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技能賦能鄉村金融發展的理論探討與路徑探析

2023-08-07 05:21李榮強施龍中
關鍵詞:農村居民數字化金融

李榮強 陳 軒 施龍中

華中農業大學,湖北 武漢 430070

引言

“雙循環”背景下,我國社會經濟已進入發展新階段。數字時代的來臨,使知識、信息、技術等數據要素發展潛能不斷被挖掘,數字產業正成為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支點,而數字金融作為傳統金融與互聯網、大數據等新興云端技術融合形成的新業態,已成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引擎。隨著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數字金融為發展農村經濟、服務鄉村振興提供了嶄新路徑,將打破傳統金融服務鄉村發展的瓶頸并激發“長尾效應”,在提升農村居民福利水平的同時,擴寬城鄉間互動維度,促進生活智能化與便捷化[1]。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關鍵節點,通過鄉村數字金融發展,進一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驅動國內國際雙循環,促使農村居民分享改革紅利,無疑是一條有效的現實路徑。

近年來,各級政府十分重視數字經濟與鄉村數字金融發展,2019年國家頒布《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兩個綱領性文件,有效推進了農村數字經濟發展進程。2020年農業農村部發布《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 年)》,明確提出將數字技術與“三農”工作緊密結合,凸顯了農村數字經濟發展的戰略地位,同年12 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又明確指出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以數字化轉型驅動農村居民生產生活方式變革。然而鄉村數字金融發展涉及生產經營、投資消費、教育醫療等諸多方面,且依賴于大量數字化工具的使用,對數字技能提出了較高要求。目前相較于城鎮而言,農村地區數字化建設依然存在多方面短板,農村居民參與數字金融活動,常受其數字技能水平制約。農村居民數字技能不足,缺乏數字化條件下獲取更多信息與經濟機會的技能,導致大量“信息貧困戶”出現,直接影響鄉村數字金融發展。鑒于此,探究數字時代背景下農村居民數字技能提升賦能鄉村數字金融發展的有效路徑,對于加速農村數字化轉型以及推動數字鄉村建設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一、文獻綜述

(一)數字技能的基本內涵

在數字金融強勢崛起的大背景下,數字技能的基本內涵被不斷豐富與完善?,F階段數字技能尚無學界普遍認可的定義,不同表述均側重數字技能的不同維度,如數字能力、信息素養、互聯網技能等關聯度較強的專業術語不斷涌現。通俗來講,數字技能是指利用互聯網、云計算等信息技術獲取和生產重要信息,且通過信息的有效評估和處理解決現實中復雜問題的能力。時燕妮等認為數字技能與信息能力、數字能力等概念較為相似,指在學習、娛樂、工作及生活中主動且有創造性地使用數字技術的能力[2]。吳燕等則認為可以從交流溝通、信息管理、網絡交易、解決問題及創造創新等方面評價數字技能,其中交流溝通指在互聯網平臺發表評價及互動分享,信息管理指通過搜索引擎獲取重要信息,網絡交易指在網站購買商品或服務,解決問題指通過數字平臺在線幫助解決疑難問題,創造創新指以網絡已有內容為基礎創造新內容[3]。數字技能可分為應用技能與專業技能兩類,其中數字應用技能主要指居民在工作學習中,使用數字設備收發處理數字信息的能力,具有一定普適性;而數字專業技能主要指在互聯網、云計算、信息科技及智能通信等領域從事數字技術的研發人員掌握重組數字信息的專業能力,其挑戰性與復雜性也比較強。陳煜波等認為現階段擁有數字化專業技能與補充技能的相關人才較為缺乏[4]。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按照專業程度將數字技能分為實用數字技能、通用數字技能與高階數字技能[5]。未來伴隨數字技術在社會生活與經濟領域的快速發展,數字技能將涵蓋更廣泛的專業行為、知識經驗以及個人素養等。

