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提問“喚醒”高中數學課堂

2023-08-06 08:16潘建國
數理天地(高中版) 2023年15期
關鍵詞:喚醒課堂提問高中數學

潘建國

【摘要】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重視課堂提問的作用.提問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力,引導他們有效研究知識,從而使學生能夠掌握知識并具備相應的學習能力.這對教師的各項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當前的高中數學課堂提問中存在一些不足,為了確保問題的效用能夠真正發揮出來,本文從抓住連接點、抓住疑惑點、把握問題難度、抓住重難點四個方面入手,闡述如何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優化課堂提問.

【關鍵詞】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課堂提問

數學教學為高中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在高考中的分數占比相對較大,所以,教師需要盡可能將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提升.使學生在對相關知識進行有效學習的同時,形成較強的學習能力,能夠做到對知識的靈活運用,以巧妙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由于問題是數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著密切聯系,而當下教師在進行問題設計時容易走進誤區,習慣一直問、一問到底,所以教師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對課堂教學中的提問進行優化,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及質量.

1 抓住聯結點進行提問

知識之間有著密切聯系,如果教師能夠基于此進行教學活動設計,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構建科學完善的知識體系,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推動學生的學習與發展[1].所以,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提問時,教師可以將知識之間的連接點當成重點,通過其進行巧妙提問,從而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有所收獲.

例如 在教學“余弦定理”的相關知識時,因為學生在前面的學習中已經對正弦定理及三角函數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師可以據此進行提問,即抓住知識連接點進行提問.首先,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呈現如下習題:△ABC中,線段a的長度為12cm,線段b的長度為9cm,角A為60°,請問線段c是多長?在這個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可以對前面學過的知識進行鞏固、復習,并且對正弦定理的推導過程進行回顧.在學生完成該問題后,教師可以繼續提問:△ABC中,線段c的長度為12cm,線段b的長度為9cm,角A是60°,請問線段a是多長?這個問題與第一個問題相關,只是對條件進行了變化,所以教師可以給予學生一定的引導,使其基于此找到知識之間的連接點,通過思考、分析、驗證推導出余弦定理.在學生對全新的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師可以對問題繼續進行修改,以一般化問題帶領學生進行思考:△ABC中,已知角C,線段b,角A,怎么求線段a?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構建科學完善的知識體系,可以對余弦定理進行深入了解.

由此可見,通過抓住知識的連接點進行提問,可以使學生發現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基于此進行科學完善的知識體系的構建,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推動學生的成長與發展.

2 抓住疑惑點進行提問

在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時,學生會受自身能力及所掌握的知識的影響而遇到一些疑惑點.如果教師不管學生的這些疑惑點,直接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學生便無法快速有效地解決這些疑惑點,且很多學生會因為這種現象的存在而覺得自己在數學學習方面沒有什么優勢,逐漸喪失學習興趣[2].因此,在進行數學教學時,教師需要抓住學生的疑惑點進行巧妙提問,確保學生的思維能夠被激活,并在潛移默化中對知識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及探索,從而確保教學目標可以落到實處.

例如 在教學“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值”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根據這部分知識的難度較大很多學生在進行知識學習時遇到了問題的情況,設計一些問題在降低教學難度的同時,使學生發現知識的魅力及價值.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將Inx+2x3=0呈現在學生面前,然后問學生這個習題是否有解.由于學生的想法不一,所以會說出兩個答案.但是在嘗試畫圖分析時,遇到了一些問題.此時教師就可以給予學生引導,使學生嘗試對這個答案的近似值進行探究.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就能步入新知識的探究過程中.而在學生進行探究時,教師可以對學生的情況進行觀察,如果學生在該過程中仍舊暴露出一些問題,那么教師就可以結合實際情況,給予學生引導,使其進行深入思考.

又如,在教學“古典概型”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抓住學生的疑惑之處進行提問,使學生基于此,能夠對相關知識產生一定的興趣,并進行進一步的思考及研究.首先,教師可以將如下例題呈現于學生面前:盒子中有黑色和白色的玻璃球各十顆,從中隨便摸取十顆玻璃球,一半是黑球一半是白球的概率有多高?

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能夠進行積極思考,可以對相關知識的學習產生一定的興趣,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能夠得到提升.由此可見,在教學活動中及時抓住學生的疑惑點并通過提問引導學生思考,可以使學生全面參與到教學中,同時在與同學交流溝通的過程中不斷建立完善的知識體系,進而形成相應的學習能力.

3 在課堂教學中把握問題難度

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學生的學習習慣存在很大的不同.為了確保整體教學效果能夠得到提升,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然后設計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符的問題,以確保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提升與發展[3].

例如 在教學“等差數列”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就需要明確,想要使學生直觀快速地對知識進行理解,就需要設計科學合理的問題,確保學生能夠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快速掌握等差數列的相關知識的要點.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呈現一些數列,然后給予學生一定時間使其進行觀察,并對數列的特點進行總結.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基于知識給予了學生適應的支架,使其在問題進行中進行了探究及探索.因此,學生可以對知識進行有效歸納、充分探究,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得到提升與發展.

