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賢區人工林病蟲害防治發展現狀及趨勢探討

2023-08-05 10:25俞志文
安徽農學通報 2023年11期
關鍵詞:奉賢區發展現狀防控

俞志文

摘要 本文介紹了奉賢區人工林病蟲害發生現狀,分析了森林病蟲害發生的原因,提出了森林病蟲害防控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 人工林病蟲害;發展現狀;防控;奉賢區

中圖分類號 S435 ? 文獻標識號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23)11-0076-03

上海森林大部分為人工林[1]。自2018年以來,奉賢區人工林綠化覆蓋率達到40%,森林覆蓋率達到30%,綠地面積增長迅速。為了滿足人工林發展的需求,從外省調運的苗木數量相當大,導致新的病蟲害的發生以及原有病蟲害發生變化。近年來,奉賢著力于“綠色生態奉賢”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森林病蟲害的治理依然面臨較為嚴峻的局面。因此,如何有效控制奉賢區森林病蟲害的危害,是人工林建設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1 人工林病蟲害的發生現狀

1.1 發生特點

隨著上海奉賢區人工林面積的快速增長以及全球氣候變暖和局部氣候異常等原因,上海奉賢區人工林病蟲害進入了高發期,人工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上海奉賢區森林病蟲害的發生主要有食葉性害蟲發生面積大(樟巢螟、樟葉蜂、樟脊網蝽、楊小舟蛾、楊分月扇舟蛾和茶袋蛾)[2],鉆蛀性害蟲的發生逐年加重,小型刺吸性、潛葉性害蟲種類繁多三大持點。

1.1.1 小型刺吸性、潛葉性害蟲種類多,危害重

在造林過程中,由于追求速效,造林密度高,如有些香樟林株行距1.0 m×1.5 m、楊樹林株行距1.0 m×1.0 m、柳樹林株行距1.0 m×1.5 m。隨著樹種的生長,造林第二年已全部郁閉,透風透光不佳,導致小型刺吸性害蟲如紅蠟蚧、樟木虱等大量發生,并引起煤污病并發。

1.1.2 食葉性害蟲發生面積大,嚴重影響景觀效果 ?上海奉賢區主要有危害楊樹的舟蛾類、危害香樟的樟巢螟、危害多種闊葉樹的刺蛾類、夜蛾類和毒蛾類等。香樟、楊樹等闊葉樹是目前上海景觀道路、公園、綠地等主要的造林樹種,近幾年來每年6—10月,它們均受到不同種類害蟲不同程度的危害、影響了森林綠化帶景觀效果[1]。

1.1.3 鉆蛀性害蟲逐年加重,防治因難 ?如星天牛、桑天牛、桃紅頸天牛和吉丁蟲等是目前奉賢林區主要鉆蛀性害蟲,危害多種闊葉樹,嚴重時使樹木“風折”,造成樹木死亡。但由于其幼蟲在樹干內危害和其成蟲活動性強,給防治帶來了極大因難,導致鉆蛀性害蟲逐年加重。此外,香樟炭疽病和女貞葉斑病局部區域己造成了較嚴重的危害[2]。

1.2 人工林病蟲抗藥性增強

據報道,我國已有100多種重要病蟲草對農藥產生了抗藥性,其中害蟲(螨類)超過37種,病菌超過21種[1]。番茄灰霉病菌對嘧霉胺已產生嚴重抗性、苦瓜白粉病菌對醚菌酯高抗、馬鈴薯晚疫病菌對很多殺菌劑產生了抗藥性??顾幮猿藭е掠盟幵黾?、產生藥害、增加農殘等危害,同時導致農藥的使用壽命縮短。一個新農藥從研發到篩選需要10年以上的時間,而平均每年就會增加2種以上抗性害蟲,害蟲抗藥性發展速度遠遠超過了新藥劑的開發速度,抗藥性加劇,除了病蟲自然產生耐藥力外,更多的是人們大劑量、高頻次、長期使用單一藥劑、不科學的使用農藥導致病蟲獲得單一抗藥性、多抗性、交互抗性、負交互抗性。

1.3 人工林病蟲害防治難度增大

隨著人工林面積的增加,特別是單一樹種純林的增加,病蟲危害加劇。除成蟲外,其枝干內隱蔽鉆蛀性幼蟲,近幾年蛀干害蟲數量一直穩中有升,因其自然條件復雜、小環境多樣化、小氣候、人工林地密集的燈光引誘和通風透光性差,使生態系統中一些生物種群關系常被打亂,蛀干害蟲也開始向多元化方向發展,進而對人工林造成巨大威脅。病蟲抗藥性增強,提高了病蟲害的防治難度。