(二)數字技能提升的客觀需要

由于文化水平偏低以及缺乏專業的數字技能培訓,農村居民還未能全面享有數字服務以及在線資源,也難以分享數字經濟與數字金融發展紅利,因此提高農村居民數字技能是鄉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與必然選擇。一方面,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新發展格局下,社會環境與經濟資源的數字化,推動了農村數字化進程。掌握數字優勢以及開展數字化改造的經濟組織,均獲得較為豐厚的數字化收益。馬克·布朗認為較高的數字技能可以使農村居民熟練掌握信息通信技術,提高學習、工作以及參與社交活動的效率,進而為數字鄉村建設營造良好氛圍[5]。武小龍等認為數字技能提升有利于促進農村居民在各應用場景中的深度數字參與,進而激活鄉村內生發展活力,驅動鄉村高質量發展與數字化轉型[6]。另一方面,信息是保障及改善農村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資產,信息技術與其他資本的結合,可以創造更多財富價值,因此數字技能可視為農村居民在數字環境下的一種新型生計資源,提高數字技能有利于增加就業機會、獲取信息資源、改善生活水平。易法敏認為數字能力相當于“資源驅動器”,能夠幫助農村居民獲得其他資源與能力,數字技能的提升會對其他能力產生“乘數效應”,從而增強農村居民在不同領域的創造力[7]。羅千峰等通過系統分析數字技能對農戶財產性收入的影響及內在機理,發現數字技能可以顯著促進農戶財產性收入增長[8]。王佑鎂等將數字素養看作數字技能的源泉,認為數字技能是在數字素養的基礎之上,創造性地表達新觀念的能力,能夠幫助農村居民提升對知識文化的認知程度[9]。吳秋晨認為數字鄉村背景下新型職業農民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備特征是該群體能夠成為數字農業經營主體,同時掌握數字技術的相關知識和技能[10]。

(三)鄉村數字金融的發展機遇

2021 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大力推動鄉村數字金融發展,加快建設“三農”共享信息數據庫,發揮數字金融在解決農村融資難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的獨特作用。2022 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提出大力推進數字鄉村建設,加強農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培訓。近年來,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與互聯網及云計算的普及,擴大了數字金融的覆蓋范圍,各類金融機構不斷拓展農村市場,利用數字化手段向鄉村滲透,為鄉村數字金融營造了良好發展環境,與此同時,鄉村數字金融也為農村經濟發展模式轉型創造了良好機遇。高強認為農村數字金融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金融相結合的產物,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傳統農村金融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貸款抵押物不足、信息嚴重不對稱、信用環境差、交易成本高、農村金融改革滯后等發展困境,鄉村數字金融的發展能夠有效緩解這些問題[11]。朱麗萍等認為伴隨數字技術發展水平的提升,數字金融可以通過減少金融交易的信息不對稱、降低交易成本、改善農村數字和金融生態環境等內在機制,助推產業興旺[12]。熊健等認為相較于傳統金融,數字金融依靠其強大的數字技術加持,對于金融知識匱乏、收入水平低的農村家庭具有更強的包容性,在為農村經濟發展帶來更多機遇的同時,也為農戶帶來數字機遇[13]。楊洋認為數字金融已成為農村連接外部市場的橋梁,“三農”與數字金融的結合,有利于農村居民更加便捷地獲取最新市場信息,創新農產品銷售渠道,擴大銷售網絡[14]。此外,智慧農業建設也將激發以農業數字化為基礎的數字技術發展潛力,有利于加快數字化改造農業生產要素和生產工具的進程,促進農業要素的數字化與農業生產的智能化,進而推動互聯網、云計算等現代數字技術應用于農業生產,為鄉村數字金融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二、數字技能賦能鄉村金融發展的理論探討

(一)理論基礎

本文依據信息經濟學理論、認知行為理論、普惠金融理論、技術創新理論等成熟經濟學理論,闡釋數字技能賦能鄉村數字金融發展的影響機制。信息經濟學理論認為信息是一種商品,強調信息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將其納入到增長核算框架中,研究其對經濟增長和金融發展的影響。當前農村地區面臨一定的信息約束,阻礙了城鄉間要素資源的有效流通,使數字技術難以在農村地區應用及推廣,不利于鄉村數字金融發展。認知行為理論結合了行為主義和認知理論的主要觀點,強調認知在行為塑造和形成中的重要作用。該理論認為認知或信念是行為結果的直接原因。在數字金融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農村居民數字技能提升改變了其對于傳統金融服務的認知,有利于提升農村居民金融需求,進而促進鄉村數字金融發展。普惠金融理論強調使有金融服務需要的個體通過各種渠道接觸并享有金融服務,包括為廣大農村用戶群體提供開放的金融服務系統。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和農村居民數字技能的提升,促進傳統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推動農村普惠金融發展,進而可以為鄉村數字金融發展提供動力。技術創新理論強調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結合,以及生產體系的創新,包括新的生產方式和新的組織形式等。農村居民數字技能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農村地區生產方式變革,加快農村地區數字技術推廣應用,有利于挖掘農村數字化發展潛力,促進鄉村數字金融發展。