又如,在教學“函數圖象”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使其基于函數進行畫圖.在畫圖的時候,教師需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以最基礎的函數為例,先給學生布置畫圖任務,在畫完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么畫的,畫的時候注意哪些內容.隨后,教師可以通過改變函數增加畫圖的難度,讓學生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及探索.學生畫好圖象之后,教師可以給予學生一定時間,使其對這個圖象進行對比.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既可以對相關知識進行有效學習,也可以發現舊知識與新知識之間的聯系,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

由此可見,通過在教學活動中把握問題難度,可以使學生的學習需求得到滿足,在進一步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的同時,使其能夠獲得一定的信心,進而得到成長與發展.不過,在該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觀察,并適時予以指導,這樣學生才能夠在教學活動中有所收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能得到提升.

4 抓住重點和難點進行提問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抓住重點和難點進行提問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掌握程度,從而確定教學重點和難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針對這些重點和難點進行精心設計,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在提問時,教師需要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思考.針對重點和難點,教師可以提出一些有深度、有啟發性的問題,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思考.

例如 在講解“函數的極值”時,可以提問:“如何確定函數的極值點?它們有什么特點?如何判斷是極大值還是極小值?”這樣的問題不僅可以檢測學生的掌握程度,還能夠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從而更好地理解知識.

函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知識點,也是學生們比較難以理解和掌握的內容之一.因此,教師在進行函數教學時,需要注重重點和難點的講解,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函數的相關知識和技能.

首先,教師需要明確函數的定義和基本性質,包括自變量、因變量、定義域、值域、單調性、奇偶性、周期性等方面.在講解函數的定義和性質時,教師可以通過舉例子、畫圖等方式,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和感受函數的概念和特點.

(1)函數的概念:設A,B是兩個非空數集,如果按照某種對應法則f,對于集合A中任何一個數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確定的數f(x)和它對應,那么這樣的對應(包括集合A,B以及A到B的對應法則f)叫作集合A到B的一個函數,記作f:A→B.

(2)函數的三要素:定義域、值域和對應法則.

(3)只有定義域相同,且對應法則也相同的兩個函數才是同一函數.

其次,教師需要重點講解函數的圖象和圖象的性質.函數的圖象是函數概念的重要體現,也是學生們比較難以理解和掌握的部分.因此,教師可以通過畫圖、演示等方式,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函數的圖象和圖象的性質,如對稱性、拐點、極值等方面,比如學習區間的概念及表示法.設a,b是兩個實數,且a<b,滿足a≤x≤b的實數x的集合叫作閉區間,記作[a,b];滿足a<x<b的實數x的集合叫作開區間,記作(a,b);滿足a≤x<b,或a<x≤b的實數x的集合叫作半開半閉區間,分別記作[a,b),(a,b].注意:對于集合{x|a<x<b}與區間(a,b),前者a可以大于或等于b,而后者必須滿足a<b(前者可以不成立,為空集;而后者必須成立).

教師需要注重講解函數的應用.函數在實際問題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如經濟學、物理學、工程學等方面.因此,教師可以通過舉例子、講解實際問題等方式,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函數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和意義.

最后,教師需要注重函數的綜合應用.函數的知識點比較多,而且與其他數學知識點有著緊密的聯系.因此,教師可以通過設置綜合應用題目,讓學生將所學的函數知識點與其他數學知識點相結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函數的相關知識和技能.總之,函數是高中數學中比較重要和難以掌握的知識點之一,教師在進行函數教學時,需要注重重點和難點的講解,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函數的相關知識和技能,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和應用能力.

5 結語

綜上所述,提問優化可以促進學生深入研究和探索相關知識,有助于促進學生建立更加全面和精準的知識框架,并形成較強的學習能力、核心素養.由于優化課堂提問需要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所以上述進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四個方法,即:抓住連接點進行提問、抓住疑惑點進行提問、在課堂教學中把握問題難度、抓住重難點提問.教師可以將其運用于課堂教學中.如此一來,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提問就可以得到優化,學生就可以在問題的引導下,對相關知識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及探索,從而形成正確的觀念及意識,更好地成長與發展.但課堂提問的方法還有很多,只要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符就可以,所以教師需要進一步地進行研究及探索,為學生呈現一個美好的課堂.

參考文獻:

[1]李彩芹.淺談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優化課堂模式[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20(06):69-70.

[2]閆琳琪.淺析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問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02):127-128.

[3]陶富春.高中數學教學中提高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9(30):24-25.

猜你喜歡
喚醒課堂提問高中數學
數學課堂提問七要
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
高中數學數列教學中的策略選取研究
循循善誘,實施生本化初中語文課堂提問
調查分析高中數學課程算法教學現狀及策略
基于新課程改革的高中數學課程有效提問研究
數學歸納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喚醒”泉城
天天正能量:當公益以“喚醒”為目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