2 人工林病蟲害發生原因

2.1 人工林苗木引入管理不嚴格

隨著上海奉賢區人工林的發展,植物苗木來源復雜,為了追求利益,一些苗木供應商對苗木出圃管理不嚴,帶病蟲苗木仍然出售,隨苗木調運一并帶入奉賢區,其中除少量檢疫性病蟲外,大多數非檢疫性病蟲。引入的病蟲在一個郁閉度高且品種較為單一的環境中得以大面積發生和擴散,有些會發展成為危險性病蟲害,許多引入病蟲經過2年以上的適應增殖后,在局部片林嚴重發生。如懸鈴木方翅網蝽、白粉病等己發生非常普遍。

2.2 人工林苗木種植密度高

奉賢區人工林大面積林帶營造過程中,由于片面追求速效,種植密度過高,環境郁閉,樹種單一,結構脆弱,植物配置不合理,生態學的應用層次淺。綠化造林過程中對綠林地群落發育的生物過程和生態過程重視不足,側重于立竿見影的種植方式,人為增加植物密度和種植較大規格的樹木,若干年后樹木生長空間狹窄,造成林地早衰。為病蟲害的大面積發生、流行創造了條件。食葉性害蟲大面積暴發,蚧蟲等害蟲也呈盛發趨勢,鉆蛀性害蟲寄生率高、為害大。如奉賢區楊樹上1999年楊扇舟蛾大發生,1910年楊分月扇舟蛾大發生,1999年楊小舟蛾大發生[2],2002年經濟林害蟲桃潛葉蛾在奉賢區嚴重發生[1]。再則人工林樹種比較單一、缺少生物多樣性、不利于人工林形成一個自然控制、生態平衡的生態體系。如奉賢區香樟與速生的楊樹混栽,香樟在缺少陽光、養分的條件下生長緩慢、抗性下降、發育不良、一些刺吸性害蟲蔓延迅速[3]。

2.3 人工林苗木化學農藥使用多

人工林、病蟲、天敵三者之間相互制約、相互依存。也就是說人工林充分發揮天敵、生物農藥、以益病治病、以益蟲治蟲之間相互制約、相互依存關系。過去幾年,在使用化學農藥防治有害生物時往往未顧及對其他動物、植物或環境的影響,以致造成不少令人遺憾的影響?;瘜W農藥防治譜廣,且見效快,效果顯著,使用比較方便,防治費用比較低,能在較短時間內大面積范圍內降低蟲口密度。但也是“一把雙刃劍”,它在有效防治危害人工林病蟲害的同時,某些藥劑也會對人、畜和環境產生不良影響。近幾年,奉賢區人工林病蟲防治以生物農藥為主,生物農藥選擇性強,對人、畜等生物較安全,對非靶標生物影響較小,毒性低或沒有毒性,對生態環境污染影響較小。

3 人工林病蟲防控對策

3.1 加強人工林有害生物監測預警培訓

20世紀,由于上海奉賢區森林業發展規模小,上海人工林有害生物監測預警工作處于一個非常初級的階段,不論在專業人員的隊伍建設上,還是在監測儀器設備和方法上均遠遠落后于其他林業大省。進入21世紀,上海奉賢區人工林進入了跨越式發展的階段,隨著林地面積的不斷增大,造林樹種增多,大規模引種和移栽等原因,林業有害生物的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對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掌握有害生物野外調查技術、病蟲分類和識別、標本制作、保存、病蟲監測預報技術、儀器設備和藥劑藥械使用技術、測報軟件技術應用、病蟲監測的防治技術等。為此,上海奉賢區森林業行政管理和技術部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上海奉賢區人工林有害生物監測預警體系初步建成,為上海奉賢區的人工林有害生物監測預警、檢疫、御災、控災、減災應急反應體系提供了必要的基礎支持。

3.2 人工林害蟲以成蟲防治為主

在害蟲防治上,過去以幼蟲防治為主,現在以成蟲防治為主[4]。幼蟲期發生已造成危害,此時防治滯后低效、漏治嚴重、費工費時、污染環境等。以成蟲防治為主,成蟲活動性大,趨嫩、趨地、趨光、趨化、趨味性。尋偶、取食、交配、產卵是一生中成蟲最脆弱階段,把每頭成蟲消滅在對寄主植物造成危害之前,控制昆蟲種群的繁殖。成蟲可通過物理、天敵生物、栽培及化學防治等方法,也可通過栽種相克的植物品種忌避成蟲、人工捕殺、燈誘、味誘、作物誘、餌誘、信息化合物等方法引誘和捕殺成蟲。