(二)影響機制

通過上述理論闡釋數字技能賦能鄉村數字金融發展的影響機制,可以揭示農村居民信息化能力、農村居民金融需求、農村金融機構轉型以及農村數字化發展潛力在其中的作用機理,以期進一步考察數字技能對鄉村數字金融的影響。

1.提升農村居民信息化能力。當前農村居民獲取外界信息的途徑仍然較為單一,信息意識淡薄,敏感度不高,且對信息真偽的判斷能力不足,嚴重制約農村居民對外界信息的接受、處理和再生產。數字技能提升有利于農村居民提升信息化能力,進而促進鄉村數字金融發展。信息化能力是指理解、獲取和利用方面的能力。伴隨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興數字技術的發展和普及,數字技能的提升能夠增強農村居民對數字工具和數字技術的使用能力,有助于農村居民通過數字工具和數字技術獲取重要關鍵信息,降低信息獲取成本,擴大信息需求,為鄉村數字金融發展提供重要的信息和數據基礎。例如農村居民可以利用互聯網數字設備搜集與查閱相關政策及行業動態,了解更多關于數字技術和金融發展的相關信息,為參與數字金融活動增加能力儲備。另一方面,農村居民信息化能力的提升拓寬了農村居民外界信息獲取渠道,加速了區域間優質信息資源共享,益于打通原本封閉的農村市場,將農村地區納入信息化社會網絡中,有助于加快城鄉數字化數據平臺構建,推進數字金融數據共享平臺建設,優化鄉村數字金融發展環境。

2.擴大農村居民金融需求。數字金融發展突破了時空因素對市場供需的限制,有效緩解了金融領域中的地理排斥現象,能夠更大程度實現規模經濟并充分發揮“長尾效應”,為鄉村振興以及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農村居民數字技能提升有利于拓展數字產品與服務的消費市場,通過釋放對金融服務的有效需求[15],在需求端形成鄉村數字金融發展的驅動力。具體來看,數字技能提升有助于農村居民根據自身需要,更有針對性地尋求金融機會,增強農村居民對數字產品和金融服務的敏感度,激發其對金融服務的消費需求,特別是偏遠地區的農村居民可以實現足不出戶,就能通過數字在線平臺進行金融交易,從而保障其參與金融活動的實效。此外,農村居民數字技能提升也會促使金融機構擴展農村市場,加強特色且有針對性的金融產品研發,推動農村金融產品創新,從產品供給層面擴大農村居民的金融需求,進而推動鄉村數字金融發展。

3.促進農村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當前,新興科技的學科交叉融合與技術創新空前活躍,不斷涌現的前沿技術推動著傳統生產模式的變革創新。農村居民數字技能提升可以為農村地區數字技術的引入和普及創造良好前提,推動數字技術與農村傳統金融機構融合,促進農村傳統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夯實鄉村數字金融發展之基[16]。傳統金融機構運營成本較高,成本約束抑制了金融市場的供給與需求,而數字技術的興起有效緩解了農村金融市場的信息不對稱,為農村居民提供了更加精準的金融服務[17]。數字金融機構的運營成本以及市場容量,相比于傳統金融機構更具優勢,其借助先進的數字信息技術,通過數字化線上服務模式,逐漸取代大量線下傳統金融業務[18],降低了金融機構運營成本,并提升了服務效率,促進了鄉村數字金融的進一步發展[19]。農村居民數字技能水平越高,對數據搜集、整理和加工就愈嫻熟,對網絡銷售、線上繳費等數字平臺操作能力就越好,這必將推動更多數字企業參與農村市場,促進數字技術與傳統金融機構的深度融合,加速農村地區數字金融機構的擴展,進而增強鄉村數字金融發展的內生動力[20]。因此農村居民數字技能的提升能夠促進鄉村數字金融發展,并對農村金融市場產生深遠影響。

