囚禁在菩提寺中,沒有參加此次聚會。他后來聽聞此事后寫了一首題目很長的詩——《菩提寺禁裴迪來相看說逆賊等凝碧池上作音樂供奉人等舉聲便一時淚下私成口號誦示裴迪》:“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葉落空宮里,凝碧池頭奏管弦?!边@是王維在亂世之中寫過的唯一一首從側面呈現時局的詩,他萬萬沒想到,正是這首即興之詩后來竟然救了他一命。

據說,這首詩經前來探監的好友裴迪口誦,流傳到了很遠的地方,直到遠在巴蜀的玄宗那里,皇上聽后深受感動。長安光復后,按照律法,所有在淪陷區擔任過偽職的人都要被三等定罪,但是王維因作了上述之詩,加上他弟弟王縉收復失地有功,替哥哥求情,于是就被赦免了。不僅如此,朝廷還授予了他太子中允的官職。

但經此變亂,王維的心境越發低落消沉了,《舊唐書》本傳里是這樣記載的:“在京師,日飯十數名僧,以玄談為樂,齋中無所有,唯茶鐺、藥臼、經案、繩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獨坐,以禪誦為事?!蓖蹙S的余生晚景大致就是這樣在佛光香火中度過的,這也應驗了他對自我人生的總體設計,有波折起伏,但絕無巨浪沉淵。

與同時代的詩人比較起來,王維的生命狀態仿佛有刻度在計量著,他自己也寫過很多關于時光流逝與心境流變的詩,從“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終南別業》)到“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酬張少府》)。

從這種意義上來看,他是一位真正將生活與生命,乃至命運達成了和解的詩人,圓潤,通透,盡管有時候不免讓人生疑:他是否過于圓潤和通透了呢?有人甚至認為,王維的藝術感受能力確實是無與倫比的,但他的詩歌里面終究缺少一種真摯撓心的感情力量。從感覺到感受,再到感情,一個寫作者在自我鍛造的過程中會不斷有意外加入進來,從這種意義上來看待生命的結果,每一種結果都是意外。命運在造化,茫茫世間,真正能有幾人擺脫這種蠻力呢?

唐肅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王維去世,官終至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

(阿明摘自長江文藝出版社 《不如讀詩》)

猜你喜歡
王維詩人
新銳詩人
遇見一名詩人
大海里并不能自由往來
偷襲與反偷襲
曬娃還要看詩人
詩人貓
誰是誰
詩人與花
Semantic Change in Grammaticalization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