3.3 人工林病害以生物防治為主

在人口密集的人工林中農藥安全使用、正確使用,合理選擇農藥品種是有效控制有害生物的重要環節之一。選擇的農藥不僅關系到對有害生物的控制效果,而且也將直接關系到農藥使用者、他人、禽畜及環境的安危。減少使用化學農藥,強化生物防治,切實保護和充分發揮自然界中現存天敵昆蟲的生態平衡作用,引進和利用天敵優勢種,如引進澳洲瓢蟲、大紅瓢蟲防治吹綿蚧,引進花角蚜小蜂防治松突圓蚧,大草蛉防治日本松干蚧、蠋蝽防治榆紫葉甲、管氏腫腿蜂防治青楊天牛、松毛蟲赤眼蜂防治松毛蟲。本地天敵昆蟲的保護利用如黑帶食蚜蠅防治蚜蟲、異色瓢蟲防治蚜蟲、大草蛉防治蚜蟲。昆蟲病原微生物利用:包括病毒、細菌、病毒等,人工林上主要應用核型多角體病毒、蘇云金桿菌及白僵菌防治松毛蟲、應用核型多角體病毒防治春尺蠖、應用蕪菁夜蛾線蟲防治木蠹蛾、應用昆蟲病原微生物防治害蟲。絕大多鳥類是食蟲的,加強益鳥保護,嚴禁隨意捕殺鳥類是非常重要的措施[5]。人工林病蟲害防治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措施之一。

4 小結與討論

通過對奉賢區人工林病蟲防治發展現狀及趨勢的探討,可以看出,上海奉賢人工林面積的快速增長,病蟲害的發生也呈上升趨勢。本文提出了針對性的防治措施,可操作性高。上海奉賢人工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同全國一樣,經歷了從化學防治、綜合防治到無公害綜合防治的過程。

由于化學農藥成本低防治效果明顯,人工林病蟲害的防治方法以化學農藥防治為主,這種情況曾經發生過,隨著農藥殘留問題,病蟲產生抗藥性問題,以及由此引發的病蟲害再度猖獗的問題(“3R”問題)的出現,綜合防治理念應運而生,并且立即在人工林病蟲害防控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上海奉賢區人工林病蟲害防治進入了無公害綜合防治階段。以營林措施為基礎,以生物和物理防治方法為引導,以使用高效低毒的化學農藥為應急舉措的無公害綜合防治理念指導上海奉賢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和管理工作。推廣滅幼脲、除蟲脲、苦煙、Bt等為主的生物農藥防治,常用生物農藥種類有:微生物農藥、農業抗生素、植物源農藥、生化農藥、天敵昆蟲農藥。

上海奉賢森林病蟲害測報工作是一項專業性強、技術要求高的工作。新時期,測報監測工作對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為提升從業人員的業務能力,通過舉辦各種形式技術講座、專題會議、培訓班等,從人工林有害生物野外調查技術、病蟲分類和識別、標本制作和保存、病蟲監測預報技術、儀器設備和藥劑藥咸使用技術、測報軟件技術應用,病蟲監測防治技術等方面進行培訓,使從業者開闊思路、明確任務、掌握技術,進一步提高各級測報監測人員的技術水平、業務素質和綜合管理能力,從而有力地推進奉賢人工林區病蟲害測報工作的開展。

參考文獻

[1] 王焱.上海林業病蟲[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7.

[2] 葉黎紅,裴峰.上海奉賢區生態林病蟲害發生種類及危害調查研究[J]. 安徽農學通報,2011,17(16):88-89,110.

[3] 吳時英、徐穎.城市森林病蟲害圖鑒[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19.

[4] 丁夢然.防治成蟲優于防治幼蟲[J].中國森林病蟲,2001(1):64,16.

[5] 蕭剛柔.中國森林昆蟲[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杜,1992.

(責編:張宏民)

猜你喜歡
奉賢區發展現狀防控
配合防控 人人有責
豬常見腹瀉病癥狀及防控
從“閱讀”走向“悅讀”——上海市奉賢區育秀實驗學校以閱讀引領少先隊員新成長
我喜歡的一句話
守牢防控一線 靜待春暖花開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地方廣電媒體融合發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上海市奉賢區保灘工程建設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