4.挖掘農村數字化發展潛力。農村居民數字技能的提升可以從生產要素、生產技術與生產協作等方面,挖掘農村數字化發展潛力,進而為鄉村數字金融發展提供有效支持。首先,在生產要素方面,當前城鄉間數字資源的配置失衡在一定程度上阻礙農村數字化發展,限制農村居民的數字需求。農村居民數字技能提升有助于充分發揮數字技術的驅動作用,推動知識、信息、技術等生產要素的有序流動,促進數字資源的合理分配,為農村數字化發展吸引更多要素資源,進而為鄉村數字金融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其次,從生產技術方面來看,較高數字技能有利于擴展農村數字市場,吸引更多企業與研發機構參與農村地區數字產品的研發和推廣,促進數字技術與鄉村發展的緊密融合,為鄉村發展注入數字化動力,推動鄉村數字金融發展。再次,從生產協作方面來看,數字產品規?;蜕鐣纳a體系日漸發達,導致傳統經濟中部分產業邊界逐漸消失[21]。農村居民數字技能提升有助于進一步引導數字化產業及社會資本流向農村,促進農村各類經濟組織實現數字化管理和智能營銷,加快農村數字產業鏈建設,在推動數字鄉村建設的同時為鄉村數字金融發展提供產業支撐。

三、數字技能賦能鄉村金融發展的現實困境

(一)數字化人才的短缺

當前數字技術已迅速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不斷涌現的新興業態大多與數字技術密切相關,這對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以及勞動者數字技能提升提出了較高要求。新興職業要求從業者在原有技能基礎上,還具備一定數字技能[22],然而數字技能培育需要較長周期,數字人才培養供給跟不上市場對專業化數字人才的需求,致使當前我國數字人才供給不足,高端數字人才嚴重短缺,這一現象在農村地區更嚴重。受地理環境及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農村地區數字教育體系尚未構建,現代數字教育滯后。同時,農村地區人才外流嚴重,數字人才更是難以流向鄉村,嚴重影響了農村居民數字技能的提升,導致鄉村數字金融發展缺乏人才與智力支持,不利于鄉村數字金融發展。

(二)數字安全隱患的存在

近年我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加速,為提升居民數字技能創造有利條件,網上購物、在線試衣、智能家居以及網絡借貸已成為廣為接受的生活方式,但隨著數字技術廣泛運用,互聯網數字平臺遭受攻擊的概率也隨之增加,通信網絡接入個人移動設備及終端數量大增,增加了網絡入侵可能性,網絡安全風險不斷加劇。目前社會經濟生活均與5G 網絡技術密切關聯,大量個人隱私數據及商業機密信息充斥網絡,面部識別圖像也愈加透明化,因此數據保護與信息安全至關重要。數字金融本就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加之現有網絡安全設施并不能提供完全嚴密的安全保障,數字技術與金融經濟的深度融合,必將擴大隱患。

(三)鄉村數字基礎設施較為薄弱

市場經濟條件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率先在城鎮開展,數字技術也與城鎮居民生活需求緊密結合,而受客觀條件限制,農村地區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滯后,農村數字服務僅限于網絡購物、收發信息等方面,因此盡管當前農村數字產業發展較快,但能滿足生產經營及生活需求的有效資源供給不足[23],且服務價格、平臺資費也在影響著農村數字產品的使用,故數字基礎設施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農村居民數字產品的使用及其數字技能的提升,進而擴大了數字使用優勢群體與弱勢群體之間的數字技能差異,加劇了城鄉間數字鴻溝,不利于鄉村數字金融的長遠發展。

四、數字技能賦能鄉村金融發展的有效路徑

(一)構建農村數字教育體系

農村數字教育體系構建是提高農村居民數字技能的重要路徑,其完整體系應包括初等教育、職業教育、業余教育等,讓不同年齡群體享有更多的數字教育機會,以此積累數字化產品使用技能。當前首先應將數字教育納入農村基礎教育體系,加強鄉村學校的數字設施建設,在完善教學設施基礎上配套好數字化設備,把數字技術融入常規教學,培養農村青少年的數字技能。此外,還應加強農村教師的數字技能培訓,提升數字化教育水平,進而發揮數字教育“授人以漁”作用,為鄉村數字金融發展提供人才儲備[24]。

(二)強化數字安全體系建設

加強數字安全體系建設,一是著力完善數字安全設施,為鄉村數字金融發展提供安全保障。二是推動數字安全立法工作,從法律層面預防數據泄露、外來攻擊等潛在風險行為的發生,并規范數字設備的使用行為,維護農村居民合法權益。三是數字企業作為推動鄉村數字金融發展的中堅力量,應承擔起數據信息保護職責,提高數字安全意識,監管部門需嚴格把控數字金融行業的準入門檻,嚴格審查相關企業運營資本、硬件設施及風險防控等方面,為提升農村居民參與金融活動營造良好環境。

(三)加快鄉村數字基礎設施建設

新基建是推動以信息科技和新能源技術為代表的技術革命浪潮的基礎性環節。首先是抓住國家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大機遇,各級政府應制定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加大農村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加快5G 網絡、數據基站等設施的建設進度,探索農村數字化基礎設施運行的新機制,支持數字技術與傳統產業融合發展。其次是強化數字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的頂層設計和政策協調,以應用為導向兼顧軟硬件設施建設,既建設好農村地區的數據處理器、數據基站、征信與監測系統等硬件設施,更要加強數字技能、信用環境、規則體系等軟件建設。

(四)有效縮小數字鴻溝

縮小數字鴻溝需政府及社會力量共同參與。首先,基層政府應深入鄉村宣傳普及數字技術應用,培養農村居民與時俱進的思維以及創新意識,通過提高農村居民數字技能縮小數字鴻溝,激發農村居民參與鄉村數字金融活動的熱情。其次,加強鄉村政府與數字企業間合作,建設城鄉信息數據共享保障機制,縮小信息資源上的鴻溝。再次,構建鄉村數字援助機制,有效保障農村居民數字權益,對數字技能較低并影響正常生產生活的農村居民進行援助,保障其正常參與數字活動,以激發數字化需求[25],進而為鄉村數字金融發展保駕護航。此外還應通過政府財政統籌與激勵機制,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數字鄉村建設,充分發揮數字技術規模效用遞增、“長尾效應”明顯等特性,縮小數字差距。

(五)引導數字技術對接農業生產

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恰逢數字時代的崛起,數字技術有效銜接農業生產將“大有可為”。首先是加強農村地區數字網點建設,推進數字技術與農業生產的深度融合,打造數字化時代的現代農業,通過提高農村居民數字技能,推動數字技術在農業生產經營活動中廣泛應用。其次是發揮數字平臺的載體與引擎作用,運用大數據精準調控農業生產,突破時空局限,推動農業產業的轉型升級與生產效率的提高。此外應推動鄉村數字應用場景建設,促進應用場景創新與數字技術的深度融合,優化農村居民使用數字產品和服務的體驗感,利用場景應用刺激數字技能提升,進而推動鄉村數字金融發展。

(六)創新農村金融服務體系

首先,加強數字金融與傳統金融機構的協作,將傳統金融機構的客戶資源與網點優勢,與數字金融的普惠性及包容性特征進行有機融合,推動金融業務重心下沉,為農村居民提供更加高效、多元化的金融服務。其次,創新業務模式,提高金融服務質量和效率,運用金融科技手段發展網絡金融與智能投顧業務,精準定位金融客戶,有效滿足農村居民個性化的金融服務需求,防止金融服務“脫實向虛”。最后,政府部門、數字企業與金融機構積極推廣普及數字金融知識,強化農村居民金融參與意識與科學理財觀念,提高農村居民金融素養,為鄉村數字金融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猜你喜歡
農村居民數字化金融
住在養老院,他們過得好嗎?——陜西農村居民養老情況調查
家紡業亟待數字化賦能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何方平:我與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夢
促進農村居民心理健康與實現精準扶貧
數字化制勝
P2P金融解讀
金融扶貧實踐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